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字面意思来说,大众化不难理解,就是指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思就是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人了解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主义,不要觉得马克思是很难理解,或者是很高深的学科,并且还能够将马克思理论和具体的现实相结合。大众化,顾名思义,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人民所关注的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关注人民是否能够获得美好生活的体验。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是让大家都接受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进人民群众的观念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才能够获得美好生活的体验,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进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在理论知识的获取上来说
  第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专著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克思主义专著以数量多,理解难著称,必须要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学习才能够把握,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大家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从之前的整体化阅读变成了碎片化阅读,生活节奏要越来越快,人们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不自由,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占据了人们的课余生活,所以使得人们能够神速学习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第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效果不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采取教育多元化的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大家都能够提起对于马克思理论的兴趣,加大课堂灵活性,开放性,生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思想让大家深入人心,更加加大学生的兴趣。并且此外,要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传授和讲解,用通俗化的语言让大家能够理解,这一点我们还是需要进行多多的思考。我们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所以理论是否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实践中来进行检验。而且社会上的各种思想还可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从实践的应用上来说
  首先,刚才说到实践才能得知理论是否正确,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容置疑所以实践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关键一步,而且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材料多余实践研究方面。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进行理论研究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长盛不衰,恰恰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但是在人民群众中,马克思理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二,我们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应该善于运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话语体系来进行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三)从文化氛围上来说
  理论宣传教育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方式,那么相对于理论教育,文化氛围的影响就是隐形的教育宣传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显性教育,更不能忽视隐性教育。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能够做到兼容并包。所以总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我国的文化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通过文化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更能够让人民群众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的开始质疑马克思理论,对马克思的引领文化的能力和作用产生不同的声音。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尤其是媒体监管。
  最后,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比如学校,家庭,社区,我们时时刻刻处于这样的生活中,所以周围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文化建设包括方方面面,文化环境对于社会的风气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同样也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兼顾理论教育和文化宣传教育的双重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途径
  (一)从研究力度上来说要不断加强
  从理论研究来说,应该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时代化研究。因为从理论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先决条件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因此要立足国情,以基本国情为现实基础,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体现出来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中获得实际的利益和实惠,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紧跟国情,把基础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整体性队伍建设来说,一定要注重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注重培养团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的年龄和知识的方面的队伍建设更加精英化。在年龄方面应该注重多样化,老中青相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会和大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更能够吊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能够得到更多的继承,并且从青年教师或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本身来说,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宣传教育方面的能力,并且通过团队合作来让各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困惑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理论实践研究方面,根据宣传者的所具备的知识,来进行合理的分工,细化每一个人的工作工作职责,使整个队伍形成更高级的金字塔。处于最顶端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专家学者,负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并且还需要指导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理论学习,而在金字塔中间,是理论转化的研究性人才,也就是把马克思晦涩难懂的理论用通俗有趣生动的语言为大众进行讲解,然后指导人民的社会实践生活,主要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可操作性,生动解读中央各项政策,让大家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和益处,这样才能更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从途径上来说,重视民生问题至关重要   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民生问题从来都不是小问题。
  首先,不管各项政策如何置顶,最重要的是立足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现本标尺,走近人民群众生活,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问题是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问题,即民生问题。比如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所以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切实问题,不仅要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想,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要单单只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上的依据,应该更加注重执行与宣传的高效性。
  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者还应该具有把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能力,把理论转化成为具体的方法,而好的方法一定是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解决切实问题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想要从行为上,引导人民群众行为的规范,并且同时提升民众的德行。
  (三)从宣传途径上来说,利用新媒体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世纪,传统的网络时代已经悄然离去,现在新兴市场上自媒体和新媒体占据了巨大的位置,而且慢慢取代了传统的网络宣传方式。而且现在一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很多主流的红色网站,访问量不如普通的图文并茂的网站,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知识的渴求,网络民众更加喜欢有图有真相的网站,而传统的理论网站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而自媒体正好能够满足人民需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领域。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等App的广泛流传,能够更加快速的,全面的,范围广阔的进行传播信息,而且同时还能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推崇。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势,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然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和方式。
  (四)致力于营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氛围
  中国文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且自成体系。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并不是仅仅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自信,还包括我们融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有共性的,比如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只有量达到一个定点之后,超越了这个定点,量变就会发生质变,这个理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就是,“水滴石穿”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水滴的过程就是量变的积累,达到量变的定点,就能够达到石穿的质变,能够达到质的飞跃。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可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契合的点,并且将两者紧密结合,进而能够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环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青年人,青年学者和大学生在文化传播环境中的作用,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主体,更应该肩负起这个责任。从具体手段和方法上来说,要灵活运用教育手段,增强学生对于理论课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中来提升自己的素养,进而形成更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邓登瑶.浅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南方论刊,2017(5): 7.
  [2]刘向军,姜永建.社会转型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民生视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43.
  [3]谢加书.日常生活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義大众化传播 [J].教学与研究,2010(5): 44.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5]王晓青.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 众化的辩证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83.
  作者简介:
  陈佳慧(1993.8-),女,汉族,籍贯:山西阳泉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卜令敏(1996.11-),女,汉族,籍贯:山东淄博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由于旅游具有社会性的特点,负面事件对旅游企业所导致的破坏,不仅仅表现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还可能由于负面事件所引起的恐慌及流言在市场中的长期扩散,从而对旅游企业的负面影响具有持久性作。因此,加强危机管理对于我国旅游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企业危机管理概念  “危机管理”这一术语是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最早使用的,最初被用于政治领域。具体来讲旅游危机是指:影响旅游者信心、妨碍旅游业正
期刊
摘要:因为ATM机的自动化处理机制,基本无工作人员监管,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对每家分行的汇总统计信息做数据分析,来捕捉整个前端和后端整体应用系统运行情况以及时发现异常或故障。为了能够帮助银行检测出系统运行时的异常或故障,本文将提取出指标的特征参数,通过阈值划分,方差分析法,数据的台阶检测等,设计出一套交易状态异常检测方案。  关键词:方差分析法;统计分析;散点图;正态分布  1.问题重述  某商业银行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着农作物施肥效果问题进行讨论,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施用单一化肥和混合施用化肥对农作物产量的函数关系模型。首先通过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借助于MATLAB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施用单一化肥时施肥量与土豆和生菜产量的函数关系模型,并利用相关系數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在此模型基础上,运用增加交叉项的方式表示混合施用化肥对产量的交互作用,建立了混合施用化肥时施肥量与土豆和生菜产
期刊
摘要:无权处分问题涉及到无权处分人、相对人与权利人三方面的法律关系,横跨物权法与合同法两大法律部门。无权处分行为在民法上如何规范调整,一直是困扰立法者、司法者和法学家们的一个难题,王泽鉴教授曾三度专门论述无权处分问题,并称出卖他人之物可谓是法学上的精灵。  关键词:处分行为;意思表示;效力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
期刊
摘要:坐具本是一种物质形态, 但当受到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等级制度与社会世俗观念的影响, 它便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形态。其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当时生活方式、社会等级、民族等差异所产生不同的形态需求。  现代社会, 随着各种材料的出现以及先进的技术出现, 让更多的形态得以实现。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让人们不甘于只满足坐具的“坐”的功能, 而希望通过其坐具形态彰显自己的个性。同时人们在追求高雅文化和品味的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变压器高压配电设备。为了隔离故障,防止事故在故障期间的扩展,所以这些高压配电装置普遍存在。并配有继电保护装置。但是在继电保护的安装和调试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会延误工期,可能会导致未来的安全问题。对安全使用留下了一个重大隐患。本文对电压变压器继电保护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
期刊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是指有益于组织,但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确认的行为。个体、组织、社会等因素能够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可以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绩效。目前在组织公民行为领域出现的最新研究动态包括:特定群体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负面作用、不同情境下的组织公民行为。根据新的研究方向及其相互关系,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组织公民行为。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工作绩效;
期刊
摘要:白流苏是张爱玲在作品《倾城之恋》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作品中的白流苏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愿意用自己作赌注去赢得范柳原的青睐,最后她赢得了爱情与自由。即使这样做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但无论如何白流苏敢于反抗命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白流苏;反抗意识;爱情观  一、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分析  (一)作者的生平经历  《倾城之恋》的作者张爱玲从小生长在一个贵族大家庭中。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来到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大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对现代社会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企业的营销经营方式带来了一场伟大的变革。网络营销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以互联网为基础,在网络经营环境中的各类营销活动。它改变并且颠覆了我们对营销的传统概念、网络营销有着与传统营销不一样的策略、不一样的营销的手段以及不一样营销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企业营销
期刊
篮球是一项令人热血澎湃、充满激情的运动项目。其进攻得分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跳投。而在跳投技术中当数急停跳投技术以其进攻形式多变,攻击方法灵活,出手点较高,可以有效地摆脱防守队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篮球比赛当中。通过对急停跳投技术动作的进行运动力学分析,可以找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的动作技术特点,并由此提出对急停跳投技术动作的训练与教学的建议与意见,从而达到促进提高教学与训练科学水平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