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公益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公益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扶贫助农方面,涌现出很多公益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优先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不仅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还能让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有尊严、可持续的收入。如何有效的帮助用户进行捐购,满足用户公益行为的同时,也不伤害用户的利益,就需要对公益平台用户的满意度进行挖掘与分析。
关键词:公益电商;用户满意度;数据挖掘
1 引言
随着无线宽带的接入和互联网终端技术的日渐完善,我们互联网平台也随着出现井喷式的发展,网民数量也呈现几何级的增长。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们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截至2019年6月,我们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1%。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的生活模式,“互联网+”政策方针的出台,也促使各行各业都开始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各项互联网创新应用层出不穷。随着那个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益慈善事业也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同时传统的公益慈善事业也开始与互联网拥抱积极开始转型升级。
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际信息化规划》。《规划》 先后指出:为了积极发展互联网公益,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公益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的目标对象是老、弱、病、惨、幼等特殊人群基本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了给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帮助,要通过互联网公益工程,建立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开展公益援助、济贫、救困等互联网公益活动,调动社会群体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让公益慈善精神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扬光大”。
2 互联网公益平台的概念和种类
互联网公益是一种创新的公益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一系列公益事业,主要包括传播公益事业、公益概念与公益精神、募集、开展公益活动、公益线上组织等。
互联网公益平台是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将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与志愿者服务对象相连接的互联网平台,目前主要包括公益网站、公益微博、公益公众号、公益小程序等各类公益新媒体。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公益平台项目主要有: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环境保护项目、扶贫救灾项目、高校人才发展项目、志愿者项目、疾病救助项目等。本文是在开发一个扶贫公益平台的基础上,对用户常用的扶贫救灾项目的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
3 扶贫类公益平台国内发展现状
扶贫类公益平台主要是指公益机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的网店,即用电子商务的理念运营公益募捐。目前主流的平台模是通过“造血式”扶贫,带动农产品的售卖,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找到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脱贫模式。比较熟知的有:淘宝的“爱心助农”、京东的“跑步鸡”、“e农春天”、助农云商、追梦自然等网站或微平台。
消费即是公益,购买就是帮扶。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优先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不仅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还能让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有尊严、可持续的收入,而且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电商平台也同时赚得了流量和收益。这本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悲情营销成了爱心助农的一种常态,各地农产品滞销事件接连发生,让消费者在关心和尴尬中反复折腾,购买的助农产品有时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平台的商品,也曾多次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
4 公益平台用户满意度的调研
本论文从使用扶贫公益平台的用户的视角,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满意度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扶贫类公益平台的用户使用满意度,促进用户的公益参与行为。
本调查只针对使用过电商公益平台进行购买捐助的用户。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的发放,收回有效问卷236份。
4.1 基本人口特征
性别:在收回的问卷中,调查对象男女比较差距较大,男性占18.1%,女性占81.9%,说明女性也是公益平台购买捐助的主要用户。
年龄:按照18岁以下,18到29,30到45,46到60,60以上,劃分为5个阶段。样本数据中,30到45岁占比最多,为51.2%;18到29岁的人占30.6%;46到60岁的占15.5%;60岁以上和18岁以下占比最少,分别为:1.1%和1.6%。
职业: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学生、自由职业者和其他六类。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数最多,占45.3%;其次是学生,占22.5%;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占16.3%;自由职业者占8.5%;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和其他共占7.4%。
受教育水平:样本数据显示,本科学历占比最多,为47.5%;研究生学历占比40.8%,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7.1%;博士及以上占比4.5%。
月收入:样本数据表明,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占比最高,为45.3%;其次是月收入5000~8000元的,占比27.4%;2000元以下的占比15.7%;8000元及以上的占比11.6%。
4.2 互联网使用时长
本调研设置了PC端使用时长和移动端使用时长两项。样本数据表明,使用移动端上网的时长3-5小时的最多,与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7.9小时相符。
4.3 用户满意度
设置了公益平台的专业性、运作方式、口碑、助农项目的推送频度、平台的规模、捐助购买的回馈、商品的质量、自我价值的实现、项目的真实可靠性九个题目。使用李斯特5级量表从1到5态度依次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经SPSS分析后得到以下数据:
用户对于平台的专业性、运作方式及口碑都持满意及以上的态度;对于平台的规模和助农项目的推送频度一般的人数最多;自我价值的实现90%以平台上为一般;项目的真实可靠性满意的占比最高53.2%,但不满意的占比也达到了25.5%,说明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对公益项目产生了怀疑;商品的质量有33.7%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说明以次充好或宣传不实的现象频有发生;而对于捐助购买的回馈,80%以上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说明大多人捐助购买者都没有从平台得到信息的回馈,用户的爱心是否真的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农民,用户普遍都不知道。
5结论
根据研究结论看,扶贫公益电商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品牌价值,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反馈机制;同时更要进一步规范扶贫助农项目的运作方式,像腾讯、京东、淘宝这样的媒体平台学习,以品牌化的传播方式建立良好的公益平台形象,推动互联网公益事业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程令令.我国互联网公益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
[2] 张浩田.互联网公益媒体平台的用户使用满意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3] 罗莹.中国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创新发展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5,07.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06.
[5]陈一丹. 中国互联网公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01.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壹”公益 项目编号:X2018062
作者简介:刘丽娟(1975-),女,汉,山西临汾人,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
林丽(1998-),女,汉,四川资中人,内江师范学院,物流工程专业,本科在读学生
关键词:公益电商;用户满意度;数据挖掘
1 引言
随着无线宽带的接入和互联网终端技术的日渐完善,我们互联网平台也随着出现井喷式的发展,网民数量也呈现几何级的增长。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们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截至2019年6月,我们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1%。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的生活模式,“互联网+”政策方针的出台,也促使各行各业都开始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各项互联网创新应用层出不穷。随着那个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益慈善事业也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同时传统的公益慈善事业也开始与互联网拥抱积极开始转型升级。
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际信息化规划》。《规划》 先后指出:为了积极发展互联网公益,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公益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的目标对象是老、弱、病、惨、幼等特殊人群基本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了给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帮助,要通过互联网公益工程,建立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开展公益援助、济贫、救困等互联网公益活动,调动社会群体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让公益慈善精神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扬光大”。
2 互联网公益平台的概念和种类
互联网公益是一种创新的公益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一系列公益事业,主要包括传播公益事业、公益概念与公益精神、募集、开展公益活动、公益线上组织等。
互联网公益平台是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将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与志愿者服务对象相连接的互联网平台,目前主要包括公益网站、公益微博、公益公众号、公益小程序等各类公益新媒体。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公益平台项目主要有: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环境保护项目、扶贫救灾项目、高校人才发展项目、志愿者项目、疾病救助项目等。本文是在开发一个扶贫公益平台的基础上,对用户常用的扶贫救灾项目的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
3 扶贫类公益平台国内发展现状
扶贫类公益平台主要是指公益机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的网店,即用电子商务的理念运营公益募捐。目前主流的平台模是通过“造血式”扶贫,带动农产品的售卖,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找到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脱贫模式。比较熟知的有:淘宝的“爱心助农”、京东的“跑步鸡”、“e农春天”、助农云商、追梦自然等网站或微平台。
消费即是公益,购买就是帮扶。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优先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不仅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还能让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有尊严、可持续的收入,而且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电商平台也同时赚得了流量和收益。这本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悲情营销成了爱心助农的一种常态,各地农产品滞销事件接连发生,让消费者在关心和尴尬中反复折腾,购买的助农产品有时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平台的商品,也曾多次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
4 公益平台用户满意度的调研
本论文从使用扶贫公益平台的用户的视角,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满意度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扶贫类公益平台的用户使用满意度,促进用户的公益参与行为。
本调查只针对使用过电商公益平台进行购买捐助的用户。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的发放,收回有效问卷236份。
4.1 基本人口特征
性别:在收回的问卷中,调查对象男女比较差距较大,男性占18.1%,女性占81.9%,说明女性也是公益平台购买捐助的主要用户。
年龄:按照18岁以下,18到29,30到45,46到60,60以上,劃分为5个阶段。样本数据中,30到45岁占比最多,为51.2%;18到29岁的人占30.6%;46到60岁的占15.5%;60岁以上和18岁以下占比最少,分别为:1.1%和1.6%。
职业: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学生、自由职业者和其他六类。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数最多,占45.3%;其次是学生,占22.5%;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占16.3%;自由职业者占8.5%;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和其他共占7.4%。
受教育水平:样本数据显示,本科学历占比最多,为47.5%;研究生学历占比40.8%,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7.1%;博士及以上占比4.5%。
月收入:样本数据表明,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占比最高,为45.3%;其次是月收入5000~8000元的,占比27.4%;2000元以下的占比15.7%;8000元及以上的占比11.6%。
4.2 互联网使用时长
本调研设置了PC端使用时长和移动端使用时长两项。样本数据表明,使用移动端上网的时长3-5小时的最多,与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7.9小时相符。
4.3 用户满意度
设置了公益平台的专业性、运作方式、口碑、助农项目的推送频度、平台的规模、捐助购买的回馈、商品的质量、自我价值的实现、项目的真实可靠性九个题目。使用李斯特5级量表从1到5态度依次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经SPSS分析后得到以下数据:
用户对于平台的专业性、运作方式及口碑都持满意及以上的态度;对于平台的规模和助农项目的推送频度一般的人数最多;自我价值的实现90%以平台上为一般;项目的真实可靠性满意的占比最高53.2%,但不满意的占比也达到了25.5%,说明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对公益项目产生了怀疑;商品的质量有33.7%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说明以次充好或宣传不实的现象频有发生;而对于捐助购买的回馈,80%以上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说明大多人捐助购买者都没有从平台得到信息的回馈,用户的爱心是否真的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农民,用户普遍都不知道。
5结论
根据研究结论看,扶贫公益电商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品牌价值,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反馈机制;同时更要进一步规范扶贫助农项目的运作方式,像腾讯、京东、淘宝这样的媒体平台学习,以品牌化的传播方式建立良好的公益平台形象,推动互联网公益事业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程令令.我国互联网公益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
[2] 张浩田.互联网公益媒体平台的用户使用满意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3] 罗莹.中国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创新发展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5,07.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06.
[5]陈一丹. 中国互联网公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01.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壹”公益 项目编号:X2018062
作者简介:刘丽娟(1975-),女,汉,山西临汾人,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
林丽(1998-),女,汉,四川资中人,内江师范学院,物流工程专业,本科在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