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主体参与意识.精心备课:创设问题情景,抓住学生思维闪光点,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师生互动,营造勤于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案例反思:在“书上写的,教师讲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教育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今天敢于向权威挑战,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种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吗?多一份鼓励,少一点打击,多一点启发,少一点埋怨。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设情景;数学教学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大量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而在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害怕学数学,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如何在课堂中能引导学生克服这一心理问题呢?这就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
一、因材施教,品尝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选做,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每章每节课程间的知识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相对独立性。从教材相对独立性入手,基本内容由浅入深。当学生碰到问题时,教师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探究,使学生能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他们完成了一个步骤,就相当于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最后一步,好像登上了山顶,回首俯望,小山连绵,喜悦之心,不禁而生。让他们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目标达到后的愉悦感受,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恐惧。
例如在讲述苏教版《积的算术平方根》中,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计算,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的例题:
例1:计算(1)√16×25(2)√16×3
这两题可直接利用公式√ab=√a · √b计算出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决。
这时我让学生反思第2题,如果计算√48,该怎样做?
学生得出√48=√16×3=4√3
接着我提问本题可以是√48= √4×12 = 2√12或√48=√8×6吗?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是:
√48 =√4×12=2√12=2×√4×3=2×2√3=4√3
√48=√8×6=√4×2×2×3=√16×3=4√3
说明将被开方数不是平方数,先将它分解(尽量分成平方数),把因数中的平方数开方后移到根号外面,使被开方数不含有开得尽的因数。
我在例1的基础上举出例2。
例2:计算:(3)√1200(4)√8×18
我将公式的应用加以拓展举出例3。
例3:计算:(5)√4×9×48(6)√3.72-1.22
二、创设情景,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每一个机会,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师生间的互动,营造一个勤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识过程,也是展示思维素质的过程,他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见解,使课堂一下子生动起来。这些“突发事件”可能给老师带来驾驭课堂的难度,然而却能给老师带来教学上的收获,或给老师提供了解题的新思路,或给我们提供一个反面案例,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
一次在课堂上评讲试卷。有这样一题:“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最长边分别为10和25,它们周长之差为60,则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用“相似三角形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可以求出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40。讲到这里,有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你讲的不对,因为这是一道错题!”学生接着说:“三角形最长边如果为10,那它的周长就不可能是40。”我说:“你讲得很对,如果让你去改这道题,你会怎样做?”他说:“将最长边改为最短边,这时结论和条件就不矛盾了。”这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或者将周长之差改为40时,也可以。较小三角形周长为80/3。”我说:“这位同学回答得也很正確,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周长之差改为30,是不是也可以?”同学们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因为较小三角形周长为20,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也不可以。这件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同时也让我进行了反思:我们的学生是在“书上写的,教师讲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教育氛围中成长的,因而很难有的不同想法。即使有不同想法,也不敢大胆提出来。今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种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吗?教师在问题未知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讨论,避免了居高临下的说教,这样有利于袒露师生的思维过程,体现合作学习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水平,在问题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增强自信。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从“权威型角色”向“民主型角色”的转变,重视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研究和采用教法,以学定教,以学定练,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家朱熹说过:孔子教人,各尽其才。在教学中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多一份鼓励,少一点打击,多一点启发,少一点埋怨”,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设情景;数学教学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大量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而在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害怕学数学,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如何在课堂中能引导学生克服这一心理问题呢?这就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
一、因材施教,品尝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选做,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每章每节课程间的知识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相对独立性。从教材相对独立性入手,基本内容由浅入深。当学生碰到问题时,教师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探究,使学生能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他们完成了一个步骤,就相当于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最后一步,好像登上了山顶,回首俯望,小山连绵,喜悦之心,不禁而生。让他们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目标达到后的愉悦感受,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恐惧。
例如在讲述苏教版《积的算术平方根》中,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计算,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的例题:
例1:计算(1)√16×25(2)√16×3
这两题可直接利用公式√ab=√a · √b计算出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决。
这时我让学生反思第2题,如果计算√48,该怎样做?
学生得出√48=√16×3=4√3
接着我提问本题可以是√48= √4×12 = 2√12或√48=√8×6吗?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是:
√48 =√4×12=2√12=2×√4×3=2×2√3=4√3
√48=√8×6=√4×2×2×3=√16×3=4√3
说明将被开方数不是平方数,先将它分解(尽量分成平方数),把因数中的平方数开方后移到根号外面,使被开方数不含有开得尽的因数。
我在例1的基础上举出例2。
例2:计算:(3)√1200(4)√8×18
我将公式的应用加以拓展举出例3。
例3:计算:(5)√4×9×48(6)√3.72-1.22
二、创设情景,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每一个机会,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师生间的互动,营造一个勤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识过程,也是展示思维素质的过程,他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见解,使课堂一下子生动起来。这些“突发事件”可能给老师带来驾驭课堂的难度,然而却能给老师带来教学上的收获,或给老师提供了解题的新思路,或给我们提供一个反面案例,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
一次在课堂上评讲试卷。有这样一题:“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最长边分别为10和25,它们周长之差为60,则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用“相似三角形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可以求出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40。讲到这里,有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你讲的不对,因为这是一道错题!”学生接着说:“三角形最长边如果为10,那它的周长就不可能是40。”我说:“你讲得很对,如果让你去改这道题,你会怎样做?”他说:“将最长边改为最短边,这时结论和条件就不矛盾了。”这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或者将周长之差改为40时,也可以。较小三角形周长为80/3。”我说:“这位同学回答得也很正確,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周长之差改为30,是不是也可以?”同学们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因为较小三角形周长为20,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也不可以。这件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同时也让我进行了反思:我们的学生是在“书上写的,教师讲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教育氛围中成长的,因而很难有的不同想法。即使有不同想法,也不敢大胆提出来。今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种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吗?教师在问题未知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讨论,避免了居高临下的说教,这样有利于袒露师生的思维过程,体现合作学习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水平,在问题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增强自信。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从“权威型角色”向“民主型角色”的转变,重视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研究和采用教法,以学定教,以学定练,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家朱熹说过:孔子教人,各尽其才。在教学中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多一份鼓励,少一点打击,多一点启发,少一点埋怨”,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