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180例体检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空腹血糖(FBG)测定,比较观察组与体检组FPG、HbA1c检测结果;以FPG 5.6~6.9 mmol/L、HbAlc 5.7%~6.4%为诊断标准对体检组进行早期糖尿病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体检组平均空腹血糖为(5.03±0.22)mmol/L,明显低于观察组的(
【机 构】
:
310011浙江省杭州,杭州市拱墅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12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180例体检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空腹血糖(FBG)测定,比较观察组与体检组FPG、HbA1c检测结果;以FPG 5.6~6.9 mmol/L、HbAlc 5.7%~6.4%为诊断标准对体检组进行早期糖尿病检测并比较结果。
结果体检组平均空腹血糖为(5.03±0.22)mmol/L,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6±1.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6,P<0.05)。观察组HbAlc检测为(9.78±2.66)%,明显高于体检组(4.48±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2,P<0.05)。以FPG 5.6~6.9 mmol/L为诊断标准,体检组中诊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8.89%,以HbAlc5.7%~6.4%为诊断标准,体检组中诊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7.78%,联合FPG与HbAlc诊断体检组中诊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4.44%,与单独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9.65、46.71,均P<0.01)。
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筛查、诊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前期诊断与控制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在脑卒中肌痉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康复科脑卒中肌痉挛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实施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训练依从性和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参与训练依从性、效果监测依从性、主动学习依从性评分分别为(17.2±2.2)分、(8.3±1.7)分、(7.8±1.3)分,均高于对照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5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A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和阿司匹林,C组给予硝苯地平与双嘧达莫。观察三组患者的降压疗效,3年来通过定期随访所有患者,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结果B组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发生概率分别为2.85%、2.85%、0.00%,均少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观察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抑郁状态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服用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以及治疗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尤瑞克林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检测血液流变
目的探讨肝素钠和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采血后制备肝素钠抗凝血浆、肝素锂抗凝血浆及血清,分别检测其钾(K)、钠(Na)、钙(Ca)、低密度脂蛋白(LDL)、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因子(CK)、血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碱性磷酸酶(ALP)、镁(Mg)、总胆固醇的标准值(CH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经患者100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26例,有效率94.0%;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率58.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0.05)。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