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Sparrow的粒子碰撞理论,计算了海拔100~90 km范围内的大气中的不同初始地心坐标速度的石质流星的有效温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成分配比,给出了速度72 km·s-1的石质流星尾迹主要成分的粒子数密度;应用大型光谱合成程序Cloudy模拟了上述流星尾迹的240~400 nm波段紫外辐射,给出了若干预期的强谱线的相对强度;经比较发现,有效温度5 680 K、蒸汽分压0.1 Pa的尾迹光谱比较接近观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