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1-124-01
摘 要 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就新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主要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而后重点从内部审计策略与重心的转变入手,提出了下一阶段内部审计的改进与发展策略,以供其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 新准则 内部审计
一、新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007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广泛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在很多条款上都做出了巨大的变更,充分实现了与国际准则和惯例的趋同,同时这也属于对现行宏观经济环境一种适应性调整。而就内部审计而言,其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产生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公司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的产物之一。从理论上说,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内部审计活动的正常履行,需要一定的政策、经济环境作为支持条件,新会计准则便是其中之一,后者是否正确、合理的履行便属于内部审计活动的目标之一。
新准则出台后,其在诸多条款上的巨大调整对内部审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新准则改变了内部审计的基础内容及执业环境,大量诸如公允价值计量、存货管理办法、减值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合并报表处理、金融工具准则等方面的变革加大了内部审计的难度,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复杂性,内部审计人员若不及时加以知识更新,很难正常履行其应有的审计责任,审计活动的有效性难以保障。除此之外,新税法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也加剧了审计环境的复杂性,这也给审计人员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由于新准则会给管理者更大的会计选择权,弹性空间增大,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渡,因而更需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导致财务数据的人为因素增大。从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执行监管已较为严厉,但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现象并未杜绝,滥用准则现象将随着新准则的出台继续蔓延,会计信息质量在短期内不可能得以改善。在新准则实施后,企业账面利润大幅上升或大幅下降的局面有可能会频繁发生,但实际上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未发生重大变化,这将极大的增加内部审计风险。
最后,新准则体系下审计难度的加大将会导致内审外包的盛行,当前各企业内部审计的压力已经凸显,独立性的不足、专业性的弱化将使内部审计很难跟得上企业财务管控、公司理财发展的节奏,其进一步扩大对外部审计机制的引入势在必行。就外部审计而言,其审计活动的专业性、规范性毋庸置疑,但在内部审计中是否能够真正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依然存在疑问,同时在公司治理行为的解读上尚不如内审机构人员深刻,且执行成本也较高。但即便如此,内审外包依然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新准则的出台加快了该方式的出现。
二、新准则下企业内部审计应给予的策略改进
(一)转变内部审计策略重心
首先,内审人员要重点关注新准则下新增会计科目的设置及新旧准则的合理衔接,后者极大的增加了企业操纵利润的机会。例如,在2007年1月1日新准则正式实施前,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将前期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予以冲回,此举将大大增加企业的当期利润,导致粉饰报表行为的出现。再如,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投资企业对于子公司的投资,将采取成本法而非权益法进行日常核算,这将刺激子公司分红行为的加剧,以确保衔接期投资企业利润不至于大幅下滑。针对上述现象,内审人员要保持审慎、客观、公允的原则,对特殊类别经济业务或事项予以更多关注,充分考慮企业的会计处理是否充分、可靠与合理。
其次,重点关注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会计科目与事项,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企业合并等,在新准则下上述会计行为都直接或间接的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这些方面极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与此同时,针对于当前公允价值取得缺乏公允,社会中介机构信用不足的现状,内审机构人员要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所依据公允价值取得渠道或方式的审查,以保证企业会计处理的真实性。
最后,内审机构与人员还要加强对会计选择权较多、会计弹性空间较大领域的关注,例如针对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内审人员首先要关注新准则已废弃的后进先出法是否还存在继续使用的情况,其次对存货计价方法是否在短期内出现变更进行审查,若确实存在变更情况,还应对企业是否遵循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再核实,从而充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
(二)重点推行服务导向审计
从长远来看,企业的内部审计应实现从监督导向型审计向服务导向型审计的转变,以后者为主体架构企业的新型内审体系。就服务导向型审计而言,其审计活动的理念、职能、方式与内容都会发生深刻的转变,例如审计理念将由单纯的检查向实施控制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审计职能将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审计方式将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审计手段将由手工操作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转变;审计内容将由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转变等。由此可见,在服务导向型审计的指引下,审计的监督职能将被扩大,监管成效将得以提升。
(三)尝试引入外部审计机制
为解决内部审计长期以来所存在的独立性难题,各企业可继续加强对外部审计机制的引入,通过外部审计的专业化、规范化来完善发展自身的内部审计体系。一般而言,在外部审计的引入过程中,企业可采用全部外包、合作内审、审计管理咨询、协力外委等四种形式,通过这些方式可充分实现对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组织流程的检查,从而达到从外部角度来审视企业风险的目的。但是,企业同时还需充分关注内部审计的外包风险,加强对外包审计项目的过程监管及质量控制,对涉及企业机密的信息,要明确保密责任,制定规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学莲.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兰州大学.2007.
[2]伍孝全.新会计准则给审计带来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7(30).
[3]徐琛琛.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魅力中国.2008(22).
[4]何迎春.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构想.现代商业.2008(21).
摘 要 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就新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主要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而后重点从内部审计策略与重心的转变入手,提出了下一阶段内部审计的改进与发展策略,以供其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 新准则 内部审计
一、新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007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广泛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在很多条款上都做出了巨大的变更,充分实现了与国际准则和惯例的趋同,同时这也属于对现行宏观经济环境一种适应性调整。而就内部审计而言,其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产生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公司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的产物之一。从理论上说,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内部审计活动的正常履行,需要一定的政策、经济环境作为支持条件,新会计准则便是其中之一,后者是否正确、合理的履行便属于内部审计活动的目标之一。
新准则出台后,其在诸多条款上的巨大调整对内部审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新准则改变了内部审计的基础内容及执业环境,大量诸如公允价值计量、存货管理办法、减值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合并报表处理、金融工具准则等方面的变革加大了内部审计的难度,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复杂性,内部审计人员若不及时加以知识更新,很难正常履行其应有的审计责任,审计活动的有效性难以保障。除此之外,新税法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也加剧了审计环境的复杂性,这也给审计人员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由于新准则会给管理者更大的会计选择权,弹性空间增大,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渡,因而更需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导致财务数据的人为因素增大。从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执行监管已较为严厉,但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现象并未杜绝,滥用准则现象将随着新准则的出台继续蔓延,会计信息质量在短期内不可能得以改善。在新准则实施后,企业账面利润大幅上升或大幅下降的局面有可能会频繁发生,但实际上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未发生重大变化,这将极大的增加内部审计风险。
最后,新准则体系下审计难度的加大将会导致内审外包的盛行,当前各企业内部审计的压力已经凸显,独立性的不足、专业性的弱化将使内部审计很难跟得上企业财务管控、公司理财发展的节奏,其进一步扩大对外部审计机制的引入势在必行。就外部审计而言,其审计活动的专业性、规范性毋庸置疑,但在内部审计中是否能够真正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依然存在疑问,同时在公司治理行为的解读上尚不如内审机构人员深刻,且执行成本也较高。但即便如此,内审外包依然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新准则的出台加快了该方式的出现。
二、新准则下企业内部审计应给予的策略改进
(一)转变内部审计策略重心
首先,内审人员要重点关注新准则下新增会计科目的设置及新旧准则的合理衔接,后者极大的增加了企业操纵利润的机会。例如,在2007年1月1日新准则正式实施前,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将前期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予以冲回,此举将大大增加企业的当期利润,导致粉饰报表行为的出现。再如,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投资企业对于子公司的投资,将采取成本法而非权益法进行日常核算,这将刺激子公司分红行为的加剧,以确保衔接期投资企业利润不至于大幅下滑。针对上述现象,内审人员要保持审慎、客观、公允的原则,对特殊类别经济业务或事项予以更多关注,充分考慮企业的会计处理是否充分、可靠与合理。
其次,重点关注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会计科目与事项,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企业合并等,在新准则下上述会计行为都直接或间接的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这些方面极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与此同时,针对于当前公允价值取得缺乏公允,社会中介机构信用不足的现状,内审机构人员要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所依据公允价值取得渠道或方式的审查,以保证企业会计处理的真实性。
最后,内审机构与人员还要加强对会计选择权较多、会计弹性空间较大领域的关注,例如针对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内审人员首先要关注新准则已废弃的后进先出法是否还存在继续使用的情况,其次对存货计价方法是否在短期内出现变更进行审查,若确实存在变更情况,还应对企业是否遵循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再核实,从而充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
(二)重点推行服务导向审计
从长远来看,企业的内部审计应实现从监督导向型审计向服务导向型审计的转变,以后者为主体架构企业的新型内审体系。就服务导向型审计而言,其审计活动的理念、职能、方式与内容都会发生深刻的转变,例如审计理念将由单纯的检查向实施控制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审计职能将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审计方式将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审计手段将由手工操作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转变;审计内容将由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转变等。由此可见,在服务导向型审计的指引下,审计的监督职能将被扩大,监管成效将得以提升。
(三)尝试引入外部审计机制
为解决内部审计长期以来所存在的独立性难题,各企业可继续加强对外部审计机制的引入,通过外部审计的专业化、规范化来完善发展自身的内部审计体系。一般而言,在外部审计的引入过程中,企业可采用全部外包、合作内审、审计管理咨询、协力外委等四种形式,通过这些方式可充分实现对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组织流程的检查,从而达到从外部角度来审视企业风险的目的。但是,企业同时还需充分关注内部审计的外包风险,加强对外包审计项目的过程监管及质量控制,对涉及企业机密的信息,要明确保密责任,制定规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学莲.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兰州大学.2007.
[2]伍孝全.新会计准则给审计带来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7(30).
[3]徐琛琛.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魅力中国.2008(22).
[4]何迎春.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构想.现代商业.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