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父母的遗传因素,孩子先天就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个性,到了上学年龄,进入学校学习,其个性化就越加明显了。有的学生特别好动,有的学生喜欢安静;有的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则消极冷漠;有的孩子先天智力非常优越,但对学习消极。因此,他们的课堂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有的虽然热情高涨,但是意志力不够坚强,只有三分钟热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俗话说“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纠正他们不当的言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厌学的根源
家庭因素。孩子首先接触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的父母亲文化素质高,从小就让孩子朗诵唐诗宋词,或者弹琴绘画,对孩子进行了初步的启蒙教育。父母的道德修养,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学会说脏话,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的因素之一,家境好的能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作为一个家长,浑身充满了正能量,那么其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也是阳光灿烂的,为人处事是光明磊落,心胸宽广。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成长跟家长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普遍。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的人生信条也发生了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孩子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农村的有些孩子处于真空状态,处于无人管教的窘态之下,这就导致了孩子的性格内向,思想封闭,极度厌学。
社会因素。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被时代影响。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处在一个水平上,如果再加上文化素养比较低,那么他们对当前中国发生的巨大改革变化,就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往往是从落后、固有、陈旧的观念上理解社会,看到的都是负面的影响和社会的阴暗面,完全看不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的一面,那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方面,就是看不到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性,理解不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不了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第一生存要素。家长这种满足的现状,不求变通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信心,孩子也认为读书没用,看不到光明的前景。
学校因素。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任教师。受城乡二元因素的影响,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遗留下来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许多年轻的优秀教师“下不来、留不住”,苦苦支撑农村当前教育的教师,要么是代课教师,要么是年纪大的教师,这类教师的文化素养本身就不高。这就是农村当前教育的最现实的写照。当然也有一些年轻的教师会来到农村学校教学,但由于社会思潮的影响,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个人因素。每个人一出生,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了后天的发展。每个孩子有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有的孩子天生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到非常头疼,厌学情绪非常严重;而有的则是孩子由于后天的各种各样的因素,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如对家长或者教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学生对此不能够正确理解,都会成为学生厌学的导火索。学生年龄小,对学习不能够正确理解,这是在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学生厌学,表面看上去是学生个人的言行表现,实际上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表现,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厌学学生在思想精神面貌上的表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厌学的学生在思想状态上经常表现为萎靡不振,对人不予理睬。上课的时候,其他同学已经打开书本在朗读课文,厌学的学生还在书包里翻找课本。有时候,旁边的同学在大声朗读,他的嘴唇似动非动,厌学学生的表情是麻木的,神情是痴呆的,思想早飞到九霄云外。让厌学的学生读书识字,就好像赶鸭子上架一样,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还有的学生是天资不高,看上去也努力学习,但成绩就是不理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有的学生天赋挺高,心思就是不在学习上。厌学的学生,对其他事往往兴致特别高,只要不是读书,他们就会显得特别兴奋,眼睛里也会闪现光芒。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毛泽东说“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后来也说“改革开放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这就是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以及认识问题的基本态度”。
三、厭学的言行表现
了解一个学生需要察其言,观其行。厌学学生为了逃避教师的询问,在问到有关学习的问题时,往往存在逃避心理。比如教师问他为什么不做课堂作业,学生的回答要么是作业没做完,要么就是没有书写工具了,或者说放在家里忘记带了,同学给他撕了等等,总之有各种借口回避学习问题。至于家庭作业,教师问他为什么不做,最直接的就说忘记是什么作业了,或者说家里来客人了,打扰写作业了所以没做,或者说没笔没本子了,或者说爷爷奶奶病了等等,总之一天一个借口,就是不做作业。有的厌学学生的行为不当,把其他同学的作业撕下来,粘到自己的作业本里面,滥竽充数,甚至有的学生把其他同学作业本上的名字涂改成自己的名字,蒙混过关。也有些学生请其他同学帮自己写作业。总之,教师和学生就像是“猫捉老鼠”。厌学学生的言行表现,五花八门,也可以说这些学生一天费尽心思应付教师的检查,而不是想尽办法去学习。中国目前的教育考核体系,唯分数马首是瞻,再加上家长生存的压力比较大,认为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就出现了“一刀切”现象,考高分的就是好学生,考低分的就是不好的学生。只要家长和教师走出这个误区,就能够克服不规范的教学言行,从而引导学生矫正不规范的学习行为习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各种生活技能,立志在各行各业做出一番事业。
四、有效的矫正策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师要精准地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然后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社会是由各行各业组成的,所以各行各业需要人去做。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只要每个人发挥特长,不论从事哪一行职业,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哪一方面,比如有的学生爱唱歌,有的学生爱画画,有的学生喜欢体育,学生擅长写作……教师要找准每个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现实情况下,教师也要克服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当然了,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是一个人所能改变的,那么在国家政策层面,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尤其是面对农村的教育现状。这样从国家政策层面,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层面,学生的思想认识层面,从上到下,保持一致,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
有句话说“十根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的厌学问题,产生的根源非常复杂,我国目前农村教育面临一个非常难堪的窘境,要想彻底扭转这种局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但我们只要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一定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抛弃厌学思想,健康茁壮成长。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农村厌学儿童的课堂表现及矫正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3270)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林 娟)
俗话说“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纠正他们不当的言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厌学的根源
家庭因素。孩子首先接触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的父母亲文化素质高,从小就让孩子朗诵唐诗宋词,或者弹琴绘画,对孩子进行了初步的启蒙教育。父母的道德修养,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学会说脏话,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的因素之一,家境好的能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作为一个家长,浑身充满了正能量,那么其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也是阳光灿烂的,为人处事是光明磊落,心胸宽广。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成长跟家长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普遍。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的人生信条也发生了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孩子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农村的有些孩子处于真空状态,处于无人管教的窘态之下,这就导致了孩子的性格内向,思想封闭,极度厌学。
社会因素。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被时代影响。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处在一个水平上,如果再加上文化素养比较低,那么他们对当前中国发生的巨大改革变化,就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往往是从落后、固有、陈旧的观念上理解社会,看到的都是负面的影响和社会的阴暗面,完全看不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的一面,那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方面,就是看不到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性,理解不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不了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第一生存要素。家长这种满足的现状,不求变通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信心,孩子也认为读书没用,看不到光明的前景。
学校因素。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任教师。受城乡二元因素的影响,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遗留下来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许多年轻的优秀教师“下不来、留不住”,苦苦支撑农村当前教育的教师,要么是代课教师,要么是年纪大的教师,这类教师的文化素养本身就不高。这就是农村当前教育的最现实的写照。当然也有一些年轻的教师会来到农村学校教学,但由于社会思潮的影响,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个人因素。每个人一出生,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了后天的发展。每个孩子有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有的孩子天生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到非常头疼,厌学情绪非常严重;而有的则是孩子由于后天的各种各样的因素,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如对家长或者教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学生对此不能够正确理解,都会成为学生厌学的导火索。学生年龄小,对学习不能够正确理解,这是在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学生厌学,表面看上去是学生个人的言行表现,实际上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表现,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厌学学生在思想精神面貌上的表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厌学的学生在思想状态上经常表现为萎靡不振,对人不予理睬。上课的时候,其他同学已经打开书本在朗读课文,厌学的学生还在书包里翻找课本。有时候,旁边的同学在大声朗读,他的嘴唇似动非动,厌学学生的表情是麻木的,神情是痴呆的,思想早飞到九霄云外。让厌学的学生读书识字,就好像赶鸭子上架一样,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还有的学生是天资不高,看上去也努力学习,但成绩就是不理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有的学生天赋挺高,心思就是不在学习上。厌学的学生,对其他事往往兴致特别高,只要不是读书,他们就会显得特别兴奋,眼睛里也会闪现光芒。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毛泽东说“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后来也说“改革开放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这就是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以及认识问题的基本态度”。
三、厭学的言行表现
了解一个学生需要察其言,观其行。厌学学生为了逃避教师的询问,在问到有关学习的问题时,往往存在逃避心理。比如教师问他为什么不做课堂作业,学生的回答要么是作业没做完,要么就是没有书写工具了,或者说放在家里忘记带了,同学给他撕了等等,总之有各种借口回避学习问题。至于家庭作业,教师问他为什么不做,最直接的就说忘记是什么作业了,或者说家里来客人了,打扰写作业了所以没做,或者说没笔没本子了,或者说爷爷奶奶病了等等,总之一天一个借口,就是不做作业。有的厌学学生的行为不当,把其他同学的作业撕下来,粘到自己的作业本里面,滥竽充数,甚至有的学生把其他同学作业本上的名字涂改成自己的名字,蒙混过关。也有些学生请其他同学帮自己写作业。总之,教师和学生就像是“猫捉老鼠”。厌学学生的言行表现,五花八门,也可以说这些学生一天费尽心思应付教师的检查,而不是想尽办法去学习。中国目前的教育考核体系,唯分数马首是瞻,再加上家长生存的压力比较大,认为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就出现了“一刀切”现象,考高分的就是好学生,考低分的就是不好的学生。只要家长和教师走出这个误区,就能够克服不规范的教学言行,从而引导学生矫正不规范的学习行为习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各种生活技能,立志在各行各业做出一番事业。
四、有效的矫正策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师要精准地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然后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社会是由各行各业组成的,所以各行各业需要人去做。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只要每个人发挥特长,不论从事哪一行职业,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哪一方面,比如有的学生爱唱歌,有的学生爱画画,有的学生喜欢体育,学生擅长写作……教师要找准每个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现实情况下,教师也要克服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当然了,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是一个人所能改变的,那么在国家政策层面,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尤其是面对农村的教育现状。这样从国家政策层面,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层面,学生的思想认识层面,从上到下,保持一致,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
有句话说“十根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的厌学问题,产生的根源非常复杂,我国目前农村教育面临一个非常难堪的窘境,要想彻底扭转这种局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但我们只要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一定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抛弃厌学思想,健康茁壮成长。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农村厌学儿童的课堂表现及矫正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3270)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