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世纪的蓝图徐徐打开之际,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强调把它“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犹如人之有魂魄与躯壳一样,一个国家也必须有其精神之魂与实在之体。社会主义作为“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寄托着无数社会劳动大众对于一种新文化、新文明和一种人类共同生活新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而孕育和支撑这一向往和追求的实在之体,就是作为“这个转变的思想上精神上的推动者和实际上的执行者”的无产阶级(列宁语),及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矗立于其上的国家上层建筑。
应该看到,党的十六大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蓬勃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中华文化走出去逐步破题。但同时也要看到,文化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教育引导和载体创新的力度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文化传播平台和内容产业发展不平衡,内容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投入产出不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仍然较为缺乏,这将在根本上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及其社会影响的不断显现,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如何用一元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价值整合多元社会思潮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要看到,我们进行思想理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社会环境,已经并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渠道和舆论形成机制的多样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选择性显著增强;文化市场的日益开放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使文化创造活力竟相进发,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极大地丰富了亿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和教条式的空洞说教,对于文化产品的创新性、观赏性、娱乐性要求迫切增长。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防止脱离实际、超越历史阶段的“魂不附体”,又要力戒消解崇高、放弃精神追求的“行尸走肉”。从江苏实际来看,就是要在“两个率先”新的历史阶段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加快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探求“兴国之魂”与发展之体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实践路径和成功经验,在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实现文化和文化工作者的自身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按照马克思所说“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相统一的要求,从“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有效途径,使各级党组织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及其方针政策中,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核心要求和价值准则,切实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职责,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提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动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使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体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真正发挥应有思想教育功能,为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作出贡献。
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各类物质载体和传播形态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实际途径。要适应现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状况,积极寻求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框架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现实路径。顺应改革开放和新传媒时代人民群众主体意识觉醒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变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和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要充分发挥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积极介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建设,把创作生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人性“大片”放在重要位置,集中一批人力、物力、财力,抓住选题策划、创作组合、宣传推介等若干重要环节,给以切实的关心、指导和扶持,在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心理的真实把握中,在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艺术再现中,在对典型人物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的细致展示中,塑造榜样人格,增强感化力量,向世界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真实形象,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竞争中掌握主动。
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是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作川的重要环节。做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积极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广大文化工作者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从文学艺术的本质来看,任何文艺作品总是承担着一定的思想载体功能,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脱离大众生活的所谓个人化写作、对身体和感官的专注、自然主义的“审丑”和无厘头式的搞笑等,是一种思想“慵懒”和精神“懈怠”现象。作家、艺术家应该牢记“教育他的时代,这是每一个作家应该向自己提出的任务”(巴尔扎克语),“取消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权利,这是贬低艺术,而不是提高它。因为这意味着剥夺了它最活跃的力量,亦即思想,使之成为消闲享乐的东西,成为无所事事的懒人的玩物”(别林斯基语)。要继续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支持和鼓励作家、艺术家坚持文学艺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和审美愉悦功能的统一,把深切的人文关怀熔铸于对历史理性的审美演绎,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细节设计。再现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唤起人们积极向上的一切感觉、意志、理智、想象,极大地增进社会大众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时代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本文为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0AKS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陈延斌,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建润,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南通大学客座教授;李安林,江苏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丁和平
犹如人之有魂魄与躯壳一样,一个国家也必须有其精神之魂与实在之体。社会主义作为“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寄托着无数社会劳动大众对于一种新文化、新文明和一种人类共同生活新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而孕育和支撑这一向往和追求的实在之体,就是作为“这个转变的思想上精神上的推动者和实际上的执行者”的无产阶级(列宁语),及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矗立于其上的国家上层建筑。
应该看到,党的十六大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蓬勃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中华文化走出去逐步破题。但同时也要看到,文化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教育引导和载体创新的力度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文化传播平台和内容产业发展不平衡,内容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投入产出不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仍然较为缺乏,这将在根本上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及其社会影响的不断显现,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如何用一元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价值整合多元社会思潮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要看到,我们进行思想理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社会环境,已经并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渠道和舆论形成机制的多样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选择性显著增强;文化市场的日益开放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使文化创造活力竟相进发,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极大地丰富了亿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和教条式的空洞说教,对于文化产品的创新性、观赏性、娱乐性要求迫切增长。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防止脱离实际、超越历史阶段的“魂不附体”,又要力戒消解崇高、放弃精神追求的“行尸走肉”。从江苏实际来看,就是要在“两个率先”新的历史阶段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加快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探求“兴国之魂”与发展之体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实践路径和成功经验,在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实现文化和文化工作者的自身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按照马克思所说“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相统一的要求,从“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有效途径,使各级党组织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及其方针政策中,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核心要求和价值准则,切实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职责,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提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动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使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体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真正发挥应有思想教育功能,为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作出贡献。
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各类物质载体和传播形态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实际途径。要适应现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状况,积极寻求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框架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现实路径。顺应改革开放和新传媒时代人民群众主体意识觉醒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变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和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要充分发挥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积极介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建设,把创作生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人性“大片”放在重要位置,集中一批人力、物力、财力,抓住选题策划、创作组合、宣传推介等若干重要环节,给以切实的关心、指导和扶持,在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心理的真实把握中,在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艺术再现中,在对典型人物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的细致展示中,塑造榜样人格,增强感化力量,向世界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真实形象,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竞争中掌握主动。
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是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作川的重要环节。做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积极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广大文化工作者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从文学艺术的本质来看,任何文艺作品总是承担着一定的思想载体功能,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脱离大众生活的所谓个人化写作、对身体和感官的专注、自然主义的“审丑”和无厘头式的搞笑等,是一种思想“慵懒”和精神“懈怠”现象。作家、艺术家应该牢记“教育他的时代,这是每一个作家应该向自己提出的任务”(巴尔扎克语),“取消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权利,这是贬低艺术,而不是提高它。因为这意味着剥夺了它最活跃的力量,亦即思想,使之成为消闲享乐的东西,成为无所事事的懒人的玩物”(别林斯基语)。要继续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支持和鼓励作家、艺术家坚持文学艺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和审美愉悦功能的统一,把深切的人文关怀熔铸于对历史理性的审美演绎,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细节设计。再现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唤起人们积极向上的一切感觉、意志、理智、想象,极大地增进社会大众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时代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本文为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0AKS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陈延斌,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建润,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南通大学客座教授;李安林,江苏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