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性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治疗,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方式。
【关键词】 核苷类似物 干扰素 慢性乙肝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08-01
慢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以及体液传播等,具有慢性发作的特点[1]。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肝功能紊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乙型肝炎,防止转化为肝硬化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40例,年龄为21-50岁,平均年龄为(32.54±1.52)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57±1.67)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35.23±1.64)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3.14±1.2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肝临床诊断标准,且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疾病[2]。两组患者在资料上的差异性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予以600mIU的干扰素治疗,每周服药3次,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而对观察组的患者予以100mg/d的核苷类似物联合600mIU干扰素治疗,每周服药3次,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1.O软件实现。两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TL)、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这三方面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三方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加大对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来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力度,以尽可能减少耐药性突变,并对病毒的持续性复制进行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在有关实验研究中发现,采用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的方法能够有效抵抗病毒的侵扰,核苷类似物通过减低慢性乙肝患者中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TL)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的水平,从而使得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改善肝组织,延缓肝的纤维化进展[4]。同时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肝功能指标水平的恢复速度,从根本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5]。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将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的只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表明了联合用药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此外,将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时,无需增加这两种药物的服用剂量,且无任何药物不良反应,保证了联合用药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给予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该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肝细胞炎症,并抑制病毒复制,从而达到治疗慢性乙肝疾病的目的。临床治疗上可广泛推广以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艳景陈文玉,李春林.核苷类似物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37(9):794-799.
[2]孙屹峰,秦咏梅,杨道坤.两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对比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1(16):1909-1910.
[3]杨积明,韩贵兰,刘国旺.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34(7):605-608.
[4]江军永,缪晓辉,蔡文雄.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和IL-4的影响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37(11):1010-1013.
[5]陈爱萍,王立峰,苏昌文.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144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药效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26(11):814-816.
【关键词】 核苷类似物 干扰素 慢性乙肝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08-01
慢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以及体液传播等,具有慢性发作的特点[1]。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肝功能紊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乙型肝炎,防止转化为肝硬化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40例,年龄为21-50岁,平均年龄为(32.54±1.52)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57±1.67)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35.23±1.64)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3.14±1.2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肝临床诊断标准,且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疾病[2]。两组患者在资料上的差异性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予以600mIU的干扰素治疗,每周服药3次,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而对观察组的患者予以100mg/d的核苷类似物联合600mIU干扰素治疗,每周服药3次,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1.O软件实现。两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TL)、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这三方面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三方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加大对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来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力度,以尽可能减少耐药性突变,并对病毒的持续性复制进行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在有关实验研究中发现,采用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的方法能够有效抵抗病毒的侵扰,核苷类似物通过减低慢性乙肝患者中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TL)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的水平,从而使得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改善肝组织,延缓肝的纤维化进展[4]。同时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肝功能指标水平的恢复速度,从根本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5]。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将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的只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表明了联合用药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此外,将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时,无需增加这两种药物的服用剂量,且无任何药物不良反应,保证了联合用药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给予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该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肝细胞炎症,并抑制病毒复制,从而达到治疗慢性乙肝疾病的目的。临床治疗上可广泛推广以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艳景陈文玉,李春林.核苷类似物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37(9):794-799.
[2]孙屹峰,秦咏梅,杨道坤.两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对比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1(16):1909-1910.
[3]杨积明,韩贵兰,刘国旺.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34(7):605-608.
[4]江军永,缪晓辉,蔡文雄.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和IL-4的影响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37(11):1010-1013.
[5]陈爱萍,王立峰,苏昌文.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144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药效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26(11):8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