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爱:刘彭芝教育理念学习感悟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为何而来?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九任校长刘彭芝的答案是:人生只为一件事来!那就是爱!她认为,这种爱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日前,涿州市中小学校长和300多名学生与家长,聆听了刘彭芝校长精彩纷呈的讲话,感悟她爱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的爱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教师要有信仰支撑
  有学者把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型、精神型和信仰型。追求物质享受是人的本能,是满足生活的基本所需;追求精神是暂时的,犹如追星,可获一时满足;而追求信仰是恒远的,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支撑。如果生命是一条船,那么,信仰就是帆,引领生命之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刘彭芝校长说,成功的教育,首先是教师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没有健康的教师队伍,就不会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时代新人。近期学校先后两次组织教职工观看收听了刘彭芝校长的报告会,报告会的主题分别是 “理想、执着、创新、辉煌”“什么是教育?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教育?”刘彭芝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将自己对教育创新的探索娓娓道来,使我校教職员工受益匪浅。
  教师要有服务意识
  在刘彭芝看来:人的生命,有大有小,小生命蕴含在自己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在学校的校园内,大生命则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为师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它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教师心中。涿州三中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基础薄弱,但这不等于家长的期望值就低。每每学生回家,家长关注的都是:学校吃得怎样?住得怎样?我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让学生在学校有在家的感觉,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我们为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与淋浴,班主任每天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情况,毕业班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教师要有科学方法
  学校教育,办学质量是生命线。刘彭芝校长说,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教育的着力点是教师,教育的切入点是课堂。教育要发现、挖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各种潜能,任何教育改革都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只有激活每一个细胞,才能形成智慧与力量的合力,才能带动学校飞速发展。
  学校通过“教学案”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动脑动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人才教育的引入,为学校特色教育打开了新思路。前不久,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领导来学校调研,就办学理念、授课模式、特色发展等与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交流座谈,让我们认识到不足。会后,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三中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我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的学习、大讨论活动。全体教师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深度思考,建言献策。
  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近日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振兴县域教育涿州实验基地揭牌,标志着涿州市教育事业即将迎来新发展。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激发教育工作者的潜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专家团队直接进学校、进课堂、提意见、做总结,进行专项帮扶,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无私奉献,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刘彭芝校长说,教育工作者要有奉献精神,有奉献精神才会有热爱,有热爱工作中才会有热情、有激情、有创造力,才能出类拔萃。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有远见的教育家,不但要有历史的眼光、时代的眼光,更要有世界的眼光、未来的眼光。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专家的引领下,学校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为学校发展奉献真爱,投入真情,迎接学校教育发展的美好明天。
其他文献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教育系统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落实党史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主要渠道,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方针、召开的重要会议、发生的重大事件、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旨在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红色基因、革
期刊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少年儿童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教育需要把红色基因与小学阶段的思政课堂相融合。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师生共同创设校园红色场馆——“星火厅”,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初心向党,寻梦百年  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激发学生们的思政课学习热情一直是学校德育工
期刊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课程。然而,要真正做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还必须把思政课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教学的全程。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管见。  在人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中小学的人文类课程主要有语文、历史、地理和外语等,在学科教学中应注重挖掘人文关怀、社会伦理的内涵,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语文学科可以通过阅读经
期刊
襄阳市昭明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走进昭明小学西南角这处幽静的院落,仰望无产阶级革命家萧楚女的铜制塑像,他在此执教时的人生格言仿佛又在耳边响起:“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原名萧秋,笔名萧楚女,湖北汉阳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青团的创始人之一、鄂北地区党组织的培育者和奠基人。毛泽东曾用李商隐的诗句赞颂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阵地的管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萌芽的重要时期,各门课程在基于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协同渗透思政教育,重要且必要。以下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途径与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教师队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在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双减”意见的颁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教育图景。切实减轻处于成长早期阶段的学生的负担,同时解放家长、解放家庭、解放教师,还有许多工作
期刊
高品质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其核心指向是“人”的高品质。乌兰浩特市第十五中学秉承“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幸福成长铸魂”的办学理念,创新育人模式,深化学校十项德育课程改革,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德育格局。  让学生拥有优质“跑道”。立德树人,就是要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志趣。学校结合校情总结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十項课程:升国旗仪式课程,主题值周课程,主题班会课程,激情跑操课程,经典诵读课程
期刊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怎样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思政课程又怎样引领课程思政,进而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这些问题上立足新时代发展理念,进行了积极探索。  创新思政“第一课堂”  守好教学主阵地,让思政课“有意义”  思政“第一课堂”主要是以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要求为目标,立足“教室”的课堂教学。就教材而言,义务段使用国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高中使用
期刊
为“让教师成为引领道德的人,让学生成为拥有道德的人”,麻城市福田河中心学校以立德树人引领评价改革,在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方面取得了成效。  麻城市福田河中心学校地处大别山腹地,坐落在享有“中国菊花之乡”的福田河镇南端。学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较高。  为“让教师成为引领道德的人,让学生成为拥有道德的人”,学校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为核心的“尚
期刊
“看金色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闻花朵盛开的芬芳……”这是启明小学六年级学生郑煦婧在作文《活着的感觉真好》中对生命的赞美,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启明小学生命教育的成果。  近年来,江门市启明小学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情怀的学校,在生命教育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的美好,绽放生命的精彩。因为,如果我们不了解、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往往我们做得越多可能对孩子的伤害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