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在口腔癌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6月收治的30例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纳入试验组,行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状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体重降低幅度)、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第1、7、14天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别于术后12、24、48 h应用视觉模
【机 构】
: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基金项目】
: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020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在口腔癌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6月收治的30例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纳入试验组,行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状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体重降低幅度)、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第1、7、14天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别于术后12、24、48 h应用视觉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丰县医院行MRI检查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与实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两组检查时间、MRI图像质量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检查时间短于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术后择时护理模式对其胃肠道功能恢复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0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择时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胃肠道相关指标评分、患者首次肠道通气、通便和留院时间,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腹胀、排气/排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和留院时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述家庭照顾者死亡准备度概念及发展、研究工具、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内终末期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的方法分为参照组(50例)和护理组(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护理,而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术后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目的:构建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病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52例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构建并应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构建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初稿、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明确护理敏感指标内容以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第一轮、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问卷内容填写完整度为100.00%、98.00%
综述国内外二元应对的概念、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为病人及其伴侣提供疾病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