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陀之心如大海,引导大魔头鸯掘摩罗弃恶从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这句话来形容大魔头鸯掘摩罗再合适不过了。他受邪师的蛊惑,疯狂残害无辜,之后在佛陀的感化下,悔过修行,成为优秀的阿罗汉圣者。在佛陀眼里,众生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假使弃恶从善,不论其原本如何罪大恶极,仍然可以觉悟。
鸯掘摩罗本名阿辛萨迦,意为“无害”,寄托着父母对他的期望。他的父亲是波斯匿王的国师,博学多才,精通占星术。儿子一出生,他就发现儿子属于强盗星座,为此全家人都非常不安。但年少的阿辛萨迦体格健壮、勇敢善良,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父亲把他送到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婆罗门摩尼跋陀罗家里,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阿辛萨迦天赋异禀,尊師重道,很快赢得了老师的器重,师生间情同父子。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嫉妒和怨恨,经常有人诬告阿辛萨迦私下对老师不敬,但这并不能影响老师对他的喜爱。
就在阿辛萨迦快要学成之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年轻貌美的师母对他动了欲念,在老师外出期间百般挑逗,阿辛萨迦却不为所动,师母因此恼羞成怒。老师回来后,她向丈夫编造了阿辛萨迦非礼她的谎言。看着娇妻哭得楚楚可怜,摩尼跋陀罗恨得咬牙切齿。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盘算着如何置阿辛萨迦于死地。学业临近结束时,他把阿辛萨迦叫到房间,告诉他有一个秘法可以迅速实现解脱。这个方法需要一个花蔓作为供奉,花蔓必须用1000个人的小手指穿成。
阿辛萨迦一听,不禁神色大变。但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和追求解脱的迫切愿望,阿辛萨迦最终被蛊惑了,内心的恶念被唤醒,性情变得凶残暴戾。他全副武装,手持锋利的宝剑,埋伏在舍卫城外一处山崖的树林中。一旦有人经过,他就冲出来发动袭击,然后割下死者的小手指,串成花蔓。
因为武艺高强,没有人是阿辛萨迦的对手。有一次,波斯匿王派出几十人捉拿他,最后只有寥寥几人生还。人们将这个杀人如麻的恶魔称为“鸯掘魔罗”,意为杀人取指做蔓的魔王。往日商旅如织的大路如今成了荒芜之地,整个舍卫大城都被恐怖的气氛笼罩着。
这时,佛陀自他国弘法回到了祇树给孤独园,信众们纷纷前来报告鸯掘摩罗疯狂杀人的事件。佛陀听罢,不顾大家的劝阻,立即动身前往鸯掘摩罗行凶的现场。与此同时,鸯掘摩罗的母亲耶尼也独自一人来寻找儿子,意欲说服他停止暴行。鸯掘摩罗正因“猎物”难觅、未杀满1000人而心急如焚。远远看着母亲走来,他陷入了矛盾纠结,但魔性很快战胜了良知,他提起宝剑杀气腾腾地朝着母亲走去。
正当弑母惨剧即将发生的那一刻,佛陀的身影映入了鸯掘摩罗的视线。他抛开母亲,飞速地朝佛陀奔去。在舍卫城外空无一人的林间大道上,佛陀从容地行走,鸯掘摩罗手提宝剑急速追赶。说来奇怪,平时身手矫捷的鸯掘摩罗,此时累得气喘吁吁,怎么都无法靠近佛陀。
最后,鸯掘摩罗追不动了,声嘶力竭地喊:“沙门,你快停下!”佛陀沉静地回答:“鸯掘摩罗,我早停下来了,是你不肯停!” 鸯掘摩罗大惑不解:“沙门何出此言?明明是你越走越快,令我追赶不上。”佛陀回答:“我的心早就停下了,是你的杀心不肯停!”鸯掘摩罗顿时呆立,心里一片空白。佛陀问他:“你为何疯狂地杀害无辜?”鸯掘摩罗回答:“为了升入天堂,获得解脱。”佛陀反问:“杀人是生死重罪,怎么可能通向解脱?”
佛陀的话直击要害,鸯掘摩罗一下子崩溃了,跪倒在地失声痛哭。佛陀来到鸯掘摩罗面前,摸着他的头,慈悲地开示:“鸯掘摩罗!你太愚痴了,怎么可以轻信邪说的蛊惑,犯下这么大的杀业?”待他平静下来,佛陀又问:“你愿意随我出家修行吗?”鸯掘摩罗疑惑:“像我这样罪业深重的人还有机会悔改吗?”佛陀回答:“只要真诚忏悔,一切罪业都可以止息。”佛陀带着鸯掘摩罗回到了祇树给孤独园,为他剃除须发,换上僧袍,从此开始了正法的修行。
此时波斯匿王集结了精兵强将,准备亲自围剿鸯掘摩罗,但他心中没有把握,就先来拜见佛陀。佛陀见他忧心忡忡,试探着问道:“大王,你愿意把鸯掘摩罗交给我吗?我可以将他的杀心调伏。”波斯匿王听了,心里一下释然了。佛陀令坐在一旁的比丘站起身来,然后告诉波斯匿王,他就是鸯掘摩罗。波斯匿王吓了一跳,对他的恶行依然心有余悸。鸯掘摩罗谦卑地向大王合十问询。看到眼前的一切,波斯匿王的心病终于解除了。
虽然已经弃恶从善,鸯掘摩罗的修行生活却并不容易。他每次出门托钵,家家户户都房门紧闭,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更有人向他投掷石块。鸯掘摩罗经常托着空钵、头破血流地回到寺院。独自在禅房坐禅时,他也心乱如麻,脑中全是亡者临死前哭喊求饶的情形。对此,佛陀安慰他,忏悔罪业需要极大的耐心,安忍才是唯一的正确态度。
有一天,鸯掘摩罗在城中遇到一家有产妇难产,请他帮助诵经祈福。鸯掘摩罗顿时不知所措,回寺院请教佛陀。佛陀教他赶紧回去这样对产妇说:“我自出生以来未曾杀生,愿以此功德回向母子平安。”鸯掘摩罗大惑不解:“我曾杀人无数,怎敢说没有杀生?”佛陀问:“你出家后可曾杀生?”“没有,世尊!”“我的意思是,你自从在圣教中重生以来,未曾杀生。”佛陀的开示点醒了鸯掘摩罗,也燃起了他的信心。他飞快地回到产妇家中,对幛帷内的产妇高声说:“我自从在佛陀座下出家以来,严守净戒,未曾杀生,愿以此功德,回向母子平安!”话音未落,婴儿顺利出生。
从此以后,不但鸯掘摩罗恢复了修行的信心,附近的居民也渐渐开始原谅他。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鸯掘摩罗终于放下罪业证得圣果,成为大阿罗汉,成为佛陀座下改邪归正的修行典范。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塑性,可以成为魔王,也可以成为圣者;邪恶的蛊惑可以把善良的人变为恶魔,清净的正法也能把狂魔教化成圣者。佛陀的胸怀犹如大海,智慧犹如日月,能照破一切无明黑暗,度一切众生出离邪恶与迷茫的苦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这句话来形容大魔头鸯掘摩罗再合适不过了。他受邪师的蛊惑,疯狂残害无辜,之后在佛陀的感化下,悔过修行,成为优秀的阿罗汉圣者。在佛陀眼里,众生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假使弃恶从善,不论其原本如何罪大恶极,仍然可以觉悟。
鸯掘摩罗本名阿辛萨迦,意为“无害”,寄托着父母对他的期望。他的父亲是波斯匿王的国师,博学多才,精通占星术。儿子一出生,他就发现儿子属于强盗星座,为此全家人都非常不安。但年少的阿辛萨迦体格健壮、勇敢善良,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父亲把他送到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婆罗门摩尼跋陀罗家里,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阿辛萨迦天赋异禀,尊師重道,很快赢得了老师的器重,师生间情同父子。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嫉妒和怨恨,经常有人诬告阿辛萨迦私下对老师不敬,但这并不能影响老师对他的喜爱。
就在阿辛萨迦快要学成之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年轻貌美的师母对他动了欲念,在老师外出期间百般挑逗,阿辛萨迦却不为所动,师母因此恼羞成怒。老师回来后,她向丈夫编造了阿辛萨迦非礼她的谎言。看着娇妻哭得楚楚可怜,摩尼跋陀罗恨得咬牙切齿。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盘算着如何置阿辛萨迦于死地。学业临近结束时,他把阿辛萨迦叫到房间,告诉他有一个秘法可以迅速实现解脱。这个方法需要一个花蔓作为供奉,花蔓必须用1000个人的小手指穿成。
阿辛萨迦一听,不禁神色大变。但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和追求解脱的迫切愿望,阿辛萨迦最终被蛊惑了,内心的恶念被唤醒,性情变得凶残暴戾。他全副武装,手持锋利的宝剑,埋伏在舍卫城外一处山崖的树林中。一旦有人经过,他就冲出来发动袭击,然后割下死者的小手指,串成花蔓。
因为武艺高强,没有人是阿辛萨迦的对手。有一次,波斯匿王派出几十人捉拿他,最后只有寥寥几人生还。人们将这个杀人如麻的恶魔称为“鸯掘魔罗”,意为杀人取指做蔓的魔王。往日商旅如织的大路如今成了荒芜之地,整个舍卫大城都被恐怖的气氛笼罩着。
这时,佛陀自他国弘法回到了祇树给孤独园,信众们纷纷前来报告鸯掘摩罗疯狂杀人的事件。佛陀听罢,不顾大家的劝阻,立即动身前往鸯掘摩罗行凶的现场。与此同时,鸯掘摩罗的母亲耶尼也独自一人来寻找儿子,意欲说服他停止暴行。鸯掘摩罗正因“猎物”难觅、未杀满1000人而心急如焚。远远看着母亲走来,他陷入了矛盾纠结,但魔性很快战胜了良知,他提起宝剑杀气腾腾地朝着母亲走去。
正当弑母惨剧即将发生的那一刻,佛陀的身影映入了鸯掘摩罗的视线。他抛开母亲,飞速地朝佛陀奔去。在舍卫城外空无一人的林间大道上,佛陀从容地行走,鸯掘摩罗手提宝剑急速追赶。说来奇怪,平时身手矫捷的鸯掘摩罗,此时累得气喘吁吁,怎么都无法靠近佛陀。
最后,鸯掘摩罗追不动了,声嘶力竭地喊:“沙门,你快停下!”佛陀沉静地回答:“鸯掘摩罗,我早停下来了,是你不肯停!” 鸯掘摩罗大惑不解:“沙门何出此言?明明是你越走越快,令我追赶不上。”佛陀回答:“我的心早就停下了,是你的杀心不肯停!”鸯掘摩罗顿时呆立,心里一片空白。佛陀问他:“你为何疯狂地杀害无辜?”鸯掘摩罗回答:“为了升入天堂,获得解脱。”佛陀反问:“杀人是生死重罪,怎么可能通向解脱?”
佛陀的话直击要害,鸯掘摩罗一下子崩溃了,跪倒在地失声痛哭。佛陀来到鸯掘摩罗面前,摸着他的头,慈悲地开示:“鸯掘摩罗!你太愚痴了,怎么可以轻信邪说的蛊惑,犯下这么大的杀业?”待他平静下来,佛陀又问:“你愿意随我出家修行吗?”鸯掘摩罗疑惑:“像我这样罪业深重的人还有机会悔改吗?”佛陀回答:“只要真诚忏悔,一切罪业都可以止息。”佛陀带着鸯掘摩罗回到了祇树给孤独园,为他剃除须发,换上僧袍,从此开始了正法的修行。
此时波斯匿王集结了精兵强将,准备亲自围剿鸯掘摩罗,但他心中没有把握,就先来拜见佛陀。佛陀见他忧心忡忡,试探着问道:“大王,你愿意把鸯掘摩罗交给我吗?我可以将他的杀心调伏。”波斯匿王听了,心里一下释然了。佛陀令坐在一旁的比丘站起身来,然后告诉波斯匿王,他就是鸯掘摩罗。波斯匿王吓了一跳,对他的恶行依然心有余悸。鸯掘摩罗谦卑地向大王合十问询。看到眼前的一切,波斯匿王的心病终于解除了。
虽然已经弃恶从善,鸯掘摩罗的修行生活却并不容易。他每次出门托钵,家家户户都房门紧闭,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更有人向他投掷石块。鸯掘摩罗经常托着空钵、头破血流地回到寺院。独自在禅房坐禅时,他也心乱如麻,脑中全是亡者临死前哭喊求饶的情形。对此,佛陀安慰他,忏悔罪业需要极大的耐心,安忍才是唯一的正确态度。
有一天,鸯掘摩罗在城中遇到一家有产妇难产,请他帮助诵经祈福。鸯掘摩罗顿时不知所措,回寺院请教佛陀。佛陀教他赶紧回去这样对产妇说:“我自出生以来未曾杀生,愿以此功德回向母子平安。”鸯掘摩罗大惑不解:“我曾杀人无数,怎敢说没有杀生?”佛陀问:“你出家后可曾杀生?”“没有,世尊!”“我的意思是,你自从在圣教中重生以来,未曾杀生。”佛陀的开示点醒了鸯掘摩罗,也燃起了他的信心。他飞快地回到产妇家中,对幛帷内的产妇高声说:“我自从在佛陀座下出家以来,严守净戒,未曾杀生,愿以此功德,回向母子平安!”话音未落,婴儿顺利出生。
从此以后,不但鸯掘摩罗恢复了修行的信心,附近的居民也渐渐开始原谅他。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鸯掘摩罗终于放下罪业证得圣果,成为大阿罗汉,成为佛陀座下改邪归正的修行典范。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塑性,可以成为魔王,也可以成为圣者;邪恶的蛊惑可以把善良的人变为恶魔,清净的正法也能把狂魔教化成圣者。佛陀的胸怀犹如大海,智慧犹如日月,能照破一切无明黑暗,度一切众生出离邪恶与迷茫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