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b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椎多节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988~2001年43例(男38例,女5例)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连续多节段损伤为36例,其中32例损伤位于下颈椎;不连续多节段损伤为7例,其中有5例为上颈椎伴下颈椎损伤;损伤部位为椎体31例,椎板25例,棘突9例,椎弓4例,横突5例,关节突5例;多见的受累节段为C4 、C5 、C6 和C7;屈曲压缩型占60.5%.行颈前路椎体大块切除脊柱稳定重建21例,后路椎板减压加关节突钢板内固定10例,前、后路联合减压颈椎稳定重建2例;保守治疗10例. 结论颈椎多节段损伤多为屈曲压缩型,连续型损伤多见,不连续型损伤少见;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为下颈椎损伤;不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数为寰、枢椎损伤合并下颈椎损伤;多节段颈椎损伤中不稳定节段及脊髓受损平面均位于下颈椎;手术应在减压的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隐性类风湿因子(HRF)的测定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沉淀剂沉淀包含HRF的免疫复合物,解离后再用中和抗体清除变性IgG,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IgM型的HRF,同时分析其与临床活动性的相关关系.结果用该方法和离子交换柱法同时测定成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HRF水平,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该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HRF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
目的 探讨新生隐球菌各变种、血清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新生隐球菌标准株10株、新生隐球菌荚膜缺陷株CAP10以及临床分离株19株,采用变性梯度胶电泳(DGGE)结合DNA序列分析,对以上菌株的28S rDNA片段进行研究.结果经过DGGE和DNA序列分析,所有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A、D型)具有一致的基因带型和序列,格特变种(B、C型)具有不同于新生变种的独特一致的带型和序列;AD型的基因型和序列与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生长激素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 10-7M、10-8M、10-9M 浓度的生长激素在第2天均明显地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且降低端粒酶活性,伴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轻但端粒酶活性逐渐升高,且出现了加速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第4天、第5天胰腺癌细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有关,现探讨NASH的免疫病理机制并寻求免疫干预的可能途径。
目的 探讨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移植手术治疗方案及方法.方法3例合并下尿路异常的肾移植患者均为男性.结核性膀胱挛缩1例,45岁,行肾移植加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免疫抑制方案为赛尼哌(Zenapax)+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神经原性膀胱2例:例1,24岁,同期行肾移植加回肠膀胱术,免疫抑制方案为Zenapax+FK506+MMF+Pred.例2,34岁,分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