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供水系统与节能问题的探讨

来源 :煤矿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供水系统耗能现状建国以来,我国城镇供水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期,城镇自动供水普遍采用水塔、高位水池调节方式,这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基建费用,而且无法保证管网水压恒定,水塔、高位水池在蓄水过程中也浪费大量电能;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隔膜式气压罐给水方式的发展,基本上代替了水塔和高位水池,这对稳定管网压力有一定作用,而且可缩小给水泵站的建筑面积,节省基建投资.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不少缺点:所用压力罐制造困难,成本较高,安装不便,气压罐储存压力时浪费电能.随着用水
其他文献
采用扩散法,以乙二胺四乙酸为起始核,乙二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经重复酰胺化和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树枝状聚酰胺-胺大分子(G0.5,G1.0和G1.5),其结构经1H
以杂多酸盐为催化剂,尿素(1)和1,2-丙二醇(2)为原料合成了碳酸丙烯酯。考察了不同杂多酸盐的催化活性和影响反应的因素。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500mmol,n(1):n(2)=1:2,W(钨硅酸锌)=2.0%,于165℃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