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只看你在舞台上演了什么,还要看你怎样步下舞台。有时候,步下舞台的身段,比起舞台上的挥汗表演,还要更难。
●要成为先知,至少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别人得相信你所预示的未来是真的;二是你所预示的未来必须与常识认识的不同。
敢把大小文章结集出书的人挺多,但东西招人看的很少。有位老妹儿年龄不大,却出了两本文集,送了我一套。翻开一看,好家伙,她把自己的一篇工作总结都收进去了。她说这是她写的最好的一份工作总结。这两本文集,我现在找不着了,估计是卖了,有段时间,废纸回收挺贵的。
但有那么几位,这样出书还是蛮招人喜欢的,比如大陆的何帆、香港的梁文道、台湾的杨照。我刚刚看完杨照的这样一本书,书名主题是“故事照亮未来”,副题是“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没错,副题比主题能说明这本书的本义,不是故事照亮未来,是故事里的观念在发光。
一提起写文章、写书,很多人都会说,要写得生动,要想生动就得写故事。但写故事跟写故事不一样,有的人写得很烂,一看就是胡编乱造。早年间,我在某知名文摘杂志看过一篇,写一位盲人去接妻子,离汽车站很远,他就知道妻子在不在那辆公共汽车上。是不是有点儿玄?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结尾,作者端上一碗鸡汤,弄出一大堆心与眼睛的话。
杨照用来阐述这100个观念的故事,绝非100个,有时一篇里会有两三个。这些故事不是编的,都是曾经发生的,或是历史中的大事,或是生活中的小事。故事的真,未必能导出观念的真。像写盲人的那个作者,真故事或许都能让他整出假来。杨照没让人失望,作为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明日报》前主笔,他总能以笔下故事导出我们看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记忆,人脑的功能之一,这是从器官角度说。但杨照把“记忆”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记忆是神圣的公民权利”,这是书中一篇小文的标题。他引用的故事是乔治·奥威尔名著《一九八四》中的关于国家控制最核心最根本的做法——控制记忆。杨照从中导出很多观念,比如:不让人拥有记忆,否定记忆的有效性,否认个人记忆的权利,是最扭曲最极端的做法。再比如,在一个社会里,不同的记忆会彼此抵消错误,并产生互相补漏的效果。所有不完美、不完整加在一起,總会浮现出一条基本事实骨干来的。还比如,与个人记忆权相配套的,是开放的社会。要建立让人们可以集体记忆、自由交换记忆,进而比对记忆、发掘错误的机制。
书的封底印着杨照的几句话,第一句是:虚无主义不相信任何事情,狂热分子只选择自己相信的真理,更多的人是沉默的大众,对一切公共事务失去了感觉。看完这本书,或许不能让人重拾感觉,但酣睡中被摇了一下,哪怕睁开眼迷迷瞪瞪地瞅周围一下,也是不错的,并且是进步的。
杨照说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乐观,才采取悲观的态度。就怕要么全乐观,这种人没有忧患;要么全悲观,这种人没有生气。
●要成为先知,至少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别人得相信你所预示的未来是真的;二是你所预示的未来必须与常识认识的不同。
敢把大小文章结集出书的人挺多,但东西招人看的很少。有位老妹儿年龄不大,却出了两本文集,送了我一套。翻开一看,好家伙,她把自己的一篇工作总结都收进去了。她说这是她写的最好的一份工作总结。这两本文集,我现在找不着了,估计是卖了,有段时间,废纸回收挺贵的。
但有那么几位,这样出书还是蛮招人喜欢的,比如大陆的何帆、香港的梁文道、台湾的杨照。我刚刚看完杨照的这样一本书,书名主题是“故事照亮未来”,副题是“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没错,副题比主题能说明这本书的本义,不是故事照亮未来,是故事里的观念在发光。
一提起写文章、写书,很多人都会说,要写得生动,要想生动就得写故事。但写故事跟写故事不一样,有的人写得很烂,一看就是胡编乱造。早年间,我在某知名文摘杂志看过一篇,写一位盲人去接妻子,离汽车站很远,他就知道妻子在不在那辆公共汽车上。是不是有点儿玄?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结尾,作者端上一碗鸡汤,弄出一大堆心与眼睛的话。
杨照用来阐述这100个观念的故事,绝非100个,有时一篇里会有两三个。这些故事不是编的,都是曾经发生的,或是历史中的大事,或是生活中的小事。故事的真,未必能导出观念的真。像写盲人的那个作者,真故事或许都能让他整出假来。杨照没让人失望,作为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明日报》前主笔,他总能以笔下故事导出我们看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记忆,人脑的功能之一,这是从器官角度说。但杨照把“记忆”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记忆是神圣的公民权利”,这是书中一篇小文的标题。他引用的故事是乔治·奥威尔名著《一九八四》中的关于国家控制最核心最根本的做法——控制记忆。杨照从中导出很多观念,比如:不让人拥有记忆,否定记忆的有效性,否认个人记忆的权利,是最扭曲最极端的做法。再比如,在一个社会里,不同的记忆会彼此抵消错误,并产生互相补漏的效果。所有不完美、不完整加在一起,總会浮现出一条基本事实骨干来的。还比如,与个人记忆权相配套的,是开放的社会。要建立让人们可以集体记忆、自由交换记忆,进而比对记忆、发掘错误的机制。
书的封底印着杨照的几句话,第一句是:虚无主义不相信任何事情,狂热分子只选择自己相信的真理,更多的人是沉默的大众,对一切公共事务失去了感觉。看完这本书,或许不能让人重拾感觉,但酣睡中被摇了一下,哪怕睁开眼迷迷瞪瞪地瞅周围一下,也是不错的,并且是进步的。
杨照说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乐观,才采取悲观的态度。就怕要么全乐观,这种人没有忧患;要么全悲观,这种人没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