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肌粘膜瓣修复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rot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修复、恢复良好形态和功能提供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据唇红组织缺失大小,设计蒂在同侧口角的颊肌粘膜瓣旋转至红唇缺损部位,颊肌粘膜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不需二期断蒂。结果:2003年以来,采用本术式共治疗上下唇近临口角处红唇缺损12例,随访3个月~2年,所有颊肌粘膜瓣全部成活,修复后的红唇形态及感觉良好。结论:蒂在口角的颊肌粘膜瓣含有知名血管,血运丰富,组织丰厚,为同侧·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修复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口角;红唇缺损;颊肌粘膜瓣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4—0484—02
  
  外伤,感染,血管瘤或恶性肿瘤切除是造成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的主要原因。既往较小的红唇缺损可以利用滑行唇红瓣进行修复,但是容易造成口角形态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利用舌瓣组织修复又往往造成舌体外形的改变,并且术后由于舌被固定而给患者带来不便。白2003年以来,我们利用蒂在口角的颊肌粘膜瓣修复同侧的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12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0~42岁,其中上唇3例,下唇9例。病因:6例为外伤,4例为血管瘤切除或其他不当治疗,2例为恶性肿瘤切除。
  
  2 手术方法
  
  手术分两步进行:
  2.1 唇部受区的制备:沿红唇缺损区与唇部正常皮肤及红唇部交界处分别切开,将瘢痕组织掀起向口腔前庭沟内翻转,测量缺损区域的长度及宽度。
  2.2 颊肌粘膜瓣的形成及转移:根据测得的红唇缺损的大小,确定颊肌粘膜瓣的长度及宽度,瓣的上界一般在腮腺导管开口下1cm,以免损伤腮腺导管,宽度一般在2~3cm,长度一般大于红唇缺损长度1.5~2cm,以利于肌粘膜瓣的充分旋转。切开粘膜、粘膜下层及颊肌,在颊肌的外面、颊筋膜深面疏松结缔组织层内,以口角后1cm为蒂,将颊肌粘膜瓣掀起,旋转至唇部受区,覆盖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均不需二期断蒂。
  
  3 结果
  
  本组12例均获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2年,其中6例长达2年。所有颊肌粘膜瓣全部成活,修复后的红唇形态及感觉良好。
  


  典型病例:患者,女,11岁,因下唇临近左侧口角处红唇缺损5年住院。病史:5年前因行下唇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致下唇左侧部分红唇组织缺损且伴流涎现象。检查:左侧近口角部红唇缺损,长约2.5cm,宽约1.5cm。以左侧口角后1cm为蒂,设计一长约4cm,宽约2cm的颊肌粘膜瓣,旋转至唇部缺损区。术后随访3个月,修复后的红唇形态良好,组织丰满,口角圆润、自然,感觉恢复较好,无流涎现象,术后不需二期断蒂。
  
  4 讨论
  
  4.1 唇红组织缺损多由外伤、感染、血管瘤或恶性肿瘤切除所致,其中以临近口角的唇红组织缺损最为多见。唇红缺损既影响美观,又有碍于发音、进食等功能。对小范围的口角处唇红缺损,虽然可以通过邻近的唇粘膜瓣滑行推进修复,但往往引起口角形态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对大范围的唇红缺损并不适用。既往对临近口角的唇红缺损用舌粘膜瓣带蒂转移进行修复也多常见,修复后的红唇形态良好,口角也不易变形,但是舌粘膜瓣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①需要二期断蒂;②舌粘膜瓣切取过大可引起舌体外形的改变及功能的受损;⑧一期术后由于舌被固定,进食和说话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口腔卫生的护理。
  4.2 颊肌位于口轮匝肌的外侧和深面,在咬肌、颊脂垫和颊筋膜的深层,在颊肌的外面、颊筋膜的深面,有一层疏松结缔组织,颊肌粘膜瓣的手术切取在这一层进行比较容易且安全。面动脉在发出颏支下唇动脉后,上行到口角外侧1.0~1.6cm处,发出3~5支进入颊肌前部,血管外径0.4~0.6mm,称为前颊支。颊肌表面粘膜的血供是依靠血管穿过颊肌的肌粘膜穿支供血的。颊肌静脉在颊肌表面形成颊静脉丛,向后经颈静脉注入翼丛或上颌静脉,向前分2~4支注入面前静脉。故以口角为蒂的颊肌粘膜瓣可获得充足的血。
  4.3 颊肌粘膜瓣临床上用以修复腭裂、口腔肿瘤术后创面、全下唇唇红缺损等已有不少报道。以口角为蒂的颊肌粘膜瓣修复临近口角处的唇红组织缺损具有以下优点:①从解剖结构看,该瓣其实是一种含知名血管的轴型肌粘膜瓣,血供丰富,带蒂转移一般不会出现血运障碍,成活率高;②手术一期完成,和舌粘膜瓣带蒂转移相比不需二期断蒂修复;③因含有全层颊肌,修复后的红唇丰满,形态良好,而且口角不变形,圆润自然;④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上下唇红唇缺损,尤其适用于临近口角的唇红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寻求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建立唇腭裂患者颌面部可视化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薄层CT获取原始数据,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结合VTK(Visualization Toolkit)技术进
目的:探讨术前进行强化呼吸道管理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10例胸部相关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只进行一般性呼吸训练指导,试验组术前进
针对甜椒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有效生长季节短的不利条件,利用大棚设施,以冬夏2次育苗、3层薄膜覆盖为技术点,总结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棚甜椒周年生产技术,以期为该地区
摘 要:分别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纯系‘C28-23’ 为母本、‘C55-17’为父本,育成早熟甘蓝杂交1代新品种‘豫甘5号’。‘豫甘5号’早熟、丰产,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等病害,适应性强。叶球近圆形,生育期65 d左右,紧实度0.67,中心柱长度5.1 cm,不超过球高的1/2,平均667 m2产量3 582.1 kg,商品性好,质地脆嫩,风味佳。2010年3月通过全国蔬菜品
为了探索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黄瓜中的六氯苯等多种农药和除草剂残留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SPE小柱(弗罗里硅土)净化,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
陕西省渭南市黄河滩区以沙壤地为主,气候适宜,具有栽培西瓜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瓜农有着传统的、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无籽西瓜种植经验。从栽培方式、整地施肥、田间管理、授
摘 要: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瓜新品种‘津优401’植株生长、瓜条商品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春露地栽培,在同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设置4个不同667 m2栽培密度(2 000、2 400、2 800、3 000株),调查植株生长各指标,记录和统计商品瓜产量及总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瓜条商品瓜产量和总产量有极显著影响。667 m2栽培密度为2 400株时,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