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第二带来的贫富困惑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
  2011年,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与国外媒体的“过分关注”不同,中国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共舆论对所谓的“世界第二”都保持了理性的、客观的认知态度。的确,随着中国GDP的不断粗放式增长,国人的幸福指数却无法与GDP同步提升,人均GDP的现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是 “依然贫穷的发展中国家”。
  
  “GDP第二”的中外言论对比与分析
  
  国外:充分关注,热烈议论
  
  2011年2月15日,比利时《晚报》、《自由报》、《回声报》等主要报纸均在财经版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消息。报道称赞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率先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10.3%,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美国《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文章表示,“1967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那以后的数十年一直不曾动摇。此次新排名标志着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中国和日本分别开始崛起和衰落。”
  德国《商报》题目是“雄心勃勃的中国人让日本成为过去”。
  法国《世界报》说,“尽管日本政府仍然镇定地宣称,日本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也许是日本人最后一次有机会这样说了,中日经济排名换位恐怕已毫无悬念。”
  美国《纽约时报》将这一超越称为“里程碑”,“尽管早就被预测到了,但这仍然有力地证明,中国的确处于优势地位,世界其他国家必须重新评估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
  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
  美国CNN援引摩根大通分析师杰斯珀·科尔的话说,“中国经济在今后的十几年里仍然将保持以8%的速度增长,而日本只有1%。用不了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成为日本的两倍。”
  
  国内:政府、专家、民众的“低调”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近年来,中国GDP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要看到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他表示,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指标。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其中心的内部刊物《中国与世界观察》上著文指出,成为世界经济老二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韬光养晦”应该成为未来三十年间中国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大战略,成为大国心态下的文化基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钢明强调,国际上衡量国富国穷的指标是人均GDP,“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国还是一个‘穷国’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国内媒体应该淡化这一变化,避免国际舆论借机再度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
  在各大论坛上,在GDP上赶超日本并没有引起中国GDP超德国时的民众激动情绪。有网友指出,GDP超日本是喜是忧对百姓来讲已经毫无意义。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日本又如何?人均GDP世界排名仍在第100位左右,国富民穷,这是不争的事实。广大人民想要的是真正的富裕,而不是一大堆数据。
其他文献
聊城市水利局审计科,在局党组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市水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深入探析影视剧中角色间的相互关系,为影视剧欣赏提供新的视角。选取i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告白片段作为语料库,从会话分析话轮转换角度,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探究所选语料中三个角
随着勘察事业的迅速发展,安全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和适应安全工作的需要,结合当前勘察施工的实际情况,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总结出适应岩土工程勘察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的好与坏、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对农村和农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特别是对处于引黄末梢的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