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15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收治的15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15例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脑脊液、磁共振影像(MRI)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4周的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的年龄为5~72(22.47±20.68)个月,患儿在发热后的(3.47±1.68)d出现急性弛缓性瘫痪表现,在1~2 d内发展至高峰.所有患儿均出现类脊髓灰质炎表现.15例患儿中,10例为单下肢瘫痪,2例为双下肢瘫痪,1例为单上肢,2例四肢瘫痪.肌力从0~4级不等,6例患儿肢体肌力降至0级.13/15例有脑炎、脑膜炎、共济失调等表现.3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尿潴留.8例患儿行脑脊髓.MRI检查,结果显示8例患儿脊髓前角出现T2WI高信号改变,上肢瘫痪者病变在脊髓颈2~7(C2~C7),下肢瘫痪者病变在脊髓胸12~腰1(T12~L1),均表现为患侧脊髓前角长T1长T2信号.其中4例合并脑炎表现患者,MRI检查见中脑、桥脑或延髓长T1长T2信号.11例下肢瘫痪患儿在AFP发生的第4~8天开始恢复,其他4例在第2~3周开始恢复.瘫痪恢复顺序为由远端向近端恢复.结论 手足口病合并AFP多发生于2岁以下患儿;瘫痪发生在手足口病初期,1~2 d发展至高峰.多数患儿以单侧下肢瘫痪轻瘫为主,恢复较快,四肢瘫痪及单上肢瘫痪者恢复缓慢.MPd检查灵敏、准确,对确诊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蜜蜂授粉的经济性,不仅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而且也是最经济的增产措施.在农业生产诸要素中,调查统计油菜、芝麻、西瓜、棉花等4种主要农作物生产投入占总产出的百分率
心绞痛是因各种因素在冠状动脉痉挛性狭窄或者阻塞的基础上,由于心肌短暂的缺血缺氧,胸骨后阵发性疼痛,疼痛向左肩部和小指尖放射,疼痛时间短暂的临床疾病.男性多于女性,脑力
介绍了马齿苋的营养成分,并分别从马齿苋的食用、药用、农业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后环孢素(CsA)切换成他克莫司(FK506)抗排斥治疗对移植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肾移植患者发生病理证实的急性排斥86例,经过抗排斥治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球运动轨迹异常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35名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名正常老年人进行眼动检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成套注意测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乙型肝炎慢性化和病毒清除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19例、HBV携带者(AsC)21例、HBV感染恢复者12例和健康对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对Wistar大鼠滴注脂多糖(LPS)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后,肾脏细胞表面水通道蛋白1(AQP1)mRNA表达变化与其损伤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
我院选用替比夫定作为干扰素治疗失败序贯治疗的药物,以期达到更高的血清转换和HBV DNA抑制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目的 观察胰腺癌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及功能变化并探讨胰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培养树突状细胞,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40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