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07-02
一、问题的提出
优秀教师要有坚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需要提高,需要学习,需要加快专业化进程,但是“如何提高,如何学习,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却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我们更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
二、专业化的本质及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增长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的生命历程。
青年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
三、实践与认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增强以下五个意识,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 进而促使自己进行的教育教学更加有效。
1.知识系统意识。
事事处处,时时刻刻站在系统的高度,让知识总是以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力争做到的。每个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教学,都要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森林也见树木,使学生在每学一部分知识的时候,都能感知到所学知识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而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比如三角函数章节中,定义、公式比较多,学生容易出现公式记不住,或是不能灵活应用公式的现象,为此,在本章教学时,我采用了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学习前,绘制了本单元的知识树,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要学习的内容及研究思路。在学完这些公式后,我又指导学生以公式的推导为线索去整理记忆这些公式,从而使学生也能够站在系统高度,对知识八方联系,使它们浑然一体,而不再是那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实践证明:学生们对公式的记忆和应用情况大有提高。
2.追根溯源意識。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细节问题,我们教师应努力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虽然有些问题的解答并不是我们学生需要的,但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应该要求自己有所了解。事实上,科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是有“为什么”的,就连数学符号的采用都是如此。这些知识本身或许并不重要,但形成一种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思想方法,却是专业素质提高的一个方面,同时,这也会对你的教学设计或想法产生一些影响。学生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有多深,他就能解答多深的问题。在基本概念的教学上,我更加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请相信,我们追溯到的某些“根源”会对我们自己或是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发挥作用。
3.基本功训练意识。
曾读过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的一本著作,提到他在课堂上默写一道俄罗斯中学数学竞赛题,并让手里有复印件的同学检查他的默写是否有误,这让我感到很诧异,因为自己平时上课经常是照着教案抄写例题或是习题。再有,我外出学习听讲座,经常发现主讲人往往是神情专注的看着听讲的老师,而不是讲稿。我总是对那些不拿讲稿或是不看讲稿的老师或专家们表示由衷的佩服,因为他们的表达流畅自然,神情自如并充满智慧。我梦想着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更加细致,思考每一个环节的设置,详写教案。我想:写教案时写的过程本身比讲课时用它更重要。写,是为了成竹在胸,任你挥洒,而不是要用它作“本”来“宣科”,另外要将“成竹”构思、琢磨并刻印脑中,而不仅是在教案本上。特别的,我还把自己当成学生,回忆自己学生时代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遇到过的困难,并分析一下障碍存在的原因。在课堂上做到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研讨,“和学生一起做”使我也“成竹在胸”,尝试上课尽可能不看教案。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那几个一谈数学就头疼的学生,也开始精神起来了。
4.课堂资源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追求目标。谈到学习资源,除了书本、同事、专家,我们更应关注课堂资源,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是一个重要的促进成长的阵地。它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主要场所。课程情境的创设,教学策略的选择,创生性课程资源的识别与开发,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的运用,总之,凡是涉及到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等专业程度较高领域的能力,都依靠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不是别人“教”会的,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感悟出来的。因此,关注课堂资源是尤为必要的,我们的学生会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丰富鲜活的学习和研究内容。
5.记录反思的意识。
教师当是人类中最具思考力的人群之一。“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徒劳。” 作为教师只读书,教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呢?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青年教师要使自己更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并及时记录,促使自己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我坚持写教学后记。虽然后记中的词汇并不丰富,言语也不华丽,但却反馈了自己在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感受和收获。每隔一段时间,翻看自己写的教学后记,一篇篇也再次让我深省,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个人成长的困惑和顿悟,通过回顾反思,将零散的汇成系统,表层的进入本质,感性的上升到理性。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思考才能使我们从无效到有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我们从有效到高效,只有不断记录反思,积累教育教学中的智慧,才能使我们成为更有灵气的教师。
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这些意识,经过不懈努力,我欣喜的感到学生们更喜欢听我的课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五个意识”也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和我一样的、想做智慧型教师的认同和重视,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发展,以期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和不断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优秀教师要有坚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需要提高,需要学习,需要加快专业化进程,但是“如何提高,如何学习,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却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我们更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
二、专业化的本质及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增长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的生命历程。
青年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
三、实践与认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增强以下五个意识,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 进而促使自己进行的教育教学更加有效。
1.知识系统意识。
事事处处,时时刻刻站在系统的高度,让知识总是以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力争做到的。每个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教学,都要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森林也见树木,使学生在每学一部分知识的时候,都能感知到所学知识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而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比如三角函数章节中,定义、公式比较多,学生容易出现公式记不住,或是不能灵活应用公式的现象,为此,在本章教学时,我采用了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学习前,绘制了本单元的知识树,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要学习的内容及研究思路。在学完这些公式后,我又指导学生以公式的推导为线索去整理记忆这些公式,从而使学生也能够站在系统高度,对知识八方联系,使它们浑然一体,而不再是那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实践证明:学生们对公式的记忆和应用情况大有提高。
2.追根溯源意識。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细节问题,我们教师应努力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虽然有些问题的解答并不是我们学生需要的,但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应该要求自己有所了解。事实上,科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是有“为什么”的,就连数学符号的采用都是如此。这些知识本身或许并不重要,但形成一种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思想方法,却是专业素质提高的一个方面,同时,这也会对你的教学设计或想法产生一些影响。学生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有多深,他就能解答多深的问题。在基本概念的教学上,我更加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请相信,我们追溯到的某些“根源”会对我们自己或是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发挥作用。
3.基本功训练意识。
曾读过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的一本著作,提到他在课堂上默写一道俄罗斯中学数学竞赛题,并让手里有复印件的同学检查他的默写是否有误,这让我感到很诧异,因为自己平时上课经常是照着教案抄写例题或是习题。再有,我外出学习听讲座,经常发现主讲人往往是神情专注的看着听讲的老师,而不是讲稿。我总是对那些不拿讲稿或是不看讲稿的老师或专家们表示由衷的佩服,因为他们的表达流畅自然,神情自如并充满智慧。我梦想着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更加细致,思考每一个环节的设置,详写教案。我想:写教案时写的过程本身比讲课时用它更重要。写,是为了成竹在胸,任你挥洒,而不是要用它作“本”来“宣科”,另外要将“成竹”构思、琢磨并刻印脑中,而不仅是在教案本上。特别的,我还把自己当成学生,回忆自己学生时代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遇到过的困难,并分析一下障碍存在的原因。在课堂上做到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研讨,“和学生一起做”使我也“成竹在胸”,尝试上课尽可能不看教案。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那几个一谈数学就头疼的学生,也开始精神起来了。
4.课堂资源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追求目标。谈到学习资源,除了书本、同事、专家,我们更应关注课堂资源,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是一个重要的促进成长的阵地。它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主要场所。课程情境的创设,教学策略的选择,创生性课程资源的识别与开发,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的运用,总之,凡是涉及到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等专业程度较高领域的能力,都依靠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不是别人“教”会的,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感悟出来的。因此,关注课堂资源是尤为必要的,我们的学生会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丰富鲜活的学习和研究内容。
5.记录反思的意识。
教师当是人类中最具思考力的人群之一。“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徒劳。” 作为教师只读书,教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呢?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青年教师要使自己更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并及时记录,促使自己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我坚持写教学后记。虽然后记中的词汇并不丰富,言语也不华丽,但却反馈了自己在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感受和收获。每隔一段时间,翻看自己写的教学后记,一篇篇也再次让我深省,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个人成长的困惑和顿悟,通过回顾反思,将零散的汇成系统,表层的进入本质,感性的上升到理性。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思考才能使我们从无效到有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我们从有效到高效,只有不断记录反思,积累教育教学中的智慧,才能使我们成为更有灵气的教师。
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这些意识,经过不懈努力,我欣喜的感到学生们更喜欢听我的课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五个意识”也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和我一样的、想做智慧型教师的认同和重视,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发展,以期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和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