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前我去了一趟美国,刚好在报纸上看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发布的国情咨文。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9次提到“赢得未来”,强调保持美国的长期竞争力。随后,美国白宫发表了“国家创新战略”报告,具体阐述了奥巴马“赢得未来”的战略目标。
白宫的报告提出了5项新计划:发展无线网络,在未来5年内使美国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率达到98%;改革专利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将平均审批时间从目前的35个月缩短到20个月;发展清洁能源,到2035年使清洁能源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提高到80%;实施教育改革,着重提高学生理工科技能,在未来10年内新培训10万名理工科教师;实施“启动美国伙伴关系”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并提振就业。
对照过去两年中国的振兴计划,差别非常明显。中国的振兴计划,囊括了汽车、钢铁、纺织、造船、装备制造、电子、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行业。推出的时机,紧随“4万亿”刺激政策的出台。并且,除了上述行业振兴计划,过去几年来,中国还以地域为特征,推出了十多项国家战略,包括: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等。
细察美国的创新战略,凸显了“改变”,“改变”也是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发展高速无线网络,改革专利审批制度,实施教育改革,提升清洁能源的发电比重,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并提振就业,都是在弥补美国经济木桶的短板。这些短板数量不多,因此奥巴马的政策显得很有针对性。
反观中国,好像处处是短板。上述列举的国家层面的计划也好,战略也罢,几乎囊括了中国经济领域所有大的行业和地域。就好比在大海里捕鱼,一张网撒下去,和海一样大,机制和效用就显得缺过去两年中,“4万亿”刺激计划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介绍了后续两年内“4万亿”刺激的构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是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是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是400亿元;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是1600亿元;灾后的恢复重建,重灾区是1万亿元。
我们可以看到,意在扩大内需的“4万亿”,实际上大部分变成了“铁公机”等基础建设的投资。两年后的流动性和通胀压力,也表明增加的货币大部分并没有进入民营实体经济。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已经开始由出口导向型演变为源于自身的内向型增长。扩大内需,关键是增加社会财富,而增加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包含两个并行的路径:其一,沿海到内地的转移;其二,海外到国内的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会增加就业,这将有利于财富的再分配。产业振兴应该是跨行业、跨地域的,重点发展中国腹地的潜力。而且,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会伴随新兴产业的诞生,这会在另外一个层面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中国的振兴计划和战略,一言以蔽之:只见振兴的套路,未见创新的体系。短期政府投资加大,对GDP的增长确有帮助,但对中国真正需要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却意义不大。
白宫的报告提出了5项新计划:发展无线网络,在未来5年内使美国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率达到98%;改革专利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将平均审批时间从目前的35个月缩短到20个月;发展清洁能源,到2035年使清洁能源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提高到80%;实施教育改革,着重提高学生理工科技能,在未来10年内新培训10万名理工科教师;实施“启动美国伙伴关系”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并提振就业。
对照过去两年中国的振兴计划,差别非常明显。中国的振兴计划,囊括了汽车、钢铁、纺织、造船、装备制造、电子、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行业。推出的时机,紧随“4万亿”刺激政策的出台。并且,除了上述行业振兴计划,过去几年来,中国还以地域为特征,推出了十多项国家战略,包括: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等。
细察美国的创新战略,凸显了“改变”,“改变”也是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发展高速无线网络,改革专利审批制度,实施教育改革,提升清洁能源的发电比重,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并提振就业,都是在弥补美国经济木桶的短板。这些短板数量不多,因此奥巴马的政策显得很有针对性。
反观中国,好像处处是短板。上述列举的国家层面的计划也好,战略也罢,几乎囊括了中国经济领域所有大的行业和地域。就好比在大海里捕鱼,一张网撒下去,和海一样大,机制和效用就显得缺过去两年中,“4万亿”刺激计划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介绍了后续两年内“4万亿”刺激的构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是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是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是400亿元;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是1600亿元;灾后的恢复重建,重灾区是1万亿元。
我们可以看到,意在扩大内需的“4万亿”,实际上大部分变成了“铁公机”等基础建设的投资。两年后的流动性和通胀压力,也表明增加的货币大部分并没有进入民营实体经济。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已经开始由出口导向型演变为源于自身的内向型增长。扩大内需,关键是增加社会财富,而增加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包含两个并行的路径:其一,沿海到内地的转移;其二,海外到国内的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会增加就业,这将有利于财富的再分配。产业振兴应该是跨行业、跨地域的,重点发展中国腹地的潜力。而且,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会伴随新兴产业的诞生,这会在另外一个层面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中国的振兴计划和战略,一言以蔽之:只见振兴的套路,未见创新的体系。短期政府投资加大,对GDP的增长确有帮助,但对中国真正需要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却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