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畜牧网
【出 处】
:
中国农村经济
【发表日期】
:
2009年3期
其他文献
本文以湖北省油菜主产区311户农户为样本,采用联合分析法对种子价值要素的效周及各要素对总价值的贡献份额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种子质量是最重要的价值要素,占种子总价值(效用)的85%以上,其后依次是服务(占6.72%)、品牌(占4.43%)和销售宣传(占3.32%)。种子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越高,农户对种子效用的评价也越高;而随着销售宣传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户对其效用的评价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型”态势。在普遍重视种子质量的同时,农户对种子需求偏好的差异性开始显现,细分市场初现端倪。
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滨湖地区3县492个稻作经营大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选择合同的因素,然后运用Tobi讲莫型分析影响合同销售比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大户更愿意签订合同,但这些变量对大户选择合同销售比例没有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经营稻作年数越长、对稻谷价格认知评价越好及处于平原地区的大户签订合同的概率越低,但这些变量对大户执行合同销售比例影响不显著;借款对大户签订合同有着显著影响,但对其选择合同销售比例影响不显著;种植
本文运用饥饿人口数量、饥饿发生率、全球饥饿指数、膳食热能供应量、粮食供给量和粮食消费量等指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由此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依然严峻,而且各个地区的状况差距较大,尤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形势最为严峻;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脆弱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985-2005年,北方农牧炙错带内生态用地面积减少了1.7%,耕地面积增加了1.5%,耕地面积的增加和林地面积、草地面积的减少呈正相关;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指标未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认为,应当重视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减少的现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农牧交错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主要表现是:主要农产品增产,特别是粮食连续5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趋于回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增加;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农村消费升温;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畏。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生产收益下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困难、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大以及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等问题。展望2009年,中国农村经济仍将保持发展的势头。
2009年上半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但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经济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农业增长稳定,夏粮继续增产,农民收入小幅增加,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速超过城市。农业农村经济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粮食调控政策面临两难选择,农民技能培训有效性不高,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迟缓。展望2009年下半年,由于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目标有望得到实现。
贵州省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本文通过对贵州省4个县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衣地制度安排下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农地家庭承包制完成之后就已经有农户进行农地和赁,活跃的农地市场能够帮助那些土地较少的农户获得土地,以满足衣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增加收入的需求;农地和赁的空间范围主要限于行政村内部,即农地租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行政村内部市场;租赁农地的和金形式以固定租金为主、分成租金为辅,以实物租金(产品租金)为主、货币租金为辅;同时,“顶田吃土”作为一种新的租赁形式也在部分地区
地点:中国·北京
一、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促进国内外学术界、政府决策部门、企业界和国际机构等在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领域的研究和交流,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将从2009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刚果(金)是非洲农业大国,人口的70%为农业人口。刚果(金)的可耕地资源相当丰富,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水平低下、有效需求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内的食物供给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城市居民中的中低收入家庭一直承受着食物短缺的困扰。尽管农村居民基苓解决了温饱,但是,农民的生存条件依然艰苦。一些国际组织和中资企业正在积极行动,从不同方面努力,帮助刚果(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然而,对非农业援助的道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