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06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化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了植物的成活率高低和景观效果优劣,因此绿化施工离不开植物养护,而在之间是相互支持和保障的关系。所以需要将养护和施工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绿化工程的高质量。
  
  关键词:园林绿化 绿化养护 施工与养护
  
  一、园林绿化中需要施工和养护紧密结合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主要涉及的层面除了常规的施工工艺实现外,还包含了对绿化用植物的移栽过程。因此在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然要出现植物的影响因素。绿化施工是工程中期开展的具体工程作业,其注重的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其施工的目的是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即完成设计的意图。养护则是在施工的中和施工后期才进入到工程当中,养护的作用就是力求绿化植物的成活,并达到美观需求,因此养护更加专注的是管理。表面看,二者之间是不存在任何联系的,但是从园林绿化工程的特性上看,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施工和养护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园林设计的目标。在园林施工中,其施工的目的就是将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园林景观展现出来,因此在施工中为了到达景观效果施工人员采用各种技术和工艺以满足设计者对整体和细部景观的要求,并最终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即完成了设计者的全部意图。而且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中,不容忽视的是设计者必然会采用植物的配置和栽种来配合整园林的景观构造,以此实现“绿化”的目的。因此在绿化施工中不可能离开植物的栽植而独立成為单纯的施工过程。从养护层面来看,养护的目标是使得设计理念转化为现实,利用对植物生长的管理和修剪来实现绿化设计的景观效果。因为绿化工程不可能在原有的植被上完成所有的植物景观效果,期间必然会涉及到植物的移植,而在移植中必然会影响植物的形态和生命力,所以在绿化工程中不可忽略的就是对植物的养护,只有通过养护才能展现出植物的最佳生长外形,才能达到设计目标。
  其次,绿化工程中的养护工作需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从园林绿化施工的整体角度看,园林的植物养护工作将伴随着整个施工的进程而逐步开展。在绿化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质量标准就是植物的成活率,因此施工中必须对完成移植或者涉及到的原有植物进行必要的浇灌和保护,以此保证其成活。而且在施工中还包括了对植物的运输保护、栽植保护、后期造型修剪等环节,这些都是属于养护的范畴,所以说养护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工作。
  
  二、利用施工管理保证养护效果的措施
  
  1、选材中应优先选用本地植物
  在施工的材料选择过程中,应当在设计运行范围内尽量选择本地的植物苗种。施工时应根据每个施工地点的自然差异,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植被选择中优先选择当地的植物。因为植物对气候和环境的选择性较强,尤其是没有经过当地驯养的植物,在新的环境中很难一次性移栽就达到成活标准,因此在选择当地的植物作为施工的材料,尤其是一些地被植物,更应当利用本地植物进行栽培。另外,利用本地植物可以减轻植物移植中带来的成本增加,因为植物的移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其成本的增加无可避免。因此选择本土植物可以降低这部分增加的成本。
  选择本地植物材料的最大优势就是方便养护和容易达到成活标准,实现绿化工程的高质量。从养护上看,本地植物的采用不仅有利于当地符合环境的生态系统的发展,也有利于带动人工植被的成活,而且在养护中因为植物比较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而省去了很多的管护工作,提高了养护的效率。
  2、施工中应注重对生态的优化
  在施工中不能盲目的将植物按照设计要求机械的搭配在一起,而忽视了植物的生命特性和生态要求。在绿化工程施工时必须了解当地的环境因子对植被的影响,选择生态习性、生长速度、成熟植物形态等都符合设计需求的植物进行移植和搭配这才是科学的施工思路。只有合理的搭配才能让植物在后期的生长和养护中达到最基本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共同为绿化景观服务,起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常绿树木因为其对地面会产生长期的荫庇效果,因此树下常常会出现“秃斑”,这时就可选择一些适应环境的地被植物进行补充,这些植物容易成活而且和容易和树木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对绿化的弥补。
  3、施工中的养护要做到贯穿始终
  施工中需要将养护工作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重点项目来管理,让养护工作能够切实的保证植物的成活和生长。如:施工中应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的过程中避免对根系的伤害,并且修剪树冠降低水分流失,必要时还应当对根系进行保湿护理,这些都是施工中应当注意的养护环节。可见,养护工作不仅仅应贯穿施工的全过程,还应当做到细致全面,以此保证施工中植物的成活,并达到绿化的质量标准。
  
  三、对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应保持长效
  
  施工后期工程的所有项目基本完成,这时就需要进行植物的全面养护和修剪,这样才能让绿化工程到达景观效果,达到工程的设计目的。因此在养护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树木进行养护
  完成工程后期的养护主要应先做好对树木的养护。绿化中树木的成活和养护是工作的难点,因为树木的适应性较差,而且成长过程中很难控制器枝干的生长。而且树木往往是绿化工程的骨干景观。所以,绿化用树木需要通过艺术设计和修剪到达其景观功能,因此在养护中应当应保证其均衡的生长,保持植株的基本形态。如:绿化中对乔木的要求是挺拔、安全,所以需对其进行定期的剪枝。将不规则的枝干去掉,对冠幅较大的还应当减少其枝叶的数量,使其在大风的影响下保证安全。而灌木则需要整齐有序,因此在其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剪以保证其原有的设计形态。
  2、做好草地的养护
  养护中还应当做好对草地的养护,因为草地是较为脆弱的绿化植物,其生长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是,长满阶段,主要是指种植到全面覆盖的阶段;二是,旺长阶段,主要是种植达到长满后的2-5年时间;三是,缓长阶段,是指在种植后的6-10年这个阶段;四是,退化阶段,设计在种植后的10-15年这个时间段,这时草地就会出现退化的现象。因此,草地的养护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对其采用适当的养护措施,主要是控制病害和虫害对满长后的草地的危害,使之顺利达到旺长阶段,实现景观功能。
  
  四、结束语
  
  从前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绿化工程中离不开植物的元素,因此也就离不开养护工作的辅助。养护的作用在于保护和提高施工所达到的景观效果,并利用养护技术满足绿化工程的美学要求。因此,在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离不开养护的作用,而且随着设计水平和作业技术的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将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绿化工程的设计目标,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及老百姓消费升级,国家机关有关于旅游景区扶持发展政策连续出台,旅游景区开发投资出现了新的热潮。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是旅游景区乃至整个行业升级的基础,地方旅游公司虽然成立时间较长,但与资本市场接触较少,通常解决建设用资金渠道较少,基本依靠银行的项目专项贷款,业务模式死板且资金使用灵活度差。如与传统业务相比,融资租赁具有操作灵活,审批迅速,资金投放量大等特点。如何通过融资租赁业务为更多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逐渐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法定节假日有114天,这就意味着人们有将近1/3的时间在
由于IPTV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给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IPTV业务的参与方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盈利蓝图,无论是电信业还是广电业都积极展开了各方面的探索工作。然而,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市区中心。由2幢分别为21层和26层的公寓楼、7层商业裙楼和三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113000㎡,地上建筑面积约94500㎡。  2基坑支护设计  本基坑属于超大基坑,采用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方案,地下连续墙厚度为900,深度为26-31米。内支撑的平面形式为四个角撑,中间部位二个三肢对撑辅以八字撑的内桁架钢筋砼结构,将整个基坑划分为三个平面区域。基坑开挖面积约1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