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绥阳县地处黔北腹地,是一个离遵义市不远的县城,因诗歌文化历史悠久,历代诗人辈出、风雅长兴而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诗乡。风华小学则是位于城南8公里的一所很小的小学,创办于60年代,是由过去的一间村级小学改建而来,一共就只有423个学生及29位教师。
何学强,风华小学校长,一个黑黑的汉子,中等个儿,干净的白衬衫显得整个人很精神,说话利落,脸上总是带着爽朗和自信的笑,访谈是在学生的活动室里进行的,他说:“就在这里吧,这里比我的办公室好,有风扇,我那里热得很。”可见何学强的无私简朴与务实乐观。对于这所小学,何学强付出的心血何止一点半点,可他却乐在其中、自信满满。
满怀一腔热血的他心底无私天地宽
何学强是遵义市市级教学能手,然而在绥阳县却也是一个有传奇色彩和一有争议的人物。2007年至2010年在小关小学任校长三年期间,他与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把小关小学从一间不起眼的学校打造成了全县小学的亮点,教学质量一路攀升,名列全县前列。2010年8月,全县公开选聘校长,他又以优异成绩考调到城南小学,刚到城南时,看到作为县城的中心总校,城南小学的校风、纪面貌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些老师懒散、不敬业、不爱岗,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工作,社会对学校的印象十分差。然而学校教师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不好管理,何学强一到学校便雷厉风行地抓师风师德的建设,带领学校教师外出到重庆北碚三立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强化培训。
为了打造教师职业形象,在学生中树立严谨的教学风范,他为每一个教师订做了一套职业装,接着对校领导和教师岗位实行了大淘换,对那些无视校纪校风的教师坚决采取调岗处理。那些被调岗下岗的人对他不满,到省里、市里、县里教育局、纪委到处去告状,甚至在网上发表言论诋毁他,说他用公款发服装,说他打着学习培训的幌子公款带领老师旅游,网上顶帖的、谩骂的、据理力争为何校长叫屈的、表扬的……莫衷一是,一时间,何学强不仅成了当地教育界教学名人,更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争议名人。
然而,何学强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他依然风风火火地带领着班子、团结教师,创新地开展工作,短短两年期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显著上升,统测统评由原来的靠后跃进前三名,校园文化建设也焕然一新,他说:“其实想要做好一件事,只要不放弃,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然而用办公经费培训和用于制服的问题却让何学强受到了处分。
2014年3月,何学强从城南小学调到风华小学任校长,刚接管这所小学时,看见小小的校园内荒草丛生,尘土飞扬,操场和道路没有一块水泥地,没有学生活动室,更别说还有什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的工作状态相当的懒散,甚至除了有课,其他时间学校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学生放了学不是默默离开就是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疯耍,学校的公共厕所还仍旧是大多早已淘汰消亡的简陋旱厕,虽是3月初春,却远远就能闻到难闻刺鼻的臭味,与之前他所在的那个干净整洁、绿树红花、生机勃勃的学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何学强看着眼里不禁隐隐有些酸涩。他知道风华小学是绥阳县城中较偏远的一所小学,学生不多,历来经费就相当紧张,学校管理不善,所以一直难以改变现状,他一边看一边心里就在默默寻思,等到全部了解了学校的现状后,他心里早已有了初步的想法了。
心动不如行动,要改变现状,必须立即着手,正值开学,但为尽快转变教师队伍的意识,他还是调整了两个周末,带领全校老师又一次来到重庆进行培训,他说在那里的学习期间里全是军式化管理,仅仅4天的时间,很多老师是真正被触动了,这个培训进一步凝聚了团队精神,他觉得这项培训是需要更是值得的。他还是给教师配了两套服装,他说,这次绝对没有用一分钱的办公经费,是他拉来的赞助。培训结束回来,他加强了学校制度的建设,调整岗位,可依然有不服的老师骂他、在办公室里撒泼,甚至威胁他说要去告他。何学强平静地对他们说:“你要告就去告吧,不是没有人告我,我不怕。”对于何学强来说,经历得多了,他会更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些绊脚石们还困不住他的脚步,更改变不了他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他的一腔热血,心底无私天地宽。
他多次召开学校作风建设大会,推心置腹地向学校的教职员工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经历以及新形式下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他谈他的总体规划和初步打算,他提出学校必须以农村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一定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乡村文化体育乐园,力争使学校整体面貌“一年有突破,两年大变样,三年成名片。”他的真诚与自信感染了大家,他的讲话不仅博得了大家的掌声,更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期望。他的到来仿佛给学校注入了一股热流,让寒冷的早春变得暖洋洋的。
为了学校,他“找”大款、“傍”名人
何学强曾经所在的城南小学于2012年在他的主导下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从建成少年宫起,他亲身感受了少年宫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可喜而巨大的变化,还从中也尝到了少年宫入驻学校的甜头,他有少年宫情结。城南小学后来的欣欣向荣与风华小学现在的暮气沉沉深深地触动了他,心底的那份执着越来越强烈。少年宫入驻风华,这是最重要的外援项目。于是,何学强从进入风华起就不止一次地向市文明办申请这个项目,他向县教育局汇报了学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争取教育经费支持。
为了改变学校的环境,何学强找爱心人士作为人气外援,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朋友关系,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希望争取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财力捐助和精神支持,他调侃自己说这是为了学校找大款、傍名人。在一次和其他学校搞活动的时候,他认识了遵义市政协常委、遵义十佳道德模范、最美遵义人、全国著名春晖使者、遵义市兴宇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李光伦先生,何学强为了请李先生来给风华小学当名誉校长,采取了软磨硬泡的方法,足足半年的时间,一有空他就去给李先生汇报他的教育理念、改革思路以及教育大计,最终李光伦先生被他执着敬业的精神和真诚所打动。还有一次他去一个亲戚家串门,无意当中亲戚提到刚从中国女子足球队退役的队长晋小梅也是一位爱心人士,他回来马上就多方打听,找人牵线,终于成功聘请了晋小梅来风华当了一个名誉校长,晋小梅还帮助风华小学建立了男女足球队……这些名人的加入,给风华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何学强坦言,他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执着,他们的学校条件还相当的差,他从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到处找资助建设学校的报道中得到了启发,要改变现状,他只能到处化缘,不能坐等财政拨款。 没有多余的经费而又要对学校进行环境改造,何学强最需要的是本校职工的精神和行动支援,他卷起袖子搞校园改造,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发扬“5+2、白+黑”的精神,不计报酬不计辛劳,甚至连暑假都没有放过一天假,老师们在他的带头示范下,没有一个退缩过,无论男女都晒得黑黑的。
何学强作为校长,很尽心、很细心,学校老师有任何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所以即便是节假日没有钱发,他们的福利仅仅是何校长的一句短信问候,然而轻轻的一句问候却饱含关怀与感激,学校一天一天地在改变,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短短半年时间,大家的辛勤换来了满园生气,2014年10月,乡村学校少年宫也终于在风华正式落成并启动, 大家无不感慨:“虽然辛苦,但却是苦并快乐着。”
从始至终,何学强校长一直坚持“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的教育理念,他说教书育人就是一定要培养健康积极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些考试机器,他所说的“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品德健康。体、德并进,才能再谈智育。校园建设好了,为了不断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丰富活动内容,让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成为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这片乐土上陶冶情操,放飞梦想!他提出建设“乡村文化体育乐园,让健康谱写生命的乐章”的办学目标,倡导 “生生参与,人人发展”。
教学楼很小,一共只能装修出10间活动室用于少年宫活动用地,共总面积只有522平方米,室内无法再腾出多余的空间,何学强又提出师生要放宽思路,这里除了少年宫楼室,所有的空地其实都是少年宫,每一块场地都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他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情况,设了22个活动兴趣小组,根据活动兴趣小组设置情况采购和配备了相应的活动器材。为了节约开支,全校教职员工都被带动了起来,基本师资都是本校的老师,一师两用,对该校师资的培训,坚持“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为保障少年宫活动正常运转,他领头和其他校领导们带头落实责任,制定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相关管理制度18个。
用国学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何学强将传承国学经典,深入挖掘国学文化,实现国学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整合,将国学精典、道德讲坛融入课程计划,大力开展读书活动。
在何学强与风华小学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如今,过去荒草萋萋的校园如今已是绿树环绕、遍地鲜花,交错于花园中蓝白相间的地砖铺就的小路干净整洁,小路边缘建起了长长的一道校园文化墙,墙分三块,第一块为风华小学情况介绍,其中阐述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校徽校旗设计理念;第二块为体育专栏,“生命在于运动”则是它的主题 ,上面除了展示了篮球、乒乓球、田径等运动的图案还介绍了本土世界拳击冠军邹市明以及我国著名的体育名将们。第三块为“国学经典”,介绍了国学经典《诗经》、《楚辞》、《论语》、《百家姓》、《三字经》和一些成语小故事,并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诠释了《弟子规》,它们激励着学生更倍受学生喜爱。
沿着小路拾级而上,台阶的尽头正是教学楼前的一块不大的塑胶操场,操场最外沿围立着一排石栏,每一栏中的石板上都镌刻着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而“校园书吧”则因地制宜地利用了教学楼的外墙面修出的一个个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放着7000多册图书。楼道的墙上也装点着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就连那个还不够经费改造的旱厕也已没有了过去刺鼻的气味,不仅如此还处处透着文化范,内中厕所赋如是说:风华之厕,尽透雅音,君不见,欧阳方成称三上,左思作赋过十年。男女有别,设为两间,适得其所,循礼入门。七条严妇戒,四品受夫封。入门皆屈膝,光临俱打躬。世上虽有强者,到此全无傲人。任他盖世豪杰,也得顺眼垂眉。任你齐天大圣,只宜下气低声。乱曰:“厕所非俗境,君子谨慎行。进此讲公德,才可善其身。”
何学强还根据地域特点发扬绥阳县诗乡文化特点,结合绥阳县风华镇“诗乡花海”作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的规划,以“编织梦想,幸福花园”为主题,制作喜爱的花儿,发挥学生们创造思维,这不仅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手工作品,又在手工制作中启迪学生幼小的心灵,这些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学校办学体系。
风华小学共有留守儿童66名,占全部学生数的19%。何学强要求教师们必须要抓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还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详实档案,并制定教师帮扶制度,设立教师一对一帮工作计划,通过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知心姐姐聊天室,深入推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在他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整个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内涵发展,教师更爱岗敬业了,全体师生朝气十足,信心百倍,学校素质教育也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引了方向,并在这么短短的时间交了一份令学校、社会家长满意的答卷。过去风华小学是一所无人提及默默无闻偏远县城小学,而如今,风华小学已经成了众多县级学校的办学标杆。
虽然何学强来到风华小学的时间不长,但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风华正茂,精彩人生!”是风华小学的校徽设计理念,这又何尝不是何学强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何学强说着这里的故事,这里的变化,无法掩饰的是他眼里那份自信、果断、坚韧与直率,对风华的炽热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与其说他和我聊的是学校、是教育,不如说他和我聊的是人生,从他的经历中,我看到更多的是这个人一生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是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
何学强,风华小学校长,一个黑黑的汉子,中等个儿,干净的白衬衫显得整个人很精神,说话利落,脸上总是带着爽朗和自信的笑,访谈是在学生的活动室里进行的,他说:“就在这里吧,这里比我的办公室好,有风扇,我那里热得很。”可见何学强的无私简朴与务实乐观。对于这所小学,何学强付出的心血何止一点半点,可他却乐在其中、自信满满。
满怀一腔热血的他心底无私天地宽
何学强是遵义市市级教学能手,然而在绥阳县却也是一个有传奇色彩和一有争议的人物。2007年至2010年在小关小学任校长三年期间,他与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把小关小学从一间不起眼的学校打造成了全县小学的亮点,教学质量一路攀升,名列全县前列。2010年8月,全县公开选聘校长,他又以优异成绩考调到城南小学,刚到城南时,看到作为县城的中心总校,城南小学的校风、纪面貌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些老师懒散、不敬业、不爱岗,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工作,社会对学校的印象十分差。然而学校教师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不好管理,何学强一到学校便雷厉风行地抓师风师德的建设,带领学校教师外出到重庆北碚三立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强化培训。
为了打造教师职业形象,在学生中树立严谨的教学风范,他为每一个教师订做了一套职业装,接着对校领导和教师岗位实行了大淘换,对那些无视校纪校风的教师坚决采取调岗处理。那些被调岗下岗的人对他不满,到省里、市里、县里教育局、纪委到处去告状,甚至在网上发表言论诋毁他,说他用公款发服装,说他打着学习培训的幌子公款带领老师旅游,网上顶帖的、谩骂的、据理力争为何校长叫屈的、表扬的……莫衷一是,一时间,何学强不仅成了当地教育界教学名人,更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争议名人。
然而,何学强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他依然风风火火地带领着班子、团结教师,创新地开展工作,短短两年期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显著上升,统测统评由原来的靠后跃进前三名,校园文化建设也焕然一新,他说:“其实想要做好一件事,只要不放弃,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然而用办公经费培训和用于制服的问题却让何学强受到了处分。
2014年3月,何学强从城南小学调到风华小学任校长,刚接管这所小学时,看见小小的校园内荒草丛生,尘土飞扬,操场和道路没有一块水泥地,没有学生活动室,更别说还有什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的工作状态相当的懒散,甚至除了有课,其他时间学校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学生放了学不是默默离开就是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疯耍,学校的公共厕所还仍旧是大多早已淘汰消亡的简陋旱厕,虽是3月初春,却远远就能闻到难闻刺鼻的臭味,与之前他所在的那个干净整洁、绿树红花、生机勃勃的学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何学强看着眼里不禁隐隐有些酸涩。他知道风华小学是绥阳县城中较偏远的一所小学,学生不多,历来经费就相当紧张,学校管理不善,所以一直难以改变现状,他一边看一边心里就在默默寻思,等到全部了解了学校的现状后,他心里早已有了初步的想法了。
心动不如行动,要改变现状,必须立即着手,正值开学,但为尽快转变教师队伍的意识,他还是调整了两个周末,带领全校老师又一次来到重庆进行培训,他说在那里的学习期间里全是军式化管理,仅仅4天的时间,很多老师是真正被触动了,这个培训进一步凝聚了团队精神,他觉得这项培训是需要更是值得的。他还是给教师配了两套服装,他说,这次绝对没有用一分钱的办公经费,是他拉来的赞助。培训结束回来,他加强了学校制度的建设,调整岗位,可依然有不服的老师骂他、在办公室里撒泼,甚至威胁他说要去告他。何学强平静地对他们说:“你要告就去告吧,不是没有人告我,我不怕。”对于何学强来说,经历得多了,他会更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些绊脚石们还困不住他的脚步,更改变不了他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他的一腔热血,心底无私天地宽。
他多次召开学校作风建设大会,推心置腹地向学校的教职员工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经历以及新形式下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他谈他的总体规划和初步打算,他提出学校必须以农村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一定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乡村文化体育乐园,力争使学校整体面貌“一年有突破,两年大变样,三年成名片。”他的真诚与自信感染了大家,他的讲话不仅博得了大家的掌声,更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期望。他的到来仿佛给学校注入了一股热流,让寒冷的早春变得暖洋洋的。
为了学校,他“找”大款、“傍”名人
何学强曾经所在的城南小学于2012年在他的主导下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从建成少年宫起,他亲身感受了少年宫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可喜而巨大的变化,还从中也尝到了少年宫入驻学校的甜头,他有少年宫情结。城南小学后来的欣欣向荣与风华小学现在的暮气沉沉深深地触动了他,心底的那份执着越来越强烈。少年宫入驻风华,这是最重要的外援项目。于是,何学强从进入风华起就不止一次地向市文明办申请这个项目,他向县教育局汇报了学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争取教育经费支持。
为了改变学校的环境,何学强找爱心人士作为人气外援,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朋友关系,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希望争取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财力捐助和精神支持,他调侃自己说这是为了学校找大款、傍名人。在一次和其他学校搞活动的时候,他认识了遵义市政协常委、遵义十佳道德模范、最美遵义人、全国著名春晖使者、遵义市兴宇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李光伦先生,何学强为了请李先生来给风华小学当名誉校长,采取了软磨硬泡的方法,足足半年的时间,一有空他就去给李先生汇报他的教育理念、改革思路以及教育大计,最终李光伦先生被他执着敬业的精神和真诚所打动。还有一次他去一个亲戚家串门,无意当中亲戚提到刚从中国女子足球队退役的队长晋小梅也是一位爱心人士,他回来马上就多方打听,找人牵线,终于成功聘请了晋小梅来风华当了一个名誉校长,晋小梅还帮助风华小学建立了男女足球队……这些名人的加入,给风华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何学强坦言,他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执着,他们的学校条件还相当的差,他从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到处找资助建设学校的报道中得到了启发,要改变现状,他只能到处化缘,不能坐等财政拨款。 没有多余的经费而又要对学校进行环境改造,何学强最需要的是本校职工的精神和行动支援,他卷起袖子搞校园改造,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发扬“5+2、白+黑”的精神,不计报酬不计辛劳,甚至连暑假都没有放过一天假,老师们在他的带头示范下,没有一个退缩过,无论男女都晒得黑黑的。
何学强作为校长,很尽心、很细心,学校老师有任何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所以即便是节假日没有钱发,他们的福利仅仅是何校长的一句短信问候,然而轻轻的一句问候却饱含关怀与感激,学校一天一天地在改变,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短短半年时间,大家的辛勤换来了满园生气,2014年10月,乡村学校少年宫也终于在风华正式落成并启动, 大家无不感慨:“虽然辛苦,但却是苦并快乐着。”
从始至终,何学强校长一直坚持“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的教育理念,他说教书育人就是一定要培养健康积极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些考试机器,他所说的“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品德健康。体、德并进,才能再谈智育。校园建设好了,为了不断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丰富活动内容,让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成为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这片乐土上陶冶情操,放飞梦想!他提出建设“乡村文化体育乐园,让健康谱写生命的乐章”的办学目标,倡导 “生生参与,人人发展”。
教学楼很小,一共只能装修出10间活动室用于少年宫活动用地,共总面积只有522平方米,室内无法再腾出多余的空间,何学强又提出师生要放宽思路,这里除了少年宫楼室,所有的空地其实都是少年宫,每一块场地都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他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情况,设了22个活动兴趣小组,根据活动兴趣小组设置情况采购和配备了相应的活动器材。为了节约开支,全校教职员工都被带动了起来,基本师资都是本校的老师,一师两用,对该校师资的培训,坚持“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为保障少年宫活动正常运转,他领头和其他校领导们带头落实责任,制定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相关管理制度18个。
用国学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何学强将传承国学经典,深入挖掘国学文化,实现国学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整合,将国学精典、道德讲坛融入课程计划,大力开展读书活动。
在何学强与风华小学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如今,过去荒草萋萋的校园如今已是绿树环绕、遍地鲜花,交错于花园中蓝白相间的地砖铺就的小路干净整洁,小路边缘建起了长长的一道校园文化墙,墙分三块,第一块为风华小学情况介绍,其中阐述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校徽校旗设计理念;第二块为体育专栏,“生命在于运动”则是它的主题 ,上面除了展示了篮球、乒乓球、田径等运动的图案还介绍了本土世界拳击冠军邹市明以及我国著名的体育名将们。第三块为“国学经典”,介绍了国学经典《诗经》、《楚辞》、《论语》、《百家姓》、《三字经》和一些成语小故事,并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诠释了《弟子规》,它们激励着学生更倍受学生喜爱。
沿着小路拾级而上,台阶的尽头正是教学楼前的一块不大的塑胶操场,操场最外沿围立着一排石栏,每一栏中的石板上都镌刻着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而“校园书吧”则因地制宜地利用了教学楼的外墙面修出的一个个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放着7000多册图书。楼道的墙上也装点着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就连那个还不够经费改造的旱厕也已没有了过去刺鼻的气味,不仅如此还处处透着文化范,内中厕所赋如是说:风华之厕,尽透雅音,君不见,欧阳方成称三上,左思作赋过十年。男女有别,设为两间,适得其所,循礼入门。七条严妇戒,四品受夫封。入门皆屈膝,光临俱打躬。世上虽有强者,到此全无傲人。任他盖世豪杰,也得顺眼垂眉。任你齐天大圣,只宜下气低声。乱曰:“厕所非俗境,君子谨慎行。进此讲公德,才可善其身。”
何学强还根据地域特点发扬绥阳县诗乡文化特点,结合绥阳县风华镇“诗乡花海”作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的规划,以“编织梦想,幸福花园”为主题,制作喜爱的花儿,发挥学生们创造思维,这不仅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手工作品,又在手工制作中启迪学生幼小的心灵,这些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学校办学体系。
风华小学共有留守儿童66名,占全部学生数的19%。何学强要求教师们必须要抓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还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详实档案,并制定教师帮扶制度,设立教师一对一帮工作计划,通过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知心姐姐聊天室,深入推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在他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整个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内涵发展,教师更爱岗敬业了,全体师生朝气十足,信心百倍,学校素质教育也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引了方向,并在这么短短的时间交了一份令学校、社会家长满意的答卷。过去风华小学是一所无人提及默默无闻偏远县城小学,而如今,风华小学已经成了众多县级学校的办学标杆。
虽然何学强来到风华小学的时间不长,但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风华正茂,精彩人生!”是风华小学的校徽设计理念,这又何尝不是何学强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何学强说着这里的故事,这里的变化,无法掩饰的是他眼里那份自信、果断、坚韧与直率,对风华的炽热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与其说他和我聊的是学校、是教育,不如说他和我聊的是人生,从他的经历中,我看到更多的是这个人一生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是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