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对糖代谢异常患者HbA1c检测的影响

来源 :中外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对糖代谢异常患者HbA1c检查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糖代谢异常患者78例,根据是否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为观察组(单纯糖代谢异常)与研究组(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各39例,并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就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Hb(142.74±12.75)g/L、MCV(93.85±2.85)fl,观察组为(141.52±13.
其他文献
骨肉瘤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采取新辅助化疗结合外科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和新型化疗药物的发展及应用,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增加到50%以上,但仍有很多患者在应用高强度的化疗以及手术治疗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多药耐药(MDR)就是造成骨肉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外泌体是多种活细胞主动向胞外分泌的囊泡样小体,广泛参与骨肉瘤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深入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作为信使以改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参与肿瘤的发生与演变。通过了解外泌体引起的骨肉瘤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
目的对国内外儿童发热临床实践指南中对发热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文献内容分析,为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儿童发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通过文献检索获取的国内外儿童发热临床实践指南中发热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检索时限从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结果共纳入10部临床实践指南。其中包括6部循证性指南,3部专家共识,1部实践手册;最终析出14项儿童发热管理相关的内容。结论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为发热儿童管理提供了有效证据,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整合指南推荐意见和最新研究证据,指导临床实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诊治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院就诊的单纯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及不同程度OSAHS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异常率为73.00%,较对照组的26.09%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符合标准的27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多学科团队,制订并实施出院计划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4天、1、3、6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患肢水肿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整体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后伸、内收、内旋、外旋均达到“
目的设计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探讨在跨区域农村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次就诊于基层心血管联盟医院,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18例农村患者按照诊治时间分为A组与B组各59例。A组按照传统模式实施会诊与转诊;B组通过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实施会诊与转诊,制定区域协同术后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结果B组转诊决策时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决策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A组(均P<0.01)。结论基于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辨证施术培训计划和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南通地区687名中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识得分为(19.08±5.56)分,处于较低水平;态度得分为(41.30±4.79)分,处于良好水平;行为平均执行率为(69.03±14.84)%,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识的主要因素是职称、在职学习中医护理经历和中医护理专业背景;影响中医院护士辨证
MicroRNA(miRNA)作为一个非编码RNA,通过对靶基因转录进行抑制而参与细胞的凋亡、分化、增殖等病理生理过程。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等。因此,该文对高血压诱发脑卒中疾病发展中microRN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症状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393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症状负担均分为(2.08±0.73)分,6个症状负担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及自理能力、步态异常、心理症状、疼痛症状、说话不清与疲乏、认知功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配偶状态、患病时间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症状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症状负担较重,主要的负担是躯体及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护理效果及知识掌握度观察。方法便利选择2018年6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8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效果及知识掌握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9.17±10.39)分高于对照组(75.26±1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
目的总结并评价老年人衰弱预防、延迟或逆转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衰弱预防、延迟或逆转干预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并由2名研究者对所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汇总和9篇系统评价。从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多因素干预、用药管理、老年评估及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共总结30条证据。结论证据使用者应结合机构环境和患者意愿,合理选择证据进行转化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