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史泰龙主演的电影“第一滴血”第4集里,有一颗名叫“Tallbey”的超级炸弹,其巨大的威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炸弹不是电影编剧的杜撰,它是在二战中,为对付纳粹德国的坚固目标,由英国天才科学家巴恩斯·沃利斯发明的巨型航弹——“地震炸弹”。这是有史以来投入使用过的最大吨位的航空炸弹。本文将带您走进地震炸弹的传奇岁月。
战事催生的“地震炸弹”
进入20世纪,随着材料科学、建筑技术的进步,各国纷纷给高战略价值目标穿上越来越厚的钢筋混凝土“铠甲”,或将其埋藏在地下深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后,英国对轴心国高价值目标的攻击提上了日程。开战伊始,英国只有113千克和226千克两种规格的航空炸弹,还都是一战末开发的“老古董”。很快,英国工业界就应英国军方要求,开发出了自重1800千克的“饼干炸弹”,不久又在其基础上研发出“超级饼干炸弹”,重量达到了空前的3624千克。但在对付德国的加强防御目标(尤其是钢筋混凝土顶部的潜艇基地和坚固的桥梁)时仍“心有余而力不足”。英国科学界的有识之士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1941年,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在一本名为《对轴心国的攻击方法》书中,提出了研发10吨级超级炸弹的疯狂设想,一方面借助超重型炸弹的震荡波摧毁建筑物的地基,一方面依赖龙卷风一般的爆轰冲击波杀伤敌方目标。
1942年,欧战正酣的关键时刻,英国皇家空军敲响了巴恩斯·沃利斯的家门,请他研发一种能对付坚固目标的航空炸弹。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航空工程师,沃利斯曾担任飞机总设计师,还发明了著名的弹跳炸弹(专用于攻击鲁尔水坝)。这一次,他接受了任务。
要达到军方的要求,炸弹首先要足够大。在沃利斯的设想中,有6吨和10吨两种级别的重型炸弹,依靠其巨大的重量、超高的速度所带来的超大动能贯穿目标建筑物顶部混凝土防护层或地基后爆炸,并将产生的能量传递给建筑物,或者在地基下形成膨胀的空腔,以彻底摧毁目标。这种空前庞大的炸弹产生的威力不逊于一场小型地震,因而得名“地震炸弹”,后来的实战也证实了它的惊人效果。
“高脚杯”炸弹
为了使炸弹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考虑到“兰开斯特”轰炸机的携载能力,沃利斯率先展开了6吨级地震炸弹——“高脚杯”(Tallboy,又名“高脚橱”)的研发。
“高脚杯”炸弹的自重达到了惊人的5443千克(作为对比,奥迪A6自重也不过1760千克),带尾翼长6.4米,最大直径0.965米,长度和直径之比达到了6.67,既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降落速度,又能加大对目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内部填充2359千克的铝粉混合-D1炸药,占炸弹总重的41%。由于掺入了铝热剂,炸药燃烧更充分、剧烈,爆轰波持续时间更长,威力超过同等重量的TNT炸药的50%。
沃利斯为“高脚杯”设计了一副修长纤细的流线型身材,外形酷似一只高高的酒杯,这也是其绰号得名的由来。从5500米高空投下,到达地面时“高脚杯”的速度超过1210千米/小时,可穿透5米厚的混凝土层,产生直径30米、深24米的弹坑。但过高的速度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首先,高速度会产生巨大的撞击能量,剧烈的撞击会导致弹体变形、引信失效、炸弹过早爆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沃利斯为“高脚杯”准备了坚固的“铠甲”——坚硬的强化钢外壳,炸弹头部还有一个经过特别强化处理的钢锥,头锥处的厚度超过10厘米。这样就保证了“高脚杯”地穿透力。其次,试验中发现“高脚杯”在下降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总是会莫名其妙地“翻跟头”。分析表明,“高脚杯”在突破声障时会失去平衡。相应地,沃利斯把炸弹尾翼稍微扭曲5°,加强了陀螺效应,使炸弹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围绕中轴线旋转,既不会出现俯仰和偏转,还改善了“高脚杯”的精确度。
为防止引信在剧烈撞击时失效,沃利斯为“高脚杯”设置了三重相对独立的延时引信,在其中一个、甚至两个失效的情况下保证炸弹顺利引爆。采用延时引信,在“高脚杯”穿透建筑物外层后才爆炸,最大可能地破坏其深层结构。依据任务性质,延时范围可在30秒~30分钟之间调整。
设计完成后,“高脚杯”被交给诞生了著名的“喷火”式战斗机的维克斯公司生产。“高脚杯”过大的体型不便于流水线生产,弹头在机加工阶段也要严格保证轴对称,以确保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为了满足铸造和机加工的高精度,大部分零部件都由经验丰富的熟练技工手工生产。
普通航空炸弹在飞机返航途中会被扔掉,以免着陆时的振颤或碰撞引爆炸弹。但“高脚杯”既昂贵而稀少,没用完的“高脚杯”往往会被带回基地。每当“兰开斯特”轰炸机带弹着陆时,机组成员总是在心中祈祷“高脚杯”不要爆炸。
“高脚杯”还有一个美国兄弟。由于英国产能有限,英国人把“高脚杯”炸弹的专利授权给美国生产,美国人在“高脚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T-10炸弹。T-10炸弹于1944年末研发成功,重5665千克,装2495千克的黄色炸药(占总重量的44%),弹壳头部还设计了一个穿甲弹芯。当时的美国被太平洋诸岛上的日军堡垒搞得焦头烂额,如获至宝的美军打算用它来清除这些堡垒,为两栖登陆扫清障碍。但原子弹的出现使T-10炸弹失去了用武之地。朝鲜战争中,美国军方为T-10炸弹加装无线电制导系统,从而诞生了“塔松”巨型制导炸弹。1951年3月29号,3架B-29挂载“塔松”执行轰炸鸭绿江大桥的任务,但任务失败。不仅如此,返航中一架低空飞行的B-29往日本海中抛弃“塔松”时意外坠毁。事后的调查认为,“塔松”碰触到海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摧毁了B-29。美军官方认为这种炸弹无法“在飞行中被安全抛弃”。至此之后,美军司令部取消了“塔松”炸弹的使用。
更上层楼的“大满贯”
“高脚杯”炸弹虽然空前,但它同沃利斯心中梦想的10吨级巨型炸弹仍有不小差距。实战中也发现,“兰开斯特”轰炸机有携带10吨级炸弹的潜力,于是沃利斯展开了10吨级别炸弹的研制。新的炸弹被命名为“大满贯”(英文名Grand Slam Bomb,又名“巨响”)。 1943年7月,沃利斯开始了新一代地震炸弹的研制。“大满贯”结构几乎和“高脚杯”完全相同,但重量却达到了10000千克(22000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大满贯”带尾翼长高8.08米,直径1.17米,头部由加强弹锥保护。炸弹的总体色调为暗绿色或灰色,尾部为金属原色。头锥处涂了一个很细的红圈和一个较宽的绿圈,绿圈上用钢印标注了“高能爆炸物-D1”,表示内部填充了铝粉混合-D1高爆炸药(4144千克)。从高空投下后,“大满贯”会在下降的末端逼近声速——330米/秒,并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撕开地表、侵入建筑物地基,随后爆炸并形成巨大的空腔。“大满贯”对土壤层的贯穿力为40米,对混凝土层的侵彻深度可达6米。它是核武器出现之前,人类制造过的最大的爆炸物,也是迄今为止投入实战的最大爆炸物。
为了携带“大满贯”,军方对“兰开斯特”进行了改装,拆除了背部、机头的炮塔,部分装甲也被拆掉,机腹炸弹舱门被取消,利用机腹的巨大凹槽来悬挂炸弹,挂弹架进行了特别加固,同时还换装了马力更强劲的“灰背隼”- 24发动机。改装后的型号为“兰开斯特”B.1特殊型,光秃秃的外形被飞行员们笑称为“糖块”,主要由精锐的617轰炸机中队使用。
“大满贯”生产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数量更稀少。同“高脚杯”一样,英国也将部分生产合同转包给了美国的A·O·史密斯公司(你没看错,就是现在电视上狂做热水器广告的那家公司,该公司还是世界著名的压力容器生产商)。美国人在“大满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M110巨型炸弹(编号为T-14),自重同样为10000千克。炸弹头部装有一个穿甲弹芯。不过,尾翼最后面的锥筒可以拆卸掉,使炸弹能装在改进的B-29炸弹舱,但没有投入实战。
战功赫赫的传奇经历
地震炸弹被用于轰炸加强防御的、高战略价值目标,如德国V-2火箭基地、重点桥梁、铁路枢纽、U型潜艇基地等。当时,皇家空军中只有“兰开斯特”轰炸机能够携带地震炸弹。随后,皇家空军第617轰炸中队被挑出来进行适应性训练。617中队是皇家空军的骄子,因执行轰炸鲁尔水坝的“惩戒”行动而名闻天下,号称“堡垒破坏者”。该中队装备了清一色的“兰开斯特”MK.1特别改型轰炸机(为携带地震炸弹而做了特别的改进),其机上普遍安装了炸弹自动瞄准装置,可提前计算以补偿高度、速度、风速、空气温度和压强的干扰,命中精度相当高。
1944年6月8日夜间,617中队的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各携带1枚“高脚杯”炸弹,轰炸了法国卢瓦尔河上的水运枢纽索米尔市的一个重点铁路隧道。这是“高脚杯”第一次投入实战,行动大获成功。其中的1枚“高脚杯”击穿了隧道上方18米厚的土层,完全摧毁了隧道。事实证明了“高脚杯”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和毁伤能力。
“高脚杯”最负盛名的行动莫过于击沉“提尔皮茨”战列舰。“提尔皮茨”号是德国海军的心肝宝贝,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第二艘,于1941年2月服役。“俾斯麦”被击沉后,“提尔皮茨”就一直在近海活动,并没有什么光辉战绩。尽管如此,还是牵制了数倍于己的英国海军力量。
“提尔皮茨”的装甲实在是棘手,在其中部主甲板下,有长约150米的装甲带,装甲硬化厚度达203毫米,将弹药库、主机舱、主锅炉舱等要害部位全部保护起来,即使遭到重创,也能保持不沉,浮在水面上等待修理。皇家海军曾用720千克炸弹炸伤“提尔皮茨”,但皮糙肉厚的“提尔皮茨”很快就被修复完好。海军特种兵也曾利用微型潜艇潜入军港、在“提尔皮茨”舰底引爆了4吨高爆炸药,但也没能摧毁该舰。此外,“提尔皮茨”号常年躲在挪威的卡亚峡湾,严重威胁盟军支援苏联的海上运输线:峡湾既窄又浅,两岸山势陡峭,鱼雷机无用武之地,德国人释放的烟幕很快就能覆盖“提尔皮茨”号。想来想去,皇家海军只能找皇家空军帮忙。皇家空军遂派遣大名鼎鼎的“堡垒破坏者”助阵。
9月15号,617中队和9中队从苏联白海附近的阿尔汉格斯克市的雅戈德尼克机场起飞,直扑1000千米之外的“提尔皮茨”号。这次任务被命名为“扫雷器”行动。27架“兰开斯特”中的21挂载了“高脚杯”炸弹。4小时后,机群抵达“提尔皮茨”号锚地。27架“兰开斯特”分成4个攻击编队,各个编队之间距1600米,从东南方向鱼贯进入卡亚峡湾。德国防空火力极其密集,并且还施放烟幕,干扰了投弹手的视线,炸弹无一例外偏离了目标。唯有中队长泰特所在机组投下的“高脚杯”击中了“提尔皮茨”号。炸弹钻入了该舰的肚子里,在艏柱后部靠近水平龙骨处爆炸,将右舷炸出了一个9.7米宽、14.6米长的大洞,上甲板像薄饼似地向上翻卷着。损伤部位全部进水,舰首吃水增加了2.4米。这是“提尔皮茨”号下水后最严重的一次损伤,也昭示着它的末日不远了。
被炸伤的“提尔皮茨”失去了机动能力,被拖到挪威南部作炮台用,以防御盟军在挪威登陆。这使得“提尔皮茨”进入了从英国起飞的轰炸机的攻击范围。10月29号,617中队从英国本土起飞,扑向“提尔皮茨”。但天公不作美,“提尔皮茨”上空阴云密布,极大地遮挡了攻击视线,炸弹无一命中。
11月12日早晨,617中队和9中队的29架“兰开斯特”再次出击,从苏格兰某机场起飞,先单机飞往挪威海岸线,再编成4队,以避开德国人的监视。上午9时27分,“提尔皮茨”号的瞭望哨发现目标,不久,A、B炮塔同时开火,战列舰主炮的大炮弹在英机四周炸开大朵大朵黑褐色的云团。但开阔的地形限制了烟幕的快速形成和滞留,“兰开斯特”们冒着炮火勇敢地飞到了目标舰头上,瞄准目标投下“高脚杯”。
很快,“提尔皮茨”就被两枚“高脚杯”击中了。一枚落在B炮塔附近,随着一声闷雷般的巨响,几十吨重的前主炮塔被炸飞,炸起的铁块甚至飞到了7.3千米之外。另一枚“高脚杯”贯穿左舷锅炉舱上部的装甲板,将左舷外侧炸开一个大洞,破口从主甲板到装甲甲板、鱼雷舱壁、直至龙骨,长达14米,左舷主锅炉和主机舱迅速进水,舰体左倾。紧接着,第三枚“高脚杯”命中了左舷三号副炮,引爆了弹药室。不久,“提尔皮茨”号左舷中部67米的部位进水,只不过2分钟,舰体左倾就达到了惊人的40°。9时52分,德国海军最后的荣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沉入海底。船上的1700人当中有近1000人阵亡。
“高脚杯”出生半年后,“大满贯”也来到了这个世界。1945年3月13日,“大满贯”首次试验成功,英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派上了战场。3月14日,英国某空军基地,第617中队正紧张地作着出征准备,今天的目标是德占区的比勒菲尔德铁路大桥。此前,英美空军曾耗费3000余吨常规炸弹都未能将其炸毁。与以往不同,这次中队被授权使用新式的“大满贯”炸弹。机群由中队长卡尔德率领,一路向东,飞抵比勒菲尔德铁路大桥上空。轰炸机在4877米的高度投下“大满贯”。炸弹脱离机身的瞬间,飞机陡然一轻。紧接着,投弹手发出“炸弹偏离目标”的报告,失望的机组成员踏上了归程。但返回基地后,轰炸评估报告却让机组大吃一惊:大桥被彻底炸垮。原来,虽然“大满贯”偏离目标20多米,却炸出了30多米的深坑。巨大的震动引发了一次小小的地震,产生的地震效应使大桥多个横跨梁倒塌。90多米长的桥面也随之垮塌,完全不能修复。
从1943~1945年,英美两国一共制造了近1000枚地震炸弹,为二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逝去,只剩下寥寥几枚地震炸弹,安静地躺在博物馆的某个角落里,向游客诉说着曾经的光辉岁月。
编辑:石坚
战事催生的“地震炸弹”
进入20世纪,随着材料科学、建筑技术的进步,各国纷纷给高战略价值目标穿上越来越厚的钢筋混凝土“铠甲”,或将其埋藏在地下深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后,英国对轴心国高价值目标的攻击提上了日程。开战伊始,英国只有113千克和226千克两种规格的航空炸弹,还都是一战末开发的“老古董”。很快,英国工业界就应英国军方要求,开发出了自重1800千克的“饼干炸弹”,不久又在其基础上研发出“超级饼干炸弹”,重量达到了空前的3624千克。但在对付德国的加强防御目标(尤其是钢筋混凝土顶部的潜艇基地和坚固的桥梁)时仍“心有余而力不足”。英国科学界的有识之士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1941年,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在一本名为《对轴心国的攻击方法》书中,提出了研发10吨级超级炸弹的疯狂设想,一方面借助超重型炸弹的震荡波摧毁建筑物的地基,一方面依赖龙卷风一般的爆轰冲击波杀伤敌方目标。
1942年,欧战正酣的关键时刻,英国皇家空军敲响了巴恩斯·沃利斯的家门,请他研发一种能对付坚固目标的航空炸弹。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航空工程师,沃利斯曾担任飞机总设计师,还发明了著名的弹跳炸弹(专用于攻击鲁尔水坝)。这一次,他接受了任务。
要达到军方的要求,炸弹首先要足够大。在沃利斯的设想中,有6吨和10吨两种级别的重型炸弹,依靠其巨大的重量、超高的速度所带来的超大动能贯穿目标建筑物顶部混凝土防护层或地基后爆炸,并将产生的能量传递给建筑物,或者在地基下形成膨胀的空腔,以彻底摧毁目标。这种空前庞大的炸弹产生的威力不逊于一场小型地震,因而得名“地震炸弹”,后来的实战也证实了它的惊人效果。
“高脚杯”炸弹
为了使炸弹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考虑到“兰开斯特”轰炸机的携载能力,沃利斯率先展开了6吨级地震炸弹——“高脚杯”(Tallboy,又名“高脚橱”)的研发。
“高脚杯”炸弹的自重达到了惊人的5443千克(作为对比,奥迪A6自重也不过1760千克),带尾翼长6.4米,最大直径0.965米,长度和直径之比达到了6.67,既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降落速度,又能加大对目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内部填充2359千克的铝粉混合-D1炸药,占炸弹总重的41%。由于掺入了铝热剂,炸药燃烧更充分、剧烈,爆轰波持续时间更长,威力超过同等重量的TNT炸药的50%。
沃利斯为“高脚杯”设计了一副修长纤细的流线型身材,外形酷似一只高高的酒杯,这也是其绰号得名的由来。从5500米高空投下,到达地面时“高脚杯”的速度超过1210千米/小时,可穿透5米厚的混凝土层,产生直径30米、深24米的弹坑。但过高的速度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首先,高速度会产生巨大的撞击能量,剧烈的撞击会导致弹体变形、引信失效、炸弹过早爆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沃利斯为“高脚杯”准备了坚固的“铠甲”——坚硬的强化钢外壳,炸弹头部还有一个经过特别强化处理的钢锥,头锥处的厚度超过10厘米。这样就保证了“高脚杯”地穿透力。其次,试验中发现“高脚杯”在下降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总是会莫名其妙地“翻跟头”。分析表明,“高脚杯”在突破声障时会失去平衡。相应地,沃利斯把炸弹尾翼稍微扭曲5°,加强了陀螺效应,使炸弹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围绕中轴线旋转,既不会出现俯仰和偏转,还改善了“高脚杯”的精确度。
为防止引信在剧烈撞击时失效,沃利斯为“高脚杯”设置了三重相对独立的延时引信,在其中一个、甚至两个失效的情况下保证炸弹顺利引爆。采用延时引信,在“高脚杯”穿透建筑物外层后才爆炸,最大可能地破坏其深层结构。依据任务性质,延时范围可在30秒~30分钟之间调整。
设计完成后,“高脚杯”被交给诞生了著名的“喷火”式战斗机的维克斯公司生产。“高脚杯”过大的体型不便于流水线生产,弹头在机加工阶段也要严格保证轴对称,以确保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为了满足铸造和机加工的高精度,大部分零部件都由经验丰富的熟练技工手工生产。
普通航空炸弹在飞机返航途中会被扔掉,以免着陆时的振颤或碰撞引爆炸弹。但“高脚杯”既昂贵而稀少,没用完的“高脚杯”往往会被带回基地。每当“兰开斯特”轰炸机带弹着陆时,机组成员总是在心中祈祷“高脚杯”不要爆炸。
“高脚杯”还有一个美国兄弟。由于英国产能有限,英国人把“高脚杯”炸弹的专利授权给美国生产,美国人在“高脚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T-10炸弹。T-10炸弹于1944年末研发成功,重5665千克,装2495千克的黄色炸药(占总重量的44%),弹壳头部还设计了一个穿甲弹芯。当时的美国被太平洋诸岛上的日军堡垒搞得焦头烂额,如获至宝的美军打算用它来清除这些堡垒,为两栖登陆扫清障碍。但原子弹的出现使T-10炸弹失去了用武之地。朝鲜战争中,美国军方为T-10炸弹加装无线电制导系统,从而诞生了“塔松”巨型制导炸弹。1951年3月29号,3架B-29挂载“塔松”执行轰炸鸭绿江大桥的任务,但任务失败。不仅如此,返航中一架低空飞行的B-29往日本海中抛弃“塔松”时意外坠毁。事后的调查认为,“塔松”碰触到海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摧毁了B-29。美军官方认为这种炸弹无法“在飞行中被安全抛弃”。至此之后,美军司令部取消了“塔松”炸弹的使用。
更上层楼的“大满贯”
“高脚杯”炸弹虽然空前,但它同沃利斯心中梦想的10吨级巨型炸弹仍有不小差距。实战中也发现,“兰开斯特”轰炸机有携带10吨级炸弹的潜力,于是沃利斯展开了10吨级别炸弹的研制。新的炸弹被命名为“大满贯”(英文名Grand Slam Bomb,又名“巨响”)。 1943年7月,沃利斯开始了新一代地震炸弹的研制。“大满贯”结构几乎和“高脚杯”完全相同,但重量却达到了10000千克(22000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大满贯”带尾翼长高8.08米,直径1.17米,头部由加强弹锥保护。炸弹的总体色调为暗绿色或灰色,尾部为金属原色。头锥处涂了一个很细的红圈和一个较宽的绿圈,绿圈上用钢印标注了“高能爆炸物-D1”,表示内部填充了铝粉混合-D1高爆炸药(4144千克)。从高空投下后,“大满贯”会在下降的末端逼近声速——330米/秒,并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撕开地表、侵入建筑物地基,随后爆炸并形成巨大的空腔。“大满贯”对土壤层的贯穿力为40米,对混凝土层的侵彻深度可达6米。它是核武器出现之前,人类制造过的最大的爆炸物,也是迄今为止投入实战的最大爆炸物。
为了携带“大满贯”,军方对“兰开斯特”进行了改装,拆除了背部、机头的炮塔,部分装甲也被拆掉,机腹炸弹舱门被取消,利用机腹的巨大凹槽来悬挂炸弹,挂弹架进行了特别加固,同时还换装了马力更强劲的“灰背隼”- 24发动机。改装后的型号为“兰开斯特”B.1特殊型,光秃秃的外形被飞行员们笑称为“糖块”,主要由精锐的617轰炸机中队使用。
“大满贯”生产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数量更稀少。同“高脚杯”一样,英国也将部分生产合同转包给了美国的A·O·史密斯公司(你没看错,就是现在电视上狂做热水器广告的那家公司,该公司还是世界著名的压力容器生产商)。美国人在“大满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M110巨型炸弹(编号为T-14),自重同样为10000千克。炸弹头部装有一个穿甲弹芯。不过,尾翼最后面的锥筒可以拆卸掉,使炸弹能装在改进的B-29炸弹舱,但没有投入实战。
战功赫赫的传奇经历
地震炸弹被用于轰炸加强防御的、高战略价值目标,如德国V-2火箭基地、重点桥梁、铁路枢纽、U型潜艇基地等。当时,皇家空军中只有“兰开斯特”轰炸机能够携带地震炸弹。随后,皇家空军第617轰炸中队被挑出来进行适应性训练。617中队是皇家空军的骄子,因执行轰炸鲁尔水坝的“惩戒”行动而名闻天下,号称“堡垒破坏者”。该中队装备了清一色的“兰开斯特”MK.1特别改型轰炸机(为携带地震炸弹而做了特别的改进),其机上普遍安装了炸弹自动瞄准装置,可提前计算以补偿高度、速度、风速、空气温度和压强的干扰,命中精度相当高。
1944年6月8日夜间,617中队的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各携带1枚“高脚杯”炸弹,轰炸了法国卢瓦尔河上的水运枢纽索米尔市的一个重点铁路隧道。这是“高脚杯”第一次投入实战,行动大获成功。其中的1枚“高脚杯”击穿了隧道上方18米厚的土层,完全摧毁了隧道。事实证明了“高脚杯”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和毁伤能力。
“高脚杯”最负盛名的行动莫过于击沉“提尔皮茨”战列舰。“提尔皮茨”号是德国海军的心肝宝贝,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第二艘,于1941年2月服役。“俾斯麦”被击沉后,“提尔皮茨”就一直在近海活动,并没有什么光辉战绩。尽管如此,还是牵制了数倍于己的英国海军力量。
“提尔皮茨”的装甲实在是棘手,在其中部主甲板下,有长约150米的装甲带,装甲硬化厚度达203毫米,将弹药库、主机舱、主锅炉舱等要害部位全部保护起来,即使遭到重创,也能保持不沉,浮在水面上等待修理。皇家海军曾用720千克炸弹炸伤“提尔皮茨”,但皮糙肉厚的“提尔皮茨”很快就被修复完好。海军特种兵也曾利用微型潜艇潜入军港、在“提尔皮茨”舰底引爆了4吨高爆炸药,但也没能摧毁该舰。此外,“提尔皮茨”号常年躲在挪威的卡亚峡湾,严重威胁盟军支援苏联的海上运输线:峡湾既窄又浅,两岸山势陡峭,鱼雷机无用武之地,德国人释放的烟幕很快就能覆盖“提尔皮茨”号。想来想去,皇家海军只能找皇家空军帮忙。皇家空军遂派遣大名鼎鼎的“堡垒破坏者”助阵。
9月15号,617中队和9中队从苏联白海附近的阿尔汉格斯克市的雅戈德尼克机场起飞,直扑1000千米之外的“提尔皮茨”号。这次任务被命名为“扫雷器”行动。27架“兰开斯特”中的21挂载了“高脚杯”炸弹。4小时后,机群抵达“提尔皮茨”号锚地。27架“兰开斯特”分成4个攻击编队,各个编队之间距1600米,从东南方向鱼贯进入卡亚峡湾。德国防空火力极其密集,并且还施放烟幕,干扰了投弹手的视线,炸弹无一例外偏离了目标。唯有中队长泰特所在机组投下的“高脚杯”击中了“提尔皮茨”号。炸弹钻入了该舰的肚子里,在艏柱后部靠近水平龙骨处爆炸,将右舷炸出了一个9.7米宽、14.6米长的大洞,上甲板像薄饼似地向上翻卷着。损伤部位全部进水,舰首吃水增加了2.4米。这是“提尔皮茨”号下水后最严重的一次损伤,也昭示着它的末日不远了。
被炸伤的“提尔皮茨”失去了机动能力,被拖到挪威南部作炮台用,以防御盟军在挪威登陆。这使得“提尔皮茨”进入了从英国起飞的轰炸机的攻击范围。10月29号,617中队从英国本土起飞,扑向“提尔皮茨”。但天公不作美,“提尔皮茨”上空阴云密布,极大地遮挡了攻击视线,炸弹无一命中。
11月12日早晨,617中队和9中队的29架“兰开斯特”再次出击,从苏格兰某机场起飞,先单机飞往挪威海岸线,再编成4队,以避开德国人的监视。上午9时27分,“提尔皮茨”号的瞭望哨发现目标,不久,A、B炮塔同时开火,战列舰主炮的大炮弹在英机四周炸开大朵大朵黑褐色的云团。但开阔的地形限制了烟幕的快速形成和滞留,“兰开斯特”们冒着炮火勇敢地飞到了目标舰头上,瞄准目标投下“高脚杯”。
很快,“提尔皮茨”就被两枚“高脚杯”击中了。一枚落在B炮塔附近,随着一声闷雷般的巨响,几十吨重的前主炮塔被炸飞,炸起的铁块甚至飞到了7.3千米之外。另一枚“高脚杯”贯穿左舷锅炉舱上部的装甲板,将左舷外侧炸开一个大洞,破口从主甲板到装甲甲板、鱼雷舱壁、直至龙骨,长达14米,左舷主锅炉和主机舱迅速进水,舰体左倾。紧接着,第三枚“高脚杯”命中了左舷三号副炮,引爆了弹药室。不久,“提尔皮茨”号左舷中部67米的部位进水,只不过2分钟,舰体左倾就达到了惊人的40°。9时52分,德国海军最后的荣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沉入海底。船上的1700人当中有近1000人阵亡。
“高脚杯”出生半年后,“大满贯”也来到了这个世界。1945年3月13日,“大满贯”首次试验成功,英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派上了战场。3月14日,英国某空军基地,第617中队正紧张地作着出征准备,今天的目标是德占区的比勒菲尔德铁路大桥。此前,英美空军曾耗费3000余吨常规炸弹都未能将其炸毁。与以往不同,这次中队被授权使用新式的“大满贯”炸弹。机群由中队长卡尔德率领,一路向东,飞抵比勒菲尔德铁路大桥上空。轰炸机在4877米的高度投下“大满贯”。炸弹脱离机身的瞬间,飞机陡然一轻。紧接着,投弹手发出“炸弹偏离目标”的报告,失望的机组成员踏上了归程。但返回基地后,轰炸评估报告却让机组大吃一惊:大桥被彻底炸垮。原来,虽然“大满贯”偏离目标20多米,却炸出了30多米的深坑。巨大的震动引发了一次小小的地震,产生的地震效应使大桥多个横跨梁倒塌。90多米长的桥面也随之垮塌,完全不能修复。
从1943~1945年,英美两国一共制造了近1000枚地震炸弹,为二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逝去,只剩下寥寥几枚地震炸弹,安静地躺在博物馆的某个角落里,向游客诉说着曾经的光辉岁月。
编辑: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