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研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舞蹈作品的创作是一个需要经过深入分析的过程,涉及到创作主题与文本研究。本文以苏自红的舞蹈作品创作为例,深入探究舞蹈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创作文本阐释以及创作主体对于舞蹈创作本身造成的影响,从而挖掘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研究的内在联系,探究舞蹈创作的重要文化意义。
  [关键词]舞蹈创作主体;文本研究;苏自红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8-0117-02
  舞蹈作品的創作首先要经过文本阐释过程,这里的文本涉及到舞蹈作品的题材选择、作品的意象以及舞蹈对象,在这个创作的文本研究过程中,舞蹈创作的主体对于作品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二者对于舞蹈作品的创作来说都是必需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苏自红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舞蹈家,现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有大量的舞蹈创作作品,其代表作《牛背摇篮》《红河谷·序》《废墟上的赞歌》《春雨》《高原》《天唱》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级、省部级创作奖项。通过对苏自红的舞蹈作品创作进行分析,可以从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观察到创作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作品的外在影响。
  一、舞蹈创作的文本研究
  舞蹈作品的创作是一个复杂且较为漫长的过程,并不是说只要设计舞蹈动作就完了,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文本研究过程,这其中涉及舞蹈作品题材的选择、舞蹈形象和舞蹈意象的选取等。只有做好文本研究工作,才能够理解舞蹈作品创作的意图,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形式。
  1创作题材
  题材,也就是作品的主题,在舞蹈作品中是作品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编导在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之后融入到作品中的主题。不同的舞蹈类型有不同的创作题材选取的范围和标准,民族舞蹈作品创作则主要取材自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苏自红的民族舞蹈创作作品中,许多舞蹈题材都来自于云南楚雄和藏族牧区这两个地区,她通过在这两个地区进行选材和提取,将其作为自己的作品创作的主题。首先在云南省楚雄市,苏自红在这里度过了学生时代,总共在这里生活了26年左右。云南楚雄是彝族聚居区,苏自红在这里长期观察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和习俗,同时,彝族人民本身也是热爱舞蹈的。苏自红通过观察和学习,将许多彝族舞蹈内涵融入到自己的舞蹈创作中。在1978年,苏自红就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彝族双人舞蹈作品《情深丝长》,在演出后获得了地区领导的一致好评。随后,苏自红也依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创作出了许多彝族舞蹈作品,例如双人彝族舞蹈《月亮情》,群舞《云南音诗》《飘动的山谷》《山晕的灯》《山谷银铃》《春阿》《山谣》《山路弯弯水乡》等。在这些舞蹈作品中,苏自红既有表现彝族的民族特色的舞蹈,也有像《飘动的山谷》这样的描写彝族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
  除了在云南楚雄以外,苏自红也在藏族牧区选取了大量舞蹈创作的题材,她从1981年开始学习藏族舞蹈,1993年创作了第一个藏族独舞《雪莲》,此后也有多个藏族舞蹈作品产生,如《康巴新生》《牛背摇篮》《藏女》《天唱》《乘愿再来》《吉祥九重天》以及《红河谷·序》等。苏自红的藏族舞蹈代表作《牛背摇篮》就取材自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表现藏民族特有的“牦牛文化”。
  从苏自红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的作品题材选取涉及自然、人文、思想等多个方面,她将民族元素与舞蹈本身进行了完美的融合,用舞蹈来表现一种现象、一种文化。在舞蹈创作中,创作题材的选取正是应该与创作者本身的能力与兴趣相结合,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创作。
  2舞蹈形象
  舞蹈作品是由舞者来表现的,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形象的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来说,舞蹈形象要符合作品的创作主题和内容。比如在群舞中,需要选择大量的舞蹈形象,如何让每一个舞蹈形象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舞蹈的内容就是创作者必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内容。以苏自红的《牛背摇篮》为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舞蹈形象,一个是牛,一个是小女孩。在牛这一舞蹈形象塑造中,苏自红用两个男演员的双臂形成了牛角,既达到了牛的形象效果,同时又有创新的特色;此外,对小女孩这一形象的选取也十分贴切,从小女孩的一些简单的动作中就可以看出女孩与牛之间的依赖关系,体现一种深层次的对故乡的依赖。总的来说,舞蹈形象的选取要具有准确、独特、有动率等特点,创作者选取的舞蹈形象要贴合主题,才能够更好表达舞蹈的内容和感情。
  3舞蹈意象
  在舞蹈作品中,有一些特定的舞蹈意象,是作品中为了表现某种场景或者氛围所必需的。在舞蹈中,往往不能够直接使用自然中的这种意象,而需要通过一种舞蹈意象来表达。比如在苏自红的彝族集体舞作品《春雨》中,有一个重要的舞蹈意象就是“雨”,仅仅是用真实的水滴来塑造这一意象是不够的,因此苏自红想到了用集体的一种舞蹈动作来塑造雨的形象和氛围,即采用罗作舞中的“盖掌手”这个动作,通过掌握手势动作的翻动频率和节奏,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雨”的氛围。舞蹈创作作品中,舞蹈意象的塑造对作品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作品的韵味表达有极大的帮助。
  二、舞蹈创作主体对作品的影响
  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舞蹈文本会对作品产生影响外,创作主体也对作品有很重要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因为创作主体的原因改变舞蹈文本。舞蹈创作主体主要是指作品的创造者本身,创造者的思想和经历会对舞蹈创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1创作主体的经历
  艺术作品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创作主体本身的经历有关,尤其是在舞蹈创作这种题材主要来自于生活和兴趣的艺术中,创作主体的经历对于创作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苏自红的创作作品就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本身的经历影响。苏自红的作品许多取材自彝族舞蹈和藏族地区,这是因为苏自红自己在云南楚雄和藏族地区生活和学习了很长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苏自红本身是云南的回族人,生长在云南,但是她的丈夫是一个藏族人,因此她也就得到了接触了解这个民族的机会。苏自红曾经在玉树藏族地区进行采风,走访了许多藏族地区的人民,观察其民族特色和舞蹈特色,将这些丰富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其代表作《牛背摇篮》正是基于她对于藏族牧民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然后就用民族舞蹈这种形式将自己对这个民族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创作主体的经历是对创作经验的一种丰富,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创作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2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
  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经验,同时也升华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风格。苏自红的作品大多情感细腻,属于比较含蓄而温和的风格,但是民族舞蹈除了有细腻的一面,也有许多具有比较粗犷的风格,尤其是藏族地区等。苏自红的舞蹈作品中不乏大开大合的动作,许多民族舞蹈也展现了一种粗犷、辽阔的情感,这得益于苏自红与其丈夫之间的风格融合,正因为她的丈夫与她有着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达形式,她才能夠从中获得不同的一种表达方式,将二者的创作特点相互融合,才能够得到具有多种情感氛围的舞蹈作品。创作主体本身的思想情感会随着经历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会对创作者的作品风格和主题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的关系
  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并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概念,在研究二者的内涵时,也需要对其联系进行研究。从苏自红的作品及经历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内在联系。正因为苏自红这一创作主体有着自己的主体经历,从而对舞蹈作品的文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并诞生了不同的作品。舞蹈文本的阐释是基于舞蹈的创作主体的经历和感情,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决定作品内容的因素,舞蹈创作作品的文本阐释也需要考虑到作品本身的可行性和技术性,将一些不需要的主观因素排除掉,留下创作主体中精髓的部分。二者的交融是一种思想和能力的交融,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舞蹈作品的舞蹈题材、舞蹈形象和动作、思想情感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结语
  舞蹈的创作过程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时间准备的过程,是基于创作主体的经验积累过程。苏自红作为当代民族舞蹈创作主体的代表,她的民族舞蹈作品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对她的作品的文本研究,可以看到创作主体的经历和技巧对作品的影响。苏自红的创作作品中有大量彝族和藏族文化,这来自于创作主体对于彝族和藏族舞蹈文化和习俗的经验积累,是创作主体对于舞蹈文本的一种决定作用;而舞蹈文本的阐释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顾及舞蹈的艺术效果和情感表达,因此对于创作主体也有限制作用。通过对舞蹈创作主体和文本的研究,才能够发现舞蹈创作的关键要素和技巧,探究舞蹈创作背后蕴藏的深厚的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意义,这对于我国的舞蹈文化和民族文化继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常乐.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研究——苏自红舞蹈作品创作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 赵云艳.浅议苏自红、色尕的舞蹈创作特点[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3] 易冠男.民族民间道具舞蹈创作研究——以黎族道具舞蹈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3.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网络古风文化欣欣向荣,许多人赞许其为传统音乐的复兴;同时,也有人提出了“古风非古”的质疑。那么,古风歌曲与传统音乐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本文聚焦于古风歌曲的音乐本体及其相关音乐文化现象,运用音乐学分析、文化研究、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法,通过对古风歌曲概念的梳理与厘定,对古风歌曲类型的划分以及音乐形态分析,探讨古风歌曲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存在关联,并进一步阐释古风歌曲被青少年群体视为传统文化的
期刊
[摘要]  在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中,中国扬琴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异域色彩,令世界人民为之着迷。伴随当今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工作者在扬琴领域中创作出了作曲鲜明、彩色独特而且具有鲜明创新性的扬琴音乐作品。与此同时,随着扬琴音乐特色的发展,扬琴的演奏难度也在随之增加,对扬琴演奏者的技艺水平与学习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修扬琴弹奏手艺的进程当中,要巧学精练,经由科学、有用的进修方法提升扬琴弹
期刊
《炎黃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21·走西口
期刊
夜歌
期刊
[摘要]音乐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音乐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巨大发展空间。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探究音乐文化的意象,有助于构架音乐文化的建设及发展,持续提升音乐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以黄自先生的《思乡》作为研究,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音乐中的意象,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对象。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文化;文化馆;建设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诞生十多年了。各种评论它的文章也看了不少了。除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洪湖赤卫队》等几部经典作品之外,像它那样初演过之后,还有多家文艺院团及艺术院校排演过的,似乎还不多;像它那樣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似乎还不多;对它的艺术性和当代意义做更深一层透析的,也似乎还不多……  [关键词]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评论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竹樓傣语(钢琴小品)
期刊
[摘要]  现如今,随着竹笛艺术的飞速发展,南北派的演奏风格趋于融合的趋势,本文将以《早晨》为例来分析并研究。本曲作者赵松庭,原名赵鹤初,浙江人,人称“江南笛王”。是南派笛乐中浙派笛曲音乐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赵松庭先生的众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早晨》,且本曲也是他的成名作。本曲的最大成功在于赵松庭先生将竹笛南派风格和北派风格天衣无缝融合在了一起,更是竹笛音乐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分为三个
期刊
[摘要]  在神性观念的照耀之下,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作曲家约翰·K·塔文纳爵士(Sir John Kenneth Tavener ,1944—2013)的音乐呈现出简约的风格特征,其简约性渗透至各音乐元素乃至创作方式。简约性形式来自于信仰之“神启”,与作曲家的神圣性音乐观念相融通。  [关键词]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圣母的面纱》;《羔羊》;《雅典娜颂歌》  [中图分类号]J65
期刊
[摘要]  《费加罗的婚礼》源于法国作家博马舍的经典戏剧,经莫扎特改编后,再次成为一部经典的歌剧作品。本文立足于《费加罗的婚礼》,探讨了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色,解析这部歌剧作品的经典之处。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艺术特色;《费加罗的婚礼》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8-0086-02  18世纪,格鲁克引发了歌剧史的一次重大改革,并赋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