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浪潮裹挟着人们滚滚前行,面对生命的大河,是否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空有一身疲倦?从一部舞剧、一幅画作、一本小说、一家博物馆里寻到艺术的欢乐,生命的真谛,也许才是这个时代赠予我们的“奢侈”。
“匠心”是一部剧的奢侈
22年间,无论舞台剧演出市场如何低潮,观众离开剧院走进影院,爱尔兰国宝剧目《大河之舞》的魅力不减,所到之处拥趸无数的票房效应,均源自于打造一部《大河之舞》的“奢侈”,正如《大河之舞》中国代理人说:“我们要做的是舞剧里的顶级奢侈品,而衡量一件奢侈品不是价格,而是它诞生过程的珍稀与不易。”
从数字里品味《大河之舞》的这种“奢侈”——
它只选择世界上最优秀的踢踏舞演员,而即使这些最顶级的舞者,要登上《大河之舞》的舞台,至少要经过54750个小时以上的刻苦训练,以及数次残酷的淘汰机制。
每一次演出都可能是千百次推倒与重建的“呈现”,汇聚了爱尔兰踢踏传奇舞蹈大师Mike Flatley、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大师玛丽亚·佩吉斯、俄罗斯莫斯科民間舞蹈团等全球一线艺术家的舞蹈团队经过了上百次编排组合、上百次推倒重来、上百次颠覆原版,才排演出脚尖踢踏的“一分一秒”的节奏感。
在打造这部艺术品的背后,饱含着创造者的“匠人精神”与“艺术热情”。格莱美音乐大奖的作曲家Bill Welan在编曲的一年中几乎没有超过3个小时的睡眠,把自己关在琴房,24小时都在构思琴谱,一年之中几乎没有走出过琴房,差点把自己逼疯,最终才炮制出一曲节奏感强烈的“配乐”;爱尔兰国家级导演John McColgan 不断整合音乐舞蹈灯光道具的整体表达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才摸索出呈现时的艺术水准:如何让观众的心里节奏高低起伏波澜壮阔,在该嗨的时候淋漓尽致,在该聆听的时候心怀神圣……
正因如此,极致的观影享受,才显得恰如其分。
“美即是残酷。”唯有对艺术的纯粹追求、匠人般的排演过程,还有对流芳百世的艺术精神的坚守,才能打造出如此一部,每一个舞步里都有观众32秒尖叫的“顶奢”艺术品。
这个时代不缺乏商业破烂,缺乏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
在演出过程中,舞蹈演员从阶梯上一路踏下,脚步一伸一缩,都配合着音乐与节奏,一踢一踏,相互呼应着动作和节拍。舞台与观众汇成一片舞的天地、声音的海洋,急促的踢踏舞步真正地踢进了观众的内心,激荡着观众的灵魂。
观影者Mike说,我从没有这么紧张地去看一出剧,没有一秒钟出神,全神贯注地在聆听,在舞蹈,像是我自己在跳舞。
一部剧从头到尾,演员们在消耗了巨大的能量后,依然保持着舞蹈的热情,面容上没有一丝倦怠之意,从他们曼妙的身形里,读出的是对舞蹈的“沉浸”,将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了《大河之舞》里。
而这样高能的消耗,在剧目演出之后,必须迅速的冷却,不然对演员来说,是一种体力上的损耗。所以,所有的演员在演出结束后,都会站在没过大腿的冰桶里镇静充血的双腿双脚30分钟,无论严寒酷暑。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似乎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古典主义”炮制方式。但是大河之舞从不屑于“倦怠”与“偷懒”。
像在《大河之舞》剧中讲述的故事一样,他们在剧中用舞蹈表达对开拓荒野英雄逝去后的淡淡忧伤,对莽莽原野的不屈,对生命长河的讴歌,实际上也是在用舞蹈为自己能够尽情的燃烧生命,追求艺术的理想起舞。这恰恰是对这个时代的“浮躁”在回击。
只有这种态度,才能呈现出《大河之舞》观赏时感受到的,原始的生命力、奔放的活力、深沉的生命之音。
凡是虚假的东西,观众一眼便知,而那些走进剧院去观看《大河之舞》的观众,需要看到的艺术,不是短时间内用金钱和快节奏堆叠的“破烂”。这个时代太不缺乏商业破烂,在审美疲劳的同时,所有的人都渴望一次真情的相遇。
如同在电影至上《至爱梵高》里,呈现出的也是一位艺术家对于艺术的“严苛”与“疯狂”。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都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以及不努力可以通往个人或者集体的解放。”
正因如此,真正的艺术从不缺少舞台。俄罗斯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法国歌剧《卡门》……曾被称为地球文化的地标。在国家大剧院2010年改编《卡门》时,也提出尊重观众对歌剧艺术的审美需求,着力突出歌剧本身的“真实主义”风格。
“闲暇颂”与文化归属感
在周作人的《北京的茶食》中,他说,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现代文明社会,需要闲暇的心灵。“明智地度过闲暇时光的能力,是文明的终极产物。”
当欧洲的人们还没有从战争的恐惧和绝望中回过味来、在工作的忙碌和疲惫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的时候,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皮珀曾如同一记棒喝,试图敲醒迷茫中的人们,为的就是寻求文化的归属,精神的归宿,锤炼对于真善美的恒定。
近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备受好评,在娱乐节目、直播频道、游戏VR泛滥的今天,俯瞰历史的长河,回首历史的沧桑,是否能在国宝背后,品味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民族品格?《国家宝藏》的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的,“每一件文物的真正价值,不是它值多少钱,而是它背后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
在该剧中饰演司马光的梁家辉说:“记得有一次拍戏的时候,我穿着戏装跑到太和殿外面的城楼上面,发现月亮很大,就看到整个故宫的一个剪影。我在想,以前的皇帝,会不会在这个角落看自己的家。”
实际上,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后,故宫早已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归属。这种归属感,需要所有的人再次拾起,“但是我相信最终吸引并传达给观众的,一定是国宝背后的故事、节目中间流露出的动人情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匠心”是一部剧的奢侈
22年间,无论舞台剧演出市场如何低潮,观众离开剧院走进影院,爱尔兰国宝剧目《大河之舞》的魅力不减,所到之处拥趸无数的票房效应,均源自于打造一部《大河之舞》的“奢侈”,正如《大河之舞》中国代理人说:“我们要做的是舞剧里的顶级奢侈品,而衡量一件奢侈品不是价格,而是它诞生过程的珍稀与不易。”
从数字里品味《大河之舞》的这种“奢侈”——
它只选择世界上最优秀的踢踏舞演员,而即使这些最顶级的舞者,要登上《大河之舞》的舞台,至少要经过54750个小时以上的刻苦训练,以及数次残酷的淘汰机制。
每一次演出都可能是千百次推倒与重建的“呈现”,汇聚了爱尔兰踢踏传奇舞蹈大师Mike Flatley、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大师玛丽亚·佩吉斯、俄罗斯莫斯科民間舞蹈团等全球一线艺术家的舞蹈团队经过了上百次编排组合、上百次推倒重来、上百次颠覆原版,才排演出脚尖踢踏的“一分一秒”的节奏感。
在打造这部艺术品的背后,饱含着创造者的“匠人精神”与“艺术热情”。格莱美音乐大奖的作曲家Bill Welan在编曲的一年中几乎没有超过3个小时的睡眠,把自己关在琴房,24小时都在构思琴谱,一年之中几乎没有走出过琴房,差点把自己逼疯,最终才炮制出一曲节奏感强烈的“配乐”;爱尔兰国家级导演John McColgan 不断整合音乐舞蹈灯光道具的整体表达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才摸索出呈现时的艺术水准:如何让观众的心里节奏高低起伏波澜壮阔,在该嗨的时候淋漓尽致,在该聆听的时候心怀神圣……
正因如此,极致的观影享受,才显得恰如其分。
“美即是残酷。”唯有对艺术的纯粹追求、匠人般的排演过程,还有对流芳百世的艺术精神的坚守,才能打造出如此一部,每一个舞步里都有观众32秒尖叫的“顶奢”艺术品。
这个时代不缺乏商业破烂,缺乏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
在演出过程中,舞蹈演员从阶梯上一路踏下,脚步一伸一缩,都配合着音乐与节奏,一踢一踏,相互呼应着动作和节拍。舞台与观众汇成一片舞的天地、声音的海洋,急促的踢踏舞步真正地踢进了观众的内心,激荡着观众的灵魂。
观影者Mike说,我从没有这么紧张地去看一出剧,没有一秒钟出神,全神贯注地在聆听,在舞蹈,像是我自己在跳舞。
一部剧从头到尾,演员们在消耗了巨大的能量后,依然保持着舞蹈的热情,面容上没有一丝倦怠之意,从他们曼妙的身形里,读出的是对舞蹈的“沉浸”,将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了《大河之舞》里。
而这样高能的消耗,在剧目演出之后,必须迅速的冷却,不然对演员来说,是一种体力上的损耗。所以,所有的演员在演出结束后,都会站在没过大腿的冰桶里镇静充血的双腿双脚30分钟,无论严寒酷暑。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似乎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古典主义”炮制方式。但是大河之舞从不屑于“倦怠”与“偷懒”。
像在《大河之舞》剧中讲述的故事一样,他们在剧中用舞蹈表达对开拓荒野英雄逝去后的淡淡忧伤,对莽莽原野的不屈,对生命长河的讴歌,实际上也是在用舞蹈为自己能够尽情的燃烧生命,追求艺术的理想起舞。这恰恰是对这个时代的“浮躁”在回击。
只有这种态度,才能呈现出《大河之舞》观赏时感受到的,原始的生命力、奔放的活力、深沉的生命之音。
凡是虚假的东西,观众一眼便知,而那些走进剧院去观看《大河之舞》的观众,需要看到的艺术,不是短时间内用金钱和快节奏堆叠的“破烂”。这个时代太不缺乏商业破烂,在审美疲劳的同时,所有的人都渴望一次真情的相遇。
如同在电影至上《至爱梵高》里,呈现出的也是一位艺术家对于艺术的“严苛”与“疯狂”。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都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以及不努力可以通往个人或者集体的解放。”
正因如此,真正的艺术从不缺少舞台。俄罗斯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法国歌剧《卡门》……曾被称为地球文化的地标。在国家大剧院2010年改编《卡门》时,也提出尊重观众对歌剧艺术的审美需求,着力突出歌剧本身的“真实主义”风格。
“闲暇颂”与文化归属感
在周作人的《北京的茶食》中,他说,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现代文明社会,需要闲暇的心灵。“明智地度过闲暇时光的能力,是文明的终极产物。”
当欧洲的人们还没有从战争的恐惧和绝望中回过味来、在工作的忙碌和疲惫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的时候,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皮珀曾如同一记棒喝,试图敲醒迷茫中的人们,为的就是寻求文化的归属,精神的归宿,锤炼对于真善美的恒定。
近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备受好评,在娱乐节目、直播频道、游戏VR泛滥的今天,俯瞰历史的长河,回首历史的沧桑,是否能在国宝背后,品味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民族品格?《国家宝藏》的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的,“每一件文物的真正价值,不是它值多少钱,而是它背后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
在该剧中饰演司马光的梁家辉说:“记得有一次拍戏的时候,我穿着戏装跑到太和殿外面的城楼上面,发现月亮很大,就看到整个故宫的一个剪影。我在想,以前的皇帝,会不会在这个角落看自己的家。”
实际上,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后,故宫早已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归属。这种归属感,需要所有的人再次拾起,“但是我相信最终吸引并传达给观众的,一定是国宝背后的故事、节目中间流露出的动人情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