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际合作的日益深入,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无论是职业需求还是个人素质而言,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都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跨文化敏感性作为核心的跨文化胜任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大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提高其跨文化能力,以使其今后在多元文化工作场所能够进行成功地处理各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能力;文化移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38-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国际的合作也日益加深。跨国集团纷纷来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招聘大量的中国本土化雇员。同时,中国的企业也不断向国际发展,在国内外建立跨国公司、雇佣大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多万家。《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却指出: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70万至80万,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需要200万至300万人;未来3年中国将有1100万至1200万名大学生毕业,但是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融合使得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地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常态。而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也必定面临着冲突和矛盾,因此,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员工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跨文化敏感性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一、跨文化敏感性的含义
1984年,Milton Bennett提出了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他认为跨文化敏感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六个阶段:否定、防御、最小化、接受、适应和融合。陈国明和Starosta(1996)总结了之前的跨文化敏感研究,指出之前的研究常常混淆了三个相互关联却又互相独立的概念:跨文化敏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他们进一步提出,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是概念树,它包括跨文化意识性(inter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敏感性(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和跨文化熟练性(intercultural adroitness)等能力。跨文化敏感性被认为是跨文化能力的情感层面,是指个体了解、欣赏和接受文化差异的能力(Chen & Starosta, 1997)。可见,跨文化敏感性是核心的跨文化胜任力,并被认为是多元文化工作团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跨文化敏感性较强的人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感知文化差异,并能调解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冲突,从而顺利实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跨文化敏感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名员工能否适应多元文化工作场所,并能够在其中与各种文化背景的其他员工和谐共事。这一敏感性的缺失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和对工作满意度的降低,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
跨文化敏感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提高的。提高文化移情能力(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被认为是提高跨文化敏感的重要措施。文化移情能力是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摆脱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不以本民族的价值体系去评判它国文化,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高永晨,2005)[1]。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要能够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移情能力也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的。要让个体跳出自己文化背景决定的固有思维方式就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培养敏锐的文化感知力,从而提高对它国文化的理解,最终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移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性。
二、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性现状
虽然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近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跨文化敏感的研究却非常有限。目前在这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也只有彭世勇、周杏英等少数几位学者。周杏英(2007)[2]对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进行了一次测评,研究发现: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构成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因素中,学生的差异认同感最强,而交际信心则最弱。
造成我国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性普遍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外语教学偏重语言基本技能培训,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我们的大学生学习外语多年,但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却心中生怯,不敢开口,更谈不上交际愉悦感了。交际愉悦感和信心的缺失会直接减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参与度,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跨文化敏感性也无法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以中文方式学习外语,以中式思维考量他国文化。很多文化冲突是源于价值观的不同。Geert Hofstede就把文化比喻成洋葱,把它分为四个层次。最表层的是象征层(symbols),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的事物,语言就属于这个层面。最核心的一层就是价值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牢固的部分。因此,语言学习本身虽然重要,却一定要加上对他国文化价值层面的理解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很多学生只会站在自己的文化视角看待世界,把其它不同于我们的东西统统排斥在外。也就是说,民族中心主义较强,而移情能力偏弱。
(三)实践环节缺失,教学体系有待优化。跨文化交际光有课本的教学显然是不够的,一定需要实践环节。而这一环节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在我们目前的大学校园基本是缺失的。由于跨文化敏感是一种情感能力,它特别需要在实践中去感知体会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处理等等。而我们目前的教学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都有待深入地优化和改革。
三、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培养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覆盖课堂内外,各个学科。当然,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性,跨文化敏感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应植入到外语教学过程中。大学外语教学应该不仅仅是语言教学,其目的更不应着眼于考级。大学外语教学应彻底改变现有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能力
只有首先提高教师本身的跨文化能力,拓展其跨文化视野和经历才是改革教学的前提。加强教师的文化教学方法和理论培训,为教师创造各种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手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水平。教师素质的提高最终会通过教学渠道影响并改变学生这一传播终端。
(二)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课本内容引入文化教学,让学生理解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并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娴熟运用它国语言。美国人类学家Goodenoungh就曾指出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Sapir也曾提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认知的过程。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语言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的比重,介绍一些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及文化意识,使学生在面对文化差异时能敏锐铺捉信息并灵活处理。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原有的语言基础课程,还应多开设一些文化系列课程以提高学生对其他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探索运用案例式、讨论式、引导式和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真正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学互长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如《刮痧》等,并进行一些深入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一些文化差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过有学生对《刮痧》影片中父亲把孩子放在后座而不是中国人常见的副驾驶座而不解,这就是因为学生对美国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困惑。
(四)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
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光有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通过实践来巩固。课堂内的实践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实现。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加入大量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这些“假性”实践是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给学生的,它的优势就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请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士参与课堂、举行讲座等方式来进行跨文化体验。
另外,在课堂之外,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如实习工作、志愿者活动、外语角交流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从而提高其跨文化敏感性,并会对其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2]周杏英.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水平测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7,(5)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能力;文化移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38-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国际的合作也日益加深。跨国集团纷纷来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招聘大量的中国本土化雇员。同时,中国的企业也不断向国际发展,在国内外建立跨国公司、雇佣大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多万家。《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却指出: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70万至80万,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需要200万至300万人;未来3年中国将有1100万至1200万名大学生毕业,但是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融合使得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地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常态。而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也必定面临着冲突和矛盾,因此,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员工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跨文化敏感性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一、跨文化敏感性的含义
1984年,Milton Bennett提出了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他认为跨文化敏感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六个阶段:否定、防御、最小化、接受、适应和融合。陈国明和Starosta(1996)总结了之前的跨文化敏感研究,指出之前的研究常常混淆了三个相互关联却又互相独立的概念:跨文化敏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他们进一步提出,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是概念树,它包括跨文化意识性(inter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敏感性(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和跨文化熟练性(intercultural adroitness)等能力。跨文化敏感性被认为是跨文化能力的情感层面,是指个体了解、欣赏和接受文化差异的能力(Chen & Starosta, 1997)。可见,跨文化敏感性是核心的跨文化胜任力,并被认为是多元文化工作团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跨文化敏感性较强的人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感知文化差异,并能调解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冲突,从而顺利实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跨文化敏感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名员工能否适应多元文化工作场所,并能够在其中与各种文化背景的其他员工和谐共事。这一敏感性的缺失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和对工作满意度的降低,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
跨文化敏感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提高的。提高文化移情能力(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被认为是提高跨文化敏感的重要措施。文化移情能力是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摆脱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不以本民族的价值体系去评判它国文化,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高永晨,2005)[1]。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要能够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移情能力也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的。要让个体跳出自己文化背景决定的固有思维方式就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培养敏锐的文化感知力,从而提高对它国文化的理解,最终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移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性。
二、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性现状
虽然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近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跨文化敏感的研究却非常有限。目前在这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也只有彭世勇、周杏英等少数几位学者。周杏英(2007)[2]对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进行了一次测评,研究发现: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构成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因素中,学生的差异认同感最强,而交际信心则最弱。
造成我国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性普遍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外语教学偏重语言基本技能培训,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我们的大学生学习外语多年,但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却心中生怯,不敢开口,更谈不上交际愉悦感了。交际愉悦感和信心的缺失会直接减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参与度,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跨文化敏感性也无法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以中文方式学习外语,以中式思维考量他国文化。很多文化冲突是源于价值观的不同。Geert Hofstede就把文化比喻成洋葱,把它分为四个层次。最表层的是象征层(symbols),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的事物,语言就属于这个层面。最核心的一层就是价值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牢固的部分。因此,语言学习本身虽然重要,却一定要加上对他国文化价值层面的理解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很多学生只会站在自己的文化视角看待世界,把其它不同于我们的东西统统排斥在外。也就是说,民族中心主义较强,而移情能力偏弱。
(三)实践环节缺失,教学体系有待优化。跨文化交际光有课本的教学显然是不够的,一定需要实践环节。而这一环节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在我们目前的大学校园基本是缺失的。由于跨文化敏感是一种情感能力,它特别需要在实践中去感知体会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处理等等。而我们目前的教学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都有待深入地优化和改革。
三、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培养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覆盖课堂内外,各个学科。当然,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性,跨文化敏感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应植入到外语教学过程中。大学外语教学应该不仅仅是语言教学,其目的更不应着眼于考级。大学外语教学应彻底改变现有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能力
只有首先提高教师本身的跨文化能力,拓展其跨文化视野和经历才是改革教学的前提。加强教师的文化教学方法和理论培训,为教师创造各种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手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水平。教师素质的提高最终会通过教学渠道影响并改变学生这一传播终端。
(二)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课本内容引入文化教学,让学生理解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并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娴熟运用它国语言。美国人类学家Goodenoungh就曾指出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Sapir也曾提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认知的过程。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语言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的比重,介绍一些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及文化意识,使学生在面对文化差异时能敏锐铺捉信息并灵活处理。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原有的语言基础课程,还应多开设一些文化系列课程以提高学生对其他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探索运用案例式、讨论式、引导式和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真正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学互长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如《刮痧》等,并进行一些深入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一些文化差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过有学生对《刮痧》影片中父亲把孩子放在后座而不是中国人常见的副驾驶座而不解,这就是因为学生对美国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困惑。
(四)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
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光有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通过实践来巩固。课堂内的实践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实现。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加入大量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这些“假性”实践是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给学生的,它的优势就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请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士参与课堂、举行讲座等方式来进行跨文化体验。
另外,在课堂之外,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如实习工作、志愿者活动、外语角交流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从而提高其跨文化敏感性,并会对其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2]周杏英.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水平测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