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孤寂是美的,“沉思往事立残阳”的凄美便是亘古未有;一个人的孤寂也是神圣的,有如《采果集》里的苦行僧乌帕吉普塔,不同世人一般耽于视听之娱,孤单地走在朝圣的路上。但是当寂寞迅速蔓延,扩大至三三两两个人甚至是一个群体时,它就演变成了罪恶的狂欢。内涵的孤寂变成徒有其表的空虚,茕茕孑立的美感不再,华美的文辞也只是毫无意义的字符。
我一直坚信:一个人,如若他强大,那么他必定孤独;如果他始终如一,那么他必定信念坚笃。
譬如多丽丝·莱辛书中的男主角,他们都是在尘世之外踽踽独行的“我心”的门徒,是生活在孤岛上的王者。是孤独,成就了他们的光彩熠熠。
最典型的,莫过于《浮世畸零人》中的班,一个带有返祖症状的现代人。在莱辛浸染着非洲草原气息的笔触下,班显然是有些类似于野兽的,从外表到性格。他有一副超越年龄的苍老面孔,还有更为糟糕的性格——执拗、一意孤行且野蛮任性。作为家庭里的第五个孩子,他本应该备受疼爱,却只因为他那与世俗眼光格格不入的行为举止(贴上“粗鲁”和“危险”的标签),从而被所有人疏远。母亲海蕊对班是又爱又怕,父亲大卫对他是真心厌弃,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则是遥遥站在他的对立面,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阅读他、观赏他、鄙视他。他们之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因为一家人的立场泾渭分明、观点难以统一。时间能够弥合的阙口里,一定不会存在原则与性质上的冲突。而如海蕊、大卫一家间的罅隙,存在着太多由利益矛盾引发的断层,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宽加深而已,又如何能够弥合呢?
总有理想主义者,怀抱着乌托邦的美好理想,期盼万物不争且莫能与之争。在他们心中,有着河出图、洛出书的愿景,相信功不唐捐,相信凤凰不出现是因为“德衰”。殊不知,有些事情根本就不能协调,同样也无法妥协。想要追求极致完美的人,结局却往往是两手空空。在这部小说里,海蕊就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作为一个母亲,她试图调节家人跟班的关系,想尽可能地把班引导至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结果却是徒劳。时间越久,班的暴力和野蛮的行为也愈发让人恐惧,一切都要付出代价——他不得不离开这个家庭。如果说,悲剧的根源在于班与“正常人”的差异,那么悲剧的正文便是从这里开始。
生养班的家庭甚至都无法接纳他这个异类,何况是这个诱惑重重却又缺乏宽容度的社会?从这一点看,在结局中班跨向自己图腾导致的失足坠崖,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既是悲伤,也是快乐。
于他,这灯红酒绿的世界就如同拿破仑的放逐地——圣赫勒拿岛一般,是王者的孤岛。
莱辛笔下的男主人公大多具有反叛与觉醒意识,在书中世界的社会意识形态里,他们是被排斥在外的那一部分。这些人性格中具有的叛逆成分使他们看起来像是被羁押的野兽,唯一的区别大抵只是处境不同,有的是已经冲破了枷锁,渴望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如《幸存者回忆录》里的青年领袖杰拉尔德;有的则是在困兽犹斗,在做无谓的挣扎,比如班。但他们都值得被理解,也应该被体谅:对比那些“正常人”之间的背叛,他们至少是诚实的。对他们而言,除了离经叛道,已然无路可走。
这世间,很多人画心为牢,将自己牢牢束缚住,永远理智而清醒,绝不做不该做的事情。虽然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相信宿命,但仍旧会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去践行。我们称他们为“聪明人”,如《炼金术士》(再版后叫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吉普赛妇人与撒冷王,一个要求许诺,一个则要求现实的报酬,总之都不愿意单向付出而没有回报。很显然,聪明的人太多了,谁都知道保全自己。而有智慧的人本来就少,更不要提那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的人了。《神曲》中所述世间的七宗罪:骄傲、暴食、愤怒、贪婪、情欲、嫉妒、懒惰,其根本都在人性的劣根性。至于外物,诸如金钱、名利,不过是诱因。人类爱财贪生实在是常事,不必将道德作为度量衡来进行审判,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接舆、渔夫一样坚定操守。大多数的人仍是庸俗: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将父亲榨成了橘子皮,杜鲁门·卡坡蒂因《冷血》一炮成名后沉沦在名利场里。从人的本性而言,也是无可厚非的。生活何其狼狈不易,为了生存奔波的人们都有各自的辛酸苦楚。苏格拉底所说的“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终究不是常人可以企盼的,至于同时代的孔子类似的言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更是士大夫阶级优游自在的富贵人家事。从这点来看,为了生存而畏葸不前的人,反倒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想,总该有一些傻气的人,坚守信念、始终如一,成为物欲流俗中的一股清流,涤荡着这霓虹灯泛滥的城市夜晚空气。正如波德莱尔所言:“我们可以长久地沉浸在黑暗当中,只是北极光有时会为我们呈现出玫瑰色的光环,犹如地狱焰火的反射。”那种泽被大衢的光芒,足以让任何人都战栗与无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12)班 指导老师:童县城]
我一直坚信:一个人,如若他强大,那么他必定孤独;如果他始终如一,那么他必定信念坚笃。
譬如多丽丝·莱辛书中的男主角,他们都是在尘世之外踽踽独行的“我心”的门徒,是生活在孤岛上的王者。是孤独,成就了他们的光彩熠熠。
最典型的,莫过于《浮世畸零人》中的班,一个带有返祖症状的现代人。在莱辛浸染着非洲草原气息的笔触下,班显然是有些类似于野兽的,从外表到性格。他有一副超越年龄的苍老面孔,还有更为糟糕的性格——执拗、一意孤行且野蛮任性。作为家庭里的第五个孩子,他本应该备受疼爱,却只因为他那与世俗眼光格格不入的行为举止(贴上“粗鲁”和“危险”的标签),从而被所有人疏远。母亲海蕊对班是又爱又怕,父亲大卫对他是真心厌弃,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则是遥遥站在他的对立面,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阅读他、观赏他、鄙视他。他们之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因为一家人的立场泾渭分明、观点难以统一。时间能够弥合的阙口里,一定不会存在原则与性质上的冲突。而如海蕊、大卫一家间的罅隙,存在着太多由利益矛盾引发的断层,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宽加深而已,又如何能够弥合呢?
总有理想主义者,怀抱着乌托邦的美好理想,期盼万物不争且莫能与之争。在他们心中,有着河出图、洛出书的愿景,相信功不唐捐,相信凤凰不出现是因为“德衰”。殊不知,有些事情根本就不能协调,同样也无法妥协。想要追求极致完美的人,结局却往往是两手空空。在这部小说里,海蕊就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作为一个母亲,她试图调节家人跟班的关系,想尽可能地把班引导至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结果却是徒劳。时间越久,班的暴力和野蛮的行为也愈发让人恐惧,一切都要付出代价——他不得不离开这个家庭。如果说,悲剧的根源在于班与“正常人”的差异,那么悲剧的正文便是从这里开始。
生养班的家庭甚至都无法接纳他这个异类,何况是这个诱惑重重却又缺乏宽容度的社会?从这一点看,在结局中班跨向自己图腾导致的失足坠崖,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既是悲伤,也是快乐。
于他,这灯红酒绿的世界就如同拿破仑的放逐地——圣赫勒拿岛一般,是王者的孤岛。
莱辛笔下的男主人公大多具有反叛与觉醒意识,在书中世界的社会意识形态里,他们是被排斥在外的那一部分。这些人性格中具有的叛逆成分使他们看起来像是被羁押的野兽,唯一的区别大抵只是处境不同,有的是已经冲破了枷锁,渴望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如《幸存者回忆录》里的青年领袖杰拉尔德;有的则是在困兽犹斗,在做无谓的挣扎,比如班。但他们都值得被理解,也应该被体谅:对比那些“正常人”之间的背叛,他们至少是诚实的。对他们而言,除了离经叛道,已然无路可走。
这世间,很多人画心为牢,将自己牢牢束缚住,永远理智而清醒,绝不做不该做的事情。虽然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相信宿命,但仍旧会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去践行。我们称他们为“聪明人”,如《炼金术士》(再版后叫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吉普赛妇人与撒冷王,一个要求许诺,一个则要求现实的报酬,总之都不愿意单向付出而没有回报。很显然,聪明的人太多了,谁都知道保全自己。而有智慧的人本来就少,更不要提那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的人了。《神曲》中所述世间的七宗罪:骄傲、暴食、愤怒、贪婪、情欲、嫉妒、懒惰,其根本都在人性的劣根性。至于外物,诸如金钱、名利,不过是诱因。人类爱财贪生实在是常事,不必将道德作为度量衡来进行审判,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接舆、渔夫一样坚定操守。大多数的人仍是庸俗: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将父亲榨成了橘子皮,杜鲁门·卡坡蒂因《冷血》一炮成名后沉沦在名利场里。从人的本性而言,也是无可厚非的。生活何其狼狈不易,为了生存奔波的人们都有各自的辛酸苦楚。苏格拉底所说的“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终究不是常人可以企盼的,至于同时代的孔子类似的言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更是士大夫阶级优游自在的富贵人家事。从这点来看,为了生存而畏葸不前的人,反倒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想,总该有一些傻气的人,坚守信念、始终如一,成为物欲流俗中的一股清流,涤荡着这霓虹灯泛滥的城市夜晚空气。正如波德莱尔所言:“我们可以长久地沉浸在黑暗当中,只是北极光有时会为我们呈现出玫瑰色的光环,犹如地狱焰火的反射。”那种泽被大衢的光芒,足以让任何人都战栗与无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12)班 指导老师:童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