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凤鸟为题材的院体花鸟画创作,在明代达到巅峰,院体绘画中画家努力让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凤鸟形象趋于真实生动,和其他鸟类一起融入写实的画面意境之中。民间画工也创作出一套绘制凤画的口诀,并一直流传至今。画工所画凤画与院体绘画中凤鸟形象的塑造有哪些不同?现当代凤画有多种方向的探索和努力,为何仍然把其界定为民间美术的范畴?本文将就院体绘画、民间绘画中的凤鸟表现风格的不同来分析当代凤画身份界定的缘由。
【关键词】凤画;院体绘画;民间美术
凤鸟作为花鸟体裁进行创作,最繁盛的时期在明朝,画院中的花鸟画名家吕纪、林良都有描绘凤鸟的经典作品传世,这一时期的凤鸟作品绘制考究,无论水墨或者设色的凤鸟作品都体现了明代的审美取向和院画的创作水准。当下把凤鸟作为绘画体裁的创作群体相对集中在安徽凤阳,这种绘画在当地被称作凤画,很多凤画画家对凤画的身份界定一直存在疑问和争执,有的认为凤画应该是对明代院体绘画的继承,有的认为凤画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怎样界定凤画的身份,界定的理由和原因是什么,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以“凤鸟”为主体的院体花鸟画的风格特点
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开始在凤凰山南麓营建中都城,能工巧匠汇聚中都凤阳,从现存凤阳博物馆和安徽省博物馆所展示的中都城的各种建筑构件上可以看到,雕龙附凤的大型石构件的雕刻精度极高。古代画院画家也开始绘制象征皇帝家乡祥瑞的凤鸟形象,他们所作的作品大多是为了服务当权者的需要,通过书画来表现圣上的旨意也是画家经常要做的事情,为迎合皇帝喜好把源于神话传说或是图腾崇拜的凤鸟形象作为花鸟画表现主体的作品开始出现,弘治时期的两位画家吕纪和林良都有描绘凤凰的花鸟作品传世。
朱元璋曾歌詠凤鸟:“玄猿啸白日,丹凤巢桐柯。灵芝秀深谷,祥云盛嵯峨。”林良的《凤凰图》轴(见图1),基本上就是表现这种凤鸟朝阳、祥云缭绕的吉祥诗境。画面中的凤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鸟类形象,而是多物种形象的综合体,林良把这一形象塑造的协调、生动、真实而传神,使虚幻的、来自想象中的凤凰形象具体化、合理化、真实化。为了突出主体,林良把凤凰回首、挺立、升墩的形象和蒸腾的芝草状祥云以及初升的朝阳放在一起,用云气的“虚”衬托凤鸟的“实”。画面中的竹子造型飘逸,在云气遮挡中若隐若现,营造一种人迹罕至却生意葱茏的意境。画面背景渲染含蓄蕴藉,而凤凰的造型却姿态扭动、用笔劲利,前后形成强烈对比。山岩突出部位横扫的浓墨自然托出凤凰尾毛的浓密和虚白,一长一短两根劲利的羽梗又提醒尾部的真实存在。再加上山岩向外隐退的白和其前面竹叶的黑,前后形成了多组强烈的笔墨对比,使凤凰作为画面主体的形象更加突显。此处已经真实化的凤凰和突出的山岩以及山岩前后的竹子形象合理协调地呈现在一幅作品之中,达到了意笔花鸟画准确、生动、传神的画面意境营造。
吕纪的作品大多以工笔设色的形态表现。《无声诗史》中介绍吕纪时说“:作禽鸟如凤、鹤、孔雀、鸳鸯之类,俱有法度。设色鲜丽生气奕奕,当时极贵重之。”《丹凤朝阳》(见图2)是其表现凤鸟体裁的作品,图中有一对凤凰,一隐一显,富于变化,一站一卧,动静结合。其中凤凰头部、颈羽、翅羽、尾羽、胸腹以及腿爪等各个部位形象刻画肯定,勾勒工致,设色鲜丽,凤鸟形象栩栩如生。色彩既有尾羽、胸腹、头部的红色和翅羽、颈羽墨绿色的对比,又有颈翅部位的墨绿色和旁边梧桐树叶墨绿色的协调。画面中红色的半虚半实的朝阳和凤凰头部、身体的红色,以及画面下部的鸟类身体上分布的红色,构成了流动的“S”型构图。各种鸟的身体朝向和画面中分布的红色、白色一起暗示了构图的起承转合。作品的气韵、骨法、赋色以及构图等各方面都符合《无声诗史》对吕纪“俱有法度……生气奕奕”的品评。
无论是水墨形态还是工笔样式,明代院体花鸟画中凤鸟已被形象化、具体化、真实化。凤凰的身体姿态优美,造型、勾勒、赋色生动传神,非现实的鸟类凤凰和真实场景的设置协调而逼真,画面的构图合理考究,这是院体凤鸟绘画所呈现的风格特点。
二、民间画工凤画的表现范式
皇帝的吟诵,权贵的喜好,就像艺术的风向标,凤鸟开始作为花鸟画表现的主题出现在院体画家的作品中,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专门表现凤凰的绘画群体,凤阳府的东街就被称为“凤画街”。从现存的一张明末清初的民间凤画来看(见图3),画面相对于院体绘画已经形成了民间绘画的特色。首先画面的色彩以墨色和花青色为主,相对于林良的《凤凰图》,从造型、笔墨、色彩、物象设置、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相对概念、单调和薄弱,放弃了吕纪、林良努力使神话物种凤凰变为现实物种的努力,画面形象趋向平面化、图案化、装饰化。从对比的角度来讲,这张作品相对于明代院体绘画中的凤凰,颈羽、翅羽、尾羽、爪部的勾勒和刻画相对生硬和刻板,对凤鸟身体各部位的刻画也以平涂为主,晕染较少,形象单薄。从画中凤鸟造型来看,可以看到颈部羽毛的造型非常夸张,前后遮挡的尾羽形象也相当生硬,使画面呈现出丑、笨、拙的特点,这也是大多民间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头颈部的刻画较为成功,颈羽抖张,凤鸟眼神犀利,失去了温和从容的姿态,呈现出警惕的神情。从其夸张硬拙的造型来看,民间美术“凤画”也应该受到了同时期画坛和书坛提倡的“宁丑勿媚,宁拙勿巧”的创作思想的影响。画中的牡丹花叶造型单一概括,岩石也是简笔勾皴,凤凰的造型已经完全符合绘制凤画的画工口诀:“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作品处理的方法和手段都已经完全符合民间画工画的特色。
现存的另一张清代凤画《丹凤朝阳》(见图4),采用了工笔重彩的绘制方法,凤凰站立的姿态优美,两腿一收一放,变化生动。凤鸟工笔勾勒精致,晕染和过渡微妙,设色鲜丽。单从作品的用色技巧来看,石性颜色运用熟练巧妙,画者具有高超的处理色彩的能力。红日、牡丹花、颈羽、尾羽几处的红色分布恰当,颈部尾部的石性朱红色饱和强烈而协调。如意冠、背部、翅膀的宝蓝、石绿与颈部尾部的石性朱红对比强烈,凤鸟形象熠熠生辉。虽然凤鸟刻画精工,但作品中凤鸟的刻画也出现了图案化、装饰化的趋势(见图5),并且凤凰的造型与民间凤画的歌诀符合,牡丹花叶与山岩的表现方式虽然熟练,但花朵的造型概念雷同,花枝花叶的勾勒用笔略显轻飘浮夸,该作品的表现方式仍然属于民间画工的常用范式,作品应是民间画工凤画的存世精品,也应是现当代凤阳凤画装饰化表现的经典范本。
三、当下凤画的风格特点与身份认定
现当代把凤鸟作为表现对象的创作群体主要集中于安徽凤阳和蚌埠,两地都有民间凤画的传承人从事凤画创作。从前期流传和现在创作的凤画作品来看,凤画作品有几种探索的方向和表现的形式。
(一)师徒相授型。这部分画者大多从事民间凤画的临摹和复制,在立意、造型、笔墨和构图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二)院体品味掺杂型。有部分美术院校毕业的画者,也开始凤画的学习和创作,他们把从专业院校学习和掌握的美术知识融入到凤画的创作之中,为传统的民间凤画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部分创作者所创作的凤画作品呈现一定的院体品味,但由于凤画的师承关系,作品中的凤鸟造型依然按照民间凤画口诀创作,不敢打破创作常规,凤鸟的处理手法依然有很强的平面装饰性,没有体现院体作品中凤鸟的生活化、真实化。平面装饰甚至图案化的凤鸟和背景处理的写实表现,经常产生视觉上的突兀感。
(三)完全图案化、装饰化。现在比较常见的凤画表现方式是凤鸟和背景的完全平面化、图案化、装饰化,表现手法协调统一,能够形成视觉美感(见图6)。
结语
鉴于现当代凤画的几种常见表现方式大多都还在传统民间凤画传统的笼罩下发展,从造型口诀到表现方式,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凤画创作的常规和范式,虽然引入一些院体绘画表现方法,但难以达到前代院体绘画的标准和水平,依然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
注释: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艺术新安创客工坊”(2016ckjh003);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5131)。
【关键词】凤画;院体绘画;民间美术
凤鸟作为花鸟体裁进行创作,最繁盛的时期在明朝,画院中的花鸟画名家吕纪、林良都有描绘凤鸟的经典作品传世,这一时期的凤鸟作品绘制考究,无论水墨或者设色的凤鸟作品都体现了明代的审美取向和院画的创作水准。当下把凤鸟作为绘画体裁的创作群体相对集中在安徽凤阳,这种绘画在当地被称作凤画,很多凤画画家对凤画的身份界定一直存在疑问和争执,有的认为凤画应该是对明代院体绘画的继承,有的认为凤画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怎样界定凤画的身份,界定的理由和原因是什么,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以“凤鸟”为主体的院体花鸟画的风格特点
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开始在凤凰山南麓营建中都城,能工巧匠汇聚中都凤阳,从现存凤阳博物馆和安徽省博物馆所展示的中都城的各种建筑构件上可以看到,雕龙附凤的大型石构件的雕刻精度极高。古代画院画家也开始绘制象征皇帝家乡祥瑞的凤鸟形象,他们所作的作品大多是为了服务当权者的需要,通过书画来表现圣上的旨意也是画家经常要做的事情,为迎合皇帝喜好把源于神话传说或是图腾崇拜的凤鸟形象作为花鸟画表现主体的作品开始出现,弘治时期的两位画家吕纪和林良都有描绘凤凰的花鸟作品传世。
朱元璋曾歌詠凤鸟:“玄猿啸白日,丹凤巢桐柯。灵芝秀深谷,祥云盛嵯峨。”林良的《凤凰图》轴(见图1),基本上就是表现这种凤鸟朝阳、祥云缭绕的吉祥诗境。画面中的凤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鸟类形象,而是多物种形象的综合体,林良把这一形象塑造的协调、生动、真实而传神,使虚幻的、来自想象中的凤凰形象具体化、合理化、真实化。为了突出主体,林良把凤凰回首、挺立、升墩的形象和蒸腾的芝草状祥云以及初升的朝阳放在一起,用云气的“虚”衬托凤鸟的“实”。画面中的竹子造型飘逸,在云气遮挡中若隐若现,营造一种人迹罕至却生意葱茏的意境。画面背景渲染含蓄蕴藉,而凤凰的造型却姿态扭动、用笔劲利,前后形成强烈对比。山岩突出部位横扫的浓墨自然托出凤凰尾毛的浓密和虚白,一长一短两根劲利的羽梗又提醒尾部的真实存在。再加上山岩向外隐退的白和其前面竹叶的黑,前后形成了多组强烈的笔墨对比,使凤凰作为画面主体的形象更加突显。此处已经真实化的凤凰和突出的山岩以及山岩前后的竹子形象合理协调地呈现在一幅作品之中,达到了意笔花鸟画准确、生动、传神的画面意境营造。
吕纪的作品大多以工笔设色的形态表现。《无声诗史》中介绍吕纪时说“:作禽鸟如凤、鹤、孔雀、鸳鸯之类,俱有法度。设色鲜丽生气奕奕,当时极贵重之。”《丹凤朝阳》(见图2)是其表现凤鸟体裁的作品,图中有一对凤凰,一隐一显,富于变化,一站一卧,动静结合。其中凤凰头部、颈羽、翅羽、尾羽、胸腹以及腿爪等各个部位形象刻画肯定,勾勒工致,设色鲜丽,凤鸟形象栩栩如生。色彩既有尾羽、胸腹、头部的红色和翅羽、颈羽墨绿色的对比,又有颈翅部位的墨绿色和旁边梧桐树叶墨绿色的协调。画面中红色的半虚半实的朝阳和凤凰头部、身体的红色,以及画面下部的鸟类身体上分布的红色,构成了流动的“S”型构图。各种鸟的身体朝向和画面中分布的红色、白色一起暗示了构图的起承转合。作品的气韵、骨法、赋色以及构图等各方面都符合《无声诗史》对吕纪“俱有法度……生气奕奕”的品评。
无论是水墨形态还是工笔样式,明代院体花鸟画中凤鸟已被形象化、具体化、真实化。凤凰的身体姿态优美,造型、勾勒、赋色生动传神,非现实的鸟类凤凰和真实场景的设置协调而逼真,画面的构图合理考究,这是院体凤鸟绘画所呈现的风格特点。
二、民间画工凤画的表现范式
皇帝的吟诵,权贵的喜好,就像艺术的风向标,凤鸟开始作为花鸟画表现的主题出现在院体画家的作品中,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专门表现凤凰的绘画群体,凤阳府的东街就被称为“凤画街”。从现存的一张明末清初的民间凤画来看(见图3),画面相对于院体绘画已经形成了民间绘画的特色。首先画面的色彩以墨色和花青色为主,相对于林良的《凤凰图》,从造型、笔墨、色彩、物象设置、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相对概念、单调和薄弱,放弃了吕纪、林良努力使神话物种凤凰变为现实物种的努力,画面形象趋向平面化、图案化、装饰化。从对比的角度来讲,这张作品相对于明代院体绘画中的凤凰,颈羽、翅羽、尾羽、爪部的勾勒和刻画相对生硬和刻板,对凤鸟身体各部位的刻画也以平涂为主,晕染较少,形象单薄。从画中凤鸟造型来看,可以看到颈部羽毛的造型非常夸张,前后遮挡的尾羽形象也相当生硬,使画面呈现出丑、笨、拙的特点,这也是大多民间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头颈部的刻画较为成功,颈羽抖张,凤鸟眼神犀利,失去了温和从容的姿态,呈现出警惕的神情。从其夸张硬拙的造型来看,民间美术“凤画”也应该受到了同时期画坛和书坛提倡的“宁丑勿媚,宁拙勿巧”的创作思想的影响。画中的牡丹花叶造型单一概括,岩石也是简笔勾皴,凤凰的造型已经完全符合绘制凤画的画工口诀:“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作品处理的方法和手段都已经完全符合民间画工画的特色。
现存的另一张清代凤画《丹凤朝阳》(见图4),采用了工笔重彩的绘制方法,凤凰站立的姿态优美,两腿一收一放,变化生动。凤鸟工笔勾勒精致,晕染和过渡微妙,设色鲜丽。单从作品的用色技巧来看,石性颜色运用熟练巧妙,画者具有高超的处理色彩的能力。红日、牡丹花、颈羽、尾羽几处的红色分布恰当,颈部尾部的石性朱红色饱和强烈而协调。如意冠、背部、翅膀的宝蓝、石绿与颈部尾部的石性朱红对比强烈,凤鸟形象熠熠生辉。虽然凤鸟刻画精工,但作品中凤鸟的刻画也出现了图案化、装饰化的趋势(见图5),并且凤凰的造型与民间凤画的歌诀符合,牡丹花叶与山岩的表现方式虽然熟练,但花朵的造型概念雷同,花枝花叶的勾勒用笔略显轻飘浮夸,该作品的表现方式仍然属于民间画工的常用范式,作品应是民间画工凤画的存世精品,也应是现当代凤阳凤画装饰化表现的经典范本。
三、当下凤画的风格特点与身份认定
现当代把凤鸟作为表现对象的创作群体主要集中于安徽凤阳和蚌埠,两地都有民间凤画的传承人从事凤画创作。从前期流传和现在创作的凤画作品来看,凤画作品有几种探索的方向和表现的形式。
(一)师徒相授型。这部分画者大多从事民间凤画的临摹和复制,在立意、造型、笔墨和构图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二)院体品味掺杂型。有部分美术院校毕业的画者,也开始凤画的学习和创作,他们把从专业院校学习和掌握的美术知识融入到凤画的创作之中,为传统的民间凤画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部分创作者所创作的凤画作品呈现一定的院体品味,但由于凤画的师承关系,作品中的凤鸟造型依然按照民间凤画口诀创作,不敢打破创作常规,凤鸟的处理手法依然有很强的平面装饰性,没有体现院体作品中凤鸟的生活化、真实化。平面装饰甚至图案化的凤鸟和背景处理的写实表现,经常产生视觉上的突兀感。
(三)完全图案化、装饰化。现在比较常见的凤画表现方式是凤鸟和背景的完全平面化、图案化、装饰化,表现手法协调统一,能够形成视觉美感(见图6)。
结语
鉴于现当代凤画的几种常见表现方式大多都还在传统民间凤画传统的笼罩下发展,从造型口诀到表现方式,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凤画创作的常规和范式,虽然引入一些院体绘画表现方法,但难以达到前代院体绘画的标准和水平,依然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
注释: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艺术新安创客工坊”(2016ckjh003);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