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也就是指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人们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界定、评价和控制等过程中一种综合处理方法。这不仅可以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还进一步的提高了地铁运营的安全效益的和经济效益,从而保障了地铁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前言: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密集度也在不断的增大,这就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人们就将地铁建设作为城市交通建设中重要的内容来对其进行规划。但是,近年来我国地铁事故频繁的发生,这不仅给人们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为此,我们在城市地铁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风险管理,以确保提高地铁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我们就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地铁运营风险特点
1、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在半封闭状态单向高速运行的列车由于通风、照明及救援困难,一旦失控,必将引起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社会影响的恶劣性。地铁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将直接造成交通瘫痪中断、人员拥堵,社会影响恶劣,甚至可能引发乘客骚乱,或市民对政府信任危机,后果极其严重。
3、行车安全对管理的依赖性。地铁运行作业是一个庞大的人机动态系统的安全运行,离不开管理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的有效性。
4、运营系统的动态性。地铁的整个运营系统是靠各种设备的运转功能来保证的,各设备动态运营状态对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可能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各项运营设备的动态性引起系统运营的动态性特征尤为显著。
5、地铁运行作业的反复性。地铁运行作业是多工种联合作业,昼夜不断、周而复始,各种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大多数是重复发生的。
6、受环境影响的特殊性。地铁运行既受外部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也受社会环境条件影响。由于地铁运营涉及到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确知性,只有针对地铁运营中风险的特点,通过风险管理的研究,采取合理对策,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地铁的事故发生降低到最小。
二、我国地铁运营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1、我国地铁运营的主要风险
系统风险是地铁运营公司所无法完全化解的风险,如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停电甚至塌陷等给地铁运营带来的风险,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动如城市规划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由于乘客的不理想而导致的风险等等,一般而言这种风险带来的影响较大。由于这些风险的触发条件不同,并且触发条件不容易为地铁运营公司所控制,从而化解的难度较大。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地铁运营公司自身的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如由于地铁公司内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由于地铁司机、调度人员操作不当等导致的风险,由于检修人员工作携带导致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是可以被控制和化解的。
2、我国地铁运营风险成因分析
除一些无可避免的原因可能导致地铁潜在风险外,还有一些可以有效把握但目前尚未处理的问题增加了地铁运营的风险。首先,我国地铁建设的标准不统一且没有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的规划是导致各种风险的重要原因,目前地铁建设中所参考的大多是强电、弱电,防水、抗压,钢筋焊接,隧道施工等子系统的标准,难以找到一个系统、全面、符合当前地铁建设需求的参考标准,这导致地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洞,从而存在潜在风险。其次,地铁公司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加大了地铁运营的风险,由于我国地铁全面铺开的时间较短,部分运营公司的经验不足,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发现并有效的对各种风险进行预警。此外,地铁运营过程中应急处理、配套服务能力不足也会带来了运营风险。
三、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1、风险评价方法
地铁运营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合理控制风险,寻找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是安全评估的目的之一。风险评估是对辨识出的风险,根据一定方法评估其风险率、发生概率及后果程度等。风险评估一般采用风险矩阵图来评估风险源。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查找出的风险源分别评估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严重程度。但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种风险源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事故(故障)的可能性;同时,这些可能产生的事故(故障)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危害。此时,就要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故障)的情况按照危害程度从大往小排列,分别进行研究和改进。除上述方法外,风险评估还有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事故树分析法(FTA)、事件树法(ETA)、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
2、完善地铁运营风险管理软硬环境
首先,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硬环境,这主要是要不断引进各种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地铁运营企业要联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的技术标准来安装、运营相关的硬件设施,增强发现各种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研发的硬件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程序,要进一步强化其技术测试,避免由于技术漏洞而带来各种风险。其次,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软环境,包括加强风险宣传,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地铁公司的全体员工乃至于乘客树立风险意识,努力营造出一种“时时、事事、人人关注地铁风险”的氛围,为风险管理提供环境支持。
3、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地铁运营公司要设置包括乘客、设备、隧道等监测指标在内的风险监控体系,对整个地铁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监测,避免留下监控空白。其次,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地铁公司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的设备,通过编制计算机软件程序等方式设置风险自动预警体系,一旦出现某一类事件或者触发预先设定的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报警,从而帮助地铁公司更及时的发现各种潜在风险,提示风险管理水平。
4、构建完善的风险应急处理机制提高风险处理能力
首先,要加强风险处理能力培训,积极组织风险处理演练。地铁公司要针对火灾、追尾等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各种风险处理方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员工熟练掌握各种风险处理技巧。其次,要积极制定各种风险处理机制,特别是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地铁公司要通过制度的方式明确一旦发生运营风险应该采取何种程序,并明确消防、行政、宣传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一旦发生运营风险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
5、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针对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运营外,其他城市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的现状,必须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故障判断、处理的竞赛,不断提高员工的故障判断、处理、应急反应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风险管控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对社会经济组织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场所安全构成因素的作用进行评估量化,再经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一个量化结果,其既能反映地铁运营安全现状又能预测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依据法律法规,将该结果与地铁运营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挂钩,利用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从而改变市场机制中的利益关系、供求关系、竞争能力和风险程度,利用市场规律管理的一个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沪生.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实践和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2)
[2]代宝乾,汪彤,蒋玉琨,丁辉.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
[3]谢正光.北京地铁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铁路.2006(11)
[4]韩春梅,邓世舜,赵振江.地铁运营风险管理[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04)
【关键词】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前言: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密集度也在不断的增大,这就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人们就将地铁建设作为城市交通建设中重要的内容来对其进行规划。但是,近年来我国地铁事故频繁的发生,这不仅给人们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为此,我们在城市地铁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风险管理,以确保提高地铁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我们就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地铁运营风险特点
1、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在半封闭状态单向高速运行的列车由于通风、照明及救援困难,一旦失控,必将引起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社会影响的恶劣性。地铁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将直接造成交通瘫痪中断、人员拥堵,社会影响恶劣,甚至可能引发乘客骚乱,或市民对政府信任危机,后果极其严重。
3、行车安全对管理的依赖性。地铁运行作业是一个庞大的人机动态系统的安全运行,离不开管理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的有效性。
4、运营系统的动态性。地铁的整个运营系统是靠各种设备的运转功能来保证的,各设备动态运营状态对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可能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各项运营设备的动态性引起系统运营的动态性特征尤为显著。
5、地铁运行作业的反复性。地铁运行作业是多工种联合作业,昼夜不断、周而复始,各种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大多数是重复发生的。
6、受环境影响的特殊性。地铁运行既受外部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也受社会环境条件影响。由于地铁运营涉及到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确知性,只有针对地铁运营中风险的特点,通过风险管理的研究,采取合理对策,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地铁的事故发生降低到最小。
二、我国地铁运营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1、我国地铁运营的主要风险
系统风险是地铁运营公司所无法完全化解的风险,如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停电甚至塌陷等给地铁运营带来的风险,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动如城市规划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由于乘客的不理想而导致的风险等等,一般而言这种风险带来的影响较大。由于这些风险的触发条件不同,并且触发条件不容易为地铁运营公司所控制,从而化解的难度较大。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地铁运营公司自身的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如由于地铁公司内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由于地铁司机、调度人员操作不当等导致的风险,由于检修人员工作携带导致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是可以被控制和化解的。
2、我国地铁运营风险成因分析
除一些无可避免的原因可能导致地铁潜在风险外,还有一些可以有效把握但目前尚未处理的问题增加了地铁运营的风险。首先,我国地铁建设的标准不统一且没有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的规划是导致各种风险的重要原因,目前地铁建设中所参考的大多是强电、弱电,防水、抗压,钢筋焊接,隧道施工等子系统的标准,难以找到一个系统、全面、符合当前地铁建设需求的参考标准,这导致地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洞,从而存在潜在风险。其次,地铁公司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加大了地铁运营的风险,由于我国地铁全面铺开的时间较短,部分运营公司的经验不足,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发现并有效的对各种风险进行预警。此外,地铁运营过程中应急处理、配套服务能力不足也会带来了运营风险。
三、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1、风险评价方法
地铁运营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合理控制风险,寻找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是安全评估的目的之一。风险评估是对辨识出的风险,根据一定方法评估其风险率、发生概率及后果程度等。风险评估一般采用风险矩阵图来评估风险源。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查找出的风险源分别评估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严重程度。但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种风险源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事故(故障)的可能性;同时,这些可能产生的事故(故障)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危害。此时,就要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故障)的情况按照危害程度从大往小排列,分别进行研究和改进。除上述方法外,风险评估还有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事故树分析法(FTA)、事件树法(ETA)、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
2、完善地铁运营风险管理软硬环境
首先,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硬环境,这主要是要不断引进各种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地铁运营企业要联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的技术标准来安装、运营相关的硬件设施,增强发现各种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研发的硬件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程序,要进一步强化其技术测试,避免由于技术漏洞而带来各种风险。其次,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软环境,包括加强风险宣传,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地铁公司的全体员工乃至于乘客树立风险意识,努力营造出一种“时时、事事、人人关注地铁风险”的氛围,为风险管理提供环境支持。
3、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地铁运营公司要设置包括乘客、设备、隧道等监测指标在内的风险监控体系,对整个地铁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监测,避免留下监控空白。其次,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地铁公司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的设备,通过编制计算机软件程序等方式设置风险自动预警体系,一旦出现某一类事件或者触发预先设定的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报警,从而帮助地铁公司更及时的发现各种潜在风险,提示风险管理水平。
4、构建完善的风险应急处理机制提高风险处理能力
首先,要加强风险处理能力培训,积极组织风险处理演练。地铁公司要针对火灾、追尾等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各种风险处理方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员工熟练掌握各种风险处理技巧。其次,要积极制定各种风险处理机制,特别是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地铁公司要通过制度的方式明确一旦发生运营风险应该采取何种程序,并明确消防、行政、宣传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一旦发生运营风险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
5、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针对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运营外,其他城市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的现状,必须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故障判断、处理的竞赛,不断提高员工的故障判断、处理、应急反应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风险管控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对社会经济组织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场所安全构成因素的作用进行评估量化,再经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一个量化结果,其既能反映地铁运营安全现状又能预测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依据法律法规,将该结果与地铁运营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挂钩,利用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从而改变市场机制中的利益关系、供求关系、竞争能力和风险程度,利用市场规律管理的一个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沪生.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实践和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2)
[2]代宝乾,汪彤,蒋玉琨,丁辉.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
[3]谢正光.北京地铁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铁路.2006(11)
[4]韩春梅,邓世舜,赵振江.地铁运营风险管理[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