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VB程序设计》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职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的时候,总觉得课程比较枯燥,并且觉得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教师在实施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编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求教师采用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分步教学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VB程序设计》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的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也是为学习以后的专业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中职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热情也不高。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出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变革,从而能够实现课程的有效教学。
1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们的中职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的时候,总觉得课程比较枯燥,并且觉得掌握起来难度很大,也不明白学好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往往在课程结束以后,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利用VB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产生这种结果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1.1 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习程序设计的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英语基础。而我们的中职学生本来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就偏差,大多数课程的学习成绩都处于不及格的状态,可以说是底子非常弱,这就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门课程的理论性非常强。正因为我们中职学生底子非常弱,不太愿意学习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他们一般对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图片编辑等方面比较感兴趣。
1.2 教师的教学方式分析
目前,我们大多数教师是“为教而教”,并不特意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单纯注重强调语法、基本概念等细枝末节,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感觉到《VB程序设计》的课程好像一门语言课程,通过朗读背诵就能掌握似的。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也就根本不能掌握学习这门课程后所必须具有的技能。
2 实现《VB程序设计》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
2.1 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平时上课的时候,最好能够能举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例子,学生会比较爱听。我们不仅是要教好自己的课程,也要把自己的课程和所教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告诉他们VB能对他们的专业有什么用处,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VB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果提到某知识点在学生将来可以应用到他们自己的专业中,或者说当前人家怎么应用的,学生一般都会比较感兴趣,会很认真的去听。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对教师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如何使学生一直保持这样的兴趣呢? 所以要求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实际选择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案例给学生感受到VB程序设计的魅力,如、“猜数字”、“万年历”、“交通红绿灯”、“计算器”、“倒计时牌”等。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体会到到通过编程可以实现这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应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的热情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采取“分步教学法”,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要经过语言学习、程序阅读和程序编制的循序渐进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这些训练分解成三个由浅入深的阶段,分别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往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为示范演示给同学们看,使学生能从认识上逐步深化。
首先,在VB入门阶段,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主要掌握菜单栏、工具栏、工具箱窗口、属性窗口、代码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的使用。使学生初步掌握VB编程的基本过程,为下一阶段简单编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采用模仿式的教学方法,结合程序讲语言,以讲现成的程序为主,在程序讲解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并通过让学生模仿别人的作业编制类似的程序,从而刺激学生们的学习情绪,较深对程序语言的印象。
第二,简单编程阶段,该阶段教学目标为在熟练掌握VB语言的基本语句和了解简单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序阅读能力和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并要求学生注意出现便面出现以下常见错误:(1)标点符号错误;(2)字母和数字形状相似;(3)对象名称(Name)属性写错;(4)对象的属性名、方法名写错;(5)语句书写位置错。这一阶段采用直观教学法,对涉及到的程序例题主要通过框图讲算法,培养学生理解程序流程并具备依据算法框图编制程序的能力。
第三,即综合阶段,该阶段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介绍,重点解释如何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们开发简单实用系统的能力。加大实验的比重,通过综合性习题的练习,提高学生们编程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3 分层布置实训作业。根据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每讲完一些知识,老师都应把新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任务的要求也不同。通过这样的练习和实训,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的不同的目标,采取分层推进法,即在同一时间内,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练习和实训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因而老师布置作业也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优秀的学生我们一般控制在10到20个同学之间,让他们既能够自己得到提高,又能够带动其他同学学习,起到榜样的作用。
2.4 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根据VB的课程特点,除采用闭卷笔试考核之外,也对平时作业、实验和课程设计进行考核。期末闭卷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成绩占2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外作业的完成情況给出。实验成绩根据每次的实验报告情况给出。对于课程设计,在课程即将结束的前两周,将所有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分别选择不同的课题来设计。兴趣,客观、公正地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教学与课外实践是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保障。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开放性实验、VB作品设计这三个实验教学环节,能开发出健壮的VB应用程序。这种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由VB开发的占60%以上,优秀率达80%以上。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充分分析和把握,我们从用分步教学的教学方法,再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信心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多能很好的完成对《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并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样我们也实现了《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东辉.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初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沈大林等.Visual Basic编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http://www.tjei.cn/show.jsp?informationid=200911130908246225
[5]李绍芳.VB程序设计的教学研究和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0).
[作者简介]
黄海滨(1981.11-),男,大学本科,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分步教学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VB程序设计》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的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也是为学习以后的专业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中职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热情也不高。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出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变革,从而能够实现课程的有效教学。
1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们的中职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的时候,总觉得课程比较枯燥,并且觉得掌握起来难度很大,也不明白学好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往往在课程结束以后,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利用VB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产生这种结果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1.1 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习程序设计的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英语基础。而我们的中职学生本来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就偏差,大多数课程的学习成绩都处于不及格的状态,可以说是底子非常弱,这就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门课程的理论性非常强。正因为我们中职学生底子非常弱,不太愿意学习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他们一般对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图片编辑等方面比较感兴趣。
1.2 教师的教学方式分析
目前,我们大多数教师是“为教而教”,并不特意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单纯注重强调语法、基本概念等细枝末节,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感觉到《VB程序设计》的课程好像一门语言课程,通过朗读背诵就能掌握似的。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也就根本不能掌握学习这门课程后所必须具有的技能。
2 实现《VB程序设计》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
2.1 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平时上课的时候,最好能够能举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例子,学生会比较爱听。我们不仅是要教好自己的课程,也要把自己的课程和所教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告诉他们VB能对他们的专业有什么用处,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VB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果提到某知识点在学生将来可以应用到他们自己的专业中,或者说当前人家怎么应用的,学生一般都会比较感兴趣,会很认真的去听。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对教师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如何使学生一直保持这样的兴趣呢? 所以要求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实际选择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案例给学生感受到VB程序设计的魅力,如、“猜数字”、“万年历”、“交通红绿灯”、“计算器”、“倒计时牌”等。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体会到到通过编程可以实现这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应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的热情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采取“分步教学法”,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要经过语言学习、程序阅读和程序编制的循序渐进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这些训练分解成三个由浅入深的阶段,分别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往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为示范演示给同学们看,使学生能从认识上逐步深化。
首先,在VB入门阶段,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主要掌握菜单栏、工具栏、工具箱窗口、属性窗口、代码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的使用。使学生初步掌握VB编程的基本过程,为下一阶段简单编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采用模仿式的教学方法,结合程序讲语言,以讲现成的程序为主,在程序讲解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并通过让学生模仿别人的作业编制类似的程序,从而刺激学生们的学习情绪,较深对程序语言的印象。
第二,简单编程阶段,该阶段教学目标为在熟练掌握VB语言的基本语句和了解简单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序阅读能力和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并要求学生注意出现便面出现以下常见错误:(1)标点符号错误;(2)字母和数字形状相似;(3)对象名称(Name)属性写错;(4)对象的属性名、方法名写错;(5)语句书写位置错。这一阶段采用直观教学法,对涉及到的程序例题主要通过框图讲算法,培养学生理解程序流程并具备依据算法框图编制程序的能力。
第三,即综合阶段,该阶段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介绍,重点解释如何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们开发简单实用系统的能力。加大实验的比重,通过综合性习题的练习,提高学生们编程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3 分层布置实训作业。根据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每讲完一些知识,老师都应把新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任务的要求也不同。通过这样的练习和实训,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的不同的目标,采取分层推进法,即在同一时间内,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练习和实训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因而老师布置作业也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优秀的学生我们一般控制在10到20个同学之间,让他们既能够自己得到提高,又能够带动其他同学学习,起到榜样的作用。
2.4 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根据VB的课程特点,除采用闭卷笔试考核之外,也对平时作业、实验和课程设计进行考核。期末闭卷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成绩占2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外作业的完成情況给出。实验成绩根据每次的实验报告情况给出。对于课程设计,在课程即将结束的前两周,将所有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分别选择不同的课题来设计。兴趣,客观、公正地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教学与课外实践是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保障。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开放性实验、VB作品设计这三个实验教学环节,能开发出健壮的VB应用程序。这种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由VB开发的占60%以上,优秀率达80%以上。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充分分析和把握,我们从用分步教学的教学方法,再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信心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多能很好的完成对《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并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样我们也实现了《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东辉.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初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沈大林等.Visual Basic编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http://www.tjei.cn/show.jsp?informationid=200911130908246225
[5]李绍芳.VB程序设计的教学研究和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0).
[作者简介]
黄海滨(1981.11-),男,大学本科,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