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本在一百年前普及了国语。明治维新(1868)以后只用较短时间就做到一切学校都说国语,一切公共场所都说国语.二次大战前,报纸、杂志和书籍都在汉字旁边全部用假名字母注音,读书就是正音。普及义务教育和普及国语是日本工业化的需要。(二)日本创造音节字母假名是日本文字的第一次飞跃。大量减少汉字,使日文以假名为主、不以汉字为主,是第二次飞跃。1981年公布常用汉字表1945个汉字,法令和公文用字以此为限。小学和初中九年只学996个汉字,还不到“千字文”。高中毕业只学1945个常用汉字,相当于中国两千扫盲用字。他们的丰富知识主要来自假名。孩子取名不得超过常用汉字和166个人名用字。(三)假名是无计划地形成的,所以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套。日本巧妙地把重叠变为分工。平假名通用化.片假名专用化。大量的科技术语和外国人名地名都用片假名全部音译。术语走国际化道路,不走意译造字的道路。日本吸收大量外来语,不重视语言的“纯洁性”,而重视知识的丰富性。(四)日本人自觉的罗马字运动开始于明治维新前后。1872年提出采用罗马字为国字。日本有两套罗马字方案,一套是美国人黑奔设计的“黑奔式”,另一套是日本内阁公布的“训令式”。“训令式”即将成为国际标准。但是日本铁路、外交和商人习惯用“黑奔式”。罗马字在日本是辅助性的文字。好些商店招牌只写罗马字,不写假名或汉字,可见群众已经习惯于罗马字。(五)日文语词处理机起初用汉字大键盘。曾尝试编码输入汉字,,但是群众不喜欢这种伤脑筋的办法。1978年的产品开始改用变换法输入假名或罗马字,自动变换成为汉字输出,这种产品现在已经占领市场。语词处理机减少了汉字的应用不便,是否罗马字可以不要了?日本的罗马字运动者认为,在国际交往频繁的时代,罗马字的应用正在增长,未来属于罗马字。日本语文生活的特点是:言文一致、东西并重、新不废旧、多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