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水下沙洲类型及典型水下沙洲的推移规律

来源 :海洋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长江河口水下沙洲的类型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把水下沙洲分为4种基本类型:节点型沙洲、弯道型沙洲、涨落潮流分异型沙洲、分汉口型沙洲。并研究了河口区若干典型沙洲在最近20a的推移规律和冲淤状况,对沙洲冲淤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河口水下沙洲冲淤频繁,1991年后仅上、下新浏河沙5m等深线内沙体每年冲淤量达1.5×10^4t,尤其是1998年大洪水导致上新浏河沙被冲失近1/3。
其他文献
针对层剥算法从海水声回波记录中反演海温垂直结构特征的不稳定问题,利用自适应搜索算法ASM(Adaptive searching method),从声回波记录中提取海温垂直结构的稳定冲激响应,然后
中国海洋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尽管体系的层次分明,特点描述也清楚,但由于层级之间缺少明确的约束关系和控制手段,导致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及海域管理实践中对各层级间
基于区域陆架海水动力-生态耦台模型(COHERENS)中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对一个概化的潮汐河口羽状流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均~水深和无风的理想条件下。模拟得到了一个潮周期内概
在COHERENS基础上,建立了一个σ坐标下的三维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夏季环流数值模式,较好地模拟了夏季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环流系统(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和长江冲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