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艺术作品可以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各个领域的深层内涵,以文学、诗歌、建筑和绘画等艺术作品作为切入点或研究脉络的学术作品比比皆是。然而,在当前的历史教育中对上述重要史料的利用仍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各阶段教材中虽然都有文化艺术史的介绍,但都是将艺术家及其作品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做简明之叙述,而不是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简言之,知其为重要史料而不能用之。诚然,在普遍的教学实践中,艺术作品欣赏在时间成本的权衡上不占优势,且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音乐等有交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做有价值的尝试,毕竟历史的时空障碍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而艺术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内涵做直观呈现的能力是如此宝贵,因噎废食实在可惜。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笔者更倾向于选择音乐,原因如下:
首先,音乐较其他艺术形式更为抽象,文学、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为史家所深入挖掘者较为常见,作为时代精神之桥梁为大众所欣赏也更为普遍;反观音乐,在历史研究或教学领域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其次,在反映时代精神这一点上,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更为迟钝,或者说音乐的形式、风格从历史长时段来看,变化更少,改变的过程更慢。以绘画为例,从欧洲文艺复兴肇始,西方美术变幻迭起、层出不穷,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性十分明显,至二十世纪毕加索等倡现代主义之风,其作品观感与五十年前的现实主义作品已判若云泥。究其原因,绘画艺术是直接描摹时代之形象,对时代精神之反馈也更灵敏。音乐则不同,抽象的表达形式令作曲家很难直接反馈时代的精神特征,但是,音乐却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底层的那些不易变化的、更具支撑性的东西。正如法国年鉴学派所主张的长时段历史,音乐是长时段的时代精神的良好载体。
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其历史分期依次为: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及民族乐派;与传统的历史研究的历史分期相对应,则大致为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对应关系并不严格,也不能认为某一分期的音乐作品就一定能明晰地反映该历史分期的全部时代精神,如前所述,音乐反映的是更为底层的时代精神,往往不会那么直接和具象。
如果将考察的目光从纵向的历史分期,转移到空间上的不同地域和民族,音乐作品则会呈现它另外的价值,也就是对不同历史空间中的文化和精神的反映。所以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音乐作品的史料和工具价值都不容忽视。
在具体的教学作品选择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演奏家的选择。一部音乐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不同,作曲家只完成了第一次创作,成果是纸面上的音乐文本,接下来演奏家(包括个人演奏家和乐团)的演奏是第二次创作,所以演奏家的个人风格对作品的最终呈现有着重要影响,以J·S·巴赫(以下简称巴赫)的键盘乐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为例,加拿大演奏家古尔德(Glenn Gould)的演奏一般认为带着较强烈的个人风格,而奥地利演奏家席夫(Heinrich Schiff)的呈现被认为更接近作曲家的本意。鉴于我们的欣赏目的在于更真切地感受作曲家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所以在演奏家的选择上应以此类“原生态”者为佳。
2.由于音乐是以难于长期保存的声音为媒介的,特别是在录音技术尚未出现的19世纪以前,仅仅记录为乐谱的音乐作品还是很容易被埋没,典型的例子还是巴赫,其去世之后很多作品湮没无闻,直到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重新发现并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价值才重新為欧洲所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重新发现的过程中,原作的精神内涵也有可能被再次包装。
3.作为音乐作品呈现的工具——乐器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比如键盘乐器。现在,虽然钢琴是古典音乐演奏的主要的键盘乐器,但是在钢琴诞生(1709年)之前及其发展的早期阶段,更主流的键盘乐器是管风琴和羽管键琴,因此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作品是为管风琴或羽管键琴所作,而非钢琴,所以后世用现代钢琴演奏这些作品难免会有隔阂。此外,演奏技法的演变也会影响一部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在此不赘述。
下面笔者选取一些在历史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做简要赏析,并对其映射的特殊时代或地区的精神面貌做尝试性的分析。所选作品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美国音乐。
1.帕莱斯特里纳《马塞勒斯教皇弥撒》
乔瓦尼·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美国音乐史家唐纳德·杰·格劳特评价说:“帕莱斯特里纳的音乐可与拉斐尔的绘画媲美。”[1]
《马塞勒斯教皇弥撒》采用六声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写成,其中均衡的音乐思想和纯净清晰的对位织体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语言具有虔诚、馨香的温柔、天使般的纯洁。
欧洲中世纪社会生活的一般事实,是普通民众的生活面临着恶劣的物质生活、疾病和瘟疫、社会动荡和频繁的战争等等严峻的考验。世俗生活艰辛,彼时唯有宗教能带来慰藉。此作品的深邃、平静和内省,正与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通过此反差,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欧洲中世纪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
2.巴赫《古德堡变奏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创作生涯正与欧洲启蒙运动大体吻合。虽然音乐史家一般认为巴赫的音乐风格是受时代精神影响最小的,[2]或者说其作品是最能穿透时空限制而长久为欣赏者所理解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巴赫的作品来感受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精神的光辉。
巴赫的音乐文献极其丰富,我们选择《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进行教学欣赏。《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一共两卷,共48首,可按编号选择其中的第1、3、4、8等乐曲重点赏析。 巴赫的音乐作品,往往被贴上理性、结构、深奥的标签,这一方面源于其对各种作曲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其创作深受当时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欧洲,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等。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结构的严密性都和当时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有所联系。[3]欣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或许不会像欣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那样,能更直接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诸层面相联系,但其严格的织体结构和精确的作曲手法,恰恰是理性主义社会思潮的真实写照,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贝多芬的知名度和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已无需赘言。《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于1803—1804年,标题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在作品创作阶段,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革命理想的化身;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他愤然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4]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这部长达40多分钟的作品,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曲调中时刻洋溢着战斗的气息,自由的理念。在这部与众不同的作品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
这部作品是法国大革命精神的讴歌,是对革命英雄的礼赞。通过对作品的聆听,可以从精神层面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火热的年代,以及被革命精神感召的人民,他们才是革命中真正的英雄。通常我们会以美术作品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来为学生增加认识法国大革命乃至整个大革命时代的感性素材,若论情感冲击和感性体悟,贝多芬的这部交响曲是更好的选择。
4.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
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欧洲大地的革命风雷潮起云涌。波兰爱国青年秘密集结,积极酝酿着新的起义,革命一触即发。见此情形,亲友不忍肖邦卷入充满危险的洪流,劝他赴国外演出。肖邦到达维也纳后,华沙起义爆发了。华沙起义一度赶跑了俄国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政权。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最终被沙俄军队反扑所扼杀。
《第一钢琴叙事曲》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出悲壮的戏剧,一篇激动人心的史诗。豪迈的英雄气概、悲剧性的形象和爱国主义的热情反映了肖邦在华沙起义影响下的思想情绪。从音乐中表现的英雄形象和悲剧气氛,我们不难体会到夹在强国之间的波兰民族的不幸与坚韧。
5.柴可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活跃于19世纪后半段,恰好是沙皇统治的最后阶段,也是俄国劳动人民被压迫被奴役最为严酷的黑暗时期。作为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之一,柴可夫斯基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当时俄国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最著名的就是这部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1876 年12月,莫斯科音乐学院为向列夫·托尔斯泰致敬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当乐队演奏这首乐曲时,托尔斯泰不禁流下热泪并感慨地说:“我接触到了苦难人民的心灵深处。”柴可夫斯基当时在日记中写道:“当时,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并深深为此而自豪。”[5]
沙皇俄国虽然在1861年宣布废除农奴制,但是劳动人民依然处于严酷的压榨和剥削之下,生活困苦。这首曲子的感染力极强,学生会很容易被带入到那个社会现实中,再加上其他背景材料如同时代的美术作品的辅助,将给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
6.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乔治·格什温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开拓了独特的美国音乐风格。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单乐章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
爵士乐于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通过这部作品,引导学生对美国移民历史、黑人文化乃至多元文化做感性的理解,也是独辟蹊径的尝试。
以上罗列的六部音乐作品,笔者希望达到抛砖引玉之效,读者不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音乐的欣赏经验,选择合适的作品作为教学工具。用聆听音乐作品的方式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固然无法做到如陈寅恪先生所谓“以诗证史”的言之凿凿,但尚可尝试以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历史常识背后的社会精神、民族性格、文化底蕴等等,进而对完整的历史多一些不同角度的认识。
【注释】
[1]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246页。
[2](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 499页。
[3]周上:《启蒙运动对巴赫创作的影响》,《考试周刊》2012年第94期。
[4](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17年,第53頁。
[5](德)克劳斯·曼:《柴可夫斯基传》,香港: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8页。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笔者更倾向于选择音乐,原因如下:
首先,音乐较其他艺术形式更为抽象,文学、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为史家所深入挖掘者较为常见,作为时代精神之桥梁为大众所欣赏也更为普遍;反观音乐,在历史研究或教学领域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其次,在反映时代精神这一点上,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更为迟钝,或者说音乐的形式、风格从历史长时段来看,变化更少,改变的过程更慢。以绘画为例,从欧洲文艺复兴肇始,西方美术变幻迭起、层出不穷,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性十分明显,至二十世纪毕加索等倡现代主义之风,其作品观感与五十年前的现实主义作品已判若云泥。究其原因,绘画艺术是直接描摹时代之形象,对时代精神之反馈也更灵敏。音乐则不同,抽象的表达形式令作曲家很难直接反馈时代的精神特征,但是,音乐却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底层的那些不易变化的、更具支撑性的东西。正如法国年鉴学派所主张的长时段历史,音乐是长时段的时代精神的良好载体。
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其历史分期依次为: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及民族乐派;与传统的历史研究的历史分期相对应,则大致为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对应关系并不严格,也不能认为某一分期的音乐作品就一定能明晰地反映该历史分期的全部时代精神,如前所述,音乐反映的是更为底层的时代精神,往往不会那么直接和具象。
如果将考察的目光从纵向的历史分期,转移到空间上的不同地域和民族,音乐作品则会呈现它另外的价值,也就是对不同历史空间中的文化和精神的反映。所以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音乐作品的史料和工具价值都不容忽视。
在具体的教学作品选择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演奏家的选择。一部音乐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不同,作曲家只完成了第一次创作,成果是纸面上的音乐文本,接下来演奏家(包括个人演奏家和乐团)的演奏是第二次创作,所以演奏家的个人风格对作品的最终呈现有着重要影响,以J·S·巴赫(以下简称巴赫)的键盘乐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为例,加拿大演奏家古尔德(Glenn Gould)的演奏一般认为带着较强烈的个人风格,而奥地利演奏家席夫(Heinrich Schiff)的呈现被认为更接近作曲家的本意。鉴于我们的欣赏目的在于更真切地感受作曲家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所以在演奏家的选择上应以此类“原生态”者为佳。
2.由于音乐是以难于长期保存的声音为媒介的,特别是在录音技术尚未出现的19世纪以前,仅仅记录为乐谱的音乐作品还是很容易被埋没,典型的例子还是巴赫,其去世之后很多作品湮没无闻,直到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重新发现并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价值才重新為欧洲所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重新发现的过程中,原作的精神内涵也有可能被再次包装。
3.作为音乐作品呈现的工具——乐器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比如键盘乐器。现在,虽然钢琴是古典音乐演奏的主要的键盘乐器,但是在钢琴诞生(1709年)之前及其发展的早期阶段,更主流的键盘乐器是管风琴和羽管键琴,因此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作品是为管风琴或羽管键琴所作,而非钢琴,所以后世用现代钢琴演奏这些作品难免会有隔阂。此外,演奏技法的演变也会影响一部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在此不赘述。
下面笔者选取一些在历史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做简要赏析,并对其映射的特殊时代或地区的精神面貌做尝试性的分析。所选作品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美国音乐。
1.帕莱斯特里纳《马塞勒斯教皇弥撒》
乔瓦尼·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美国音乐史家唐纳德·杰·格劳特评价说:“帕莱斯特里纳的音乐可与拉斐尔的绘画媲美。”[1]
《马塞勒斯教皇弥撒》采用六声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写成,其中均衡的音乐思想和纯净清晰的对位织体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语言具有虔诚、馨香的温柔、天使般的纯洁。
欧洲中世纪社会生活的一般事实,是普通民众的生活面临着恶劣的物质生活、疾病和瘟疫、社会动荡和频繁的战争等等严峻的考验。世俗生活艰辛,彼时唯有宗教能带来慰藉。此作品的深邃、平静和内省,正与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通过此反差,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欧洲中世纪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
2.巴赫《古德堡变奏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创作生涯正与欧洲启蒙运动大体吻合。虽然音乐史家一般认为巴赫的音乐风格是受时代精神影响最小的,[2]或者说其作品是最能穿透时空限制而长久为欣赏者所理解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巴赫的作品来感受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精神的光辉。
巴赫的音乐文献极其丰富,我们选择《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进行教学欣赏。《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一共两卷,共48首,可按编号选择其中的第1、3、4、8等乐曲重点赏析。 巴赫的音乐作品,往往被贴上理性、结构、深奥的标签,这一方面源于其对各种作曲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其创作深受当时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欧洲,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等。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结构的严密性都和当时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有所联系。[3]欣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或许不会像欣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那样,能更直接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诸层面相联系,但其严格的织体结构和精确的作曲手法,恰恰是理性主义社会思潮的真实写照,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贝多芬的知名度和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已无需赘言。《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于1803—1804年,标题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在作品创作阶段,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革命理想的化身;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他愤然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4]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这部长达40多分钟的作品,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曲调中时刻洋溢着战斗的气息,自由的理念。在这部与众不同的作品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
这部作品是法国大革命精神的讴歌,是对革命英雄的礼赞。通过对作品的聆听,可以从精神层面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火热的年代,以及被革命精神感召的人民,他们才是革命中真正的英雄。通常我们会以美术作品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来为学生增加认识法国大革命乃至整个大革命时代的感性素材,若论情感冲击和感性体悟,贝多芬的这部交响曲是更好的选择。
4.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
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欧洲大地的革命风雷潮起云涌。波兰爱国青年秘密集结,积极酝酿着新的起义,革命一触即发。见此情形,亲友不忍肖邦卷入充满危险的洪流,劝他赴国外演出。肖邦到达维也纳后,华沙起义爆发了。华沙起义一度赶跑了俄国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政权。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最终被沙俄军队反扑所扼杀。
《第一钢琴叙事曲》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出悲壮的戏剧,一篇激动人心的史诗。豪迈的英雄气概、悲剧性的形象和爱国主义的热情反映了肖邦在华沙起义影响下的思想情绪。从音乐中表现的英雄形象和悲剧气氛,我们不难体会到夹在强国之间的波兰民族的不幸与坚韧。
5.柴可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活跃于19世纪后半段,恰好是沙皇统治的最后阶段,也是俄国劳动人民被压迫被奴役最为严酷的黑暗时期。作为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之一,柴可夫斯基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当时俄国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最著名的就是这部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1876 年12月,莫斯科音乐学院为向列夫·托尔斯泰致敬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当乐队演奏这首乐曲时,托尔斯泰不禁流下热泪并感慨地说:“我接触到了苦难人民的心灵深处。”柴可夫斯基当时在日记中写道:“当时,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并深深为此而自豪。”[5]
沙皇俄国虽然在1861年宣布废除农奴制,但是劳动人民依然处于严酷的压榨和剥削之下,生活困苦。这首曲子的感染力极强,学生会很容易被带入到那个社会现实中,再加上其他背景材料如同时代的美术作品的辅助,将给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
6.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乔治·格什温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开拓了独特的美国音乐风格。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单乐章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
爵士乐于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通过这部作品,引导学生对美国移民历史、黑人文化乃至多元文化做感性的理解,也是独辟蹊径的尝试。
以上罗列的六部音乐作品,笔者希望达到抛砖引玉之效,读者不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音乐的欣赏经验,选择合适的作品作为教学工具。用聆听音乐作品的方式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固然无法做到如陈寅恪先生所谓“以诗证史”的言之凿凿,但尚可尝试以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历史常识背后的社会精神、民族性格、文化底蕴等等,进而对完整的历史多一些不同角度的认识。
【注释】
[1]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246页。
[2](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 499页。
[3]周上:《启蒙运动对巴赫创作的影响》,《考试周刊》2012年第94期。
[4](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17年,第53頁。
[5](德)克劳斯·曼:《柴可夫斯基传》,香港: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