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通背之中拳法三节二十四要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拳是五行通背拳中的一个典型的单操手法,它的拳型、动作和劲路都有明显的独到之处,在五行通背拳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五行通背的“松肩探背,放长击远”,“出手为掌、打上为拳”和“腰似蛇行脚如钻”等技术特点,以及闻名于武林的“鞭子劲”等,都无不贯穿于中拳之中。中拳又是准确掌握劲从脚底起、由腰背发出的一个极好的练习方法。由此可见,常练中拳不但能使中拳本身的技艺得到提高,而且也能起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之功效。所以有许多五行通背拳的好手们,都曾在中拳法上下过一番功夫。
  五行通背的“中拳法三节二十四要”。就是在练习中拳过程中之劲路运行时的三个环节,即起、发、落三个环节,而在这三个环节的每一节中又有对脚、膝、胯、腰、背、肩、肘、手八个部位的形体要求,共三八二十四,称之为二十四要,总称“三节二十四要”。下面具体表述一下。
  
  第一个环节是起
  
  起为起动,是发之奠基。由于五行通背拳的劲法讲究九柔一刚,主张沾衣发力,所以在中拳向前送出还没到达目标之前无需发力。但这时的劲力已经从脚底起动并柔进于腰背之中。起动时的形体要求是:脚要钻,膝要顶,胯要挺,腰要吞,背要靠,肩要沉,肘要抱,手要拢。脚钻则前脚脚跟略提,以前脚掌蹬撑地面,好似钻插入地。后脚落实十趾抓地,坚实稳固。膝顶则前腿之膝向前顶,略含力但不可僵。胯挺则随着膝顶之势,胯部向前挺进并顺势将中拳向前送出。腰吞则腰部收缩含力,犹如被压缩的弹簧蓄力待发。背靠则背部向后倚并在膝胯向前顶挺的作用下,使背部肌肉拉紧。肩沉则肩部松垂下沉,从而加强手臂的稳定性。肘抱则肘部向里合抱夹肋,并擦肋向前推出。手拢则五指自然收拢,似拳非拳,似掌非掌,手指朝前。
  
  第二个环节是发
  
  发为发力,是起之极限。在中拳向前送出将要到尽头时瞬间发力,使腰背肩肘的牵度达到极限。形成寸劲,如同荡出的皮鞭从鞭梢发出的劲一样,脆快透彻。发力时的形体要求是:脚要踏、膝要收、胯要绷、腰要吐、背要探、肩要伸、肘要顺、手要震。脚踏则前后两脚先后以脚跟踏蹬地面,从而起到震脚助力的作用,使脚底之力更加充实地贯于腰背。膝收则膝部在脚跟踏蹬地面的同时回收伸挺,使腿部摆起来,好似抽拉摆动的鞭杆。胯绷则胯部在收膝的驱动下向后绷弹,使身体形成折射之势,从而激化腰背之力迅速发出。腰吐则腰部伸展,如同被压缩的弹簧突然放开,发力冷弹快速。背探则背部向前推压并与胯部之间形成牵拉之势,使腰部极度伸展。肩伸则肩部向前延伸,肩伸可放长,放长能击远。肘顺则肘部顺势伸直,手臂之间如同荡直的鞭绳,使劲力顺利达于手指。手震则在劲力达于手的同时迅速卷曲五指握紧尖拳,而在握紧尖拳的同时,也就是肘臂向前伸展到尽头拉直绷紧之时,这样在劲力向前撞击的作用下使中拳顿时产生强烈震荡,从而使劲力从拳尖震荡而出。
  
  第三个环节是落
  
  落为收落,是起发后的回收还原。要用肩背的牵拉之力将中拳收回。同时全身肌肉放松,有下落之感,重心下沉,如同金钟落地,气沉丹田。收落时的形体要求是:脚要扣、膝要合、胯要坐、腰要藏、背要拔、肩要松、肘要坠、手要弛。脚扣则两脚十趾抓地,如同落地生根,不动不摇。膝合则两腿膝部向里合拢,既可护裆,又能稳定步型。胯坐则胯部中平下沉,如同坐在凳子上一样的舒展平稳。腰藏则腰与胯相合,随胯而坐并略向前哈,不收不放,顺其自然。背拔则背部上提,胸部含空,俗称“锅背凹胸”,但不可强求于外型,凡以意到者为佳。肩松则肩部放松并略向里合扣与含胸拔背互为一体,使气沉于丹田。肘坠则肘部弯曲下坠,拉动手臂回收,肘尖朝下,如同有重物牵挂于肘部向下沉坠。手弛则五指松弛,自然张开,指顺腕舒,不僵不懈。
  由于中拳法三节二十四要中的“三节”指的是劲法运用,“二十四要”指的是式法动作,而劲法的运用又是通过式法动作来完成的,所以准确掌握劲法与式法的协调配合是练好中拳法的关键。一般来说,我们都习惯于出拳时发劲、收拳时蓄劲。但是五行通背拳的发劲则是在出拳和收拳的转换之间瞬间发出,时间短,速度快,一发即收。而在出拳和收拳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蓄劲之外,多以运劲为主。运劲则起,蓄劲则落。从而形成了起、发、落三个用劲环节。起则柔顺如蛇,发则刚猛如弹,落则柔软如棉。此乃五行通背拳“九柔一刚”之所在。习者一定要细心揣摩,认真体会,深悟其理,日久便得其要。
其他文献
张方先生的文章我一直比较欣赏。张先生是内功名家,近期他谈到练内家拳(内功)需经历易过敏、腿痒难耐、鼓脓包、膝盖刺痛、发早白等现象,这对于像我这样要经历过和一些正在经历这些现象的人来说确实具有指导作用。其实对武术爱好者来说,《精武》等武术刊物的价值也就在这里。但张先生的《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之比较》一文却令我有些糊涂。张先生在文章开头承认传统拳术已经落后,随后一转以赵道新为例,不允许否定传统拳术,最后
少林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少林拳又是少林武术的精华体现.它以内外兼修为并重的鲜明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摄养生之精髓,强身健体之功效,集技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