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家刘慈欣在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之后,中国科幻开始迈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人类命运的中国视角
“雨果奖”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为纪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而得名。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盗梦空间》、《复仇者联盟》、《权力的游戏》等作品都曾获奖。2015年的奖项由世界科幻协会59 50名成员投票评出,创下投票最高纪录。
本次获雨果奖长篇小说奖的是英文版《三体》系列的第一部。作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参加了本届世界科幻大会并上台领奖。刘宇昆现场宣读了刘慈欣的获奖感言,“雨果奖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但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个奖。”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系列《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故事视角宏大,从中国视角讨论了科幻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和宇宙的命运。
雨果奖评的是英文作品,所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翻译过程,甚至相当于二次翻译。而这次的《三体》英文版是由曾同时获得过雨果奖和星云奖的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翻译,他曾经在2013年凭借《手中纸,心中爱》摘得雨果奖最佳短篇故事奖之后,于2014年再次因短篇小说《物哀》蝉联此奖。作者刘慈欣也对他的译笔赞赏有加,“可以说,这个奖是我们两人共同获得的。”
英文版《三体》2014年在美国出版后,掀起一股中国科幻热,除了雨果奖,还先后获得美国星云奖、轨迹奖、坎贝尔奖、普罗米修斯奖等国际幻想文学奖项提名。《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的平均评价四星半,书评人和读者对《三体》的好评均占优势。
《纽约时报》在2014年底《三体》在美国发行时就刊文认为,《三体》系列有可能改变美国科幻小说迷的口味。出版社的编辑莉兹·格林斯基(Liz Gorinsky)说,“《三体》系列正是人们小时候读过的那种书。”
“中国正处在高速现代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点像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那也是科幻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刘慈欣说。“人们眼中的未来充满魅力、诱惑与希望。同时也充满威胁和挑战。这为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单枪匹马杀入世界科幻阵营
当科幻文学乃至文学的衰落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之时,中国科幻这个小众的文学分支却开始大步迈向国际。“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水平”的刘慈欣,更是结结实实地让外国读者领略到中国科幻的广度和深度,功力和魅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英文版的《三体问题》全球销量超过3万册,其外文版版权引起10多个国家近30家出版机构的“争夺”。
《三体》系列小说在国际市场获得成功,作品本身内容过硬、海外出版方编辑到位是一个原因,中国出版方的准确定位、精心打造同样功不可没。
《三体》系列的成功,在于作者、译者、国内出版方、海外出版方的良性互动和每一环节的高质量完成。《三体》的海外出版操作模式是,中国出版方在全球范围寻找一流译者,拿出高质量完整译本直接对接国外出版社,最终找到了托尔图书公司这样的好“东家”。
为把《三体》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出版方着实下了一番苦工,尤其是选择合适译者,因为这一环节往往能够决定作品英文版的成败。
对于中国图书的海外出版,业内传统模式是先由国内出版社翻译样章或作品简介,然后找国外出版公司卖出版权。不过,国外出版社对这种模式并不太认可。
负责《三体》系列作品海外出版的中国教图出口综合部版权高级主管宋亚娟说,《三体》三部曲第一部和第三部由刘宇昆翻译,第二部由乔尔·马丁森(中文名周华)翻译。为节省时间,加快进度,两人几乎同时开始翻译,便于后续出版发行。
出版方对译者的选拔相当严格。先广撒网招募,然后试译,最后盲评。译者的定位是久居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或者“洋北漂”,必须对中西方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确保译著既保留原作精髓又通俗易读,适合海外读者。
刘宇昆是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其文学和文字功底自不必说。而周华是资深中国科幻迷。即便是“大刘”这样的作家,作品中依然难免有些小瑕疵。中方编辑和译者先“过滤”几遍,改掉一些小毛病,美国编辑进一步调整润色,以适应海外市场需求。这种新型模式反映出中国科幻作家、图书出版界放下身段、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的积极开放心态。
外界如何评价《三体》
《三体》英文译本曾如此推介这本书:它值得被提名。如果你喜欢科幻作品中出现更多的科学元素,这是你的菜,特别是如果你喜欢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的话。中国背景很令人着迷。文体很干净、紧凑,翻译作品往往不是这样,有的时候会比较滞涩。
科幻作家韩松表示,《三体》获得国际认可,说明中国科幻质量上升,也说明华语科幻作家、包括华裔作家作为一个群体,一段时间内受到关注。
韩松说,这两年中国的“科幻热”兴起原因很多,包括八零后九零后等群体“起来了”。他认为这股浪潮可以持续,对新兴的科幻写作力量同样怀有信心。至于与国际同行的差距,韩松觉得在于“想象力没有完全解放”。
韩松认为,即便在世界范围内,文学都处于某种衰落之中。科幻作为文学的一种,自然会受环境影响,“本身就是小众。如今人们选择很多,不一定是科幻”。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麦克·瑞斯尼克(Mike Resnick)认为,“《三体》当得起任何赞誉。它是一部超乎寻常的小说,刘宇昆流畅自然的翻译也一样。” 以色列著名科幻作家拉维·提达(Lavie Tidhar)则认为,这是“彻彻底底的杰作。对这书用这个词一点都不过分。”
青年科幻作家王尚表示,《三体》英文版在国外受欢迎,从侧面说明翻译对中国科幻的国际化相当重要。不过,对于中国科幻的真正崛起和国际化之路,他并不太乐观。
在他看来,如今中国的科幻文学依然处在边缘位置,科幻电影和动画等产业延伸更弱。“‘大刘’的《三体》会推动提升科幻在中国的影响力,但仅凭一人之力,或者光靠科幻作家群体,都很难让科幻文化真正崛起,”他说。
先前,“大刘”曾经对致力于科幻写作的年轻人有过一句忠告:首先要有工作,中国科幻市场还很难养活作家。在他看来,科幻作家应当对未来世界抱有好奇心,对广阔宇宙有向往、有敬畏感,这是从事科幻文学创作的基础。
网络助推《三体》走红
《三体》近两年火爆中国,其传播模式与以往科幻则明显不同。如刘慈欣本人所说,《三体》最初的预期读者不过数万,其意料之外的一夜爆红,固然与作品本身好看有关,但亦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批以互联网和媒体从业者为主的微博红人们的大力传播。
除小说外,与《三体》相关的一系列粉丝文化现象,譬如原创主题音乐、MV制作、Cosplay、同人微小说、人物配图、影视剧选角讨论乃至于以小说中秘密组织“ETO”自我命名的三体粉丝迷群,几乎都是以微博为主要平台进行生产传播。
尽管刘慈欣本人曾预测,出版于2010年的《三体Ⅲ:死神永生》销量应该不如2006年出版的《三体Ⅱ:黑暗森林》,但结果恰恰相反,正是《三体Ⅲ:死神永生》最终引发了真正的阅读热潮,这或许就与第三部的出版时机恰与微博发展同步有关。从《三体Ⅱ》到《三体Ⅲ》,从“小众”到“大众”,网络传播机制的演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刘慈欣认为,这次获奖是“第一次让美国科幻文学界知道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存在。同时,对中国科幻向美国输出有推动作用。”
在谈及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现状时,刘慈欣表示,除《三体》外的科幻作品所面臨的局面虽然有所突破,但仍然“不容乐观”,“雨果奖在国内本来就影响有限,国内科幻文学的现状也很难因为一个国际奖项而改观。”
他认为,目前科幻文学的边缘状况很难因为一个雨果奖而改善。它仍然与主流文学有一定距离。
据悉,由张番番执导,刘慈欣担任监制,根据小说《三体》改编的同名电影已经杀青,据称是中国有史以来特效量最大的电影。《三体》第二、三部已经翻译完成,第二部已于8月11号在美国亚马逊开始发售,第三部也将在美国出版。
人类命运的中国视角
“雨果奖”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为纪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而得名。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盗梦空间》、《复仇者联盟》、《权力的游戏》等作品都曾获奖。2015年的奖项由世界科幻协会59 50名成员投票评出,创下投票最高纪录。
本次获雨果奖长篇小说奖的是英文版《三体》系列的第一部。作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参加了本届世界科幻大会并上台领奖。刘宇昆现场宣读了刘慈欣的获奖感言,“雨果奖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但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个奖。”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系列《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故事视角宏大,从中国视角讨论了科幻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和宇宙的命运。
雨果奖评的是英文作品,所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翻译过程,甚至相当于二次翻译。而这次的《三体》英文版是由曾同时获得过雨果奖和星云奖的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翻译,他曾经在2013年凭借《手中纸,心中爱》摘得雨果奖最佳短篇故事奖之后,于2014年再次因短篇小说《物哀》蝉联此奖。作者刘慈欣也对他的译笔赞赏有加,“可以说,这个奖是我们两人共同获得的。”
英文版《三体》2014年在美国出版后,掀起一股中国科幻热,除了雨果奖,还先后获得美国星云奖、轨迹奖、坎贝尔奖、普罗米修斯奖等国际幻想文学奖项提名。《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的平均评价四星半,书评人和读者对《三体》的好评均占优势。
《纽约时报》在2014年底《三体》在美国发行时就刊文认为,《三体》系列有可能改变美国科幻小说迷的口味。出版社的编辑莉兹·格林斯基(Liz Gorinsky)说,“《三体》系列正是人们小时候读过的那种书。”
“中国正处在高速现代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点像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那也是科幻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刘慈欣说。“人们眼中的未来充满魅力、诱惑与希望。同时也充满威胁和挑战。这为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单枪匹马杀入世界科幻阵营
当科幻文学乃至文学的衰落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之时,中国科幻这个小众的文学分支却开始大步迈向国际。“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水平”的刘慈欣,更是结结实实地让外国读者领略到中国科幻的广度和深度,功力和魅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英文版的《三体问题》全球销量超过3万册,其外文版版权引起10多个国家近30家出版机构的“争夺”。
《三体》系列小说在国际市场获得成功,作品本身内容过硬、海外出版方编辑到位是一个原因,中国出版方的准确定位、精心打造同样功不可没。
《三体》系列的成功,在于作者、译者、国内出版方、海外出版方的良性互动和每一环节的高质量完成。《三体》的海外出版操作模式是,中国出版方在全球范围寻找一流译者,拿出高质量完整译本直接对接国外出版社,最终找到了托尔图书公司这样的好“东家”。
为把《三体》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出版方着实下了一番苦工,尤其是选择合适译者,因为这一环节往往能够决定作品英文版的成败。
对于中国图书的海外出版,业内传统模式是先由国内出版社翻译样章或作品简介,然后找国外出版公司卖出版权。不过,国外出版社对这种模式并不太认可。
负责《三体》系列作品海外出版的中国教图出口综合部版权高级主管宋亚娟说,《三体》三部曲第一部和第三部由刘宇昆翻译,第二部由乔尔·马丁森(中文名周华)翻译。为节省时间,加快进度,两人几乎同时开始翻译,便于后续出版发行。
出版方对译者的选拔相当严格。先广撒网招募,然后试译,最后盲评。译者的定位是久居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或者“洋北漂”,必须对中西方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确保译著既保留原作精髓又通俗易读,适合海外读者。
刘宇昆是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其文学和文字功底自不必说。而周华是资深中国科幻迷。即便是“大刘”这样的作家,作品中依然难免有些小瑕疵。中方编辑和译者先“过滤”几遍,改掉一些小毛病,美国编辑进一步调整润色,以适应海外市场需求。这种新型模式反映出中国科幻作家、图书出版界放下身段、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的积极开放心态。
外界如何评价《三体》
《三体》英文译本曾如此推介这本书:它值得被提名。如果你喜欢科幻作品中出现更多的科学元素,这是你的菜,特别是如果你喜欢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的话。中国背景很令人着迷。文体很干净、紧凑,翻译作品往往不是这样,有的时候会比较滞涩。
科幻作家韩松表示,《三体》获得国际认可,说明中国科幻质量上升,也说明华语科幻作家、包括华裔作家作为一个群体,一段时间内受到关注。
韩松说,这两年中国的“科幻热”兴起原因很多,包括八零后九零后等群体“起来了”。他认为这股浪潮可以持续,对新兴的科幻写作力量同样怀有信心。至于与国际同行的差距,韩松觉得在于“想象力没有完全解放”。
韩松认为,即便在世界范围内,文学都处于某种衰落之中。科幻作为文学的一种,自然会受环境影响,“本身就是小众。如今人们选择很多,不一定是科幻”。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麦克·瑞斯尼克(Mike Resnick)认为,“《三体》当得起任何赞誉。它是一部超乎寻常的小说,刘宇昆流畅自然的翻译也一样。” 以色列著名科幻作家拉维·提达(Lavie Tidhar)则认为,这是“彻彻底底的杰作。对这书用这个词一点都不过分。”
青年科幻作家王尚表示,《三体》英文版在国外受欢迎,从侧面说明翻译对中国科幻的国际化相当重要。不过,对于中国科幻的真正崛起和国际化之路,他并不太乐观。
在他看来,如今中国的科幻文学依然处在边缘位置,科幻电影和动画等产业延伸更弱。“‘大刘’的《三体》会推动提升科幻在中国的影响力,但仅凭一人之力,或者光靠科幻作家群体,都很难让科幻文化真正崛起,”他说。
先前,“大刘”曾经对致力于科幻写作的年轻人有过一句忠告:首先要有工作,中国科幻市场还很难养活作家。在他看来,科幻作家应当对未来世界抱有好奇心,对广阔宇宙有向往、有敬畏感,这是从事科幻文学创作的基础。
网络助推《三体》走红
《三体》近两年火爆中国,其传播模式与以往科幻则明显不同。如刘慈欣本人所说,《三体》最初的预期读者不过数万,其意料之外的一夜爆红,固然与作品本身好看有关,但亦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批以互联网和媒体从业者为主的微博红人们的大力传播。
除小说外,与《三体》相关的一系列粉丝文化现象,譬如原创主题音乐、MV制作、Cosplay、同人微小说、人物配图、影视剧选角讨论乃至于以小说中秘密组织“ETO”自我命名的三体粉丝迷群,几乎都是以微博为主要平台进行生产传播。
尽管刘慈欣本人曾预测,出版于2010年的《三体Ⅲ:死神永生》销量应该不如2006年出版的《三体Ⅱ:黑暗森林》,但结果恰恰相反,正是《三体Ⅲ:死神永生》最终引发了真正的阅读热潮,这或许就与第三部的出版时机恰与微博发展同步有关。从《三体Ⅱ》到《三体Ⅲ》,从“小众”到“大众”,网络传播机制的演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刘慈欣认为,这次获奖是“第一次让美国科幻文学界知道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存在。同时,对中国科幻向美国输出有推动作用。”
在谈及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现状时,刘慈欣表示,除《三体》外的科幻作品所面臨的局面虽然有所突破,但仍然“不容乐观”,“雨果奖在国内本来就影响有限,国内科幻文学的现状也很难因为一个国际奖项而改观。”
他认为,目前科幻文学的边缘状况很难因为一个雨果奖而改善。它仍然与主流文学有一定距离。
据悉,由张番番执导,刘慈欣担任监制,根据小说《三体》改编的同名电影已经杀青,据称是中国有史以来特效量最大的电影。《三体》第二、三部已经翻译完成,第二部已于8月11号在美国亚马逊开始发售,第三部也将在美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