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粱抗旱、耐涝的适应性广及产量潜力大,特别是近年再生力强、两季产量都高的“沪杂4号”等杂交品种的示范推广,使我市高粱及再生高粱的种植面积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市粮油结构调整中大力推广的重要杂粮作物。要使两季获得高产,育苗与移栽是关键,为此,浅谈一下高粱育苗、移栽技术。
[关键词] 高粱 育苗??移栽
一、精选、处理种子
为提高种子发芽力,播前采取风、筛等办法选出大而饱满的种子,晒种4~5d,以增强种子活力,再用20mg/kg的“920”溶液浸种4~5h,可防止烂种,进一步提高种子出苗率。
二、作床播种
(1)选好苗床地、施足底肥,预热床土。选择背风向阳的菜地或其他疏松肥沃的空地壤土作苗床地,深耕欠细整平压实。按亩用1000~1500kg的腐熟人畜粪水施足底肥。按内空宽1.5m、长6~7m规格作好苗床后,盖膜晒床3~5d,使床内20cm土层升温到15℃左右播种。
(2)适时播种。当土温升至12~13℃时播种为宜,不能过早,否则,地温低、出苗慢,种子易霉烂,不易达到全苗;过迟,生育期缩短,又易遭受高温伏旱影响,产量不高。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和历年播种偏迟产量不高的传统习惯,应适当提早,平坝浅丘区3月10~20日播种,深丘山区可推迟在3月15~25日播种。为了使再生高粱获得高产,应在惊蛰节前后播种为宜。为安全提早播期,苗床需平盖和拱盖各一层地膜,实行双膜覆盖。
(3)稀播育壮苗。按苗床与大田比1∶7~8,稀撒匀播。每0.1亩苗床地播种子0.4~0.5kg。高粱种子小,要浅播浅盖,以播1.5cm深为好。
(4)起拱盖膜。为保温保湿,增加有效积温,应大力推广起拱盖膜育苗技术,可参照玉米育苗的盖膜管理技术。
三、加强苗床管理?
要点是:对底肥足、幼苗生长正常的一般不再追肥,以免徒长,对幼苗黄弱的可在早上适当施用人畜粪尿;播种至出苗阶段,注意防止雀害,并做好治虫、除草工作;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要及时间苗,保持株间距3~4cm,以培育矮健壮苗。
四、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1)当苗龄30~35d或叶龄6~7叶时要及时移栽。本土施足底肥,亩施25%复混肥40kg或35%复混肥30kg或渝科BB肥20kg,均匀撒施后整地;栽前炼苗3~4d。栽苗当天用锄、铲起苗,要多带土、少伤根,剔除病弱苗、畸形苗和白花苗,不栽隔夜苗。移栽时做到本土窝大底平,苗直立,叶朝行向垂直延伸,根系舒展,盖土3cm左右,下实上松,边栽边施肥浇水,以提高成活率。栽苗后及时亩施人畜粪水1500kg定根提苗。
(2)合理密植。小春的预留地或空地均可种植高粱,注意:经常施用有机磷农药的如稻田田坎、背坎等地不要栽高粱。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净作亩栽5000~6000株,带植土减半。中杆、中熟和株型松散、叶片平伸的品种偏稀;矮杆、早熟和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的品种偏密。再生力强的“沪杂4号”等品种和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稍稀。为了通风透光和间套管理方便,以宽行窄株(每窝栽单株)或宽行双株(同窝单株对角栽)栽植方式为宜。一般行距50~60cm,窝距30~33cm。空地净作的可采取宽窄行栽植,即宽行90~100cm,窄行35~40cm,窝距33cm左右,每窝栽双株。对2米开厢种有小春的带植地,每厢预留行种高粱两行,窝距33~35cm,栽植双株;若栽单株,每厢可种3行错窝,窝距不变。
另外,我市玉米普遍存在缺窝,若补栽玉米苗,形成晚苗,产量极低。各地在育苗时,可培育一批高粱预备苗,用以补栽玉米土缺窝,并在玉米地周围“站岗”,形成“跑山高粱”,再培养再生高粱,以提高土地肥用率。
[关键词] 高粱 育苗??移栽
一、精选、处理种子
为提高种子发芽力,播前采取风、筛等办法选出大而饱满的种子,晒种4~5d,以增强种子活力,再用20mg/kg的“920”溶液浸种4~5h,可防止烂种,进一步提高种子出苗率。
二、作床播种
(1)选好苗床地、施足底肥,预热床土。选择背风向阳的菜地或其他疏松肥沃的空地壤土作苗床地,深耕欠细整平压实。按亩用1000~1500kg的腐熟人畜粪水施足底肥。按内空宽1.5m、长6~7m规格作好苗床后,盖膜晒床3~5d,使床内20cm土层升温到15℃左右播种。
(2)适时播种。当土温升至12~13℃时播种为宜,不能过早,否则,地温低、出苗慢,种子易霉烂,不易达到全苗;过迟,生育期缩短,又易遭受高温伏旱影响,产量不高。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和历年播种偏迟产量不高的传统习惯,应适当提早,平坝浅丘区3月10~20日播种,深丘山区可推迟在3月15~25日播种。为了使再生高粱获得高产,应在惊蛰节前后播种为宜。为安全提早播期,苗床需平盖和拱盖各一层地膜,实行双膜覆盖。
(3)稀播育壮苗。按苗床与大田比1∶7~8,稀撒匀播。每0.1亩苗床地播种子0.4~0.5kg。高粱种子小,要浅播浅盖,以播1.5cm深为好。
(4)起拱盖膜。为保温保湿,增加有效积温,应大力推广起拱盖膜育苗技术,可参照玉米育苗的盖膜管理技术。
三、加强苗床管理?
要点是:对底肥足、幼苗生长正常的一般不再追肥,以免徒长,对幼苗黄弱的可在早上适当施用人畜粪尿;播种至出苗阶段,注意防止雀害,并做好治虫、除草工作;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要及时间苗,保持株间距3~4cm,以培育矮健壮苗。
四、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1)当苗龄30~35d或叶龄6~7叶时要及时移栽。本土施足底肥,亩施25%复混肥40kg或35%复混肥30kg或渝科BB肥20kg,均匀撒施后整地;栽前炼苗3~4d。栽苗当天用锄、铲起苗,要多带土、少伤根,剔除病弱苗、畸形苗和白花苗,不栽隔夜苗。移栽时做到本土窝大底平,苗直立,叶朝行向垂直延伸,根系舒展,盖土3cm左右,下实上松,边栽边施肥浇水,以提高成活率。栽苗后及时亩施人畜粪水1500kg定根提苗。
(2)合理密植。小春的预留地或空地均可种植高粱,注意:经常施用有机磷农药的如稻田田坎、背坎等地不要栽高粱。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净作亩栽5000~6000株,带植土减半。中杆、中熟和株型松散、叶片平伸的品种偏稀;矮杆、早熟和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的品种偏密。再生力强的“沪杂4号”等品种和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稍稀。为了通风透光和间套管理方便,以宽行窄株(每窝栽单株)或宽行双株(同窝单株对角栽)栽植方式为宜。一般行距50~60cm,窝距30~33cm。空地净作的可采取宽窄行栽植,即宽行90~100cm,窄行35~40cm,窝距33cm左右,每窝栽双株。对2米开厢种有小春的带植地,每厢预留行种高粱两行,窝距33~35cm,栽植双株;若栽单株,每厢可种3行错窝,窝距不变。
另外,我市玉米普遍存在缺窝,若补栽玉米苗,形成晚苗,产量极低。各地在育苗时,可培育一批高粱预备苗,用以补栽玉米土缺窝,并在玉米地周围“站岗”,形成“跑山高粱”,再培养再生高粱,以提高土地肥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