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母舰上要装载大量飞机。飞机在陆地起飞要有长长的跑道,在航空母舰上不可能有长跑道,那它们如何起飞呢?
动作一:让人猛“拉”一把
航空母舰的长度无法修筑让飞机加速起飞的长跑道。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飞机无法借助自己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加速过程,于是设计师就想到了“拉它一把”的方法。
为了完成“拉飞机起飞”的动作,需要在航空母舰上安装一个巨型的蒸汽弹射装置,依靠这个装置在管道内产生高压蒸汽,高压蒸汽推动活塞高速运动,活塞通过连接件钩挂飞机的前轮,可以“使劲”把飞机向前“一拉”,飞机几乎从静止状态立即就拥有了起飞的速度。借助“一拉”之力,飞机就能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
依靠蒸汽弹射的方法让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弊端实在不少。一是安装在航空母舰上的蒸汽弹射装置庞大,还要带上那么多的燃料,占据的空间太大,这会挤占航母的“战斗部”,让航母变笨、变弱。二是蒸汽弹射装置将飞机“一拉”的力量有破坏性,有些飞机不是与敌机战斗损毁,而是被蒸汽弹射装置给“拉”毁的。
动作二:借坡使劲一“蹿”
有些航母的甲板不是平的,而是在跑道末端有一个上翘的斜坡,这个斜坡就是帮助飞机起飞用的。
甲板上的飞机先经由平直的跑道向前发力加速,但再怎么加速,终是因为甲板跑道太短,达不到安全起飞的速度。达不到安全起飞的速度,如果再直着向前跑,肯定就“扑通”一声掉大海里去了。
为了避免飞机因速度不济而栽进大海,设计师就在跑道终端部分设计了一个上翘斜坡,飞机最后沿着这个斜坡加大油门,向上“一蹿”,虽然速度还有些欠缺,但终归能凭这最后的“一蹿”而升空,真可谓 “速度不够,蹿高来补”呀。
借助跑道斜坡的“上蹿力量”让飞机起飞的办法有优点,可以省去建造蒸汽弹射装置占用的空间,让航空母舰有更大的战斗部。当然这种办法也并非完美,缺点也是有的。首先,借助“上蹿力”起飞的飞机重量不能太大,重量太大的飞机也是“蹿不起来”的,依然会落入大海。也就是说,用这种办法大大限制了飞机的起飞重量,造成飞机战斗力的下降。还有一个缺点,飞机在“上蹿”的时候,需要航空母舰逆风以时速40海里(1海里=1.852千米,40海里约为74千米)左右的速度航行,以便让飞机在起飞的时候能借上风力。航空母舰需要配合飞机起飞,这会让它“分神”,又容易造成航空母舰战斗力的下降,真是捡了一个西瓜,丢了另一个西瓜呀。
动作三:飞机自练“硬功夫”
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真是比较艰难呀,都是因为飞机自己“功夫”不过硬,时时处处得需要人“帮忙”嘛。
那飞机能不能摆脱“外力”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飞向蓝天呢?办法也是有的!设计师制造出能够垂直起降的飞机,这种飞机是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合体,它既有常态飞行的固定翼,又有可以垂直起飞的螺旋桨。有了可以垂直起降的“硬功夫”,飞机在航母上就不需要再“向前跑”了,直接“拔地而起”就行。
飞机有了可以垂直起降的“硬功夫”,就不需要蒸汽弹射装置了,也不需要把甲板搞成上翘模样了,那赶紧把蒸汽弹射装置给拆了,把上翘的甲板给弄平了吧。
且慢,先别急着改装航空母舰,还是保持原样的好。垂直起降飞机制造的成本很高,没有那么多的钞票造这种飞机呀。所以垂直起降的缺点是太费钱,如果不惜血本,把航空母舰上的飞机都更新成垂直起降飞机,除了会拖垮经济之外,恐怕还会背上个“穷兵黩武”的恶名呢。
另外,垂直起降的飞机在原地起飞时,容易与周围飞机发生刮碰事故,影响其他飞机的安全,所以也不宜在航空母舰上大量装备。
动作四:电磁轨道弹射
这些年科技发展这么迅速,难道就找不到一种省空间、安全可靠、还能省钱的飞机起飞“动作”吗?
科学家们费了些脑力,果然找到了飞机在航母上起飞的“第四代”方法,即用电磁弹射器让飞机起飞。电磁弹射器的重要构件是“直线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与我们平常所见的电动机功能不同。平常“转圈”的电动机通电旋转,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功能是通电后不断地将电能转化成势能,当势能贮存量变为最大时,它会突然起动,将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物体运动。
或许你还不明白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咱们不妨打个比方:其实直线感应电动机就像一把弓箭,它与弓箭的工作状态相似,弓箭不会转动吧,但拉动弓弦时,它就会贮藏能量,然后“砰”一声把箭射出去老远。
因此,可以把直线感应电动机想象成一把“电动弓”,飞机就是“箭”,它可以被“电动弓”发射出去。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拉弦储能”距离是80米左右,加上配套设施总长接近150米,很适合航空母舰上的空间。直线感应电动机储能后的发射能量很大,可以轻易把飞机发射到空中,并且发射速度很快,理论上可一秒发射一架飞机,跟个“机关炮”一样。
目前,美国最新下水的“福特号”航空母舰就装备了电磁弹射器,它的电磁弹射器把飞机“弄天上”跟玩儿似的——电磁弹射器具有容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的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的好处,它是未来航空母舰最先进的核心技术之一。
看来想让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办法还真多啊!如果你对此感兴趣,那就好好学知识、长本领,以后说不定还能研究出新方法呢!
动作一:让人猛“拉”一把
航空母舰的长度无法修筑让飞机加速起飞的长跑道。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飞机无法借助自己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加速过程,于是设计师就想到了“拉它一把”的方法。
为了完成“拉飞机起飞”的动作,需要在航空母舰上安装一个巨型的蒸汽弹射装置,依靠这个装置在管道内产生高压蒸汽,高压蒸汽推动活塞高速运动,活塞通过连接件钩挂飞机的前轮,可以“使劲”把飞机向前“一拉”,飞机几乎从静止状态立即就拥有了起飞的速度。借助“一拉”之力,飞机就能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
依靠蒸汽弹射的方法让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弊端实在不少。一是安装在航空母舰上的蒸汽弹射装置庞大,还要带上那么多的燃料,占据的空间太大,这会挤占航母的“战斗部”,让航母变笨、变弱。二是蒸汽弹射装置将飞机“一拉”的力量有破坏性,有些飞机不是与敌机战斗损毁,而是被蒸汽弹射装置给“拉”毁的。
动作二:借坡使劲一“蹿”
有些航母的甲板不是平的,而是在跑道末端有一个上翘的斜坡,这个斜坡就是帮助飞机起飞用的。
甲板上的飞机先经由平直的跑道向前发力加速,但再怎么加速,终是因为甲板跑道太短,达不到安全起飞的速度。达不到安全起飞的速度,如果再直着向前跑,肯定就“扑通”一声掉大海里去了。
为了避免飞机因速度不济而栽进大海,设计师就在跑道终端部分设计了一个上翘斜坡,飞机最后沿着这个斜坡加大油门,向上“一蹿”,虽然速度还有些欠缺,但终归能凭这最后的“一蹿”而升空,真可谓 “速度不够,蹿高来补”呀。
借助跑道斜坡的“上蹿力量”让飞机起飞的办法有优点,可以省去建造蒸汽弹射装置占用的空间,让航空母舰有更大的战斗部。当然这种办法也并非完美,缺点也是有的。首先,借助“上蹿力”起飞的飞机重量不能太大,重量太大的飞机也是“蹿不起来”的,依然会落入大海。也就是说,用这种办法大大限制了飞机的起飞重量,造成飞机战斗力的下降。还有一个缺点,飞机在“上蹿”的时候,需要航空母舰逆风以时速40海里(1海里=1.852千米,40海里约为74千米)左右的速度航行,以便让飞机在起飞的时候能借上风力。航空母舰需要配合飞机起飞,这会让它“分神”,又容易造成航空母舰战斗力的下降,真是捡了一个西瓜,丢了另一个西瓜呀。
动作三:飞机自练“硬功夫”
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真是比较艰难呀,都是因为飞机自己“功夫”不过硬,时时处处得需要人“帮忙”嘛。
那飞机能不能摆脱“外力”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飞向蓝天呢?办法也是有的!设计师制造出能够垂直起降的飞机,这种飞机是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合体,它既有常态飞行的固定翼,又有可以垂直起飞的螺旋桨。有了可以垂直起降的“硬功夫”,飞机在航母上就不需要再“向前跑”了,直接“拔地而起”就行。
飞机有了可以垂直起降的“硬功夫”,就不需要蒸汽弹射装置了,也不需要把甲板搞成上翘模样了,那赶紧把蒸汽弹射装置给拆了,把上翘的甲板给弄平了吧。
且慢,先别急着改装航空母舰,还是保持原样的好。垂直起降飞机制造的成本很高,没有那么多的钞票造这种飞机呀。所以垂直起降的缺点是太费钱,如果不惜血本,把航空母舰上的飞机都更新成垂直起降飞机,除了会拖垮经济之外,恐怕还会背上个“穷兵黩武”的恶名呢。
另外,垂直起降的飞机在原地起飞时,容易与周围飞机发生刮碰事故,影响其他飞机的安全,所以也不宜在航空母舰上大量装备。
动作四:电磁轨道弹射
这些年科技发展这么迅速,难道就找不到一种省空间、安全可靠、还能省钱的飞机起飞“动作”吗?
科学家们费了些脑力,果然找到了飞机在航母上起飞的“第四代”方法,即用电磁弹射器让飞机起飞。电磁弹射器的重要构件是“直线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与我们平常所见的电动机功能不同。平常“转圈”的电动机通电旋转,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功能是通电后不断地将电能转化成势能,当势能贮存量变为最大时,它会突然起动,将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物体运动。
或许你还不明白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咱们不妨打个比方:其实直线感应电动机就像一把弓箭,它与弓箭的工作状态相似,弓箭不会转动吧,但拉动弓弦时,它就会贮藏能量,然后“砰”一声把箭射出去老远。
因此,可以把直线感应电动机想象成一把“电动弓”,飞机就是“箭”,它可以被“电动弓”发射出去。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拉弦储能”距离是80米左右,加上配套设施总长接近150米,很适合航空母舰上的空间。直线感应电动机储能后的发射能量很大,可以轻易把飞机发射到空中,并且发射速度很快,理论上可一秒发射一架飞机,跟个“机关炮”一样。
目前,美国最新下水的“福特号”航空母舰就装备了电磁弹射器,它的电磁弹射器把飞机“弄天上”跟玩儿似的——电磁弹射器具有容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的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的好处,它是未来航空母舰最先进的核心技术之一。
看来想让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办法还真多啊!如果你对此感兴趣,那就好好学知识、长本领,以后说不定还能研究出新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