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园林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园林施工技术对整个园林的大力维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园林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就提升生态园林建设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生态园林;风景园林;园林施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作用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在城市规划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能美化城市环境,保持城市的绿化建设,净化城市空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维护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快速的增加,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工业等的发展使城市污染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对城市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同时也有利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推出,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保证城市、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二、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1.风景园林管控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风景园林建筑实例近年來才增多,就管理体制而言还有待进一步严格组建,园林建筑的基本过程由国家建设施工标准和质量验收机关予以把关,而后期的养护、维修基础工作还存在漏洞,使得园林发展链条断裂,存在因为人为疏于管理造成的资源、资金浪费现象,建立严密的管理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2.风景园林施工工序欠缺
风景园林涉及工种繁多,施工前要经过设计师和施工单位有效沟通后,形成施工体系规划方案才能进行作业,应明确不同工期内的建设目标和验收标准,科学的逻辑步骤规划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环节紧密联系,施工组织工作是园林施工前的必要准备。
3.施工人员建设水平不足
风景园林是现代化进程中新型的园林设计概念,建筑实例和可参照的材料较少,缺乏足够的时间组建专职的园林施工建设队,承担园林施工的单位聘请的施工人员对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缺乏深入的认识,仅能完成固定的分配任务,对施工中技术性的问题不具备处理能力。监管的不及时会造成对问题工艺的疏漏,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园林知识岗前培训是提高园林建设品质的前提。
三、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
1.施工中应注意设计图纸施工的问题
对于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要充分的体现出绿化的理念,根据园林景观所处地的特征,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种植适宜的树木,优化设计风格。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领会设计图纸的内涵,充分的掌握设计图纸的理念,按照设计师的意愿完成绿化工程,才能够将设计的原有理念表达出来,从而保证整个生态园林景观的质量。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土壤处理问题
风景园林土壤质量的水平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产,所以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做好土壤质量的检验工作,要保持土壤具备足够的营养成分;然后采取相应的施基肥、消毒、客土等措施。特别是土坡土壤的客土质量、施入量、翻挖深度、地形的平整度、基肥的腐熟程度等都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绿化材料质量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构成园林工程质量的基础。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所投入材料的质量,比如:苗木质量规格、铺装材料、控制设备、土方质量、亮化设施、各种管线等不符合质量要求,那么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就很难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严格控制投入绿化材料的质量。
4.园林植物群落的营造技术
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模拟自然群落模式,实施群落的生态设计。例如华南地区城市地处南亚热带常绿季风阔叶林带,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常绿树种为主。对植物群落进行科学的生态设计,可以从鼎湖山自然群落类型中得到借鉴。以阔叶常绿林景观为主,并创造一些雨林景观,更充分地体现出热带风光。充分运用热带亚热带常见的茎花植物、木质大藤本、棕桐科及竹类植物、蕨类植物和板根状植物,营造附生植物景观和大榕树独木成林的景观,组成多层次的人工群落。
5.园林草坪建造的施工技术
①选择优良的草种是建造优质草坪最根本的条件。一般用于园林绿地的草坪植物,根据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可分为冷型草坪和暖型草坪两大类。冷型草坪即北方草坪,如甸旬剪股疑、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等,其特点是耐寒性强,叶色嫩绿。暖型草坪如结缕草、狗牙根、马尼拉等,其特点是甸甸性强,夏季色碧绿。②需要建造优质草坪,首先要土地平整,为便于排水,防止积水,建造较大面积的草坪,一般要求中心区域比周围稍高些,形成良好的自然排水度,排水度控制在3~5度,直到草坪边缘。同时在地下应开挖宽度为30~50cm的暗排水渠,暗渠间距一般为20m,使地下形成良好的排水网络。然后做好浇水抗旱、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后期工作。
6.灌木种植的施工技术
常绿乔灌木的移栽种植与落叶乔灌木差不多,但要注意以“深穴浅栽”为宜。在开挖种植穴时,须将挖掘出的泥土(地表30cm处的浅层土、地表30cm以下深层土)分别放置在穴边,以备土球入穴后,边覆土边夯实。种植穴的穴径一定要比土球直径大20~30cm,便于操作;穴的深度则应略浅于土球的厚度。如种植较大规格的常绿树木,树穴底部的垫土厚度也不同,一般底土垫20~30cm。挖穴时要注意穴底的平整,穴的上下口径要一般大,切忌成锅底状。土球入穴时可在土球下部先垫入少量土,使树体直立稳定,然后剪开包装材料,注意一定要将不易腐烂的材料全部取出,以免包装物在腐烂过程中发热,影响树木的生长。树木定位放妥后,即可覆土,将挖穴时挖出的表土,边填入边捣实,至所覆土略低于地面时,即停止覆土。随后浇水,待土球沉降至与地面持平时,在树穴周围作个小围垄,使其形成一个灌水堰。第二天再往堰内浇水,直至浇透为止。然后将土耙平,并使其成为馒头形。
7.苗木选择的质量标准
由于没有明确的苗木质量等级标准的约束,苗木经销商为减少运输量,往往将树冠、根系都相应缩小,造成恢复生长缓慢,后期的养护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故需要合理的苗木选择评价标准:①落叶类苗木质量要求生长健壮,树形骨架良好,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根系大小适中,不劈不裂,落叶苗木可裸根挖掘,根系直径为苗木地径的10~15倍。珍贵及早春开花类苗木需带土球,所带土球应与苗木规格相适应。②常绿类苗木,质量要求树型丰满,叶色鲜亮,针叶类顶芽明显,阔叶类冠丛繁茂,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苗木所带土球与规格相适应。
8.做好苗木的修建养护工作
风景园林中,除了做好对园林的建设,也要做好园林中苗木的养护工作,定期的对植物进行修剪,保持植物生长的最佳形态,做好原木的养护,则需要按照不同世界植物的不同属性做好相关的工作。苗木是园林的基础元素,卫华好园林中的每一个元素,园林才能保持生机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技术类问题要及时的发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连芳.探究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低碳世界,2014,01:15-16.
[2]陈昌盛.浅谈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J].门窗,2013,11:371.
[3]朱建龙.谈谈生态风景园林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110.
关键词:生态园林;风景园林;园林施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作用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在城市规划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能美化城市环境,保持城市的绿化建设,净化城市空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维护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快速的增加,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工业等的发展使城市污染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对城市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同时也有利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推出,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保证城市、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二、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1.风景园林管控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风景园林建筑实例近年來才增多,就管理体制而言还有待进一步严格组建,园林建筑的基本过程由国家建设施工标准和质量验收机关予以把关,而后期的养护、维修基础工作还存在漏洞,使得园林发展链条断裂,存在因为人为疏于管理造成的资源、资金浪费现象,建立严密的管理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2.风景园林施工工序欠缺
风景园林涉及工种繁多,施工前要经过设计师和施工单位有效沟通后,形成施工体系规划方案才能进行作业,应明确不同工期内的建设目标和验收标准,科学的逻辑步骤规划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环节紧密联系,施工组织工作是园林施工前的必要准备。
3.施工人员建设水平不足
风景园林是现代化进程中新型的园林设计概念,建筑实例和可参照的材料较少,缺乏足够的时间组建专职的园林施工建设队,承担园林施工的单位聘请的施工人员对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缺乏深入的认识,仅能完成固定的分配任务,对施工中技术性的问题不具备处理能力。监管的不及时会造成对问题工艺的疏漏,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园林知识岗前培训是提高园林建设品质的前提。
三、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
1.施工中应注意设计图纸施工的问题
对于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要充分的体现出绿化的理念,根据园林景观所处地的特征,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种植适宜的树木,优化设计风格。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领会设计图纸的内涵,充分的掌握设计图纸的理念,按照设计师的意愿完成绿化工程,才能够将设计的原有理念表达出来,从而保证整个生态园林景观的质量。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土壤处理问题
风景园林土壤质量的水平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产,所以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做好土壤质量的检验工作,要保持土壤具备足够的营养成分;然后采取相应的施基肥、消毒、客土等措施。特别是土坡土壤的客土质量、施入量、翻挖深度、地形的平整度、基肥的腐熟程度等都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绿化材料质量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构成园林工程质量的基础。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所投入材料的质量,比如:苗木质量规格、铺装材料、控制设备、土方质量、亮化设施、各种管线等不符合质量要求,那么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就很难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严格控制投入绿化材料的质量。
4.园林植物群落的营造技术
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模拟自然群落模式,实施群落的生态设计。例如华南地区城市地处南亚热带常绿季风阔叶林带,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常绿树种为主。对植物群落进行科学的生态设计,可以从鼎湖山自然群落类型中得到借鉴。以阔叶常绿林景观为主,并创造一些雨林景观,更充分地体现出热带风光。充分运用热带亚热带常见的茎花植物、木质大藤本、棕桐科及竹类植物、蕨类植物和板根状植物,营造附生植物景观和大榕树独木成林的景观,组成多层次的人工群落。
5.园林草坪建造的施工技术
①选择优良的草种是建造优质草坪最根本的条件。一般用于园林绿地的草坪植物,根据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可分为冷型草坪和暖型草坪两大类。冷型草坪即北方草坪,如甸旬剪股疑、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等,其特点是耐寒性强,叶色嫩绿。暖型草坪如结缕草、狗牙根、马尼拉等,其特点是甸甸性强,夏季色碧绿。②需要建造优质草坪,首先要土地平整,为便于排水,防止积水,建造较大面积的草坪,一般要求中心区域比周围稍高些,形成良好的自然排水度,排水度控制在3~5度,直到草坪边缘。同时在地下应开挖宽度为30~50cm的暗排水渠,暗渠间距一般为20m,使地下形成良好的排水网络。然后做好浇水抗旱、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后期工作。
6.灌木种植的施工技术
常绿乔灌木的移栽种植与落叶乔灌木差不多,但要注意以“深穴浅栽”为宜。在开挖种植穴时,须将挖掘出的泥土(地表30cm处的浅层土、地表30cm以下深层土)分别放置在穴边,以备土球入穴后,边覆土边夯实。种植穴的穴径一定要比土球直径大20~30cm,便于操作;穴的深度则应略浅于土球的厚度。如种植较大规格的常绿树木,树穴底部的垫土厚度也不同,一般底土垫20~30cm。挖穴时要注意穴底的平整,穴的上下口径要一般大,切忌成锅底状。土球入穴时可在土球下部先垫入少量土,使树体直立稳定,然后剪开包装材料,注意一定要将不易腐烂的材料全部取出,以免包装物在腐烂过程中发热,影响树木的生长。树木定位放妥后,即可覆土,将挖穴时挖出的表土,边填入边捣实,至所覆土略低于地面时,即停止覆土。随后浇水,待土球沉降至与地面持平时,在树穴周围作个小围垄,使其形成一个灌水堰。第二天再往堰内浇水,直至浇透为止。然后将土耙平,并使其成为馒头形。
7.苗木选择的质量标准
由于没有明确的苗木质量等级标准的约束,苗木经销商为减少运输量,往往将树冠、根系都相应缩小,造成恢复生长缓慢,后期的养护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故需要合理的苗木选择评价标准:①落叶类苗木质量要求生长健壮,树形骨架良好,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根系大小适中,不劈不裂,落叶苗木可裸根挖掘,根系直径为苗木地径的10~15倍。珍贵及早春开花类苗木需带土球,所带土球应与苗木规格相适应。②常绿类苗木,质量要求树型丰满,叶色鲜亮,针叶类顶芽明显,阔叶类冠丛繁茂,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苗木所带土球与规格相适应。
8.做好苗木的修建养护工作
风景园林中,除了做好对园林的建设,也要做好园林中苗木的养护工作,定期的对植物进行修剪,保持植物生长的最佳形态,做好原木的养护,则需要按照不同世界植物的不同属性做好相关的工作。苗木是园林的基础元素,卫华好园林中的每一个元素,园林才能保持生机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技术类问题要及时的发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连芳.探究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低碳世界,2014,01:15-16.
[2]陈昌盛.浅谈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J].门窗,2013,11:371.
[3]朱建龙.谈谈生态风景园林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