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论在教学中,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教学过程中如何规范课堂纪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用好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是规范课堂纪律的必然保证;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规范课堂纪律的关键;三、“收放自如”是规范课堂纪律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规范 课堂纪律 师生关系 灵魂 环境    吸引 教学质量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 在提倡与学生平等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会遇到,有些学生课堂上交头接耳、高声喧哗、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扰乱课堂秩序和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通过规范课堂纪律,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在课堂纪律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用好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是规范课堂纪律的必然保证
  只有教师自身的知识丰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能随之浓厚,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让学生觉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课堂上凝固的法式、刻板的程序、僵化的语言,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疲劳,扼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因此老师需要努力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把掌握的最新信息切入到教学之中。一定的时代对教育有一定的要求,一定的教育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更加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不同的课有不一样的要求和教学艺术,比如上数学课,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只要我们运用好教材、教具,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无论什么课都能上得有声有色。精彩的东西往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试问,在好课的吸引下,学生还会违反课堂纪律吗?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规范课堂纪律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该意识到教师本身和学生一样是构成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课堂纪律。因此,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心理相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在我接手的班级里有几个出了名捣蛋的学生,上课经常在下面小声说话,经过了解,我发现他们虽然上课不专心,但成绩还是过得去的,课上开小差只是贪玩、好动。针对这样,我及时找他们做思想工作,明确指出只有好的课堂纪律才会保证有理想的成绩,不要因一时的贪玩而影响自己,影响别人。了解学生就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相信,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三、“收放自如”是规范课堂纪律的灵魂所在
  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并不代表着压抑难受、强制安静、填鸭式灌输,而是培养学生从内心自觉。因为求知欲望的强烈,促使他们守纪受课,聚精会神细听老师讲解,积极主动参与每个教学环节,师生配合默契。此时,只要有一个学生当众玩弄小聪明,耍花招,便会使其他学生讨厌,引起公愤。在这样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下,即使你想再开小差也会面红耳赤。在我浅薄的教学经验中认为,真正要让课堂纪律管理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就必须从平时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做起:首先,每一次打上课铃前一分钟,教师必须到达课室亮相,等待铃声响起后姗姗来迟的同学们,这样一来督促了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二来好让迟来的同学感到不好意思。 其次,课堂授課中多用眼神提示学生应怎样达到你的要求,少直呼姓名(如:某某同学请坐好……), 当你无论怎么挤眉弄眼他都无动于衷时,你可以慢慢地走到他身边用手轻轻地摸着他的头继续讲课,这样他即使想继续“地下工作”也只好“束手就擒”了。毕竟没有一个人会喜欢被批评,更何况是年纪轻轻的学生?你不当众戳穿他,他会十分“感激”你的,就算不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会马上安守本分了。接着,培养学生养成“一看一”的习惯( 即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监督课堂纪律,互相提醒),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与其教师一个人“孤军作战”倒不如多找几个“师令” 帮忙督促、看管,这样,还会带动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学习风气。
  可见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师的长期奋斗的一个过程,要做到挥指间有学生回应;一个眼神、一个小声的提醒都会曼延全班,还需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总结、多实践。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各方面一起努力,就能让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方法》
  2、《陶行知全集》
  3、《肇庆教育研究》
  4、《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
  5、《中小学教师培训》
其他文献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意义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家庭教育十分必要,对于视力障碍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中指出:“对残障儿童的教育是家长和专业教育人员的共同任务。”  尽管家庭教育在视力障碍儿童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视力障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却也令人堪忧。曾有学者进行过关于“对特殊儿童没有必要进行家庭教育”观点的调查。结果发现,27.6%的家长认为不
期刊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要加深儿童对生活体验的感受,对生活体验的认识,促进儿童通过自主、理性的行动来表达其对生活的情感与认识,最终将儿童生活的知、情、行整合起来,形成儿童稳定的道德品质。引导儿童回顾生活体验,注重儿童的内心感受,导引儿童发现体验的意义,并通过反思使儿童自觉的将这种情感体验纳入到理性层次,为进一步促进儿童的道德行为奠基。  体验是什么呢?就是孩子们亲自去感受,动手实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
期刊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笔者也曾一度困惑。近年来,笔者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大胆创新习作教学方式,从小学三年级起步习作开始,就注重小学生习作写改良好习惯培养,从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小学生字、词、句、段等习作构件积累习惯、生活情境的观察积累,说写习惯、习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学古诗时,教师应注意诗词语言的表象化、具象化,并将诗句通过强化、活化、优化等方法,适时优选内容对学生进行补白训练,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诗句和作者三者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直接而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内涵。本文将以古诗《清明》为例,探究多元补白解读文本的方式,让古诗教学大放异彩。  一、聚焦词语,想象补白,入境悟情  学生年龄小
期刊
礼仪是一切文明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在礼仪教育这方面说理雄辩,论到精微,别具一格。它的存亡兴衰,对我们社会的发展都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传统礼仪教育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要如何实现传统礼仪教育的重生,就成为了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  中国历史悠久,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
期刊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流行”己经成为时尚的首要标准,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音乐艺术已向大众性、普遍性靠拢,要想满足广大群众对音乐的精神需要,音乐艺术必须朝着多元化发展,合唱艺术作为众多音乐体裁中最广泛、最大众化的艺术,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而流行音乐元素运用于合唱作品中,以其特有的协调、和谐统一、综合效果对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意义上繁荣了我国的文化事业。目前的音乐
期刊
不同的时期,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的课程观的確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也将发生改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必为刻意迎合某些规定而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提倡富有个性和特色,“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是好课。至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板书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对教案的要求也不再苛求篇幅和字数,而是好用、实用、有新意。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到底该
期刊
汉语拼音的教学重点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学会拼读音节,还要能正确地书写拼音字母。“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地反复练习,勤于思考,总结经验,才能学会这些知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用拼音部分,其实就是要我们学生总结归纳记住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为今后的自主拼音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容易记住的拼音字母就不讨论了,下面就几个难点问题来说说我的一点认识。  一
期刊
什么是“话语权”?话语权就是说话权,也指控制、影响舆论走向的支配力量。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话语权都是牢牢掌握在教师的手中的,学生仅仅有的话语权就是围着老师的问题,揣测老师的想法,说出老师需要的答案,仅此而已。大多时候,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改变课堂角色,让位于学生,因此我们教师也理所应当让学生掌握话语权。让学生掌握话语
期刊
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花团锦族,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中国教育是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业绩辉煌。  中华文化已经有五千多年地历史,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秦汉歌赋,唐诗宋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还有如“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三教九流”等,无一不沁人心脾,流连忘返。“三教”即儒、道、佛;“九流”即墨、儒、道、法、阴阳、名、农、纵横、杂等文化,这些都是来源和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又无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