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对于白酒品鉴会想必并不陌生,现阶段行业内的大小企业、商家都在不断召开各种类型的品鉴会,以期提高核心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促进产品的销售。然而,品鉴会这个营销动作的开展却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花费大量的金钱不说,一番忙碌下来也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品鉴会没有开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什么是品鉴会
品鉴会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产品鉴赏会,即一个新产品出来了,为了更好地推向市场,特地邀请一些此类产品的发烧友、KOL(意见领袖)或是粉丝前来共同鉴赏、体验,对产品创新功能卖点或核心卖点给予体验评价,并最终借助参与者对产品的鉴赏广为传播。商家会因此获得更多的信任背书,同时也实现了体验销售。
为什么要举行品鉴会
品鉴会的规模不同,目的也有所不同,有些厂家举行的大型品鉴会只是一种产品发布会的形式,而有些厂家举行品鉴会就是一种对产品的体验销售。
通常把品鉴会的目的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通过品鉴会活动聚集人气,实现产品线下推广的目的;第二,通过现场体验、品鉴,加深顾客对产品的了解和信心;第三,通过品鉴会活动,拉近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增进顾客互动情感;第四,通过现场品鉴体验环节,达到现场销售的目标。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品鉴会就是一种体验式销售模式,是一种小规模的粉丝体验活动,通过现场体验产品的形式,让核心粉丝群体加强产品的曝光率,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因此对于经销商或实体店而言,开展品鉴会的目的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聚集更多的核心顾客,完成现场体验销售目标。
如何开好品鉴会
1.做好充足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准备的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亦然。那么,开展品鉴会活动都需要准备什么呢?
既然是品鉴会,围绕的重心自然是品鉴,那么需要邀请哪些人来参加品鉴?品鉴什么产品?怎么进行品鉴?去哪里开展品鉴?什么时候开始?以上五个问题就是开展品鉴会需要准备的内容,一是准备邀请哪些人参加;二是准备用什么产品;三是品鉴流程需要准备哪些物料;四是准备场地及接待标准;五是时间的准备和选择。
人员邀约是品鉴会活动核心中的核心。“找对人做对事”,要准确地描绘出目标客户的画像,邀请的人员足够精准,活动的效果才能有效的传递,否则一切都是白搭。在邀请人员的时候,一般都会邀约两类人,核心意见领袖和核心消费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OL和KOC。如果是大型的品鉴会或者上市发布会,可以邀请所有人,只需要考虑场地和座位的安排就可以了。而小型的品鉴会不可能邀约所有人到场,这就需要认真思考邀请哪些人来参加、群体如何组合,根据品鉴会的目的去选择合适的人。另外,小型品鉴会的场地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要考虑被邀约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喜好。
2.打造独特的记忆点
大部分人认为开品鉴会就是请客户找个地方吃吃喝喝,但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吃一顿饭、喝一顿酒,那么这场品鉴会开的就没有多大意义。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客户,被商家邀请去酒店吃饭喝酒,参加之后却发现内容就只是吃饭喝酒没有其他的,你会怎么想?下次商家再邀请,你是去还是不去?
因此,要赋予品鉴会特殊的记忆符号。大型品鉴会更加注重宏大的会议场面、独特的场景布置、丰富的会议内容、独有的演绎节目、高标准的接待档次等方面,以此强化参会者的记忆点。小型品鉴会则需要着重加强餐前宣传环节、产品品鉴环节、用餐互动环节这三个核心环节的记忆点。在宣传环节,可以使用更加立体化的沙盘、模型和VR等工具进行介绍,为了强化记忆,还可以追加一个知识小问答的互动项目;在品鉴环节,可以加入白酒检验三部曲、品鉴四步法、对比品鉴法等方式加强仪式感,当然这些形式需要易懂易记,以便于消费者后期的传播;在用餐环节,许多酒商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此处不再赘述。
3.注重后续的分析和跟踪服务
事后不追踪,万事一场空。前面活动做得很好很完美,活动结束后就完事儿了?其实并非如此。跟踪服务是最后达成结果的保障性动作,没有后续动作,次活动的效果只能达到30%-40%。后续跟进的动作有很多,比如电话回访、登门拜访、礼品赠送、再次邀约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没有什么方式是最有效的,只有更合适的方式。
在这里,笔者想着重强调一下客户的分析工作。有的酒商开完品鉴会以后会进行总结,但更像是一个碰头会,只是把前期准备工作和会中执行工作做了个总结,后续跟进工作都是很简单的“XXX近期去跟一下那个李总”等话语。没有对参加品鉴会的人员类型、特征进行细致的评估,无法给这个客户准确的定位,影响了后期对该客户的跟进和公關的判断。同时,大部分酒商缺乏对参会客户人际关系树的绘制,关系树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他们所能影响的范围和人员,我们可以通过关系树进行下次品鉴会的邀约,从而不断提高品鉴会的效果。
什么是品鉴会
品鉴会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产品鉴赏会,即一个新产品出来了,为了更好地推向市场,特地邀请一些此类产品的发烧友、KOL(意见领袖)或是粉丝前来共同鉴赏、体验,对产品创新功能卖点或核心卖点给予体验评价,并最终借助参与者对产品的鉴赏广为传播。商家会因此获得更多的信任背书,同时也实现了体验销售。
为什么要举行品鉴会
品鉴会的规模不同,目的也有所不同,有些厂家举行的大型品鉴会只是一种产品发布会的形式,而有些厂家举行品鉴会就是一种对产品的体验销售。
通常把品鉴会的目的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通过品鉴会活动聚集人气,实现产品线下推广的目的;第二,通过现场体验、品鉴,加深顾客对产品的了解和信心;第三,通过品鉴会活动,拉近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增进顾客互动情感;第四,通过现场品鉴体验环节,达到现场销售的目标。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品鉴会就是一种体验式销售模式,是一种小规模的粉丝体验活动,通过现场体验产品的形式,让核心粉丝群体加强产品的曝光率,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因此对于经销商或实体店而言,开展品鉴会的目的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聚集更多的核心顾客,完成现场体验销售目标。
如何开好品鉴会
1.做好充足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准备的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亦然。那么,开展品鉴会活动都需要准备什么呢?
既然是品鉴会,围绕的重心自然是品鉴,那么需要邀请哪些人来参加品鉴?品鉴什么产品?怎么进行品鉴?去哪里开展品鉴?什么时候开始?以上五个问题就是开展品鉴会需要准备的内容,一是准备邀请哪些人参加;二是准备用什么产品;三是品鉴流程需要准备哪些物料;四是准备场地及接待标准;五是时间的准备和选择。
人员邀约是品鉴会活动核心中的核心。“找对人做对事”,要准确地描绘出目标客户的画像,邀请的人员足够精准,活动的效果才能有效的传递,否则一切都是白搭。在邀请人员的时候,一般都会邀约两类人,核心意见领袖和核心消费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OL和KOC。如果是大型的品鉴会或者上市发布会,可以邀请所有人,只需要考虑场地和座位的安排就可以了。而小型的品鉴会不可能邀约所有人到场,这就需要认真思考邀请哪些人来参加、群体如何组合,根据品鉴会的目的去选择合适的人。另外,小型品鉴会的场地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要考虑被邀约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喜好。
2.打造独特的记忆点
大部分人认为开品鉴会就是请客户找个地方吃吃喝喝,但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吃一顿饭、喝一顿酒,那么这场品鉴会开的就没有多大意义。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客户,被商家邀请去酒店吃饭喝酒,参加之后却发现内容就只是吃饭喝酒没有其他的,你会怎么想?下次商家再邀请,你是去还是不去?
因此,要赋予品鉴会特殊的记忆符号。大型品鉴会更加注重宏大的会议场面、独特的场景布置、丰富的会议内容、独有的演绎节目、高标准的接待档次等方面,以此强化参会者的记忆点。小型品鉴会则需要着重加强餐前宣传环节、产品品鉴环节、用餐互动环节这三个核心环节的记忆点。在宣传环节,可以使用更加立体化的沙盘、模型和VR等工具进行介绍,为了强化记忆,还可以追加一个知识小问答的互动项目;在品鉴环节,可以加入白酒检验三部曲、品鉴四步法、对比品鉴法等方式加强仪式感,当然这些形式需要易懂易记,以便于消费者后期的传播;在用餐环节,许多酒商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此处不再赘述。
3.注重后续的分析和跟踪服务
事后不追踪,万事一场空。前面活动做得很好很完美,活动结束后就完事儿了?其实并非如此。跟踪服务是最后达成结果的保障性动作,没有后续动作,次活动的效果只能达到30%-40%。后续跟进的动作有很多,比如电话回访、登门拜访、礼品赠送、再次邀约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没有什么方式是最有效的,只有更合适的方式。
在这里,笔者想着重强调一下客户的分析工作。有的酒商开完品鉴会以后会进行总结,但更像是一个碰头会,只是把前期准备工作和会中执行工作做了个总结,后续跟进工作都是很简单的“XXX近期去跟一下那个李总”等话语。没有对参加品鉴会的人员类型、特征进行细致的评估,无法给这个客户准确的定位,影响了后期对该客户的跟进和公關的判断。同时,大部分酒商缺乏对参会客户人际关系树的绘制,关系树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他们所能影响的范围和人员,我们可以通过关系树进行下次品鉴会的邀约,从而不断提高品鉴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