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友人丽从剑川弥沙岩曲村骑电动车前往弥井,路程大约十公里,骑了不一会儿,就开始进入弥井的路段。这段路山路蜿蜒,碎石遍地,路有些颠簸,轮胎旁不时弹起小石子。沿路下面崖高谷深,奔腾不息的弥沙河汹涌袭击着山壁,延绵的河水围抱着山倏地拐出个漂亮的急弯。我们继续一路骑行,在远处的一片碧田里,一垄垄土堆上覆盖着薄亮的塑料膜,农民们正在辛勤的劳作。两侧山间无怪石嶙峋,算得圆润。才从山头俯冲而下,继而又似直上云霄,冲破天际。途中,还路过一处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的水电站,原来丽的父亲就在此工作。过了一座桥,透过枝丫丛生的树缝间,一座村庄便跃入眼帘。丽说我们的目的地就在那里。我初次踏入弥沙,便迫不及待奔至弥井村,对此次旅程心存期待。
古时,弥井村因产盐而著名,曾与诺邓井、乔后井、啦鸡井并称为滇西地区四大盐井,盛极一时。这个沿河而建的白族村落,背靠连绵青山的山脚狭长分布。初入眼,像极了印象中的江南水乡,但又平添出几分淳厚悠远。房屋鳞次栉比,间或错落有致,呈阶梯状靠山而居,自成一派。我们将电动车停放好,稍作休息,静坐在弥沙河畔,听水声泓峥。在我们面前,有一排排房子,这时,还有村民推窗好奇外望。河面氤氲出一抹抹薄薄的水雾,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村寨仿佛被裹于雾里,飘飘欲仙。一股清凉的气息沁入鼻息,使人闻之霏霏。树林旁幽深清亮的鸟鸣声,远远入耳,若即若离,仿佛树叶掉落的窸窣声也能听到,奈何水声盖住了它。在这山水间,方才路途的疲惫一扫而空。
休息片刻后我们举步向前,到对岸要经过一座古木长桥。这座桥横跨弥沙河,宛如长虹飞架,巨身凌空,虽在温婉的村庄也不失气势雄伟。经过观察后,原来桥采用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弧形平坦的水泥主拱线上,对称轻架着四个敞肩拱,仿佛四个巨型花环,装饰在桥身两肩,轮廓清晰,线条明快,在恢弘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将剑川木匠的高超技艺诠释得淋漓尽致。最后在桥顶盖瓦,桥面则铺板,形成长廊式走道,两旁铺设长凳栏杆,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憩息或迎宾接客。檐角飞翘,桥檐两侧各悬一盏老式煤油灯,别有韵味。垂挂于梁柱中央的一排红灯笼贯穿全桥,像在迎接我们。大桥交集着两岸的家长里短。在历史烟云中,更扮演着重要角色,由它连接着外面的世界,那时又有多少马帮从这儿打马而过,铜铃声清灵悦耳,渐渐打破村庄的宁静。
迈步桥上,脚下的木板蹦出嘎吱嘎吱的脆響,桥下河水奔腾,好似须臾之间即将吞噬。两位约古稀之年的老媪拄拐迎来,坐在长凳上休息,她们鬓发如霜,皱纹满额,穿着厚实。我们互打照面儿,其言语间诉说不尽的热情呼之欲出,俨然使我们忘却是他乡之客。
抵达对岸,想不到村里还保留着旧式小卖铺,旁边还有一棵大垂柳,微风拂过,让人满是童年的回忆。只瞧小铺子大门虚掩,墙体中央空出一小块四方区域,这小空间镶嵌着木框,框中有几块同等相间的木板,在日常中可揭可盖。眼看铺内黯淡无光,近前细细一窥,才觅得里头的货什,虽然物品不多,在家里常用的或者孩子喜欢的零食还算是齐全。铺子门口下面由几块大小不均的石块平垒着,我一猜便晓其用处,稚童踩在上面只用稍踮脚,便能买到心仪诱人的零食。记忆似乎一瞬间将我拽回孩提时代,以前一角、两角的零花钱,就可撑起我的小小世界。小卖铺前木墩上坐着三个老人,老人们谈笑风生,相互打趣,老时真如童孩,偶蹙蹙眉,嘴唇翕动,敛了笑容,忽又眉开眼笑,好像如梦方醒,又好似仍坠五里云雾。这个缓慢、宁静而优雅的小山村叫人愈发热爱了。
朝北走,越曲径通幽,光滑如玉的青石板路似乎还在逢人诉说弥井悠久的历史文化。陈旧的石边墙依次铺开,跟弥沙河有着相似的走势和弧度。当年,弥沙井所产的盐要经过马帮驮运到沙溪进行交易和集散。从弥井东面的山上出发,有一段坡度很大的五里坡古道。相传古时这段坡道陡直,路面常被马帮踩踏出来的石块拥堵而不便通行,因此过路人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人捡三块石头堆放在古道两旁。久而久之,古道两旁就形成了两道边墙,这古道也被当地人称为 “三颗石”。我想,这个石边墙或许与“三颗石”也有某些联系吧。
不远处是弥井盐神母古盐井遗址,见大门紧锁,遗憾没能亲眼一睹其真容。丽说钥匙就在附近的人家手中留存,可前往借用,但时候不早,且此盐井在诸多文人的笔下已有提及,便作罢。然而在弥井人心中,“盐神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听丽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时候,村里人都要到村西山顶上的百花潭迎接“盐神母”,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耍牛、耍龙、耍狮,其间锣鼓齐响,钹镲共振,响如飓风,亮似闪电,一派欢歌,人潮似帐纱,迷蒙飘逸,似诗如画。再行三弦情歌对唱、戏曲、渔樵耕读等文艺表演,把一切欢喜气氛推至高潮,众座尽惊,此文化习俗延续至今。听此一言,我在旁更隐隐觉着遗憾。
不一会儿,我们进入村西,漫步拾阶而上,村里的小径曲折。远处青山葱茏,树干曲枝窈窕,山花竞秀,仿佛天光从颤动的树叶间筛下来,闪闪烁烁的光斑,跳跳跃跃地洒了一身,我抬头透过树叶间隙窥看的一抹天蓝色时而伸展时而狭细。远眺俯览,花树掩映下弥井村愈显古朴清幽,宛如一条长龙盘在深山绿水间,徜徉在弥沙河的怀抱里时而伸伸懒腰,双目微阖。再转身举头,在诸多青色间,好奇的眼睛会时常捕捉到一抹亮色,颇有美感。远望,亦使人心中一喜,好奇走近观察。原来是槲蕨,正匍匐生长,附生树干上,呈螺旋状攀援,边缘犹如钝齿所刻,形虽怪异,我却充满好奇将其掬在掌中,仔细观察。
“铛、铛、铛……”这时四畔声声悠扬清脆的铜铃声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徐徐入耳,在山间久久回荡。循声望去,一个赶马的男人头戴毡帽,通身着一套迷彩服,一副憨厚的忠厚相,朴实无华。身后牵着一匹黑褐色的马,身驮重物,蹄声沉重,身躯并不出众,头埋得低低的,鼻腔里不时传来响鼻,在青草遍布的坑洼石阶间绊得踉踉跄跄,一条灵动的马尾偶尔挥舞着,秋风起处打着哨儿,将马鬃卷得飞旋,盘结成一团。才过一会儿功夫,铜铃声早隐在密林深处。 我俩径直上攀,遗憾的是,半山腰的昭应寺门锁住了。我朝狭小的门缝里轻轻窥探寺内,顺墙一瞥,意外发现窄小的后门敞开着。一头驮满不知何物的马站定门外,主人家正挨个卸货搬入寺院。我们绕至后门,先前在经石阶时已遇见这对饶有感情的“合作伙伴”,想不到再次碰面。入寺,缕缕柴烟在屋瓦上缓缓飘升,悠闲自得,炉上烧着三壶水,腾出的白气分外朦胧。弱火轻舔壶底,长年烟熏火燎,水壶通身沉黑,余烬卧在火堆里沉睡着。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一方古戏台边,这个戏台巍峨矗立,戏台坐南朝北,向天井凸出。屋面为歇山顶,上盖筒瓦,翼角飞扬,庄重中透着秀逸。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前部是戏台;后部是化妆室,两边稍远处开两小门。屏门中央是雕花矮窗,双侧为白鹤亮翅图,再其上是彩绘人物图像,悬额“出将”“入相”。雕梁画栋间,无不精美。台前散漫的青草丛在孟秋之际渐次疏落,却仍在青石板的缝隙里顽强生长。
据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弥井农耕文化节,昭应寺内人声鼎沸,台上的滇戏表演可谓精彩纷呈。来自四里八乡的听客坐定台前,彼时锣鼓喧天,丝竹盈耳,这是属于弥井村的一大盛会,当举全村之力。届时,在外的游子也会赶回村里参与盛会,无论是参与演出、准备道具、后勤服务,人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责。此时,寺内寂寥无声,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万人空巷的盛况,如身临其境之感,或许,明年亲自来看看吧。
时间过得很快,我已将昭应寺细细赏个遍。全寺最中央建有一石刻佛龛,在前立着一石块,上置游龙式陶制香炉,炉内塞满供香,早已燃灭,五颜六色的香看得人眼花缭乱,由此可窥见朝拜者的虔诚与敬畏之心。西侧为木质结构的二层老楼,木色偏黑,想必有些年月了。紧挨老楼的是一间储物室,外有灶台,在乌黑的外表下尚能隐约看见原有的红褐色,灶台上侧是窗棂,若将窗外那点透亮的光放进屋去,可一眼洞见里屋斑驳脱落的壁橱,仿佛过去日常的烟火之气依旧。北部是神庙,庙两边伏卧着两头石狮,无狰狞之相,倒显得憨态可掬。庙门紧锁,我只得将目光转向东面,这儿则是一堵白色围墙。待稍作停留,两人便出了寺。
再循青石板山径行走,没走多久,就有一座三圣宫。弥沙井地史称“人民乐业、卤脉汪洋”,弥沙一带因盐业的兴盛而吸引了各种外来的宗教文化,譬如三圣宫和昭应寺一直以来都是弥沙一带宗教活动的集中地,其中三圣宫还是剑川县登记的道教协会活动场所。或许来时未对,三圣宫依旧大门紧锁。
好在村南还有一处魁星阁,高高耸立,颇似古时的祭坛。我俩折身而返,缓缓下山,又踏着清亮平滑的青石板,向村南出发。此间巷道狭窄幽深,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巷深莫测。两旁鳞次栉比的房屋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村中家家门檐上吊着盏盏煤油灯,倒别有一番韵味,与墙上的路灯相映成趣。此时,我光顾着赏景,丽还留意到石边墙下沿的玻璃灯,等到夜晚,这些灯点上,会让整个村庄为之动容。
相去不远的魁星阁外聚集一群人,忙里忙外,一群老妪围坐一圈剥白芸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她们头裹着一圈黑色的头布,头布下藏不住双白的鬓角,老妪们肤色黑黄,嘴角皱缩,咳嗽一声,面容浮出一刀刀深深浅浅的皱纹,凝定住,一笑,又密密挤一堆儿,落齿漏风。原来她们身着的是一身传统白族服饰(白族语:依子比加),朴素娴静的“母亲蓝”,叫人倍感亲切。
我们走近一问才知,明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不过,这儿流传着的却是七夕拜魁星的风俗。世人认为魁星即文曲星主掌文章气运,是读书士子的守护神,当是一大盛会。今儿算是为明天赶会做准备,家里年轻的妇人则掌勺做厨,或洗碗择菜。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饭点,这儿的人朴实善良、热情好客。虽萍水相逢,却一再邀我倆在此共食。期间还不无风趣地说:“马上开席了就留下吃饭吧,但是今天只吃素喽。”当然,丽的父亲已经做好晚饭,稍显遗憾,我们只得踏上归途。我亦幽默道声:“还是回家开荤吧。”便告别了朴实无华的弥井人。
落日余晖,剥开远山模糊的轮廓,宛如萦绕着一个梦。暮色苍茫,群山褪尽锋芒,温柔得像个豆蔻女子。夕阳西下,在等候最后一道光褪尽。这时,我们踏上归途,夜幕降临,山风拂过,碧野飘浪,漫天繁星开始探出脑袋,路旁没有萤火虫,也没有蝉鸣,狗在树下打盹儿,树叶沙沙作响。河水追着树叶的影子跑来跑去嬉闹着,那昏黄的灯光伸手可摘,这样的夜晚久未有过。
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淋,时代变迁,弥井虽已不复当年的兴盛。当再挥一挥衣袖,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虽偶尔咳嗽,步履蹒跚,仿佛记忆不减,弥井就像一个侃侃而谈的老者,举手投足间兴衰荣辱仍依稀可辨,从昔日繁华里一朝走出,此次旅程再俯瞰这一片土地,面容安详,走进这个远山深处的小桥流水人家,藏日月山水,栖喧嚣繁杂,饮啜光阴。走进弥井,许一世恬静悠远。
古时,弥井村因产盐而著名,曾与诺邓井、乔后井、啦鸡井并称为滇西地区四大盐井,盛极一时。这个沿河而建的白族村落,背靠连绵青山的山脚狭长分布。初入眼,像极了印象中的江南水乡,但又平添出几分淳厚悠远。房屋鳞次栉比,间或错落有致,呈阶梯状靠山而居,自成一派。我们将电动车停放好,稍作休息,静坐在弥沙河畔,听水声泓峥。在我们面前,有一排排房子,这时,还有村民推窗好奇外望。河面氤氲出一抹抹薄薄的水雾,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村寨仿佛被裹于雾里,飘飘欲仙。一股清凉的气息沁入鼻息,使人闻之霏霏。树林旁幽深清亮的鸟鸣声,远远入耳,若即若离,仿佛树叶掉落的窸窣声也能听到,奈何水声盖住了它。在这山水间,方才路途的疲惫一扫而空。
休息片刻后我们举步向前,到对岸要经过一座古木长桥。这座桥横跨弥沙河,宛如长虹飞架,巨身凌空,虽在温婉的村庄也不失气势雄伟。经过观察后,原来桥采用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弧形平坦的水泥主拱线上,对称轻架着四个敞肩拱,仿佛四个巨型花环,装饰在桥身两肩,轮廓清晰,线条明快,在恢弘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将剑川木匠的高超技艺诠释得淋漓尽致。最后在桥顶盖瓦,桥面则铺板,形成长廊式走道,两旁铺设长凳栏杆,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憩息或迎宾接客。檐角飞翘,桥檐两侧各悬一盏老式煤油灯,别有韵味。垂挂于梁柱中央的一排红灯笼贯穿全桥,像在迎接我们。大桥交集着两岸的家长里短。在历史烟云中,更扮演着重要角色,由它连接着外面的世界,那时又有多少马帮从这儿打马而过,铜铃声清灵悦耳,渐渐打破村庄的宁静。
迈步桥上,脚下的木板蹦出嘎吱嘎吱的脆響,桥下河水奔腾,好似须臾之间即将吞噬。两位约古稀之年的老媪拄拐迎来,坐在长凳上休息,她们鬓发如霜,皱纹满额,穿着厚实。我们互打照面儿,其言语间诉说不尽的热情呼之欲出,俨然使我们忘却是他乡之客。
抵达对岸,想不到村里还保留着旧式小卖铺,旁边还有一棵大垂柳,微风拂过,让人满是童年的回忆。只瞧小铺子大门虚掩,墙体中央空出一小块四方区域,这小空间镶嵌着木框,框中有几块同等相间的木板,在日常中可揭可盖。眼看铺内黯淡无光,近前细细一窥,才觅得里头的货什,虽然物品不多,在家里常用的或者孩子喜欢的零食还算是齐全。铺子门口下面由几块大小不均的石块平垒着,我一猜便晓其用处,稚童踩在上面只用稍踮脚,便能买到心仪诱人的零食。记忆似乎一瞬间将我拽回孩提时代,以前一角、两角的零花钱,就可撑起我的小小世界。小卖铺前木墩上坐着三个老人,老人们谈笑风生,相互打趣,老时真如童孩,偶蹙蹙眉,嘴唇翕动,敛了笑容,忽又眉开眼笑,好像如梦方醒,又好似仍坠五里云雾。这个缓慢、宁静而优雅的小山村叫人愈发热爱了。
朝北走,越曲径通幽,光滑如玉的青石板路似乎还在逢人诉说弥井悠久的历史文化。陈旧的石边墙依次铺开,跟弥沙河有着相似的走势和弧度。当年,弥沙井所产的盐要经过马帮驮运到沙溪进行交易和集散。从弥井东面的山上出发,有一段坡度很大的五里坡古道。相传古时这段坡道陡直,路面常被马帮踩踏出来的石块拥堵而不便通行,因此过路人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人捡三块石头堆放在古道两旁。久而久之,古道两旁就形成了两道边墙,这古道也被当地人称为 “三颗石”。我想,这个石边墙或许与“三颗石”也有某些联系吧。
不远处是弥井盐神母古盐井遗址,见大门紧锁,遗憾没能亲眼一睹其真容。丽说钥匙就在附近的人家手中留存,可前往借用,但时候不早,且此盐井在诸多文人的笔下已有提及,便作罢。然而在弥井人心中,“盐神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听丽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时候,村里人都要到村西山顶上的百花潭迎接“盐神母”,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耍牛、耍龙、耍狮,其间锣鼓齐响,钹镲共振,响如飓风,亮似闪电,一派欢歌,人潮似帐纱,迷蒙飘逸,似诗如画。再行三弦情歌对唱、戏曲、渔樵耕读等文艺表演,把一切欢喜气氛推至高潮,众座尽惊,此文化习俗延续至今。听此一言,我在旁更隐隐觉着遗憾。
不一会儿,我们进入村西,漫步拾阶而上,村里的小径曲折。远处青山葱茏,树干曲枝窈窕,山花竞秀,仿佛天光从颤动的树叶间筛下来,闪闪烁烁的光斑,跳跳跃跃地洒了一身,我抬头透过树叶间隙窥看的一抹天蓝色时而伸展时而狭细。远眺俯览,花树掩映下弥井村愈显古朴清幽,宛如一条长龙盘在深山绿水间,徜徉在弥沙河的怀抱里时而伸伸懒腰,双目微阖。再转身举头,在诸多青色间,好奇的眼睛会时常捕捉到一抹亮色,颇有美感。远望,亦使人心中一喜,好奇走近观察。原来是槲蕨,正匍匐生长,附生树干上,呈螺旋状攀援,边缘犹如钝齿所刻,形虽怪异,我却充满好奇将其掬在掌中,仔细观察。
“铛、铛、铛……”这时四畔声声悠扬清脆的铜铃声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徐徐入耳,在山间久久回荡。循声望去,一个赶马的男人头戴毡帽,通身着一套迷彩服,一副憨厚的忠厚相,朴实无华。身后牵着一匹黑褐色的马,身驮重物,蹄声沉重,身躯并不出众,头埋得低低的,鼻腔里不时传来响鼻,在青草遍布的坑洼石阶间绊得踉踉跄跄,一条灵动的马尾偶尔挥舞着,秋风起处打着哨儿,将马鬃卷得飞旋,盘结成一团。才过一会儿功夫,铜铃声早隐在密林深处。 我俩径直上攀,遗憾的是,半山腰的昭应寺门锁住了。我朝狭小的门缝里轻轻窥探寺内,顺墙一瞥,意外发现窄小的后门敞开着。一头驮满不知何物的马站定门外,主人家正挨个卸货搬入寺院。我们绕至后门,先前在经石阶时已遇见这对饶有感情的“合作伙伴”,想不到再次碰面。入寺,缕缕柴烟在屋瓦上缓缓飘升,悠闲自得,炉上烧着三壶水,腾出的白气分外朦胧。弱火轻舔壶底,长年烟熏火燎,水壶通身沉黑,余烬卧在火堆里沉睡着。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一方古戏台边,这个戏台巍峨矗立,戏台坐南朝北,向天井凸出。屋面为歇山顶,上盖筒瓦,翼角飞扬,庄重中透着秀逸。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前部是戏台;后部是化妆室,两边稍远处开两小门。屏门中央是雕花矮窗,双侧为白鹤亮翅图,再其上是彩绘人物图像,悬额“出将”“入相”。雕梁画栋间,无不精美。台前散漫的青草丛在孟秋之际渐次疏落,却仍在青石板的缝隙里顽强生长。
据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弥井农耕文化节,昭应寺内人声鼎沸,台上的滇戏表演可谓精彩纷呈。来自四里八乡的听客坐定台前,彼时锣鼓喧天,丝竹盈耳,这是属于弥井村的一大盛会,当举全村之力。届时,在外的游子也会赶回村里参与盛会,无论是参与演出、准备道具、后勤服务,人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责。此时,寺内寂寥无声,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万人空巷的盛况,如身临其境之感,或许,明年亲自来看看吧。
时间过得很快,我已将昭应寺细细赏个遍。全寺最中央建有一石刻佛龛,在前立着一石块,上置游龙式陶制香炉,炉内塞满供香,早已燃灭,五颜六色的香看得人眼花缭乱,由此可窥见朝拜者的虔诚与敬畏之心。西侧为木质结构的二层老楼,木色偏黑,想必有些年月了。紧挨老楼的是一间储物室,外有灶台,在乌黑的外表下尚能隐约看见原有的红褐色,灶台上侧是窗棂,若将窗外那点透亮的光放进屋去,可一眼洞见里屋斑驳脱落的壁橱,仿佛过去日常的烟火之气依旧。北部是神庙,庙两边伏卧着两头石狮,无狰狞之相,倒显得憨态可掬。庙门紧锁,我只得将目光转向东面,这儿则是一堵白色围墙。待稍作停留,两人便出了寺。
再循青石板山径行走,没走多久,就有一座三圣宫。弥沙井地史称“人民乐业、卤脉汪洋”,弥沙一带因盐业的兴盛而吸引了各种外来的宗教文化,譬如三圣宫和昭应寺一直以来都是弥沙一带宗教活动的集中地,其中三圣宫还是剑川县登记的道教协会活动场所。或许来时未对,三圣宫依旧大门紧锁。
好在村南还有一处魁星阁,高高耸立,颇似古时的祭坛。我俩折身而返,缓缓下山,又踏着清亮平滑的青石板,向村南出发。此间巷道狭窄幽深,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巷深莫测。两旁鳞次栉比的房屋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村中家家门檐上吊着盏盏煤油灯,倒别有一番韵味,与墙上的路灯相映成趣。此时,我光顾着赏景,丽还留意到石边墙下沿的玻璃灯,等到夜晚,这些灯点上,会让整个村庄为之动容。
相去不远的魁星阁外聚集一群人,忙里忙外,一群老妪围坐一圈剥白芸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她们头裹着一圈黑色的头布,头布下藏不住双白的鬓角,老妪们肤色黑黄,嘴角皱缩,咳嗽一声,面容浮出一刀刀深深浅浅的皱纹,凝定住,一笑,又密密挤一堆儿,落齿漏风。原来她们身着的是一身传统白族服饰(白族语:依子比加),朴素娴静的“母亲蓝”,叫人倍感亲切。
我们走近一问才知,明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不过,这儿流传着的却是七夕拜魁星的风俗。世人认为魁星即文曲星主掌文章气运,是读书士子的守护神,当是一大盛会。今儿算是为明天赶会做准备,家里年轻的妇人则掌勺做厨,或洗碗择菜。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饭点,这儿的人朴实善良、热情好客。虽萍水相逢,却一再邀我倆在此共食。期间还不无风趣地说:“马上开席了就留下吃饭吧,但是今天只吃素喽。”当然,丽的父亲已经做好晚饭,稍显遗憾,我们只得踏上归途。我亦幽默道声:“还是回家开荤吧。”便告别了朴实无华的弥井人。
落日余晖,剥开远山模糊的轮廓,宛如萦绕着一个梦。暮色苍茫,群山褪尽锋芒,温柔得像个豆蔻女子。夕阳西下,在等候最后一道光褪尽。这时,我们踏上归途,夜幕降临,山风拂过,碧野飘浪,漫天繁星开始探出脑袋,路旁没有萤火虫,也没有蝉鸣,狗在树下打盹儿,树叶沙沙作响。河水追着树叶的影子跑来跑去嬉闹着,那昏黄的灯光伸手可摘,这样的夜晚久未有过。
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淋,时代变迁,弥井虽已不复当年的兴盛。当再挥一挥衣袖,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虽偶尔咳嗽,步履蹒跚,仿佛记忆不减,弥井就像一个侃侃而谈的老者,举手投足间兴衰荣辱仍依稀可辨,从昔日繁华里一朝走出,此次旅程再俯瞰这一片土地,面容安详,走进这个远山深处的小桥流水人家,藏日月山水,栖喧嚣繁杂,饮啜光阴。走进弥井,许一世恬静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