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和《同桌的你》等以追忆、怀念、致敬青春为主题的纯爱校园电影,《左耳》是一部以复仇、救赎、成长和追求理想为内容的青春电影。影片按照情节发展变化的顺序展示了张漾等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平实的人性特点,彰显了青春电影丰富而独特的主题内涵。
【关键词】青春电影左耳主题分析
电影《左耳》围绕阴谋与救赎展开,讲述了青春成长的故事,它是疼痛青春的代表。①影片導演苏有朋认为《左耳》“讲的就是人性”。②因此,影片通过一系列的生动情节,塑造了张漾等独特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品所蕴含的疼痛与成长并行的主题内涵。
一、青春的疼:忧郁愤怒中的无情报复
电影《左耳》中的张漾是个满腹心事的英俊少年,他恼恨妈妈的残忍以及讨厌爸爸的懦弱。但他并不知道自己是爸爸从福利院领养回来的,而且一直误认为许弋的妈妈是自己的妈妈,并对妈妈贪图荣华富贵而抛弃贫穷的爸爸和他的行为耿耿于怀、怀恨于心。这一点可以从他与吧啦的对话中得知:“我很小的时候我妈抛弃了我和我爸,跟别的男人结婚了,我妈就是现在许弋他妈。我刚出生不久,她嫌我爸穷,就爱上了许弋他爸,跟着他去了上海再也没回来过,高三许弋转学回原籍参加高考,竟然分到我们班,她来参加家长会看到我眼皮都不抬一下。天底下居然会有这样的母亲,我每一天都在想,这个仇我非报不可。”一方面,对“妈妈”无情行为的不理解一直困扰、折磨着张漾;另一方面,母爱的缺失以及对母爱的渴望、忌妒致使张漾怒火燃烧。
如果说对母爱的误解是张漾性格阴暗的罪魁祸首,那么完全噤声的父爱很可能是第二个原因。因为按照成年人的思路,当孩子未满18周岁时,一般情况下父母不会告诉孩子不好的重大事情,比如父母婚姻破裂的情况,因此等张漾上了大学,爸爸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才决定告诉张漾真相:离婚不是妈妈主动提出的,你的亲生妈妈不是许弋的妈妈;你也不是爸爸的亲生儿子。然而,在此之前,张漾一无所知。那时面对羸弱的爸爸和贫穷的家庭,他想当然地认为妈妈因爱慕虚荣、自私自利而抛夫弃子。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过于敏感、常常胡思乱想,此时爸爸的沉默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不能理解。
当张漾遇到漂亮性感、胆大妄为、痴爱自己的“坏女孩”黎吧啦时,他敢于冒险,甚至不惜以自己为条件利用吧啦去报复阳光帅气、成绩优秀、家庭幸福的许弋。他告诉吧啦:“我可以泡你,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你去天中找一个叫许弋的男生,不管用什么手段,我要他身败名裂。”17岁的少年心中居然藏着如此邪恶和凶残的想法,确实令人毛骨悚然。这时的张漾与同龄的许弋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冷酷无情,后者阳光温暖;前者冷若冰霜,后者和颜悦色;前者经常形单影只,而后者人见人爱。由此可见,妈妈抛夫弃子的行为和爸爸的缄默不语造成了张漾郁郁寡欢、沉默寡言的个性。他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最终年轻气盛的张漾选择通过报复许弋来释放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二、青春的悔:痛改前非中的努力救赎
心中充满仇恨的张漾是个不择手段、冷血残酷的坏孩子,但吧啦的死使他从此踏上了救赎之路。
首先,张漾通过自责和内疚来反省自己。
相似的童年生活和家庭境遇使吧啦和张漾在篮球赛相识之后愈走愈近,两人的关系也由利用和被利用逐渐变为亦真亦假的真感情。而此时此刻,张漾还和富家女蒋皎纠缠在一起,可蒋皎却凭借家庭的富有不分场合地威胁、强迫张漾使其自尊受挫、颜面无存。比如在高考结束之后同学的聚会上,蒋皎通过强抢张漾的手机看到了吧啦发的短信,接着她当众用摄像机逼问:“张漾,你看着我,请问我和黎吧啦的吻,谁的比较甜?今天我要你说清楚,有那个婊子就没有我,你说啊,说啊你。”夹杂着愤怒、惆怅和无奈,张漾回答:“黎吧啦,婊子,够了吧。”后来黎吧啦看见了这段视频,“婊子”二字彻底伤透了她当时欢乐无比的心,心痛的她不断给张漾打电话,可此时的张漾正帮爸爸收货,没有听到电话响声;泪奔的吧啦给小耳朵打完电话,在大雨倾盆的街上慌乱之中出了车祸。之后,张漾在和吧啦曾经约会的海边独自喝酒,孤独而悲伤;小耳朵看到张漾在吃拉面时,气冲冲地走过去,苛刻地指责他:“你去看过她吗?你没脸见她,是吧,你谋杀了她,她是不会原谅你的。(用手把香菜放到张漾碗里)你应该多吃一点,不然哪有力气忏悔。你爱她吗?所以吧啦死的一点都不值得,对不对,所以吧啦就是天下第一号傻瓜,对吗?”张漾解释之后问:“她(临终前)说什么?”小耳朵疾言厉色:“你关心吗?我不告诉你,谁的错谁买单。”吧啦的死成为张漾心中的痛和最深的阴影,张漾从此处于内疚和自责的深渊。也正是张漾对吧啦的念念不忘,最终蒋皎决定和他分手。
其次,张漾主要通过与小耳朵关系的缓和来减轻罪恶感。
寒假期间张漾和李珥在酒吧偶遇,从小耳朵口中得知许弋的妈妈去世了,家里的生意也不好了,只有许弋一个人在上海过年。此时的张漾向小耳朵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不怪你恨我,我也恨我自己。”“你不用再给我发信息了,我只会过得比你想象中更差。”自此,小耳朵与张漾两人的敌对关系似乎得到了些许缓和;当他们在第二年的寒假再次相遇后,小耳朵感觉张漾与高中时期相比话多了,潜移默化地,彼此内心的恨意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化了,这对减轻张漾的负罪感具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通过实际行动最终完成心灵上的救赎。
比如张漾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转变了对爸爸的态度,假期回家主动帮爸爸照顾生意;得知黑人有家不能回及靠摆地摊维持生存的处境之后,张漾不计前嫌和他一起在网上做服装生意;偶遇车祸时不假思索、全力以赴救助遇难者;敢于直面吧啦,来到墓地亲自和吧啦说声对不起等等。看到张漾的改变,小耳朵彻底原谅了他,主动告诉张漾吧啦的临终遗言:“她相信你,她永远爱你。”虽然只有九个字,却从精神上彻底解救了张漾。然而真相是“小耳朵天生左耳失聪,因此吧啦临终时依附在她左耳说的话,她根本听不到”。 三、青春的梦:历经坎坷后的破茧成蝶
张漾虽然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短,他一直有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践行。高中时期,他迫切希望逃离家乡,于是在隐忍蒋皎无理取闹的同时全力以赴备考,最终通过高考成功去了夢想中的北京;大学期间,为了能够自力更生,自尊心极强的他严词拒绝了蒋皎的“包养”,通过在网上开店做服装生意来维持生存。这可从一次周末他们俩的吵架中获知:
蒋皎:“过两天我就要跟唱片公司签约了,你有没有在听我讲话?”
张漾:“有人买东西。”
蒋皎:“在你眼里,我还不如那堆破衣服是吧?”
张漾:“我要靠这堆衣服才有下学期的生活费。”
蒋皎:“我包了。”
张漾:“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张漾在困难时期还果决拒绝诱惑,由此可见其强烈的自尊、非凡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闯敢拼的魄力。
纵然有梦想的鼓舞和目标的指引,但生活的辛苦、失败的打击、痛苦的煎熬有时也会给生活带来无限的迷茫、困惑,甚至是绝望。但幸运的是,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最终他化茧成蝶成了北京一家小型购物网站的CEO。
尽管激情燃烧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但也许正是青春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让张漾他们即使一败涂地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多味的人生体验也让他们更深地感受到了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从而更加珍惜亲情、宽容友情和奉献爱情。比如小耳朵通过救赎张漾,实际上了也解脱了自己。
影片最后小耳朵抬头仰望天空感叹道:“再见了,我亲爱的吧啦。”这不是要忘记吧啦,而是在告别过去的互相伤害和折磨,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和爱情。蒋皎纵然喜欢张漾,但由于无法忍受张漾的一心二用,亦痛下决心提出分手,其实对不爱自己的人放手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张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之后,依然惦记着小耳朵与许弋,一句“班级群里总是没有许弋的消息,希望他过得比我好”道出了张漾对许弋的真诚关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影片中的张漾等年轻人尽管他们一个个在青春的漩涡里摔得头破血流、体无完肤,但是他们却悄无声息地长大了。这正如人们常说的,青春时不折腾一番,怎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怎么能说自己年轻过。因此,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无所畏惧,他们凭借年轻勇于不断追求精彩的人生,活出精彩的自我,这也许就是这部作品主题的意义所在。③
参考文献
①郭嘉,《孙永焕〈左耳〉让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J].《时尚北京》,2015(5):23
②马莹倩,《甜言蜜语说给〈左耳〉听》[J].《东方电影》,2015(4):46
③周夏,《〈左耳〉:青春的飞扬与隐痛》[J].《当代电影》,2015(6):34-36
(作者:王亚丽,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何春耕,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青春电影左耳主题分析
电影《左耳》围绕阴谋与救赎展开,讲述了青春成长的故事,它是疼痛青春的代表。①影片導演苏有朋认为《左耳》“讲的就是人性”。②因此,影片通过一系列的生动情节,塑造了张漾等独特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品所蕴含的疼痛与成长并行的主题内涵。
一、青春的疼:忧郁愤怒中的无情报复
电影《左耳》中的张漾是个满腹心事的英俊少年,他恼恨妈妈的残忍以及讨厌爸爸的懦弱。但他并不知道自己是爸爸从福利院领养回来的,而且一直误认为许弋的妈妈是自己的妈妈,并对妈妈贪图荣华富贵而抛弃贫穷的爸爸和他的行为耿耿于怀、怀恨于心。这一点可以从他与吧啦的对话中得知:“我很小的时候我妈抛弃了我和我爸,跟别的男人结婚了,我妈就是现在许弋他妈。我刚出生不久,她嫌我爸穷,就爱上了许弋他爸,跟着他去了上海再也没回来过,高三许弋转学回原籍参加高考,竟然分到我们班,她来参加家长会看到我眼皮都不抬一下。天底下居然会有这样的母亲,我每一天都在想,这个仇我非报不可。”一方面,对“妈妈”无情行为的不理解一直困扰、折磨着张漾;另一方面,母爱的缺失以及对母爱的渴望、忌妒致使张漾怒火燃烧。
如果说对母爱的误解是张漾性格阴暗的罪魁祸首,那么完全噤声的父爱很可能是第二个原因。因为按照成年人的思路,当孩子未满18周岁时,一般情况下父母不会告诉孩子不好的重大事情,比如父母婚姻破裂的情况,因此等张漾上了大学,爸爸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才决定告诉张漾真相:离婚不是妈妈主动提出的,你的亲生妈妈不是许弋的妈妈;你也不是爸爸的亲生儿子。然而,在此之前,张漾一无所知。那时面对羸弱的爸爸和贫穷的家庭,他想当然地认为妈妈因爱慕虚荣、自私自利而抛夫弃子。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过于敏感、常常胡思乱想,此时爸爸的沉默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不能理解。
当张漾遇到漂亮性感、胆大妄为、痴爱自己的“坏女孩”黎吧啦时,他敢于冒险,甚至不惜以自己为条件利用吧啦去报复阳光帅气、成绩优秀、家庭幸福的许弋。他告诉吧啦:“我可以泡你,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你去天中找一个叫许弋的男生,不管用什么手段,我要他身败名裂。”17岁的少年心中居然藏着如此邪恶和凶残的想法,确实令人毛骨悚然。这时的张漾与同龄的许弋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冷酷无情,后者阳光温暖;前者冷若冰霜,后者和颜悦色;前者经常形单影只,而后者人见人爱。由此可见,妈妈抛夫弃子的行为和爸爸的缄默不语造成了张漾郁郁寡欢、沉默寡言的个性。他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最终年轻气盛的张漾选择通过报复许弋来释放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二、青春的悔:痛改前非中的努力救赎
心中充满仇恨的张漾是个不择手段、冷血残酷的坏孩子,但吧啦的死使他从此踏上了救赎之路。
首先,张漾通过自责和内疚来反省自己。
相似的童年生活和家庭境遇使吧啦和张漾在篮球赛相识之后愈走愈近,两人的关系也由利用和被利用逐渐变为亦真亦假的真感情。而此时此刻,张漾还和富家女蒋皎纠缠在一起,可蒋皎却凭借家庭的富有不分场合地威胁、强迫张漾使其自尊受挫、颜面无存。比如在高考结束之后同学的聚会上,蒋皎通过强抢张漾的手机看到了吧啦发的短信,接着她当众用摄像机逼问:“张漾,你看着我,请问我和黎吧啦的吻,谁的比较甜?今天我要你说清楚,有那个婊子就没有我,你说啊,说啊你。”夹杂着愤怒、惆怅和无奈,张漾回答:“黎吧啦,婊子,够了吧。”后来黎吧啦看见了这段视频,“婊子”二字彻底伤透了她当时欢乐无比的心,心痛的她不断给张漾打电话,可此时的张漾正帮爸爸收货,没有听到电话响声;泪奔的吧啦给小耳朵打完电话,在大雨倾盆的街上慌乱之中出了车祸。之后,张漾在和吧啦曾经约会的海边独自喝酒,孤独而悲伤;小耳朵看到张漾在吃拉面时,气冲冲地走过去,苛刻地指责他:“你去看过她吗?你没脸见她,是吧,你谋杀了她,她是不会原谅你的。(用手把香菜放到张漾碗里)你应该多吃一点,不然哪有力气忏悔。你爱她吗?所以吧啦死的一点都不值得,对不对,所以吧啦就是天下第一号傻瓜,对吗?”张漾解释之后问:“她(临终前)说什么?”小耳朵疾言厉色:“你关心吗?我不告诉你,谁的错谁买单。”吧啦的死成为张漾心中的痛和最深的阴影,张漾从此处于内疚和自责的深渊。也正是张漾对吧啦的念念不忘,最终蒋皎决定和他分手。
其次,张漾主要通过与小耳朵关系的缓和来减轻罪恶感。
寒假期间张漾和李珥在酒吧偶遇,从小耳朵口中得知许弋的妈妈去世了,家里的生意也不好了,只有许弋一个人在上海过年。此时的张漾向小耳朵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不怪你恨我,我也恨我自己。”“你不用再给我发信息了,我只会过得比你想象中更差。”自此,小耳朵与张漾两人的敌对关系似乎得到了些许缓和;当他们在第二年的寒假再次相遇后,小耳朵感觉张漾与高中时期相比话多了,潜移默化地,彼此内心的恨意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化了,这对减轻张漾的负罪感具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通过实际行动最终完成心灵上的救赎。
比如张漾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转变了对爸爸的态度,假期回家主动帮爸爸照顾生意;得知黑人有家不能回及靠摆地摊维持生存的处境之后,张漾不计前嫌和他一起在网上做服装生意;偶遇车祸时不假思索、全力以赴救助遇难者;敢于直面吧啦,来到墓地亲自和吧啦说声对不起等等。看到张漾的改变,小耳朵彻底原谅了他,主动告诉张漾吧啦的临终遗言:“她相信你,她永远爱你。”虽然只有九个字,却从精神上彻底解救了张漾。然而真相是“小耳朵天生左耳失聪,因此吧啦临终时依附在她左耳说的话,她根本听不到”。 三、青春的梦:历经坎坷后的破茧成蝶
张漾虽然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短,他一直有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践行。高中时期,他迫切希望逃离家乡,于是在隐忍蒋皎无理取闹的同时全力以赴备考,最终通过高考成功去了夢想中的北京;大学期间,为了能够自力更生,自尊心极强的他严词拒绝了蒋皎的“包养”,通过在网上开店做服装生意来维持生存。这可从一次周末他们俩的吵架中获知:
蒋皎:“过两天我就要跟唱片公司签约了,你有没有在听我讲话?”
张漾:“有人买东西。”
蒋皎:“在你眼里,我还不如那堆破衣服是吧?”
张漾:“我要靠这堆衣服才有下学期的生活费。”
蒋皎:“我包了。”
张漾:“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张漾在困难时期还果决拒绝诱惑,由此可见其强烈的自尊、非凡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闯敢拼的魄力。
纵然有梦想的鼓舞和目标的指引,但生活的辛苦、失败的打击、痛苦的煎熬有时也会给生活带来无限的迷茫、困惑,甚至是绝望。但幸运的是,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最终他化茧成蝶成了北京一家小型购物网站的CEO。
尽管激情燃烧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但也许正是青春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让张漾他们即使一败涂地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多味的人生体验也让他们更深地感受到了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从而更加珍惜亲情、宽容友情和奉献爱情。比如小耳朵通过救赎张漾,实际上了也解脱了自己。
影片最后小耳朵抬头仰望天空感叹道:“再见了,我亲爱的吧啦。”这不是要忘记吧啦,而是在告别过去的互相伤害和折磨,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和爱情。蒋皎纵然喜欢张漾,但由于无法忍受张漾的一心二用,亦痛下决心提出分手,其实对不爱自己的人放手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张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之后,依然惦记着小耳朵与许弋,一句“班级群里总是没有许弋的消息,希望他过得比我好”道出了张漾对许弋的真诚关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影片中的张漾等年轻人尽管他们一个个在青春的漩涡里摔得头破血流、体无完肤,但是他们却悄无声息地长大了。这正如人们常说的,青春时不折腾一番,怎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怎么能说自己年轻过。因此,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无所畏惧,他们凭借年轻勇于不断追求精彩的人生,活出精彩的自我,这也许就是这部作品主题的意义所在。③
参考文献
①郭嘉,《孙永焕〈左耳〉让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J].《时尚北京》,2015(5):23
②马莹倩,《甜言蜜语说给〈左耳〉听》[J].《东方电影》,2015(4):46
③周夏,《〈左耳〉:青春的飞扬与隐痛》[J].《当代电影》,2015(6):34-36
(作者:王亚丽,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何春耕,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