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应用写作课较为枯燥、难教,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本文从激发兴趣、实训仿写、评讲修改三个方面阐述了适当用例来提升应用写作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用例;应用写作;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23-02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这门课的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原因在于应用写作课相对于其他课程较为枯燥乏味。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只要在应用写作课中适当用例,就能把枯燥变为生动、把乏味变为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适当用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写作理论知识的理解。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一种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文没有文学作品那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如果教学模式古板老套,学生难免产生枯燥感,教学效果往往欠佳。如果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具体的范例,甚至是生动风趣的事例,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门课有听头、有学头。例如,笔者在讲授公文通知的写作时,首先用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女大学生无辜遭逮捕?摇北京公安机关向当事人道歉》导入新课,阐明通知的重要性。该案例的主要内容是:由于警方在送达《逮捕通知书》前没有能够仔细核对嫌疑人身份,而将《逮捕通知书》送到无辜人的家里。例子中由“通知”造成的“误会”给陈女士及家人造成的精神伤害真是太大了。通知作为一种行政公文,它的写作和传递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可见通知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写作和使用通知。通过有效运用例子,既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又水到渠成地阐明了通知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通知特征的理解。应用写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但也离不开向学生讲授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文种知识,这些东西往往比较抽象,如果在讲授时只是空泛地介绍,就如隔靴搔痒,很难使学生理解透彻。此时,若善于举些具体生动的例子去说明抽象的写作理论,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通过解剖一个成功的写作案例,不仅可以唤起学生曾经历过的写作体验,还可以弥补其写作体验之不足,这对于帮助他们消除对应用写作雾里看花的隔膜感,领悟写作机理大有裨益。
二、实训仿写,主动借鉴
适当用例可以让学生有所借鉴,通过仿写提高写作能力。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或规定的基本模式,如相对固定的组成部分、组成格式和习惯用语。参照范例进行模仿写作,可以使学生快捷地领会、掌握应用写作有关规范和要求,少走弯路,尽早入门,从而提高其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也许有人认为模仿是件不光彩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辞海》中说:“模仿是依照一定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习作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自觉地仿效先进的榜样,可以吸取别人经验,扩大自己经验,作为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茅盾也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人类的认知和技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有模仿才有感悟、借鉴和创新。应用文格式化的特征比较明显,这样学生就易于模仿,在研习优秀的范例之后,仿写起来就能做到学有样、仿有形,能够依规循法,成效很快就展现出来。笔者在讲授公文通知的写作时,就将通知的格式样版材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借鉴仿写。
仿写前先结合范例材料简要讲解: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一份完整的公文通知包括版头、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通知的主体部分包含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日期、印章、附注等要素,而通知的正文又包括缘由、事项、要求等内容。通过印发材料进行说明,一目了然,照葫芦画瓢,效果非常好,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公文通知的格式。而对应用文结构格式的准确把握,是仿写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是内容上的仿写,应用文内容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主旨表达要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事项要具体、明确、扼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在什么时间要达到什么效果等都要一清二楚。二是语言表达要简洁、准确、得体,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作的,语言精确、规范是最根本的要求,特别是公文,要求受文机关或有关人员清楚事项的要旨即可,不可滥用修辞,以免出现歧义。三是文风要朴实,力戒浮华、虚假、空洞、陈腐。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学生清楚了,再让他们按照提供的素材开始仿写。比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下面的背景材料用A4纸制作(参照上面的通知样版仿写)一份格式规范、要素较全的公文通知:××年×月×日,××市人民政府要给全市各乡镇发个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做好台风“尼格”的防御工作,文件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抄送给市应急办。实践证明,学生根据样版例文仿写,让他们学有榜样、写有方向,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让学生在训练中认识和区分组成公文格式的条目,如什么是文号、什么是标题、什么是主送机关、什么是落款等,并且明确和掌握这些条目应放置的规范位置。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多次实训,学生对应用文格式和行文要求自然会胸有成竹。
三、评讲修改,提升能力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讲修改,是帮助学生由仿写到独立写作的顺利转型的过渡环节。在习作评讲修改中,适当用例可以让学生有所对照,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加深记忆,提升能力。以范文为例,对照提高。在评讲修改时,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范文进行对照。范文可以是学生习作中写得比较好的,也可以是书报上的。例如,在上面《关于做好台风“尼格”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写作训练中,评改时,我选用了学生写得较好的一篇作为范文。通过结合范文分析讲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我当时为什么不这样写呢?我现在怎样修改才能更好?这样,学生经过反复对照思考、修改,写作能力就会逐渐提升。在与范文对照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受启发,逐步掌握应用写作的技巧,这就把理论和实践、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以及文章的读、写、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以病文为例,一箭双雕。有时候,正面的范文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他们对反面的病文却兴趣盎然、争论不休、印象深刻。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评改病文,再对照自己的习作,在实践中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效果更佳。通过为学生提供病文范例,带学生分析,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懂得应该怎样写而不能够怎样写。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不断提升,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又反作用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就能够收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综上所述,教师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用例,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袭故弥新,厚积薄发,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兰,谈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应加强仿写与评改[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沈晓枫,别裁伪体亲风雅?摇转益多师是汝师——高职应用写作仿写训练浅说[J].青年文学家,2010,(10).
作者简介:傅祥威(1971-),男,广西贵港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写作与秘书务实。
关键词:用例;应用写作;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23-02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这门课的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原因在于应用写作课相对于其他课程较为枯燥乏味。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只要在应用写作课中适当用例,就能把枯燥变为生动、把乏味变为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适当用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写作理论知识的理解。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一种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文没有文学作品那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如果教学模式古板老套,学生难免产生枯燥感,教学效果往往欠佳。如果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具体的范例,甚至是生动风趣的事例,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门课有听头、有学头。例如,笔者在讲授公文通知的写作时,首先用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女大学生无辜遭逮捕?摇北京公安机关向当事人道歉》导入新课,阐明通知的重要性。该案例的主要内容是:由于警方在送达《逮捕通知书》前没有能够仔细核对嫌疑人身份,而将《逮捕通知书》送到无辜人的家里。例子中由“通知”造成的“误会”给陈女士及家人造成的精神伤害真是太大了。通知作为一种行政公文,它的写作和传递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可见通知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写作和使用通知。通过有效运用例子,既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又水到渠成地阐明了通知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通知特征的理解。应用写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但也离不开向学生讲授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文种知识,这些东西往往比较抽象,如果在讲授时只是空泛地介绍,就如隔靴搔痒,很难使学生理解透彻。此时,若善于举些具体生动的例子去说明抽象的写作理论,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通过解剖一个成功的写作案例,不仅可以唤起学生曾经历过的写作体验,还可以弥补其写作体验之不足,这对于帮助他们消除对应用写作雾里看花的隔膜感,领悟写作机理大有裨益。
二、实训仿写,主动借鉴
适当用例可以让学生有所借鉴,通过仿写提高写作能力。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或规定的基本模式,如相对固定的组成部分、组成格式和习惯用语。参照范例进行模仿写作,可以使学生快捷地领会、掌握应用写作有关规范和要求,少走弯路,尽早入门,从而提高其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也许有人认为模仿是件不光彩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辞海》中说:“模仿是依照一定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习作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自觉地仿效先进的榜样,可以吸取别人经验,扩大自己经验,作为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茅盾也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人类的认知和技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有模仿才有感悟、借鉴和创新。应用文格式化的特征比较明显,这样学生就易于模仿,在研习优秀的范例之后,仿写起来就能做到学有样、仿有形,能够依规循法,成效很快就展现出来。笔者在讲授公文通知的写作时,就将通知的格式样版材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借鉴仿写。
仿写前先结合范例材料简要讲解: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一份完整的公文通知包括版头、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通知的主体部分包含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日期、印章、附注等要素,而通知的正文又包括缘由、事项、要求等内容。通过印发材料进行说明,一目了然,照葫芦画瓢,效果非常好,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公文通知的格式。而对应用文结构格式的准确把握,是仿写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是内容上的仿写,应用文内容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主旨表达要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事项要具体、明确、扼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在什么时间要达到什么效果等都要一清二楚。二是语言表达要简洁、准确、得体,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作的,语言精确、规范是最根本的要求,特别是公文,要求受文机关或有关人员清楚事项的要旨即可,不可滥用修辞,以免出现歧义。三是文风要朴实,力戒浮华、虚假、空洞、陈腐。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学生清楚了,再让他们按照提供的素材开始仿写。比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下面的背景材料用A4纸制作(参照上面的通知样版仿写)一份格式规范、要素较全的公文通知:××年×月×日,××市人民政府要给全市各乡镇发个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做好台风“尼格”的防御工作,文件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抄送给市应急办。实践证明,学生根据样版例文仿写,让他们学有榜样、写有方向,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让学生在训练中认识和区分组成公文格式的条目,如什么是文号、什么是标题、什么是主送机关、什么是落款等,并且明确和掌握这些条目应放置的规范位置。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多次实训,学生对应用文格式和行文要求自然会胸有成竹。
三、评讲修改,提升能力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讲修改,是帮助学生由仿写到独立写作的顺利转型的过渡环节。在习作评讲修改中,适当用例可以让学生有所对照,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加深记忆,提升能力。以范文为例,对照提高。在评讲修改时,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范文进行对照。范文可以是学生习作中写得比较好的,也可以是书报上的。例如,在上面《关于做好台风“尼格”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写作训练中,评改时,我选用了学生写得较好的一篇作为范文。通过结合范文分析讲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我当时为什么不这样写呢?我现在怎样修改才能更好?这样,学生经过反复对照思考、修改,写作能力就会逐渐提升。在与范文对照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受启发,逐步掌握应用写作的技巧,这就把理论和实践、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以及文章的读、写、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以病文为例,一箭双雕。有时候,正面的范文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他们对反面的病文却兴趣盎然、争论不休、印象深刻。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评改病文,再对照自己的习作,在实践中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效果更佳。通过为学生提供病文范例,带学生分析,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懂得应该怎样写而不能够怎样写。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不断提升,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又反作用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就能够收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综上所述,教师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用例,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袭故弥新,厚积薄发,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兰,谈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应加强仿写与评改[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沈晓枫,别裁伪体亲风雅?摇转益多师是汝师——高职应用写作仿写训练浅说[J].青年文学家,2010,(10).
作者简介:傅祥威(1971-),男,广西贵港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写作与秘书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