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现状
对如何上好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程这一工作,一直为广大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所关注,各方不同的意见也争论不休,但均未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应试教育依然是作为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作为衡量老师课堂质量上得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总之一句话,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二是教学方式的问题。许多教师虽然经过多次培训,但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的方法陈旧,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改变,适应不了课改的要求。还有好大部分的教师仍局限于书本上已有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思维不会延伸、扩散,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三是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而言,普遍存在过分关注死背、死记的现象,我执教那么多年以来,做过无数次的就如何学习政治这门学科问题的随机课堂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占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读上几遍,然后就开始背出来”。而忽略了灵活应用的问题。当然以上的第二三点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二、解决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对策
我从事偏远农村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已好几年,作为农村学生来说,条件艰苦,见识不多,思想意识相对封闭,在领悟方面尚有许多不足,我也倍感头疼,但是通过新课程教学的培训以及自身的努力,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的优化与组合要取得成功,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
1.备课方面
要使每堂《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滋有味、栩栩如生,备课非下一番功夫不可,必须掌握每堂课的目标要求、重难点,内容的多少、教学环节的安排,师生的互动、教学反思等,同时还必须搜集与课时内容相关的时事资料、影视资料、既要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思考问题,同时也立足于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设问题,引导好学生找出问题症结以及解决的良方,注重点、线、面的结合。
2.授课方面
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我们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情境或探讨,加强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常关注学生们的参与情况,参与状态和学习效果,我们知道,学习必须通过学习着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绝不可取。在课堂上切忌教师个人表演。还要进行课后反思,看看学生学得如何,最后我在课后只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让学生回去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当然这是一条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教学方式方面
针对山区农村学生就如何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记住、记牢一事,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忘向学生们传授学习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方法,怎么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比较多的知识点,又要记牢不易忘记我通常采用列提纲式的填空方式。
4.对待学生方面
我是一个比较主张个性宣扬的人,所以在我担任的班级学生也是比较活跃的,我们必須看到,教育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大,但可塑性强,引导得好是一块好钢,引导不好,是一块废铁,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明白这一点。因此对不同学生的回答或是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加以分析,不能一刀切,或对或错应当正确引导,对勇于回答或提问的学生应当鼓励,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教学工作,发现闪光点更要及时鼓励,鼓励他们新颖的回答和创新性的想法,保护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渴求,对于答错的学生我们的打击、挖苦和不鼓励的方式,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它伤了学生的自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我们不愿看到的厌学,逃学的糟糕局面将会出现了。
因此,只有学生的积极学习与参与,我们的教学才会成功,学生才会获得正确的知识,教学才会相长,我认为课堂上应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把自己的问题抛出来,这是好事,我们应有耐心,给学生机会,采用冷嘲热讽、消极的方式来评价,是极不可取的,那样根本就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问题,即使按你的想法,跟着感觉走,达到你的要求考出了高分,我认为这个质量也要大打折扣,因为你的学生是一台十足的完美的“录音机”,他们只是机械地接受而缺乏有个性的头脑,没有创造性,这有什么意义呢?显然是达不到我们教学目的的。
三、提出希望
每一个人都一段经历,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每一堂《思想品德》课就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小节点,我希望每一个小节点都发出耀眼的光芒,为此,每堂《思想品德》课我都把它视为让学生作为竭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发挥、闪光与受益,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偏远山区农村孩子们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闭塞,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的思想相对封闭、落后、不善言辨,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多加努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一次质的飞跃,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上好每一堂思品课,为教育教学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新课标下的教学经验,不正之处望广大读者予以斧正。
对如何上好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程这一工作,一直为广大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所关注,各方不同的意见也争论不休,但均未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应试教育依然是作为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作为衡量老师课堂质量上得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总之一句话,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二是教学方式的问题。许多教师虽然经过多次培训,但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的方法陈旧,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改变,适应不了课改的要求。还有好大部分的教师仍局限于书本上已有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思维不会延伸、扩散,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三是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而言,普遍存在过分关注死背、死记的现象,我执教那么多年以来,做过无数次的就如何学习政治这门学科问题的随机课堂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占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读上几遍,然后就开始背出来”。而忽略了灵活应用的问题。当然以上的第二三点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二、解决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对策
我从事偏远农村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已好几年,作为农村学生来说,条件艰苦,见识不多,思想意识相对封闭,在领悟方面尚有许多不足,我也倍感头疼,但是通过新课程教学的培训以及自身的努力,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的优化与组合要取得成功,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
1.备课方面
要使每堂《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滋有味、栩栩如生,备课非下一番功夫不可,必须掌握每堂课的目标要求、重难点,内容的多少、教学环节的安排,师生的互动、教学反思等,同时还必须搜集与课时内容相关的时事资料、影视资料、既要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思考问题,同时也立足于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设问题,引导好学生找出问题症结以及解决的良方,注重点、线、面的结合。
2.授课方面
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我们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情境或探讨,加强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常关注学生们的参与情况,参与状态和学习效果,我们知道,学习必须通过学习着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绝不可取。在课堂上切忌教师个人表演。还要进行课后反思,看看学生学得如何,最后我在课后只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让学生回去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当然这是一条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教学方式方面
针对山区农村学生就如何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记住、记牢一事,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忘向学生们传授学习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方法,怎么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比较多的知识点,又要记牢不易忘记我通常采用列提纲式的填空方式。
4.对待学生方面
我是一个比较主张个性宣扬的人,所以在我担任的班级学生也是比较活跃的,我们必須看到,教育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大,但可塑性强,引导得好是一块好钢,引导不好,是一块废铁,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明白这一点。因此对不同学生的回答或是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加以分析,不能一刀切,或对或错应当正确引导,对勇于回答或提问的学生应当鼓励,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教学工作,发现闪光点更要及时鼓励,鼓励他们新颖的回答和创新性的想法,保护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渴求,对于答错的学生我们的打击、挖苦和不鼓励的方式,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它伤了学生的自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我们不愿看到的厌学,逃学的糟糕局面将会出现了。
因此,只有学生的积极学习与参与,我们的教学才会成功,学生才会获得正确的知识,教学才会相长,我认为课堂上应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把自己的问题抛出来,这是好事,我们应有耐心,给学生机会,采用冷嘲热讽、消极的方式来评价,是极不可取的,那样根本就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问题,即使按你的想法,跟着感觉走,达到你的要求考出了高分,我认为这个质量也要大打折扣,因为你的学生是一台十足的完美的“录音机”,他们只是机械地接受而缺乏有个性的头脑,没有创造性,这有什么意义呢?显然是达不到我们教学目的的。
三、提出希望
每一个人都一段经历,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每一堂《思想品德》课就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小节点,我希望每一个小节点都发出耀眼的光芒,为此,每堂《思想品德》课我都把它视为让学生作为竭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发挥、闪光与受益,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偏远山区农村孩子们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闭塞,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的思想相对封闭、落后、不善言辨,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多加努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一次质的飞跃,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上好每一堂思品课,为教育教学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新课标下的教学经验,不正之处望广大读者予以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