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K油田层系多,井数多,含油面积大,经历了长期注水开发后剩余油高度分散,油藏挖潜难度大,目前已步入“双高递减”的开发阶段。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开发矛盾,亟需强化油藏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突出新井效益建产和老区精细挖潜。本文通过对该油田实施新井进行效果分析评价,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效果,总结高产井布井规律,从而保证油田持续稳产。
关键词:井位部署、地质特征研究、精细注水、效果评价
1、前言
目前油田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大。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根据油田开发现状,运用井组对比分析、水动力模型等有效手段评价各区块、各层系潜在产能,提出采油井、注水井井位部署建议。地质资料表明,K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高,油水流度差异大;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表明,油田各油层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不均,整体动用程度偏低。上述不利因素直接导致油田注水开发效率低,对该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构成了威胁。
2、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K油田侏罗系储集层位于中下三叠系不整合岩层之下,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泥质含量较高,平均29.5%,主要的胶结类型是孔隙胶结和接触孔隙胶结,优质储层是分选较好的细砂岩和粗粉砂岩,较差的储层主要是粉砂岩夹杂大量泥质。油田于1979年投入开发,1980年开始注水,目前已投入开发40余年。新井初期日产油都保持较高水平,是老井的2-3倍。随着油层厚度、剩余油丰度高的井区越来越少、年实施新井数量的不断增加,平均单井产量有所下降、含水有所上升。
3.1、新井单井效果分析
新井部署主要类型:井网加密、油藏边部剩余油富集区、薄层、差层动用与挖潜、局部剩余油挖潜。通过对近年高产新井进行效果分析,总结认识高产井井位部署规律,同时规避布井不利因素,提高布井成功率及采油效果。
(1)以8241井为例,该井2019年5月投产,初期日产油25.2t/d,含水74%,目前累产油1.88万吨。该井区注水效果较好,累计注水量高,油井多向受效,砂层厚度大连通性好,正韵律砂层底部水淹程度弱,甚至未水淹,剩余油富集。
(2)9235井2019年4月投产,初期日产油11.6t/d,含水76.8%,目前累产油9.5万吨。该井区井网较完善,连通性好,相邻的近年投产新井产能高,相近部位的加密井也获得高产。
(3)9473井2019年7月投产,初期日产油24.2t/d,含水73%,目前累产油3万吨。该井位于井网控制程度低或井区采出程度低的区域,储层发育好,原始地层压力保持较好。
3.2、新井产量因素影响分析
3.2.1、油层厚度影响
从油层厚度上来看,新井日产油与油层厚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油层厚度较厚,其日产油较高;油层厚度较薄,其产油量也较低(圖1)。
3.2.2、物性影响
从渗透率上来看,新井日产油与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渗透率较高的井区新井日产油较高;渗透率较低,物性差的位置,新井日产油量较低(图2)。
4、结论及认识
通过对新井效果分析评价和影响因素的认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注水效果好井区:累计注水量高,砂层厚度大,连通性好,物性好井区,上部砂层水淹程度弱甚至未水淹,或由于侧向隔挡在砂体边部未水淹,剩余油富集,可获得高产井。
2、边底水能量充足井区:局部构造高点受注水和边底水影响小,剩余油富集;隔夹层发育,注水和边底水波及不充分,在其上下部位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3、储量动用程度低井区:局部井网控制程度低或井区采出程度低,储层发育好,保持原始地层压力附近,高产井较多,可以采用压裂投产方式。
参考文献
[1]郭永强. 杜84块兴隆台油层新井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4.123-124.
[2]张国英、黄红梅等. 中原油田新井压裂效果分析评价.《低渗透油气田》,2002.1.49-51.
[3]JobnRFanchi.Прикладная методика гид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нефтяной залежи [M].Пекин: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ИНОПЕК,2007.
作者简介:贺程晨(1987),女,湖北省潜江市,汉族,工程师,现于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K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
关键词:井位部署、地质特征研究、精细注水、效果评价
1、前言
目前油田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大。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根据油田开发现状,运用井组对比分析、水动力模型等有效手段评价各区块、各层系潜在产能,提出采油井、注水井井位部署建议。地质资料表明,K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高,油水流度差异大;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表明,油田各油层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不均,整体动用程度偏低。上述不利因素直接导致油田注水开发效率低,对该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构成了威胁。
2、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K油田侏罗系储集层位于中下三叠系不整合岩层之下,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泥质含量较高,平均29.5%,主要的胶结类型是孔隙胶结和接触孔隙胶结,优质储层是分选较好的细砂岩和粗粉砂岩,较差的储层主要是粉砂岩夹杂大量泥质。油田于1979年投入开发,1980年开始注水,目前已投入开发40余年。新井初期日产油都保持较高水平,是老井的2-3倍。随着油层厚度、剩余油丰度高的井区越来越少、年实施新井数量的不断增加,平均单井产量有所下降、含水有所上升。
3.1、新井单井效果分析
新井部署主要类型:井网加密、油藏边部剩余油富集区、薄层、差层动用与挖潜、局部剩余油挖潜。通过对近年高产新井进行效果分析,总结认识高产井井位部署规律,同时规避布井不利因素,提高布井成功率及采油效果。
(1)以8241井为例,该井2019年5月投产,初期日产油25.2t/d,含水74%,目前累产油1.88万吨。该井区注水效果较好,累计注水量高,油井多向受效,砂层厚度大连通性好,正韵律砂层底部水淹程度弱,甚至未水淹,剩余油富集。
(2)9235井2019年4月投产,初期日产油11.6t/d,含水76.8%,目前累产油9.5万吨。该井区井网较完善,连通性好,相邻的近年投产新井产能高,相近部位的加密井也获得高产。
(3)9473井2019年7月投产,初期日产油24.2t/d,含水73%,目前累产油3万吨。该井位于井网控制程度低或井区采出程度低的区域,储层发育好,原始地层压力保持较好。
3.2、新井产量因素影响分析
3.2.1、油层厚度影响
从油层厚度上来看,新井日产油与油层厚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油层厚度较厚,其日产油较高;油层厚度较薄,其产油量也较低(圖1)。
3.2.2、物性影响
从渗透率上来看,新井日产油与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渗透率较高的井区新井日产油较高;渗透率较低,物性差的位置,新井日产油量较低(图2)。
4、结论及认识
通过对新井效果分析评价和影响因素的认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注水效果好井区:累计注水量高,砂层厚度大,连通性好,物性好井区,上部砂层水淹程度弱甚至未水淹,或由于侧向隔挡在砂体边部未水淹,剩余油富集,可获得高产井。
2、边底水能量充足井区:局部构造高点受注水和边底水影响小,剩余油富集;隔夹层发育,注水和边底水波及不充分,在其上下部位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3、储量动用程度低井区:局部井网控制程度低或井区采出程度低,储层发育好,保持原始地层压力附近,高产井较多,可以采用压裂投产方式。
参考文献
[1]郭永强. 杜84块兴隆台油层新井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4.123-124.
[2]张国英、黄红梅等. 中原油田新井压裂效果分析评价.《低渗透油气田》,2002.1.49-51.
[3]JobnRFanchi.Прикладная методика гид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нефтяной залежи [M].Пекин: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ИНОПЕК,2007.
作者简介:贺程晨(1987),女,湖北省潜江市,汉族,工程师,现于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K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