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危害物质管控从源头贯穿供应链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zat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PM2.5浓度爆表、沪浙地区打捞出万余头死猪、上海校服被检测出致癌物质、山东生姜被剧毒农药浸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伏在消费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几乎无处不在。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供应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危害,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受到舆论的关注。
  针对供应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愈演愈烈的问题,国际上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管控也越发严格,不仅各国的法规法律不断更新,各种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也愈加频繁,各大品牌联盟更是形成了逐步淘汰危害物质的承诺。这一切使中国企业对于供应链中有害物质的有效管控成为必须。
  “近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于危害物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国立法也越来越完善,因此,单纯地对于成品进行检测的方法已经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全球纺织品拓展总部技术总监蒋红博士对记者说,“目前的管控已经渐渐从末端转向源头管控,要求企业在生产之前就对原材料和化学品进行有效控制,这对企业在相关知识和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化学品管控可为企业增加筹码
  蒋红博士告诉记者,消费品中现存的有害物质很多。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有害添加剂、残留农药和激素等;电子产品可能含有重金属、六价铬、氟、氯、碘、溴等几十种有毒有害物质;鞋类、服装中可能存在重金属、富马酸二甲酯、有机锡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
  由于消费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隐形杀手”,全球环保趋势的发展也随之如火如荼。“如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更看重产品安全方面的因素,各国政府、行业协会及非政府组织也纷纷针对纺织品出台了越来越严格的规定,用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及利益。”蒋红博士语重心长地说。
  从蒋红博士那里,记者得知,从2010年开始,以绿色和平组织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就开始了一系列去“毒”的环保运动。近期,该组织在其官网上最新推出了无“毒”消费品指南的系列专题,其中包括《儿童玩具和婴幼儿用品篇》《厨具及家庭情节用品篇》《个人护理及化妆品篇》及《服饰篇》等多条篇目,从多个方面对消费品中可能含有的有害化学品及危害做出了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各大品牌厂商对自己产品的规定要严格得多。如果说各国的法律法规对于中国制造是底线,那么只有满足大品牌商的要求,才有机会成为其供应商。“为了保护消费者及自然环境,Adidas、C&A、H&M、李宁、Nike、Pump等多家品牌在2011年共同发布了《2020年危害物质零排放联合路线图》,为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蒋红博士说,“该路线图提出,在2020年之前这些品牌商实现所有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所有排放途径达到危害化学品物质零排放的目标。”
  因此,各国立法的日益严格、频繁的非政府组织环保行动,以及各品牌联盟对于供应链中危害物质管控的一系列方案出台,对于供应链中的生产企业在相关知识和管理当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外贸企业如果要将产品出口到目标国家或地区,就必须积极做好在供应链中应该承担的角色,要不断获取和更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标准和法规。”蒋红说,“另一方面,企业要敢于将产品中所含有的化学品的正确信息向消费者公开,做到诚信才能在供应链中处于被信任的状态。”
  在蒋红看来,供应商建立自身的化学品管控体系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一方面,只有建立严格的化学品管控体系,生产中的不确定性才能够降低,从而减少产品的废品率,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订单增加筹码。”蒋红强调,“另一方面,化学品管控本身就是企业质量管控的一部分,这种费用的增加并不是额外的成本增加,而是发现企业自身的纰漏,并及时改善生产状况。”
  RISK原则助力疏通供应链
  在企业化学品管控体系建立的实践中,企业可以参考各种国际标准、准则及行业标准来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危害品管控体系,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欧洲环境管理和审核体系(EMAS)标准,以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标准等。
  事实上,作为领先的第三方机构,SGS在帮助企业建立化学品管控体系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企业可以参考SGS根据管控理论和多年的实际经验总结出的RISK原则来建立自身的体系。”蒋红说。
  在这里,蒋红所言的RISK原则的四个字母中,R代表法规与要求(Regulation&Requirement),I代表内化与整合(Internalization&Intergration),S代表从源头(Source)开始管控并制定管控目标战略(Strategy),K代表开始行动(Kick-off)、抓住要点(Key Points)与不断改善(Kaizen)。
  法规与要求(Regulation&Requirement) 这是指收集、整理并跟踪国际国内主要化学品和危害物质管控法规、生态纺织品法规的要求和更新。“现在很多企业对于具体法规的要求并不完全清楚,而各种法规的不断更新及新法规的颁布,更是加大了企业了解和掌握最新法规的难度。”蒋红强调,“企业应借助专业第三方机构,及时、高效地获取各国市场的相关法规,掌握行业动向,更好规避可能因为违反相关法规而带来的商业风险。”
  内化整合(Internalization&Intergration)就是要把目标市场的主要法规、要求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内部管理管控团队的整理、研究与吸收后,整合为既能满足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又符合供应链具体现实要求的内部化规则。“随着南美、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对企业战略重要性的增加,企业也需要不断地把新兴市场的法规和要求整合到企业自身的标准中去。”蒋红博士强调,“把各种法规和要求进行整合的好处是使企业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去执行生产,避免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一致现象。对所有产品实施同样的危害物质安全标准能够有效降低和规避潜在的违规风险。”   从源头(Source)开始管控并制定管控目标战略(Strategy) 蒋红博士指出,仅用“末端治理”的办法无法有效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上游管控为主的预防原则要求对生产中涉及的所有组件和工艺都进行先期评估和检测,对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输入流进行检验,只有符合严格的生态和安全标准的材料才可用于生产。”蒋红博士建议,“当科学证据表明一种物质可能危害环境或人类健康,但是其危害的类型或程度尚不明朗的时候,即使目前的认知无法得到这种危害的证据,针对其潜在的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损害,企业也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开始行动(Kick-off),抓住管控要点(Key Points),不断改善(Kaizen) “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并不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则对自身危害物质管控能力的提升势在必行,而且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蒋红博士说,“管控的实施可以从一些关键的管控点着手,并通过不断改善达到建立综合而完善的管控体系的目的。”
  4C方法?提升供应链管控体系
  在RISK原则的基础上,SGS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危害物质管控能力提升的4C方法?。蒋红博士对记者说:“根据这个方法,企业可以从意识(Commitment)、能力(Competence)、关键点管控(Critical Control)和综合体系的建立与持续改善(Comprehensive System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提升。”
  企业意识(Commitment) 在4C方法?中,企业管理层的意识、承诺和支持(Commitment)对危害物质实施管控的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蒋红博士强调:“管理阶层必须保证危害物质管控目标的建立、可测量性及与企业政策的一致性。在危害物质管控意识方面,企业管理者至少还应该了解各种与生产和产品相关的危害物质的风险和危害,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符合,确保危害物质的信息能够在组织内部得到有效的专递和沟通,并努力使供应链中的化学品在使用和排放信息方面变得透明。”
  人员素质的综合提升 4C方法?中的Competence则是指人员素质的综合提升。在SGS这里,企业应该不断提高管控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获得提升:建立化学品管控部门并确定相应的负责人;制定和完善化学品仓库的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管控人员组要有相关的教育和知识背景;对管控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内容可涉及各种管控法规和要求的基础、危害物质的分类和评估、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培训、基本的管控手段和工具、各种管控体系如ISO9001、ISO14001及IECQ-HAPM、QC080000等。
  关键环节管控 关键点管控(Critical Control) 在4C方法?中显得尤为重要。蒋红向记者阐述道:“关键点的管控,主要包括上游管控、受限物质清单(RSL)的建立和传递、建立测试过程并监控危害物质管控的表现、建立可追溯程序,以及对不符合产品和原料的控制这几部分。”
  在关键点管控中,上游管控是指企业应该要求自己的供应商签署满足法规和自己客户要求的符合性声明,同时需要向上游化学品供应商所要质量合格的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针对高风险危害物质的检测报告。
  受限物质清单(RSL)可用来减少危险化学品在纺织和服装供应链中的使用。“很多服装品牌都已经公布了自己的RSL,用以确保供应商和经销商、企业内部员工都知道并遵循公司的危害物质管控要求。”蒋红说,“企业需要对供应商提供有关受限物质清单的要求及流程的培训,而供应商也有责任将这些要求传达给自己的供应商,从而贯穿整个供应链。”
  在建立测试过程并监控危害物质管控的表现方面,蒋红强调:“要做好这一点,企业就是要完善材料和产品的检验和测试过程,不断对企业及供应链中的危害物质的管控表现进行监控。”
  同时,企业应当建立可追溯程序,在产品出现与危害物质相关的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地追溯到该产品的供应商,并通过进一步的追溯找到问题的来源。
  关键点管控(Critical Control)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对于不符合产品和原料的控制。“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程序来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原料。”蒋红博士告诉记者,“企业应当保证不符合危害物质要求的产品能够被鉴别出来并加以控制,以防止它们被无意地使用或交付。对于检测超标,企业指定的测试实验室都需要向企业的管控团队主动报告。企业应立即叫停所有超标产品的生产,直至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有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之后,才可以进一步行动。”
  “解决方案通常包括超标材料的替换、问题的颜色替换及污染源头的消除等。对于无法进行质量改善的产品,企业应该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销毁或进行相应的符合规范的处理。”蒋红说。
  综合体系的建立与持续改善(Comprehensive System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根据4C方法?,此阶段为危害物质管控水平的高级阶段。“此阶段为危害物质管控水平的高级阶段,能到此阶段的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的管控体系,并能不断借鉴行业最佳实践和经验来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管控过程和水平。” 蒋红说,“在建立危害物质管控体系时,企业应能识别和确认与管控目标相关的管控过程,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据了解,除了传统的产品、原材料和环境废水取样测试服务之外,基于4C方法?,SGS开发了针对危害物质管控的培训、在线调研、工厂调研和评估、体系建立等咨询服务,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全面的化学品物质管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识别并解决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化学品安全问题。近期,SGS在香港、上海、青岛等地举办了专门讲解法律法规和检测标准的专业技术讲座,广受业内的欢迎。
  “SGS危害物质管控以预防受限物质的引入为核心,而不是仅仅依赖对最终产品的安全监测。”蒋红强调,“SGS能帮助客户实施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受限物质管控,同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培训等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安全。”
  不仅如此,SGS还能帮助客户量身定制并实施消费者安全战略,有效地提高生产商的全球竞争能力,帮助他们克服绿色及安全贸易壁垒,使其安全品质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其他文献
引发胸腔积液原因很多,常见于结核和肿瘤.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治疗和预后迥然不同,故正确鉴别非常重要.开胸或胸腔镜下胸膜活检为确定胸腔积液病因的"金标准".但此项检查创伤大,手术风险较高.普通的胸膜活检阳性率不高,胸腔积液中的结核杆菌和肿瘤细胞检出率更低。
设计师的眼光是相对主观的,而商人的眼光则比较市场化,设计公司要学会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  作为上海木码设计机构创办人,侯正光从事家居设计20年,对于家具设计的热爱是他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下来的原因。但他坦言,这个行业并不好做。  “家具业不是一个容易被垄断的行业,门槛低、风格多变。”侯正光说,“因为没有很高的门槛,行内的操作者都是极端务实,宁可去抄一件东西,也不会请设计师做一个他不懂的东西。原始积累
期刊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快捷、类多价廉而日益赢得人们青睐.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红火交易的背后潜藏着不少“黑洞”,纠纷乃至骗局时有发生,令广大消费者
只有新颖独到,而又广泛赢得市场认可的设计,才是“叫好又叫座”的设计
设计是自由、平等、博爱,设计是历史和故事,设计是艺术和情怀,设计是设计兴国  早晨,你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之后开车上班,到公司乘坐电梯,直到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一切都是那么顺畅又理所当然。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小插曲,你美好的早晨可能就会瞬间被击碎,比如你新车的座位不舒服,交通视野不清楚,在早高峰的车流大军中,轻轻蹭了一下前面车的尾巴。这个时候,你可能才会意识到设计的存在。它渗透在生活的
小学中书法教育是组成小学的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书法教育其实是小学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在我国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小学数学中的一
期刊
“全区现有16个‘上海名牌’,其中7个是2004年获得的.可以说,2004年是青浦区的名牌丰收年.”rn在上海市青浦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主管名牌工作的凌刚副局长正在向记者介绍青浦区
自然周期妊娠中宫内合并宫外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发病率为1:30 000[1],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开展致HP发病率上升至1.0%-2.9%[2-3].官内合并子宫疤痕妊娠(heterotopic caesarean scar pregenancy,HCSP)极罕见,国内无相关报道,国外相关报道仅7例.子宫疤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