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铜翻身?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u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本面仍难言反转的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似乎为铜的翻身带来了曙光——电力建设输出的战略是否能够激活铜市场?
  铜价复苏


  数据显示,2015年初国内外铜市最大跌幅纷纷逼近15%,但从1月底开始,铜价大幅反弹。到目前为止,铜价反弹幅度达到10%,其中LME铜价回到6000美元附近,国内铜价也回到4.3万元人民币附近。


  究其原因,需求方面,下游行业的不佳表现是主导因素。根据奥威云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伊始,空调、电缆两大铜下游消费行业同比降幅巨大。
  然而,历史总是值得借鉴的。与过去2年一样,经济的疲软以及铜基本面的过剩总是年初铜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但随着政府稳增长的政策陆续出台,铜价将迎来复苏。
  2015年初铜价暴跌后,欧元区QE的推出、中国存款准备金的下调又再次为铜注入活力。
  供给方面,由于年初铜价下跌,因此恐慌情绪的蔓延导致了冶炼厂检修减产,废铜供应全部停止等情况的出现,这给铜库存的整理带来了一定余地,对铜价形成了良好的支撑。
  LME持仓的变化也印证了投资情绪的复苏,3月11日伦铜继续增仓3000至34.8万,该持仓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争夺定价权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铜需求量超过800万吨/年,这一数据占据了全球铜消费总量的将近一半。
  与铁矿石相同,中国铜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一半要靠进口。但中国并不具备全球性的交易产品、交易市场以及交割库,这也直接导致我们在定价权方面非常被动。
  江苏大圆银泰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副总裁杨溧表示,大宗商品交割库的设立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以及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极其重要。
  于内而言,交割库的设立将给中国大宗商品消费提供更安全的保障。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当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供应过剩时,会尽可能地选择运往位于中国的仓库,而国内需求短缺时,也可就近从中国的仓库进货。如此一来,很多金属的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
  对外来说,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势必将带动基建产能的对外输出。这其中,电力、铁路等设施的铺设将带来大量的铜需求,而属于中国自有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及交割库将大大降低出口成本,缩短沿线国家与我国的时间和距离。
  一旦打造出诸如LME的铜类交易所,围绕铜展开的现货交易、银行质押融资和保险配置服务都会更加成熟的发展起来,市场的繁荣也将有利于国际定价权的争夺,进一步提升“中国铜”在全球商品定价体系中的地位。
  受惠电力投资
  2014年2月7日,国家电网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以51︰49的股权比例组成的联营体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
  国家电网2015年投资计划显示,该公司2015年电网投资将高达4202亿元,相比2014年的338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4%。
  而这其中,特高压投资被视为重点,该公司在2015年计划核准开工建设“六交八直”共计14条特高压线路。
  国家电网的大力投资无疑将利好铜需求的提升。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精铜消耗量约为870万吨,其中近半是用于电力领域。安泰克咨询公司认为国家电网的这一投资计划将刺激铜需求增长8.7%。
  花旗分析师Ivan Szpakowski也表示,“中国是最大的铜需求方,而国家电网又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电网运营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者,该公司对铜的需求占全球约16%,其大规模投资电网建设很明显地发出了2015年铜需求上涨的信号。”
  因此花旗预测,铜价将由目前每吨约5700多美元,回升至下半年约每吨7000美元。
其他文献
2015年的夏天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注定是充满激情和恐惧的一页。  历史上中国股市最大的跌幅,最大的振幅,最多股票跌停、停牌,最多大宗商品期货跌停,最多股指期货跌停。还没有完,最多涨停……这样极端市场也许是我们最好的课堂。从这里我们可以学会运用一个既有无穷魅力,又带有致命毒素的操作手法——杠杆。  杠杆在常人眼里一般会被简单的归纳成借钱牟利的一种方式。其实杠杆存在于当代生活里的各个方面:证券公司
体外诊断行业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体检、问诊时都会涉及。  根据McEvoy&Farmer等国外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93亿元,到2013年就已经增长到230亿元左右。据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体外诊断系统专业委员会预计,未来5年我国的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年均增幅将在15%-20%之间。  总部在深圳的体外诊断企业新产业(NEEQ:830838),目
在国内A股连续大涨的同时,身处美国的中概股们日子过得并不算好,但诺亚财富(NYSE:NOAH)一枝独秀。一年的时间里,该公司股价已经翻倍上涨,达到每股35美元左右。  是什么原因,让挑剔的美国投资者选择用手里的美金,来支持这家中国企业?  根据诺亚财富2014年财报显示,在过去的2014全年,该公司实现净销售收入约为2.4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51.3%,集团经营利润达到8968万美元,同比增长4
时过境迁,时移势易,歌舞升平的幻想被无可奈何的现实瞬间击碎,外资保险公司,梦很美,心却脆。  蓦然回首,当中国政府在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承诺将逐步开放国内的金融业时,多少外资的保险巨头“击掌相庆”,欣喜若狂。  那个时候的外资保险公司愁的是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中国这个庞大的、充满潜力、难以估量的大市场;忧的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准确说是大量的合格人才;急的是政策究竟会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