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微型螺钉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微型螺钉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近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29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4.2岁(22~5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8 d(1~25 d)。手术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术中应用微型螺钉解剖复位固定骨折块,清除血供已破坏的碎裂小骨块,应用髂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后壁,再予以重建钢板压于植骨块表面固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ngné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

结果

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定:优10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为89.7%。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1.5个月(12~4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2例患者术后18个月磁共振成像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征象;3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5例患者术后发生轻度异位骨化,均无明显症状;2例术前伴有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于术后4个月完全恢复。

结论

对于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微型螺钉固定可以重建后壁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后壁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4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21~65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7例,后柱伴后壁骨折11例,横形伴后壁骨折6例。根据术前术中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分为2组:3D技术组15例,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5.1±14.2)岁;常规组19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54例,女88例;年龄为24~95岁,平均69.8岁。135例采用髓内固定,7例采用髓外固定。骨折AO分型:31-A1型32例,31-A2型75例,31-A3型35例。收集内容包括基本影响因素、骨折相关因素、失血量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单因素变量分析中,两
目的探讨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旁正中入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56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29~58岁,平均38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12例,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18例,横形骨折9例,T形骨折6例,双柱骨折11例。所有患者采用旁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皮肤切口为腹正中纵形切
目的比较不同螺钉种类和数量辅助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25根人工股骨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5根)及实验组(20根)。制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模型。对照组不加钢板固定,实验组根据辅助钢板螺钉的种类和数量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n=5):3枚双皮质螺钉组(7孔钢板每侧用3枚双皮质螺钉固定),3枚单皮质锁定螺钉组(7孔钢板每侧用3枚单皮质锁定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更换长柄股骨假体结合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5例(15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64~89岁,平均76.2岁。初次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生物型双极股骨头置换术2例;2例为骨水泥型假体,13例为生物型假体。骨折按照Vancou
目的探讨髂嵴-耻骨联合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为32~57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骨折按Tile分型:B型8例,其中B1型3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4例。合并伤:休克7例,膀胱损伤1例,四肢长骨骨折6例,关节损伤3例,胸腰椎损伤4例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儿童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骨折Torode-Zieg分型及伴发损伤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儿童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
目的探讨2年期间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京津唐地区9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所诊治的所有成人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及Young-Burgess分型等数据。结果共收治1 014例成人骨盆骨折患者,北京地区350例,天津地区116例,唐山地区548例。其中男557例,41~5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最高(25.
目的探讨腹股沟韧带下入路治疗髋臼前柱合并前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例髋臼前柱合并前壁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为19~45岁,平均35.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0 d,平均7.6 d。5例患者均采用腹股沟韧带下入路,以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止点锐性剥离的方式完整保留腹股沟韧带并将其向内上方牵开,保留Farid髂腹股沟下入路显著扩大第1窗显露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